国信1号2—1

搜索文档
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经济日报· 2025-06-15 06:50
海洋经济总体发展 - 去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同比增长5 9% [1] - 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 同比增长5 4% 成为全国首个突破2万亿元的省份 [3] - 青岛去年海洋生产总值达5513 2亿元 占地区生产总值33%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5 9% [5] 科技创新与装备突破 - 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交付 实现160余项技术突破 [1] - 全球单体最大风渔融合网箱平台"伏羲一号"投运 具备抗台风能力并开展鱼种筛选试验 [2] -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桥吊单机效率达62 62自然箱/小时 第13次刷新世界纪录 [2] 产业升级与区域发展 - 大连海洋渔业经济总产值达800亿元 海珍品全产业链产值超300亿元 [3] - 湛江建成4个深海网箱养殖集聚区 总养殖水体1788万立方米 年新增渔获量2000吨 [4] - 汕头海洋产业结构向高端化 绿色化发展 湛江推动"湛江湾1号"大型养殖平台下水 [4] 政策支持与金融配套 - 青岛出台政策聚焦8个海洋重点产业 近两年批准281宗用海项目 面积1 98万公顷 [5] - 广东通过《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 推出17条海洋牧场支持政策 [5][6] - 大连金融机构为船舶制造 渔业等提供41 98亿元信贷 覆盖27家国家级海洋牧场 [6] 创新生态与平台建设 - 青岛集聚全国30%涉海院士 40%涉海高端研发平台 [1] - 广东建成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3个省实验室 49个省重点实验室 [1] - 中广核"伏羲一号"开展关键技术试验 发挥海上科研实证平台功能 [2]
技术引领、产业升级、政策保障——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经济日报· 2025-06-15 05:39
近年来,面对复杂外部环境带来的诸多挑战,多地不断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 系,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夯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 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 科技创新动能澎湃 今年4月,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在青岛交付运营,标志着我国深远海 养殖进入2.0时代。青岛国信集团副总经理董韶光介绍,"国信1号2—1"在功能布局、养殖系统、新能源 利用、信息一体化等领域实现了160余项技术突破与优化创新。 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青岛构建起了"院士—平台—技术"三位一体的创新生 态,吸引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在此扎根、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在此运转。 目前,广东全省海洋领域建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实验室3个、省重点实验室49个。重大创新平台 建设稳步推进,省级海洋数据中心初见成效。 广东省汕尾市中广核"伏羲一号"是全球单体最大风渔融合网箱平台、全球抗台风能力最强网箱平台、全 球首例风渔融合型深水网箱养殖与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项目。它的建成投运,对于我国"海上风电 +海洋牧场"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