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X会员店

搜索文档
被“搁置”的盒马,出路在哪儿?
36氪· 2025-07-24 13:14
盒马发展历程与战略调整 - 公司最初作为阿里新零售战略先锋,旗下业态一度拓展至12种,盒马X会员店曾定下"3年开100家"目标,上海首店开业两个月即盈利,年销售额近10亿元[1] - 创始人侯毅离职前业务始终未能盈利,其目标是颠覆传统商超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仓储一体化"规模化扩张[1] - 严筱磊接手后关闭大部分门店,聚焦盒马鲜生和盒马NB社区店,2025财年首次实现全年经调整EBITA转正,GMV突破750亿元,超越永辉成为中国超市第三[2] 业态布局与战略失误 - 公司曾同时运营12种业态导致资源分散,供应链建设困难,商业模式难以跑通[4] - 盒马X会员店定位高端但与公司低价扩张战略冲突,2023年暂停新办与续费,原计划100家仅开10家[3] - 估值从2022年100亿美元降至2023年60亿美元,2024年进一步缩水至38亿美元[4] 战略转型与业绩改善 - 新管理层砍掉10种非核心业态,保留盒马鲜生和盒马NB,形成"高端深耕+下沉渗透"双轨策略[5] - 盒马鲜生计划2025年新增100家门店,总数已近430家超过沃尔玛中国,正在渗透永辉优势区域[8] - 盒马NB社区店计划2025年突破1000家,自有品占比超60%,毛利率15%,采用"以量取胜"策略[9]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2023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预计2030年达2万亿元,阿里京东美团等巨头纷纷加码[5] - 2024年大型超市客流量较2019年下降28.6%,社区超市和便利店数量增13.2%,销售额增17.8%[5] - 生鲜零售与即时零售融合仍处试水阶段,盒马尚未深度融入阿里即时零售体系[6][7]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坚持"中高端赚利润+下沉冲规模"的商业模式,已形成商业闭环[9] - 盒马接入淘宝闪购但未深度融入阿里即时零售核心板块,未来流量协同是挑战[7] - 行业排名提升至第三后,公司需要通过规模化扩张稳固客流与市场地位[8]
转攻“穷人超市”,盒马放下“中产梦”?
36氪· 2025-07-18 07:32
山姆会员店商品调整事件 - 山姆近期下架太阳饼、米布丁、低糖蛋黄酥等口碑商品,同时上架好丽友、卫龙辣条等大众产品,引发中产用户集体差评 [1] - 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首位,阅读量突破1.4亿,山姆随后下架争议商品 [1] 盒马战略转型 会员店业务收缩 - 盒马X会员店北京大兴世界之花店将于7月31日关闭,全国仅剩3家门店 [1] - 自2024年3月起陆续关店,会员店自营品牌MAX商品转移至线上云超,对标山姆的尝试宣告失败 [1] 硬折扣业态扩张 - 盒马NB(原盒马奥莱)成为核心业态,2024年签约门店达355家,目标年内突破1000家 [4][5] - 聚焦长三角富裕县级市,已开业263家门店,覆盖上海(145家)、杭州(52家)、苏州(22家)等12城 [9][12] - 选址集中于GDP超2万亿城市(上海、杭州、苏州)及高房价区域(如上海四川北路店周边房价6.65-7.4万元/平米) [11][12] 盒马NB运营策略 商品与供应链 - SKU精简至1000-1500个,每品类仅保留5-10个头部品牌,自营商品占比60% [18][19] - 自营商品价格优势显著:鲜橙汁1L售价9.5元(低于胖东来13.5元)、精酿啤酒500ml单价3.3元(低于胖东来3.5元) [20] - 供应链直连厂家,如精酿啤酒供应商湖州特思拉与盒马共建垂直供应链 [23] 品牌升级与定位 - 8月底将升级为"超盒算NB",新标语"真实惠、够放心",950ml低温鲜牛奶售价7.5元 [6] - 支持现金结算,吸引中老年客群,门店布局侧重社区临街商铺 [14][16] 行业竞争格局 - 奥乐齐转型硬折扣后与盒马NB直接竞争:上海门店72家,自营商品定价贴身对标(如五常大米5kg均售47.9元) [27][30] - 新玩家加速入局:美团计划8月在杭州开折扣店首店,京东筹备宿迁"京东折扣超市" [24] - 盒马2024年销售额750亿元(同比增27.1%),门店420家(同比增16.7%),首次超越永辉超市 [36]
即时零售大战,盒马呢?
