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店

搜索文档
盒马会员店全部关停,马云的新零售赛道已经失败
搜狐财经· 2025-08-07 00:13
盒马会员店停业事件 - 盒马X会员店全国门店将于2023年8月31日前全部停业 包括北京世界之花店(7月31日停业)、苏州相城店、南京燕子矶店及上海森兰店(8月31日停业)[2] - 会员店业态曾被公司定位为"第二增长曲线" 对标Costco商业模式 首家门店于2020年10月在上海开业[2] - 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为扩张高峰期 4个月内新增4家门店 截至2023年10月全国共10家门店[4] 门店运营现状 - 北京世界之花店停业前货架清空率超90% 仅剩包装箱、毛绒玩具等少量商品打折 半小时客流量仅5人且零成交[4] - 会员体系采用分级定价 黄金会员年费258元 钻石会员658元 目标客群为中产家庭及高端消费者[4] 战略调整原因 - 公司主动进行业务线收缩 关停决策源于聚焦核心业态的战略转向[4] - 资源将集中投入盒马鲜生及奥特莱斯业态 强化生鲜供应链与即时配送能力[4] - 行业专家分析认为调整符合零售业趋势 旨在构建更具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4] 历史发展脉络 - 前CEO侯毅曾公开表态要与Costco、山姆会员店直接竞争 通过会员店业态提升运营能力[4] - 2021年12月单月新增门店数量达峰值 实现上海、北京、南京、苏州四城布局[4]
盒马会员店将“归零”,原因何在?
财联社· 2025-08-06 08:54
《科创板日报》记者向盒马方面发去采访需求,暂未获得回应。 有业内人士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年前盒马就已经提出了聚焦盒马主力店和NB折扣店两大业态的战略 ,所以盒马X会员 店的关闭也是按照聚焦战略的结果。 盒马X会员店将"归零" "因业务调整,上海盒马X会员森兰商都点线下门店将于 2025年8月31日期停止营业。"上海盒马X会员森兰商都店在盒马APP上发布的声明 称,停业后盒马X会员可继续在盒马鲜生店享受会员权益和服务,或者在盒马App上搜索"云享会"来选购商品。 对于会员关心的X会员费退还问题,《科创板日报》记者咨询盒马官方客服得知, 未到期会员费可退,将按用户使用的会员权益分比例退 款。 盒马入局会员店的起点,恰逢中国零售市场的"会员制热潮"。2019年8月27日,美国会员制超市开市客中国内地首店在上海开业,现场火 爆异常,半天就因客流过大暂停当日下午营业。这一事件引发中国零售市场高度关注,北京华联、家家悦、大润发等传统零售品牌纷纷入局 会员店。 2020年10月,首家盒马X会员店在上海开业,作为盒马鲜生之外的独立会员店业态,号称对标开市客会员店业务。彼时,盒马创始人侯毅 对X会员店寄予厚望, ...
告别会员店,盒马转舵下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22:17
盒马X会员店关闭 - 盒马X会员店上海森兰店将于8月31日关闭,标志着该业态全面退出零售舞台,距离首家门店开业不足五年 [1] - 盒马X会员店曾快速扩张,以五周四店的速度在北京、苏州等地开设门店,创下会员店新业态扩张纪录 [2] - 从2023年开始陆续闭店,截至2023年对盒马整体销售额贡献占比不到10%,2024年4月门店数量从高峰期的10家缩减至5家,之后不到4个月全面败退 [3] 会员店业态挑战 - 盒马X会员店存在品牌认知不足、消费者忠诚度低、粉丝效应薄弱等问题,与成熟会员制零售商存在本质差异 [3] - 传统商超如家乐福、大润发、物美的会员制尝试也遭遇挑战,麦德龙高调开设会员店但2024年接连闭店改造 [5] - 国际品牌Costco入华五年本土化扩张缓慢,仅开设7家门店且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5] 山姆会员店成功要素 - 