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润发M会员店

搜索文档
营运长悄然离职、快消部老大退休,据传多位店总被调查……从阿里到德弘,谁在重塑大润发的权力地图
36氪· 2025-09-12 10:50
核心观点 - 德弘资本入主大润发后推动全方位治理重整 包括高层人事变动 组织架构精简及战略转型 通过成本削减实现扭亏为盈 但盈利依赖运营压缩而非收入增长 [6][10][11] - 公司面临反腐传闻与高管非正常离职风险 治理稳定性受挑战 同时新管理层推进低价策略与业态调整以重塑竞争力 [1][9][12] 人事变动 - 营运长管明武离职 传闻涉及反腐行动 多名区域总经理被停职或带走 状态确认为已离职 [1] - 杂货商品部总经理吕国铭退休 由采购主管李春德接任 其在公司服务15年 曾任高鑫零售共同采购中心总经理 [3][5] - 管理层架构多次调整:德弘入主后新设总经理职位 沈辉升任CEO 刘艳或接替管明武职位 [3] - 董事会全面换血:创始人黄明端辞任主席 由德弘资本华裕能接任 阿里系董事辞任 德弘提名新董事进入 [6] 组织架构调整 - 区域架构精简:裁撤华中大区 从五大营运区调整为四大区域(华东、华南、华北、东北) 湖北江西划入华东 四川重庆归华南 陕甘宁青并入华北 [8] - 调整旨在组织整合提效 门店运营正常 [9]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营收715.52亿元 同比微降1.4% 净利润3.86亿元 扭转上财年16亿元亏损 [10] - 盈利主要依赖成本压缩:销售及营运开支减少29.5亿元(同比降16.2%) 人力支出优化减少9.8亿元 资产减值损失减少11.5亿元 [11] 战略转型 - 推行低价策略:CEO沈辉强调回归零售本质 推出"天天低价"与自有品牌"超省系列" 商品价格低至1.9-3元 [12] - 聚焦新业态:发展中型社区超市"大润发Super"(现有33店覆盖11省市)和仓储会员店"M会员店"(现有7店36万会员 2025年目标超10店) 关闭盈利困难的小型社区店"小润发" [14] - 借鉴行业标杆:管理层考察胖东来与永辉超市的改造门店 探索零售模式创新 [15] 治理与挑战 - 高层换届体现新股东重塑治理决心 但反腐传闻与元老离职可能影响团队稳定性 [1][7] - 会员店业态仍处起步阶段 相比山姆和Costco在供应链议价与商品独特性上暂不具备优势 [15]
盒马又关2家会员店!中国零售为何玩不转会员店模式?
搜狐财经· 2025-06-08 10:53
盒马X会员店溃败分析 核心观点 - 盒马X会员店在五年内从高调扩张到全线溃退 全国仅剩3家门店 三个月内关闭上海4家门店[2][3] - 会员店模式的核心逻辑是通过会员费筛选高消费需求与高忠诚度用户 双向筛选机制影响行业格局[2] - 盒马整体业务呈现冰火两重天:2024财年首次全年盈利并计划新开100家鲜生店 但会员店业务持续收缩[3] 战略失误 - 业态定位模糊:与盒马鲜生商品重合度达60% 未能形成差异化 既未满足中产家庭品质需求 也不符合年轻客群少量多样偏好[6] - 战略摇摆:2023年暂停新会员开通后重启 资源分配悬殊 鲜生店每5天开1店 vs 会员店3个月关4店[6] - 缺乏培育耐心:山姆/Costco单店培育周期3-20年 盒马仅2年即战略收缩 互联网"快迭代"与零售"慢养"基因冲突[7][13] 运营缺陷 - 会员价值缩水:60%会员认为权益与258元年费不匹配 出现"会员价比普通用户用券后更贵"定价丑闻[4][9] - 商品力薄弱:全球采购依赖鲜生供应链 进口商品同质化严重 SKU缩减40%导致复购率降35%[8] - 本土化表面化:区域限定商品开发不足 对比山姆30%区域新品占比及年销过亿网红单品差距显著[9] 竞争环境 - 山姆降维打击:8家店年销36.7亿元 续卡率60%-80% 依托沃尔玛选址数据库精准覆盖50万中产客群[10] - 行业集体迷失:Costco中国续卡率仅60%(全球90%) 永辉/大润发会员店均面临运营压力[11] - 折扣化冲击:盒马NB硬折扣店客单价35-50元在下沉市场崛起 反衬会员店价格敏感市场窘境[12] 深层矛盾 - 资源分散:七年试水十几种业态(如mini/小马) 无法聚焦会员店核心能力建设[13] - 资本短视:山姆在华亏损二十年才盈利 盒马在资本压力下优先发展鲜生/折扣店等盈利业务[13] - 模式冲突:强推仓储店与"30分钟达"配送的逻辑矛盾 忽视批量采购与即时配送的本质差异[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