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

搜索文档
自主大型轿车填补最后一块拼图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7 10:04
自主品牌进军大型轿车市场 - 长期以来中大型轿车市场由高端品牌主导,自主品牌份额不足两成,与SUV和新能源市场的过半份额形成鲜明对比 [2] - 尊界S800投产和奇瑞A9L亮相显示自主品牌正集中力量突破大型轿车市场,该领域对技术、品牌溢价和综合品质要求更高 [2] - 大型轿车被视为检验品牌实力的"试金石",自主品牌的突破意味着中国汽车工业走向全面成熟 [2] 新能源技术重构竞争格局 - 新能源技术为自主品牌提供重新定义大型轿车标准的机会,尊界S800的智能可变架构平台、奇瑞A9L的固态电池(400Wh/kg,续航800公里)等技术超越传统高端车型 [3] - 电动化时代三电系统、智能驾驶和座舱交互成为核心竞争力,自主品牌在这些领域具有优势 [3] - 智能化配置成为差异化竞争武器,尊界S800预埋L4硬件、奇瑞A9L采用全息投影交互系统、蔚来ET9融合AR-HUD与激光雷达 [3] - 2024年中国乘用车L2辅助驾驶搭载率超45%,自主高端车型达80% [4] 高端化与品牌价值突破 - 自主大型轿车价格区间上探至50万-80万元,尊界S800高配版突破百万元,直接对标奔驰S级等传统旗舰 [6] - 市场接受度提升,比亚迪仰望系列SUV均价超80万元且半年销量1.5万辆,蔚来ET9预售一周订单破5000辆 [6] - 自主品牌通过科技创新与文化自信结合构建独特品牌故事,与传统豪华车的"尊贵血统"形成差异化 [6] 全球化与产业链升级 - 大型轿车是自主品牌全球化的关键一环,奇瑞A9L选择香港首秀,尊界计划次年进入欧洲和中东市场 [8] - 高端车型推动产业链升级,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京东方柔性车载显示等技术率先应用 [8] - 2024年自主品牌在中大型轿车研发投入超20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投资近千亿元 [8] 产业意义与未来挑战 - 大型轿车是自主品牌产品矩阵的最后"拼图",其突破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具备全领域竞争能力 [9] - 需解决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高端品牌溢价可持续性、跨市场适应等挑战 [9]
汽车周报:反内卷需要新卖点,关注智驾强标的影响-2025070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6 19: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车市处于第三和第四消费时代之间,家庭和悦己并存,中大型SUV和个性化产品扩容,消费潜力大,需优秀供给激发,如Yu7、尊界S800和理想i8/i6等产品 [4] - 维持关注中高端市场和强α企业表现,包括理想、江淮、小米和赛力斯及对应供应链企业,同时关注央国企改革中上汽的尚界 [4] - 基于科技和国央企改革两条主线给出投资分析意见,推荐比亚迪、吉利、小鹏等主机厂,以及科博达、德赛西威等企业 [4] 本周事件 小鹏G7 - 起售价19.58万元略超预期,定位中型SUV,对标Model Y,续航602/702km的Max版定价19.58/20.58万元,702km续航Ultra版定价22.58万元 [5] - 首发搭载3颗自研图灵AI芯片,算力大幅提升成本不增反降,有效算力2200+TOPS,是其他旗舰的3 - 28倍,将智驾从L2推向L3级别,兼顾安全性 [5] - 开启智驾新时代,明晰Robotaxi商业化路径,后续新P7及增程车型将满足更多需求,机器人和飞行汽车2026年将大规模量产 [6] 比亚迪巴西工厂 - 7月1日首车下线,首款车型为Dolphin Mini(海鸥),从动工到下线仅15个月,总投资约55亿雷亚尔(约合72亿元人民币),首期年产能15万辆,未来扩产至30万辆,有望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 [8] - 已确认后续投产宋Pro及BYD King等车型,2025年前5个月在巴西市场份额达9.7%,跻身当地零售销量前四,Dolphin Mini性价比和竞争力突出 [9] - 通过本地化生产、建设充电站及开发乙醇混动车型强化新能源生态,有望成为区域枢纽带动南美市场发展,为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树立范式 [9] 本周行情回顾 板块涨跌幅情况 - 