山姆会员店展现出强大韧性,截至2025年内地已运营门店达48家,覆盖24城,扩张步伐持续 [5] - 沃尔玛中国第一财季净销售额67亿美元,同比增长22.5%,可比销售额增长16.8%,山姆会员店会员收入增长超40% [5] - 成功核心要素包括全球供应链整合能力、垂直产业链完整度以及"品牌-规模-粉丝"三重效应 [5] 盒马战略调整 - 盒马终止会员店模式,转向覆盖更广泛大众消费群体,属于经营战略主动迭代而非规模缩减 [2] - 2024年3月新任CEO明确双轨战略:盒马鲜生复制成功模型,盒马NB打磨社区零售,瞄准三四线城市中下消费者 [7] - 2025财年盒马整体GMV超过750亿元人民币,首次实现全年盈利,盒马鲜生业态运营超过420家门店,线上交易GMV贡献超60% [7] 下沉市场布局 - 2024年盒马以每5天一家新店的速度开出72家盒马鲜生门店,三分之一位于二三线城市及县城 [7] - 2025财年计划开出近100家盒马鲜生店,进入几十个新城,聚焦长三角县域如常熟、桐乡、义乌等 [8] - 下沉市场消费规模已超过17万亿元,占全国消费总规模近60%,实体零售占比达74% [7] 盒马NB店发展 - 盒马目前开出近300家NB店,主打硬折扣模式,面向社区客群,围绕一日三餐,主要布局华东地区 [9] - NB店商品包括盒马自有品牌,喊出"天天低价、件件爆款"口号 [9] - 盒马优势在于实现供应链、零售终端与服务体系的系统性协同,匹配当代消费者复合型需求 [9]
盒马会员店将全部停业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5 11:21
2025.08.05 本文字数:829,阅读时长大约1.5分钟 封图来源丨东方IC 8月4日,据经济观察报消息,盒马会员店将全部停业。 7月29日,盒马X会员店北京世界之花门店的公告显示,该店将于两天后的7月31日停止营业;同在7月 31日,盒马X会员店的苏州相城店、南京燕子矶店也停止营业。此后,盒马X会员店在全国仅余一家, 但经济观察报拨打盒马X会员店上海森兰店电话,客服确认该店也将于8月31日停业。 至此,盒马的所有会员店全部停业。这意味着盒马彻底剥离了曾视作"第二增长曲线"、并号称对标 Costco(开市客)的会员店业务。 首店落户上海,曾被视作"第二增长曲线" 2020年10月,首家盒马X会员店在上海开业。作为盒马鲜生之外的独立会员店业态,X会员店也被视作 盒马的"第二增长曲线",并号称对标Costco(开市客)的会员店业务。 店员表示,盒马决定砍掉会员店业态 7月29日,记者在盒马X会员店北京世界之花门店看到,店内多数货架已清空,仅剩包装箱、毛绒玩 具、血氧仪等少量商品在打折出售。在记者停留的半小时内,仅有五位顾客进店闲逛,均未消费。 店员告诉记者,关店是因为盒马决定砍掉会员店业态。 盒马X会员店的 ...
山姆的信任危机,不在于选品
创业邦· 2025-07-31 18:42
山姆会员店舆论风波 - 近期因商品调整引发消费者不满 包括上架传统国民品牌(好丽友 溜溜梅 卫龙)被质疑丧失差异性 下架高复购产品(低糖蛋黄酥 杨枝甘露 太阳饼)引发争议[4][5] - 公司在中国市场表现强劲 8家门店单店年销售额超5亿美元(约36 7亿元) 2024年中国整体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 带动沃尔玛登顶中国连锁百强榜首[5] - 扩张速度加快 从2020年每年5-6家店增至2024年6-7家 2025年计划提升至8-10家 付费会员数从2019年200万增长至2025年6月超900万[5] 会员信任危机核心问题 - 舆论危机本质源于与庞大会员群体的沟通不足 未充分解释商品下架原因及新品引入逻辑[6] - 会员模式依赖信任基础 需通过"合理预期-超预期表现-加深信任"的正循环维系 但新会员对山姆定位认知存在偏差[7] - 三类消费者构成差异明显 部分用户将山姆误解为"进口商品身份象征" 需强化"买好商品"的核心价值传达[10] 国货商品的价值重塑 - 国内制造业升级显著 以东阿阿胶为例展示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 