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璇星耀三维C形臂

搜索文档
国产手术机器人全球突围,下一个估值跃升点在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1:47
公司财务表现 - 天智航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114.89% [1] - 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41.83% [1] - 天玑系列机器人开展手术超2.2万例,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超12万例 [1]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天玑思睿骨科手术机器人(全骨科平台)和天璇星耀三维C形臂(术中影像产品)获批 [1] - 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成为全球首个可应用于全科室远程手术的腔镜手术机器人 [7] - 截至今年7月,多家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取得海外订单超60台,覆盖亚洲、欧洲、拉美、非洲等多个全球区域市场 [7] 行业市场格局 - 骨科手术机器人占国内全部手术机器人市场约47%的份额 [2] - 腔镜手术机器人和骨科手术机器人合计占国内全部手术机器人市场约74%的份额 [2] - 2024年我国共有27款骨科手术机器人获批,占全部获批手术机器人总量的47% [3] - 2022年-2024年累计获批骨科手术机器人数量达37款 [3] 政策与支付环境 - 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在20余个省/市正式报备临床收费目录 [2] - 北京将骨科手术机器人开机费固定为8000元,全部纳入甲类医保报销范围 [2] - 配套耗材费用属于医保乙类范畴,患者需自付一定比例 [2]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中研普华预测2025年中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221亿元,2030年达800亿元 [2] - 手术机器人占据最大份额(62%) [2] - 骨科领域预计到2025年达到64亿元规模 [2] - 到2030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国产化率将达70%,基层医疗机构渗透率超过50% [2] - 全球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16年约17亿元增长至2021年约123亿元,复合增速约为48.2% [4] - 预计到2030年达到567亿元,复合增速约为16.8% [4] 商业化挑战 - 医疗器械设备成本与支付端政策尚不明朗 [3] - 手术机器人对临床培训体系带来挑战,医生技能培训、患者接受度至关重要 [3] - 大多数获批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仅停留在行政流程层面,实际商业化拓展难度大 [3] - 市场形成供给与需求错配,短期为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市场渗透率带来压力 [3] 出海发展机遇与挑战 - 出海核心在于"产品全球竞争力"及"全球商业化渠道建设能力" [4] - 欧美较强的医疗保健意识、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口为中国出海企业创造发展机遇 [4] - 海外倾向于选择同一品牌的骨科耗材与手术机器人以确保兼容性和技术支持 [5] - 出海面临寻求海外研发临床数据验证支持、医疗器械安全合规审批、全球商业化渠道建设等挑战 [5] - 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于2024年3月完成第一例国际人体临床手术,首次成功打开海外市场 [6] 商业模式创新 - 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主要为"一机多品"模式,通过合作协同兼容其他器械、耗材 [5] - 海外史赛克Mako等已逐步实现"一机一品"模式,通过"设备+耗材+服务"构建竞争壁垒 [5] - 在海外,"手术机器人+耗材"成为主流创新模式 [5]
天智航: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22:0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253亿元,同比增长114.89%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55万元,亏损同比扩大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418万元,同比改善38.68% [1][2] - 研发投入总额为6,04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8.22%,同比下降39.14个百分点 [1][2] 业务运营进展 -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累计完成超过12万例手术,2025年上半年手术量超过2.2万例 [5][12] - 产品已进入国内200余家医疗机构进行常规临床应用 [5] - 2025年新获批"天玑思睿骨科手术机器人"和"天璇星耀三维C形臂"两款创新产品 [13] - 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正在探索"购买技术服务"业务模式 [7] 研发与技术实力 - 研发人员121人,占员工总数37.93%,其中博士10人、硕士56人 [14][25] - 累计申请专利619项,其中发明专利245项;有效专利412项,发明专利78项 [14][22] - 报告期内新提交专利申请23项,获得专利授权27项 [22] - 掌握骨科手术机器人构型技术、高精度在线标定技术、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等12项核心技术 [15][21]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国内首家上市的医疗机器人企业 [3][10] - 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位列第一 [10] - 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01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4][22] - 2020年和2023年均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2] 国际化进展 - 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于2024年获得欧盟CE认证 [5] - 报告期内积极参与海外展会,与多家国际潜在合作伙伴接触洽谈 [13] - 境外资产4.55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5.54% [29]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天玑系列产品持续迭代,从天玑1.0发展到天玑思睿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平台 [5][13] - 产品覆盖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三大骨科亚科室 [22] - 正在研发单髁置换机器人、骨科肿瘤机器人等新产品 [22] - 将5G通讯、3D打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整合进手术机器人技术体系 [10]
天智航: 关于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22:02
核心观点 - 公司是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 致力于用智能化方法重塑骨科手术流程 打造骨科手术智能平台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25.3124百万元 同比增长114.89%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开展手术量超2.2万例 累计超12万例 [2] - 公司通过持续研发创新构建技术壁垒 已申请专利619项 获授权428项 并有两款创新产品获批上市 [3] - 公司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人才培养机制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吸引保留优秀人才 [4][5] - 公司高度重视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沟通 通过多途径传达投资价值 [6] 经营业绩与业务发展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25.3124百万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114.89% [2] -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2025年1-6月开展手术量超过2.2万例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开展手术量超过12万例 [2] - 产品适应证覆盖全节段脊柱外科手术 骨科创伤手术 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2] - 通过技术及品牌推广增强下游客户品牌认同与粘性 加快开拓市场份额 [2] - 多渠道拓展海外业务 与多家国际潜在合作伙伴接触洽谈 构建国际业务网络 [2] 研发创新与技术成果 - 累计申请专利619项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45项 累计获得专利授权428项 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2项 目前有效专利412项 其中发明专利78项 [3] - 对37项软件申请软件著作权 包括骨科机器人控制系统 [3] - 天玑思睿骨科手术机器人与天璇星耀三维C形臂两款创新产品获批上市 [3] - 天玑思睿实现骨科手术向决策智慧化 操作精准化及治疗个性化方向发展 [3] - 天璇星耀三维C形臂可独立使用或与天玑思睿协同 实现术中影像与机器人操作实时交互 [3] 公司治理与人才培养 - 建立以股东大会 董事会 监事会 独立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为核心的法人治理架构 [3][4] - 通过定向培训强化大股东 董监高合规教育 提升自律意识和合规意识 [4] - 多维度开展培训工作 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 在职员工岗位培训 继续教育 专项培训等 [4] - 实施2023年和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吸引保留优秀人才 [5] - 完成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的股份登记工作 [5]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 -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完成定期报告和临时公告披露工作 [6] - 举办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6] - 联合举办投资者走进天智航活动 通过接听电话 解答提问等多途径与投资者沟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