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切诺基

搜索文档
知名车企,破产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21:52
公司破产清算 - 广汽菲克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也不具备重整、和解条件,宣告破产 [1] - 公司核心资产长沙工厂经历五次流拍,起拍价从首次19.15亿元降至第五次9.92亿元,近乎5折 [4] - 长沙工厂流拍导致公司再无重整可能,最终正式宣告破产 [4] 资产处置进展 - 广州工厂已由广汽埃安接管,转为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 [4] - 管理人持续借助府院联动机制,协同相关部门对接意向投资人,但未成功处置长沙工厂 [4] 品牌历史与市场表现 - 广汽菲克前身为广汽菲亚特,2015年更名后推进Jeep品牌国产化 [8] - Jeep品牌2007年以进口方式引入,大切诺基等车型曾大受欢迎,广告语"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深入人心 [6][9] - 2017年为销量峰值,Jeep年销量突破20万辆,公司净资产达44.22亿元 [9] - 2018年起销量持续下滑,从12.5万辆(2018年)骤降至2.04万辆(2021年),2022年生产线基本停摆 [9]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1年公司资产和负债总额分别为86.81亿元和86.79亿元,净资产仅余200万元 [9] - 2022年10月已获批向法院申请破产,2024年正式宣告 [1][4] 行业影响与消费者认知 - 品牌逐渐被市场遗忘,消费者对其认知停留在早期广告语 [6] - 网友评论反映Jeep品牌从"白月光"沦为市场边缘化产品 [10]
车圈南橘北枳记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10 10:50
中国汽车市场结构性调整 - 202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797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65.2%,同比提升9.2个百分点,外资品牌份额压缩至不足35% [4] - 2025年4月自主品牌零售115万辆,同比增长31%,市场份额达65.5%,同比增8个百分点;1-4月累计份额64%,同比增7.9个百分点 [4] - 外资品牌面临双重挤压:燃油车受自主品牌性价比冲击,新能源领域难以抗衡自主先发优势,二线合资品牌集体衰退 [4] 外资品牌在华困境案例分析 起亚 - 电动化滞后:2024年电动车型仅占全球销量21.5%,在华仅EV5/EV6两款在售,与中国市场超40%新能源渗透率脱节 [6] - 产品线混乱:EV5月销长期三位数,EV6进口价26.28万元缺乏竞争力;多款车型定位重叠,K5等主力车型存在发动机异响等质量问题 [8] - 2025年1-5月累计销量100782辆中出口占比52.6%,本土品牌吸引力大幅衰减 [8] 斯柯达 - 2024年全球销量92.66万辆(+6.9%),但在华仅售1.75万辆(-23.1%),受大众品牌价格下探和自主品牌向上突破双重挤压 [9] - 电动化缺位:大众集团资源倾斜ID系列,斯柯达缺乏竞争力电动车型,2024年中国业务已并入上汽大众体系 [10] Jeep - 产品策略错位:过度专注SUV四驱系统,忽视城市用户对内饰和工艺需求;大指挥官起售价较竞品汉兰达高3万元 [11] - 质量问题:2.4L发动机烧机油、7速双离合顿挫引发大规模投诉,电动化产品线薄弱 [11] - 广汽菲克销量从2017年20多万辆骤降至2021年不足2000辆,2022年解散 [12] 铃木与三菱 - 铃木固守小型车战略,未跟进SUV/MPV趋势,2018年退出中国;三菱因帕杰罗等硬派SUV未转型城市/新能源赛道,2023年广汽三菱停产 [13][16] - 技术断代:铃木电动化进展缓慢,三菱在插混/纯电领域全面掉队 [15][16] 外资品牌全球表现对比 - 起亚2024年全球销量超300万辆:韩国电动化占比35.6%,欧洲混动车型贡献52.9万辆,北美占全球销量1/3 [20] - 斯柯达2024年全球交付92.66万辆,明锐等车型在欧洲受捧,德国(18.71万辆)为最大市场 [21] - Jeep北美市场占全球销量90%,牧马人等车型位列美国最畅销中型SUV;菲亚特2024年全球120万辆中巴西占52万辆 [23][24] - 铃木2024年日本销量67万辆,印度市场占165万辆;三菱在东南亚表现强劲,2023年菲律宾销量第二 [26] 行业启示 - 中国汽车产业从"市场换技术"转向"技术创市场",外资品牌困境源于电动化误判、产品迭代迟缓、品牌定位模糊及本土化不足 [28] - 全球化需深度本地化:涉及产品定义、技术路线、供应链等全方位适配,需聚焦与自身基因契合的主战场 [29]
电池隐患!超18万辆汽车召回
起点锂电· 2025-02-10 19:07
行业活动 - 2025起点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暨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会将于2025年2月28日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举办 活动主题聚焦新技术与新工艺探索 主办方为起点锂电和起点研究院(SPIR) 预计规模500+人 [2][3] - 论坛同期将组织圆柱电池企业巡访活动 覆盖国轩高科 利维能 诺达智慧 中泽科技 苏州力神 睿恩新能源 天鹏电源 中比新能源 天能集团 新能安 浙江锋锂 华立源 鹏辉能源 欣旺达锂威 深圳中基 博力威 恒泰科技等17家企业 [6] 三星SDI电池召回事件 - 三星SDI因电池隔膜损坏可能导致热过载或内部短路 正在美国召回18万辆配套汽车 涉及克莱斯勒 大众/奥迪和福特三大品牌 生产日期为2020年7月1日至2023年3月28日 [3] - 具体召回数量:克莱斯勒旗下Jeep品牌155096辆(牧马人4xe和大切诺基4xe) 奥迪4616辆(A7和Q5) 福特20484辆(翼虎和林肯冒险家) 目前解决方案仅为软件更新 [4] 车企供应链格局 - 受影响车企已建立多元化电池供应体系:奥迪另有LG新能源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供应商 福特与宁德时代合作建设美国合资工厂 克莱斯勒母公司Stellantis与宁德时代 蜂巢等合作 计划2026年在西班牙投产磷酸铁锂电池 [4] - 中国电池企业加速国际化: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等已布局美国市场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主要供应国内市场 但宁德时代技术授权模式已进入福特供应链 [4] 行业影响 - 三星SDI在美国市场份额可能被中国电池企业分食 本次召回事件凸显电池安全问题重要性 在技术迭代过程中需始终将安全置于首位 [4] - 圆柱电池技术论坛的举办显示该技术路线仍受行业重视 论坛将汇集国轩高科 鹏辉能源 欣旺达等主流企业 反映行业技术交流需求旺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