养殖环节实现基因组测序 电子标签管理 生产效率提升30%[12] - 高国民度品牌面临刻板印象挑战 需通过持续消费者教育(试吃活动 产品说明)打破"高糖高添加"认知[13] - 可借鉴Trader Joe's的新品推广模式 包括网站专栏介绍 纸质杂志Fearless Flyer等多元触达方式[13][14] 商品汰换机制优化 - 精选SKU模式使每个下架商品影响放大 明星产品低糖蛋黄酥(复购率最高之一)临时下架引发强烈反响[16][18] - 公司下架标准严苛(需保持最高性价比或独家性) 但"差异化价值"概念对消费者难以量化感知[19] - 需建立更透明的沟通机制 提前告知调整计划 说明替代商品的优化点 强化"人货链接"[19]
山姆的信任危机,不在于选品
36氪· 2025-07-30 11:55
山姆会员店舆论危机分析 - 山姆因商品调整引发消费者不满 包括上架传统国民品牌食品被质疑差异性不足 以及下架高复购明星商品如低糖蛋黄酥等[2] - 舆论危机核心在于沟通不足 未能做好商品下架解释和新品预告 导致会员预期管理失效[4][6] - 公司惯常保持沉默 在友商营销攻势中鲜有回应 加剧了本次危机影响[16] 山姆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区8家门店单店年销售额突破5亿美元(约36.7亿人民币) 2024年整体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3] - 2020年起年均开店5-6家 2024年提速至6-7家 2025年计划增至8-10家[3] - 付费会员数从2019年200万增至2025年6月突破900万 五年增长超4倍[3] 会员店消费者画像 - 第一类:海外生活经历 熟悉会员店机制[7] - 第二类:信任买手体系 视作零售同质化解方[7] - 第三类:认知有限 将山姆视为中产身份象征[7] - 随着市场下沉 第三类消费者比例上升 需要加强"买好商品"的定位教育[7] 供应链与商品管理 - 4000个精选SKU贡献千亿营收 每个SKU背后都有相当规模的销售业绩[12] - 商品汰换标准严格 要求同品牌最高性价比或绝对独家销售[16] - 明星商品下架案例:低糖蛋黄酥为复购率最高商品之一 供应商合作超四年[14] 行业最佳实践参考 - Trader Joe's新品推介模式:网站专栏详细介绍配方调整与升级体验[10] - 发放Fearless Flyer纸质杂志 提供高信息量商品介绍辅助决策[11] - 东阿阿胶案例: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等技术实现养殖效益提升30%[9]
山姆员工表示好丽友、卫龙等大众化商品皆已下架
第一财经· 2025-07-22 20:38
会员店行业竞争格局 - 会员店业态在中国市场崛起,因标准超市和大卖场商品同质化严重且电商价格低廉,会员店凭借高性价比特色商品成为消费者新宠[3] - 山姆和COSTCO等头部企业具备强大供应链能力,包括全球采购、自有品牌研发和定制商品规模,单店销售额可达普通大卖场的10倍[4]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供应链争夺白热化,后来者采取"拿来主义"复制爆款商品,削弱了先行者的差异化优势[4] 山姆商品策略调整 - 山姆近期因部分商品被指大众化引发下架风波,已下架好丽友、卫龙等争议商品并更换为特色新品[1] - 公司此前70%商品为非本土差异化商品,但行业竞争加剧迫使企业加大本土化商品开发力度,过程中出现部分大众化商品[3][5] - 商品动态调整是常态,4000个SKU中下架少量商品影响有限,关键在于保持差异化商品迭代能力[6][7] 行业挑战与发展方向 - 会员店面临商品差异化难度增加和电商渠道抢客双重挑战,需加速新品迭代和爆款改良[7] - 即时零售兴起对实体店构成威胁,外卖补贴大战可能改变消费者购物习惯,需加强前置仓建设和线上业务拓展[7] - 供应链端面临供应商多平台合作策略,难以通过排他性协议保护特色商品,曾与家乐福等发生"二选一"纠纷[4][5]
盒马又关2家会员店!中国零售为何玩不转会员店模式?