本周汽车行业指数收6947.88点,全周上升0.10%,沪深300指数收报3982.20点,全周上升1.54%,汽车行业指数涨幅低于沪深300指数,周涨幅在申万宏源一级行业中位列第25位,较上周下降6位 [11] - 汽车市盈率为25.95,在申万一级行业中位列第17,处于中等水平 [14] 个股涨跌幅情况 - 本周行业个股上涨123个,下跌159个,涨幅最大的是涛涛车业、湖南天雁、正裕工业,分别上涨29.8%、21.0%、18.3%,跌幅最大的是海泰科、浙江黎明、捷众科技,分别跌幅-13.3%、-8.9%、-8.6% [15] 市场重点指标 - 下周盛帮股份一家公司存在解禁,解禁数量99万股,解禁占总股本比1.93% [19] - 汽车重点标的前十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较低,部分企业如上汽集团、比亚迪、长城汽车及部分零部件企业存在一定比例股权质押 [20] 本周重要信息回顾 行业新闻 - 黑芝麻智能与文心大模型开展技术合作,打造车端推理引擎,实现大模型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场景的高效部署 [24] - 上汽与OPPO在车机互融领域合作,MG与OPPO智行发布最新成果 [25] - 宁德时代称未来20年内全球50%新电池生产将告别矿产开采,带动能源体系转型 [27] - 多款新车上市或预售,如2026款MG Cyberster、新款标致408X、小米YU7、奥迪A5L Sportback等 [28][30][31] 销量、库存、价格信息 - 6月1 - 3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03.2万辆,同比增长15%,较上月增长5%,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084.9万辆,同比增长10% [55] - 6月1 - 30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47.3万辆,同比增长14%,较上月增长7%,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326.3万辆,同比增长12% [60] - 2025年6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6.6%,同比下降5.7个百分点,环比上升3.9个百分点,位于荣枯线之上,行业景气度下降 [64] 原材料成本、海运价格、汇率跟踪 - 最近一周传统原材料价格指数和新能源原材料价格指数上升,传统车大宗原材料中钢材、铝材等价格有不同变化,电池原材料中镍、钴、碳酸锂价格上升 [66] - 最近一周/最近一个月,传统车原材料价格指数分别+1.1%/+3.2%,新能源车原材料价格指数分别+1.3%/+2.1% [66] - 海运成本本周稍有上涨,截至7月4日,FDI指数收报1003.03点,较6月27日+2.8%,较上月-6.3%,较2024年末+27.5% [76] - 汇率方面,本周美元贬值、欧元升值,月度来看也是如此,截至7月4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环比-0.13%,欧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环比+0.55% [78] 公司信息 公司公告回顾 - 涛涛车业子公司收到387万元政府补助,占2024年经审计净利润的31.52% [80] - 合力科技收到200万元政府补助,占2024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绝对值的17.79% [81] - 千里科技拟出售子公司黑芝麻智能全部165万股股票 [82] - 开特股份获得1.62亿元政府补助,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利润的403.80% [83] - 多家公司有减持计划,如隆鑫通用、中马传动、无锡振华等公司股东或高管减持股份 [85][86][87] - 北汽蓝谷本月销量11991辆,同比增加25.3%,本年累计67152辆,同比增加139.7% [89] - 东风股份收到1000万元政府补助,占2024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34.29% [90] - 英搏尔转让珠海鼎元新能源汽车电气研究院100%股权,作价2.389亿元 [90] - 华安鑫创获国内头部eVTOL主机厂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智能座舱多媒体显示系统项目定点 [91] - 长华集团获国内新能源车企定点开发项目,预计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约9.7亿元 [92] - 威唐工业控股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170万股 [92] - 金龙汽车持股5%以上股东拟减持不超过总股本1%的股份 [94] - 精锻科技提前赎回“精锻转债”,赎回价格100.45元/张 [94] - 中策橡胶预计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210 - 223亿元,同比增长13.40% - 20.42% [94] - 阿尔特控股股东办理部分股份解除质押及质押业务,解除质押数量10259300股 [94]