36氪· 2025-07-16 09:25
盒马X会员店关停 - 北京最后一家盒马X会员店将于7月31日停止营业 这意味着北京将不再有盒马X会员店 [1][2] - 自去年年初以来 盒马X会员店在全国范围内已关闭过半 部分城市甚至全部消失 [2] - 尽管关店 盒马整体财务状况有所改善 连续9个月实现整体盈利 顾客数增长超过50% [2] 盒马在阿里集团内的战略地位 - 盒马在阿里集团内的战略价值下降 2021年起被要求自负盈亏 而同样亏损的饿了么却获得集团更多支持 [3] - 阿里集团CEO吴泳铭公开表示饿了么"具有战略价值" 而盒马则被视为失去战略价值的业务 [3] - 在即时零售大战中 阿里选择以饿了么为主力 盒马未被纳入主要战略布局 [11] 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格局 - 阿里于5月初正式加入即时零售大战 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团和京东 [5] -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宣布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 日活跃用户超过2亿 [6] - 美团在外卖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 2023年市占率达64.6% 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65% [9] 饿了么的战略价值 - 饿了么建立的即时配送基础设施具有战略价值 可用于配送餐食、药品、鲜花等多种商品 [10] - 蔡崇信表示饿了么的物流基础设施具有很高壁垒 是阿里重要的战略资产 [10] - 阿里给予饿了么更大宽容度 因其配送网络覆盖范围广 从一线城市到偏远县城 [11] 盒马的发展历程与挑战 - 盒马自2015年成立以来尝试过十余种业态 包括便利店、社区超市、折扣店等多种形式 [20] - 生鲜业态面临高损耗、供应链要求高、配送成本高等挑战 导致商业模式难以持续 [23] - 美团曾尝试类似盒马的"小象生鲜" 但最终在2019年迎来关店潮 [21][22] 阿里内部管理变革 - 2021年7月阿里推行"经营责任制" 要求各业务单元独立计算损益 [13] - 这一变革源于阿里面临拼多多崛起等竞争压力 需要控制成本 [14] - 盒马在这一背景下被要求自负盈亏 失去集团战略支持 [17] 盒马与易果生鲜的竞争 - 盒马成立前 阿里主要通过易果生鲜布局生鲜业务 易果曾获得近60亿元融资 [31] - 随着侯毅加入阿里并创立盒马 易果逐渐被边缘化 最终在2020年破产重组 [35] - 盒马获得天猫超生鲜运营权 而易果被迫聚焦B端业务 [35] 阿里企业文化变化 - 阿里从创新引领者转变为市场跟随者 盒马也从新零售标杆变为以盈利为导向 [36] - 蔡崇信和吴泳铭承认阿里出现"大公司病" 组织效率下降 [37] - 前员工反映阿里企业文化发生变化 失去早期的创新锐气 [38][39]
“X会员店”仅剩3家,盒马不与山姆硬刚了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6-15 19:39
盒马X会员店关店情况 - 2024年6月盒马X会员店关闭上海七宝店和北京世界之花店[2][3] - 全国仅剩上海森兰商都店、南京燕子矶店、苏州环球港店3家门店[4] - 2024年2月已关闭上海3家会员店[5] - 该业态巅峰期仅10家门店即进入关店程序[10] 盒马战略转型 - 2024财年实现成立7年来首次全年盈利 GMV达590亿元 线上交易占比63%[16][17] - 新CEO严筱磊上任后聚焦盒马鲜生和盒马NB两大核心业态[18][19] - 放弃对标山姆的中产市场 转向下沉市场发展[8][27] 盒马NB业态发展 - 定位硬折扣店 主打价格敏感型下沉市场 自有品牌占比35%[23][57] - 成熟门店日销达15万元 毛利率15%[31] - 2025年计划扩张至300家店 当前已开216家[32][55] - 价格仅为超市同款产品一半[57] 奥乐齐竞争分析 - 德国百年零售品牌 以9.9元系列商品和高品质自有产品著称[37][40] - 无锡首店首日业绩破百万元[50] - 采用社区店模式避开山姆竞争 截胡高频刚需客群[52] - 社交平台活跃度与山姆相当[41] 社区折扣赛道趋势 - 硬折扣超市通过自有品牌+精简SKU实现质价比[65] - 奥乐齐与盒马NB形成差异化竞争 前者覆盖全客群 后者专注下沉市场[66] - 行业关键竞争点在于消费体验与成本效率平衡[69]
山姆还是比盒马更懂中产