搜狐财经· 2025-06-08 10:53
盒马X会员店溃败分析 核心观点 - 盒马X会员店在五年内从高调扩张到全线溃退 全国仅剩3家门店 三个月内关闭上海4家门店[2][3] - 会员店模式的核心逻辑是通过会员费筛选高消费需求与高忠诚度用户 双向筛选机制影响行业格局[2] - 盒马整体业务呈现冰火两重天:2024财年首次全年盈利并计划新开100家鲜生店 但会员店业务持续收缩[3] 战略失误 - 业态定位模糊:与盒马鲜生商品重合度达60% 未能形成差异化 既未满足中产家庭品质需求 也不符合年轻客群少量多样偏好[6] - 战略摇摆:2023年暂停新会员开通后重启 资源分配悬殊 鲜生店每5天开1店 vs 会员店3个月关4店[6] - 缺乏培育耐心:山姆/Costco单店培育周期3-20年 盒马仅2年即战略收缩 互联网"快迭代"与零售"慢养"基因冲突[7][13] 运营缺陷 - 会员价值缩水:60%会员认为权益与258元年费不匹配 出现"会员价比普通用户用券后更贵"定价丑闻[4][9] - 商品力薄弱:全球采购依赖鲜生供应链 进口商品同质化严重 SKU缩减40%导致复购率降35%[8] - 本土化表面化:区域限定商品开发不足 对比山姆30%区域新品占比及年销过亿网红单品差距显著[9] 竞争环境 - 山姆降维打击:8家店年销36.7亿元 续卡率60%-80% 依托沃尔玛选址数据库精准覆盖50万中产客群[10] - 行业集体迷失:Costco中国续卡率仅60%(全球90%) 永辉/大润发会员店均面临运营压力[11] - 折扣化冲击:盒马NB硬折扣店客单价35-50元在下沉市场崛起 反衬会员店价格敏感市场窘境[12] 深层矛盾 - 资源分散:七年试水十几种业态(如mini/小马) 无法聚焦会员店核心能力建设[13] - 资本短视:山姆在华亏损二十年才盈利 盒马在资本压力下优先发展鲜生/折扣店等盈利业务[13] - 模式冲突:强推仓储店与"30分钟达"配送的逻辑矛盾 忽视批量采购与即时配送的本质差异[13]
解码会员店,拉开高效零售序幕
科尔尼管理咨询· 2025-04-02 17:57
核心观点 - 中国零售渠道正经历第三波变革,线下渠道如会员店、折扣店等新兴业态重新成为市场焦点[1] - 消费者心态从"任性消费"转向"理性消费",推动零售业围绕"人"重构"货场"价值链[2] - "高效零售"成为新趋势,表现为"少而精"垂类零售崛起和折扣店/会员店两极分化发展[3] 发展历史 仓储式会员店三大阶段 - **第1阶段(70/80年代)**:经济下行周期催生会员制,Price Club首创模式解决价格战痛点[5] - **第2阶段(90年代)**:差异化竞争推动自有品牌发展,开市客Kirkland品牌2023年销售额超500亿美元[6] - **第3阶段(90年代后期至今)**:国际化扩张,山姆在中国市场反超开市客(2023年山姆中国收入6000亿人民币)[6] 商品管理五大策略 策略1 - 精简角色 - 按品类绩效和忠诚度划分四类商品,会员店聚焦"目标品类"如山姆进口牛肉[9] 策略2 - 宽类窄品 - 山姆/开市客SKU不超过4000个,冻品等核心品类差异化布局[11] 策略3 - 严进严出 - 基于销售数据/会员反馈滚动汰换SKU,战略供应商需满足销售前10%门槛[12][13] 策略4 - 商品定位 - 会员店主打"质价比":澳洲牛肉等优质原料、清洁标签健康食品、独家专供新品[14] 策略5 - 自有品牌 - 会员店自有品牌渗透率20%-40%,价格比三方品牌低15%-20%,山姆烘焙供应链深度整合[15] 门店运营特色 运营降本 - "仓店融合"设计缩短补货路径,托盘陈列+PDQ包装提升物流效率[18][19] 店内体验 - 试吃试饮降低决策门槛,开市客"Treasure Hunt"模式创造新鲜感[20] 行业趋势 - 中国"高效零售"类似欧美经济放缓期,折扣店(性价比)与会员店(质价比)两极分化[21] - 山姆/开市客通过商品独特性(如Kirkland品牌)和运营效率(仓店融合)建立壁垒[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