MPV,中产男人的归宿
投资界· 2025-07-05 16:00
商务车市场消费趋势 - 商务车被视为中年男性生活状态转变的标志,从追求品牌转向注重实用性和家庭需求[3][5][7] - 消费者购车预算呈现两极分化:10万级二手车与奔驰威霆/埃尔法等高端车型并存[6] - 空间需求成为核心购买驱动因素,需容纳7人+宠物+行李的多场景使用[5][15] 产品功能与用户行为 - 商务车衍生出三大使用场景:家庭出行(占比最高)、商务接待、兼职网约车[6][9][27] - 用户改装率达60%以上,主流改装包括星空顶/实木地板/车载冰箱等豪华配置[10][21] - 座椅舒适度超越人体工学椅,部分用户直接拆装座椅作为办公家具[17][18] 品牌定位与用户画像 - 别克GL8占据体制内用户心智,反映保守稳健的消费观[24] - 国产车型(传祺M8/腾势D9)渗透率提升30%,吸引注重性价比的务实群体[24] - 高端车型埃尔法形成社交货币效应,车主多为企业主阶层[9][24] 市场竞争格局 - 传统MPV与新能源车型形成替代竞争,电动化产品省油优势明显但接受度仅40%[24] - 商务车在道路行驶中具有体积威慑力,事故率比轿车低15%[13] - 理想等新势力品牌通过"奶爸车"定位抢占家庭用户市场[9] 消费心理演变 - 85%用户经历从BBA到商务车的认知转变,主要因腰肌劳损等健康问题[17][20] - 商务车满足中年男性"表面稳重+内在个性"的双重心理需求[21] - 购车决策中家庭话语权提升70%,导致实用性压倒品牌溢价[27][28]
BBA大幅降价 豪车格局要重新洗牌
犀牛财经· 2025-07-01 12:03
来源:猫头鹰车志 作者:kimsu "价格战"无法让任何玩家独善其身,哪怕是BBA。这三大德系豪华品牌,曾以"价格坚挺""身份象征"等标签屹立于汽车金字塔的顶端,如今却纷纷放下身 段,以"腰斩式"的降价幅度应对市场剧变,而这一切都是由电动化浪潮、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所造成。 BBA车型集体"跳水" 降幅超乎想象 2025年以来,BBA的降价风暴便愈演愈烈,不断刷新着行业的认知。以奔驰为例,其多款主力车型价格大幅跳水。奔驰GLC的终端优惠力度惊人,最高竟 达19.9万元,部分地区的裸车价直接跌破30万元大关,甚至还出现了买GLC 300 L送A200 L的活动。奔驰C级同样未能幸免,价格大幅下滑,最高优惠达18 万元,仅需12万多元就能将其开回家。奔驰EQC的降价幅度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从最初的62万元一路降至22万元,狂降40万元,震惊了整个汽车圈。 奥迪的降价力度同样不容小觑。奥迪A4L官方指导价虽为28.98万-36.28万元,但终端优惠后实际裸车价已下探至20万区间,入门版较2024款直降3.2万元;作 为奥迪品牌的进口旗舰SUV,Q7官方指导价区间为60.98万-80.48万元,但在多地经销商的限时"一口 ...
中升豪赌代步车,打的什么算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1 08:39
编前:当前,规模不再是经销商效益和资源的背书,甚至有可能成为拖垮企业的掣肘。与此同时,转型也不再是助力经销商发展的锦上添花,而是关 乎生存的重大抉择。站在汽车业电动智能化变革的历史关口,经销商盈利模式被渐进式颠覆,行业价值被重新评估,亟需重构新的业务格局。在此背景 下,本报策划了 " 经销商转型启示录 " 系列报道,希望为经销商点亮转型灵感。 当规模不再是经销商效益和资源的背书,而是成为拖垮企业的掣肘。转型也变得不再是帮助经销商发展的锦上添花,而是关乎生存的抉择。 近段时间以来,汽车经销商的日子实在算不上好过。车市无序的价格内卷,给本就深处寒冬之中的汽车经销行业接连重创,规模不一的经销商集团及 旗下门店被迫关店,让不少同行深感兔死狐悲。 相比之下,国内头部汽车经销商中升集团却在看似狭窄的转型之路上越走越宽。近日有消息称,中升集团继大手笔采购问界、奥迪之后,再次斥巨资 购置1500辆奔驰,仍然投放于向客户提供高品质代步车服务。在颇为常见的代步车服务上耗费巨资,让人不免疑惑,中升此举,意欲为何? 3个月采购超3000辆代步车 据介绍,此次中升集团集中购置的1500辆奔驰车型,涵盖EQS、E级、GLE、GLC在内的 ...