创业邦· 2025-06-13 16:51
核心观点 - 盒马X会员店在北京的最后一家门店将于2025年7月31日关闭,标志着其会员制商超模式在北京的全面退出[3][6] - 盒马X会员店与山姆会员店在会员体系、产品结构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但盒马的会员体系与盒马鲜生等业态重叠,导致定位模糊[4][26][27] - 盒马X会员店在2023年达到10家门店的峰值后迅速收缩,目前仅剩4家,而山姆则加速扩张,计划年均新开8-10家门店[15][20][22] - 盒马X会员店的收缩与阿里巴巴的战略调整有关,公司开始聚焦盒马鲜生和盒马NB两大核心业态[16][18] - 盒马X会员店在性价比和品质上逐渐失去竞争力,部分供应商因价格压力退出,而山姆则坚持品质优先的策略[31][32][33] 盒马X会员店的现状 - 北京最后一家盒马X会员店将于2025年7月31日关闭,此前上海已有三家门店关闭[3][15] - 盒马X会员店在2023年达到10家门店的峰值,目前仅剩4家,分布在上海、南京和苏州[15] - 盒马X会员店的会员费分为黄金会员258元/年和钻石会员658元/年,与山姆的会员费相近[4] - 2022年末,盒马X付费会员规模接近300万,与山姆当时在中国的400万付费会员规模差距不大[5] 盒马X会员店与山姆的对比 - 盒马X会员店单店面积在1.7万至1.8万平方米之间,略低于山姆会员店[4] - 盒马X会员店的会员权益与盒马鲜生等业态重叠,导致定位模糊,而山姆的会员体系更为稳定[26][27][28] - 盒马X会员店在2023年启动折扣化改革,导致部分供应商退出,品质下降,而山姆则坚持品质优先[31][32][33] - 山姆在中国的门店数量从2012年的8家增长到目前的48家,并计划年均新开8-10家门店[20][22] 盒马的战略调整 - 阿里巴巴开始批量甩卖零售业务,包括银泰百货和高鑫零售,聚焦主业[16] - 盒马创始人侯毅退休,由CFO严筱磊兼任CEO,公司聚焦盒马鲜生和盒马NB两大核心业态[17][18] - 盒马在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实现全年盈利,部分得益于关停非核心业态[19] 消费者反馈 - 盒马X会员店的老顾客反映,商品性价比下降,品质不如开店初期[10][11] - 部分盒马X会员店的会员转向山姆或其他零售渠道[12] - 盒马X会员店与盒马鲜生店的产品重叠较多,导致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后者[27]
盒马又关2家会员店!中国零售为何玩不转会员店模式?
搜狐财经· 2025-06-08 10:53
盒马X会员店溃败分析 核心观点 - 盒马X会员店在五年内从高调扩张到全线溃退 全国仅剩3家门店 三个月内关闭上海4家门店[2][3] - 会员店模式的核心逻辑是通过会员费筛选高消费需求与高忠诚度用户 双向筛选机制影响行业格局[2] - 盒马整体业务呈现冰火两重天:2024财年首次全年盈利并计划新开100家鲜生店 但会员店业务持续收缩[3] 战略失误 - 业态定位模糊:与盒马鲜生商品重合度达60% 未能形成差异化 既未满足中产家庭品质需求 也不符合年轻客群少量多样偏好[6] - 战略摇摆:2023年暂停新会员开通后重启 资源分配悬殊 鲜生店每5天开1店 vs 会员店3个月关4店[6] - 缺乏培育耐心:山姆/Costco单店培育周期3-20年 盒马仅2年即战略收缩 互联网"快迭代"与零售"慢养"基因冲突[7][13] 运营缺陷 - 会员价值缩水:60%会员认为权益与258元年费不匹配 出现"会员价比普通用户用券后更贵"定价丑闻[4][9] - 商品力薄弱:全球采购依赖鲜生供应链 进口商品同质化严重 SKU缩减40%导致复购率降35%[8] - 本土化表面化:区域限定商品开发不足 对比山姆30%区域新品占比及年销过亿网红单品差距显著[9] 竞争环境 - 山姆降维打击:8家店年销36.7亿元 续卡率60%-80% 依托沃尔玛选址数据库精准覆盖50万中产客群[10] - 行业集体迷失:Costco中国续卡率仅60%(全球90%) 永辉/大润发会员店均面临运营压力[11] - 折扣化冲击:盒马NB硬折扣店客单价35-50元在下沉市场崛起 反衬会员店价格敏感市场窘境[12] 深层矛盾 - 资源分散:七年试水十几种业态(如mini/小马) 无法聚焦会员店核心能力建设[13] - 资本短视:山姆在华亏损二十年才盈利 盒马在资本压力下优先发展鲜生/折扣店等盈利业务[13] - 模式冲突:强推仓储店与"30分钟达"配送的逻辑矛盾 忽视批量采购与即时配送的本质差异[13]
死磕山姆无果盒马抉择:收缩X会员店转身社区折扣店,中国式会员制归宿?
