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间VR应用体系
搜索文档
“人工智能+”链接更多场景 一批重大项目在粤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9-19 23:27
产业政策与战略方向 - 广东省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动落地,目标形成产业链齐全、生态完备的产业格局[3] - 广州市处于从“制造立市”向“智造强市”转型的关键时期,将人工智能视为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治理的关键[7] - 广州将强化全周期金融要素支撑,设立市级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搭建“天使+VC+Pre-IPO”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链条[7] 应用场景拓展 - 广东省发布第三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涵盖海洋经济、生态环境、国资、文化、能源5个领域的26类场景[1][2] - 海洋经济领域应用包括海洋牧场提效、海上安全治理等5大场景,例如深蓝科技水下机器人可提高养殖产量和质量[2] - 生态环境领域应用包括污染溯源、环境质量预警等6大场景,例如小豚智能无人艇每日可减少3至5人的巡逻力量[2] - 文化领域应用包含虚拟场景构建、智能导览等5大场景,并发布了2025年“人工智能+文旅”应用场景典型案例15个及孵化项目8个[2] - 国资与能源领域各梳理了5大典型应用场景,涉及穿透式监管、发电优化、电网维护等[2] 重大项目与产业基础 -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正式启动,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旨在建设开放共享的模型训练平台[4] -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能源电力领域)建设协议落地,由南方电网牵头,依托电网数字孪生推动AI规模化应用[4] - 新能源汽车停车库火灾监测预警与防控装备项目签约,系统可实现5~10秒内火源识别,3分钟内完成应急响应[5] - 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基础雄厚,相关企业超过2200家,构建起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全链条体系[7] - 广州大模型备案数量达48款,覆盖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9大领域,智算平台算力纳管调度资源池超1.2万P[8] - 广东首个城市可信数据空间上线,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已发布5300多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目录信息[8] 产业发展态势 - 截至8月,广州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市场主体超过39万户,同比增长15.3%[8] - 广州人工智能产业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近九成,展现出旺盛的创新活力[8]
“人工智能+”链接更多场景,一批重大项目在粤落地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9 16:28
文章核心观点 - 广州正通过搭建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链条和发布多领域应用场景,加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推动城市向“智造强市”转型 [1][7] 应用场景发布 - 广东省发布第三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涵盖海洋经济、生态环境、国资、文化、能源5大领域共26类场景 [1][2] - 海洋经济领域包括海洋牧场提效、海上安全治理等5大场景,例如深蓝科技水下机器人可提高养殖产量和质量 [2] - 生态环境领域包括污染溯源与监管、环境质量预警等6大场景,例如小豚智能无人艇每日可减少3至5人的巡逻力量 [2] - 文化领域包含虚拟场景构建、智能导览等5大场景,元象科技构建了大空间VR应用体系,并发布15个应用案例及8个孵化项目 [2] - 国资领域包括穿透式监管、不动产运营管理等5大场景,能源领域包括发电优化、能源网络调度等5大场景 [2] 重大项目落地 -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正式启动,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探索疾病防治新范式 [4] -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能源电力领域)战略合作协议落地,由南方电网牵头,依托电网数字孪生推动AI规模化应用 [4] - 新能源汽车停车库火灾监测预警与防控装备项目签约,实现5~10秒内火源识别,3分钟内完成应急响应,具备向多场景推广潜力 [5] 产业发展基础与成果 - 广州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过2200家,构建起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全链条体系 [7] - 当地大模型备案达48款,覆盖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9大领域 [8] - 智算运行服务平台算力纳管调度资源池超1.2万P,上线广东首个城市可信数据空间 [8] - 截至8月,广州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市场主体超过39万户,同比增长15.3% [8] - 人工智能产业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近九成,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已发布5300多项目录信息 [8] 政策与金融支持 - 广州设立市级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围绕算法研发、智算基础设施等领域精准投向 [7] - 当地搭建“天使+VC+Pre-IPO”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链条,引导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7]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是广州“12218”现代产业体系中重点攻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