问界M9:只要预算不是问题,同级就很难有对手
车fans· 2025-07-01 08:29
市场表现 - 四线城市商超门店目前处于传统淡季,日均进店量15-20组,其中问界M9关注度占比40% [2] - 相比端午假期前25-30组的进店量有所下滑,主要受高考/中考季家长陪考(目标客群重合)和极端天气影响 [2] 产品结构 - 六座增程Ultra版占销量70%,等车周期6-8周,纯电版因续航焦虑(全尺寸SUV电耗高)和实用性不足(标配52度电池的增程版纯电续航已达250km)销售较弱 [3] - 六座布局更受欢迎源于:全尺寸SUV空间优势(第三排可纯平放倒)、商务场景需求(客户60%为私营企业主/高管)超过行李装载需求 [3] 价格体系 - 六座增程Ultra版官方指导价53.98万,热门选配组合(鎏金黑外观+杏/棕内饰+21寸轮毂+高阶驾驶辅助)增加2.8万成本 [5] - 按揭方案显示:首付16.285万(含选配),贷款43.184万,60期月供8273元,总利息6.456万 [6] - 限时权益含2万智能驾驶抵扣券(原价3万)、6000元交车礼包及2000元卫星通信套餐,6月30日截止 [8] 竞争格局 - 核心竞品结构:宝马X5和问界M8各占对比客户30%,理想L9占20%,奔驰GLS/GLE各10% [11] - 战败案例显示:预算不足转向理想L9(等车周期更短),品牌忠诚度导致选择宝马X5(对智能驾驶效率存疑) [12] - 战胜案例:蔚来ES8潜在客户因产品力(座椅/音响品质、系统流畅度、NVH表现)和增程技术优势转化 [14][16] 客户画像 - 典型客群为私营企业主(40%)、民企高管(30%)、律师等精英阶层,兼具商务接待与家庭用车需求 [9] - 购车决策受圈层文化显著影响,存在"跟随性消费"特征(见奔驰GLE车主因同行换车而转化案例) [9] 现存问题 - 交付周期长引发客户抱怨(6-8周等待期),部分客户强烈要求现车供应 [17] - 设计风格反馈:部分客户认为外观内饰科技感不足,期待更多款型选择 [17]
芯片人去德国!一口气看两场行业大展
芯世相· 2025-06-27 18:28
芯片行业出海趋势 - 行业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出海成为产业升级与持续增长的新选项,但需深入理解终端市场、区域法规、技术趋势与产业节奏[3] - 公司组织德国商务考察活动,走访柏林、莱比锡、德累斯顿、斯图加特及慕尼黑五城,聚焦IFA与IAA两大顶级展会,探索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需求[3] 全球顶级展会分析 - IFA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源于1924年,上届吸引1800多家展商及138国21万观众,本届以AI+硬件为核心主题[4] - IAA慕尼黑车展为世界五大车展之一,上届吸引38国750家展商及50万观众,覆盖主机厂、Tier 1、电池充电等全产业链[4] - 两展会预计吸引数千家企业参展,IFA聚焦消费电子全领域,IAA涵盖宝马、奔驰、博世、高通等汽车产业链巨头[5] 考察行程核心亮点 - 参与2场全球展会:IFA与IAA,直接接触数千家企业并挖掘潜在合作机会[4][5] - 组织2场深度沙龙:拟邀请中德企业、芯片厂商及投资机构等近百人,建立资源链接桥梁[6] - 走访5大产业城市:柏林(电子)、莱比锡(人文)、德累斯顿(制造)、斯图加特(汽车)、慕尼黑(科技),实地考察格罗方德、奔驰工厂等企业[7][19] 企业实地考察重点 - 德累斯顿:拟参观格罗方德(全球半导体制造巨头)及大众透明工厂[19] - 慕尼黑:拟考察安世半导体(年产量超1000亿颗的IDM企业)及Fraunhofer研究院(年营收34亿欧元的科研机构)[22][23] - 