华夏时报· 2025-05-10 15:12
盒马X会员店收缩与战略调整 - 盒马X会员店持续收缩,北京大兴门店出现货架商品空缺,但公司未确认关闭计划 [2] - 上海3家X会员店已于4月1日停业,全国仅余5家门店(北京1家、上海2家、南京1家、苏州1家) [4] - 北京建国路店开业仅7个月后仓促闭店,闭店前已出现货品减少、不查会员卡等现象 [3] - 公司曾计划在北京快速扩张X会员店,但实际发展远低于预期 [3] 会员店行业竞争格局 - 山姆在中国拥有53家门店,计划2024年新增8家包括北京昌平店 [5] - Costco已在中国开设7家门店,北京顺义店完成选址 [5] - 会员店赛道客单价在千元上下,需缴纳会员费,近年持续火热但竞争激烈 [2] 盒马战略转型与业态调整 - 公司聚焦盒马鲜生和盒马NB两大核心业态,计划新财年开设近100家鲜生店 [6] - 盒马NB已超200家门店,主要布局华东,含自营大店(1000-1200个SKU)和加盟自提点 [7] - 盒马NB客单价35-50元,生鲜占比超60%,符合消费降级趋势 [7] - 公司连续9个月整体盈利并实现双位数增长,2023年进入21个城市开设72家鲜生店 [6] 商业模式挑战分析 - X会员店与盒马原有线上主导、年轻客群定位存在本质差异 [5] - 会员店需满足中产家庭周期性大批量采购需求,强调线下体验 [5] - 原有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优势被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弱化 [7] - 专家认为折扣店与盒马原有模式不同,需先解决主业挑战 [7] 零售行业趋势观察 - 中国消费市场呈现高端与中低端需求并存特征 [8] - 会员店仅是零售形式之一,欧美市场仍以大卖场为主力业态 [8] - 行业专家强调商品力是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 [8]
北京最后一店或将关闭 盒马会员店再失“城池”
北京商报· 2025-05-08 19:36
门店经营状况 - 北京大兴王府井奥莱UP TOWN盒马X会员店出现商品空缺、区域封闭现象,或即将关闭,北京市场将无该业态门店 [1][2] - 上海七宝店和森兰商都店同样存在货架空置、进店不查会员的情况,粮油调料区域已关闭 [3] - 工作日客流稀少,试吃区基本消失,门店工作人员称未接到闭店通知但商品整理频繁 [2] 门店布局调整 - 2024年3月关闭上海3家会员店后,全国X会员店数量从高峰期的10家缩减至5家 [4] - 上海仅保留森兰商都店和七宝店,北京、南京、苏州各1家,若北京大兴店关闭则北京市场清零 [4] - 2020年10月首店开业后经历快速扩张,2021年6月进入北京,2021年底至2022年初新增4家,但2024年北京建国路店开业7个月即关闭 [4] 线上转型策略 - 2024年4月将"盒马云超"升级为"云享会",提供800款MAX自有品牌商品,会员享专属价格和满49元包邮 [5] - 部分商品需会员资格购买,非会员商品会员价更低,线上渠道覆盖无门店城市 [5][6] - 专家建议聚焦生鲜和预制食品优势,强化"30分钟达"服务与自主研发能力 [5] 行业竞争与战略聚焦 - 山姆会员商店中国门店达50家,Costco推出线上配送,本土品牌fudi计划向华东、西南扩张 [7] - 专家指出会员店需商品差异化能力,盒马选择收缩非核心业态,聚焦盒马鲜生和盒马NB [7] - 2024年新管理层计划新开近100家盒马鲜生店,进入几十个新城,回归生鲜即时服务主航道 [7][8] 业态调整逻辑 - 消费升级本质是食品供应链升级,盲目模仿会员制形式易失效,山姆竞争力源于生鲜供应链积累 [8] - 关闭会员店是摆脱业态模仿惯性,集中资源到核心优势领域 [8]
盒马握紧拳头,挥向山姆的下一个阵地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5-06 08:31
核心观点 - 盒马在新任CEO严筱磊领导下实现战略聚焦与下沉市场突破,连续9个月整体盈利且增长达双位数,顾客数量增长超50% [3][6][9] - 公司放弃多业态扩张,专注盒马鲜生(中高端)和盒马NB(社区刚需)两种店型,2024年新开72家店创5年新高 [9][12][13] - 下沉战略成效显著:新店1/3布局二三线及县城,长三角6县城新店成"排队王",单店日销帝王蟹超百只 [15][16] - 2025年计划新增100家门店,重点布局长三角/珠三角低线市场,将与山姆等品牌在张家港/中山等7城直接竞争 [17][18][20] - 目标三年GMV破千亿,需应对山姆/大润发M会员店/Costco等多方对手在低线市场的围剿 [22][23][24] 战略调整 - 业态精简:关闭盒马X会员店3家(剩余5家),放弃盒马mini/Premier等业态,重启前置仓模式 [12] - 门店升级:盒马鲜生近半数门店改造灯光/通道,强化会员体系(恢复黄金/钻石卡),全员背负拉新KPI [10] - 加盟探索:盒马NB以30平米自提点形式开放加盟,支持异业合作/团点模式 [12] 下沉市场表现 - 消费力验证:德清店精酿/康普茶销售15万瓶,东营店单日烘焙销售额40万元,中山店首日售帝王蟹105只 [16] - 选址策略:承接永辉/家万佳等退租点位,利用商场换约期进驻唐山/宿州等新城市 [17] - 供应链支撑:华东新店占比高(浙江最密集),依托上海成熟供应链实现"产能释放" [17] 竞争格局 - 山姆威胁:2024财年沃尔玛中国销售额1473亿元(+双位数),新店覆盖东莞/温州等低线市场 [18] - 代购基础:湖北2个月新增50+山姆代购连锁,反映低线市场对品质零售的潜在需求 [18] - 多线作战:大润发M会员店进驻常熟,Costco长三角6店,奥乐齐/胖东来同步扩张 [22] 运营数据 - 开店速度:2024年平均每5天开1家店,盒马鲜生占62家,盒马NB占10家 [9] - 区域分布:新进常州/盐城等6个江苏地级市,安徽计划2025年开5店,浙江覆盖台州/绍兴等 [9] - 用户增长:会员体系重启后,社交平台出现"盒马热"现象,部分门店下午三点即售罄生鲜品类 [15][16]
盒马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将新开近100家「盒马鲜生」大店|36氪独家
36氪· 2025-04-21 17:16
盒马盈利与战略调整 - 公司成立9年后首次实现全年盈利(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3][4] - 新任CEO严筱磊推动战略聚焦:主攻「盒马鲜生」大店和「盒马NB」超市两大核心业态,形成互补优势[5] - 收缩X会员店业务:2025年3月底上海再关3家,全国仅剩5家[5] 扩张与门店布局 - 2024年新开门店72家,盒马鲜生大店总数达430家,超越沃尔玛中国[5] - 2025财年计划新开近100家门店,覆盖几十个新城市[5] - 下沉市场扩张:新店1/3位于二三线城市及县城,2024年进入21个新区域(如长三角6个县城)[6] - 北方市场突破:5月将在天津开设新店,打破此前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的格局(上海原有60多家门店)[6] 运营优化与供应链升级 - 近半数盒马鲜生门店完成调改,通过算法优化用户体验[6] - 重启前置仓模式,与盒马鲜生大店形成"1+N"服务网络,提供3公里30分钟送达[6] - 自有品牌占比达35%,重点发展健康赛道品牌"盒补补"[6] - 差异化商品体系:盒马鲜生与盒马NB已完全独立开发[6] 行业竞争与目标 - 公司提出千亿规模目标,并计划成为中国零售第一品牌[7] - 面临山姆、奥乐齐、永辉、胖东来等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激烈市场争夺[8] - 首次全年盈利被视为公司"重生"起点,可能增强阿里集团信心[8] 管理层变动 - 2024年3月原CFO严筱磊接任CEO,业务架构调整为营运、线上运营、采购、物流供应链四大板块,直接向CEO汇报[4][5] - 联合创始人赵家钰近期退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