奔驰辛德芬根工厂:全球最大奔驰生产基地,占地2.9平方公里,年产36.7万台车[19] 学术与产业资源整合 - 参访慕尼黑工业大学及创新创业中心,该校为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21] - Fraunhofer研究院模式为产学研结合典范,拥有3万名科研人员[23] 公司出海经验积累 - 2018-2024年已3次组织德国考察,并带队百余家企业赴越南(3次)、印度(2次)、日韩等国家,优化形成产业针对性行程[10] - 同行团员均来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1天高密度交流可促成潜在合作[12][13] 行程具体安排 - 9月4-14日:覆盖IFA展会(2天)、IAA展会(2天)、5城企业考察及人文景点[16][17][18][19][20][21][22][24][25] - 关键节点:柏林欢迎晚宴、莱比锡啤酒文化体验、国王湖自然景观游览[16][18][24]
智电新时代,奔驰长轴距E级车让选择依旧简单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6:58
汽车行业巨变,买油车还是买电车,要安全还是要智能?如何才能将钱花在刀刃上?当下的豪华车市, 消费者似乎面临着比以往更为艰难的选择。 然而,百年奔驰造就的E级车凭借对于豪华的深刻理解、对安全的执著追求,用实力诠释可油可电可智 能的全场景豪华出行体验,让选择豪华行政车型变得不再艰难。 奔驰豪华的圈层共识 豪华的本质从来不是由价格定义,而是源于圈层共识。作为梅赛德斯-奔驰历史最悠久的车型,E级车自 1947年问世以来,历经11代经久不衰,在过去的78年中获得了全球累计超过1600万辆的好成绩。2023年 底上市以来,现款长轴距奔驰E级车也依然保持稳定增势。 与此同时,E级车领先的保值率,凸显其新老车型始终备受市场认可。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 分会汽车金融暨保值率研究委员会和蓝本价联合发布的《2025Q1中国汽车保值率排行榜》,E级车三年 保值率在国产燃油中大型轿车中保持领跑。 作为奔驰的豪华旗舰,长轴距E级车的双车身设计兼具动感与优雅,宜商宜家。针对商务出行最常乘坐 的后排空间,长轴距E级车轴距增加133毫米,轴长比达到可观的60.76%,并提供超10项中国专属后排 豪华配置,彰显奔驰的豪华迎宾之道。 在豪华 ...
奔驰深陷智能化困境
中国证券报· 2025-06-27 05:25
技术故障与召回事件 - 6月12日全国多地奔驰车主遭遇车载导航和CarPlay功能大面积瘫痪,修复过程拖沓引发不满 [1] - 6月1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三则召回令,涉及1.61万辆奔驰车型,包括动力系统故障、电池起火风险等问题 [1][2] - 召回具体原因包括:252辆国产C级/GLC SUV因保险丝盒错误可能导致动力丧失和安全气囊失效,13447辆国产EQC因电池管理软件缺陷存在起火风险,2151辆进口车型因涡轮增压器喷嘴不合规导致排放超标 [3] 智能化转型困境 - 奔驰自研操作系统MB.OS开发滞后,与本土科技公司合作落地缓慢,导致产品屡现纰漏 [1][3] - 对比同行,大众与小鹏合作的电子电气架构已落地,奥迪与华为联合开发的智驾系统已搭载多款车型,宝马与阿里巴巴在AI大模型领域深化合作,奔驰智能化布局明显落后 [3] - 原计划搭载MB.OS的纯电轿车CLA被迫推迟量产,拖累36款新车的推进节奏 [3] 电动化转型受挫 - 奔驰2021年转向"全面电动",但"油改电"车型如EQC、EQB在华遭遇失败,2023年中国纯电销量仅3.2万辆 [4] - 2022年推出的纯电平台EVA首款车型EQE因采用落后的400V架构"未上市即落后" [4] - 2024年奔驰宣布放弃2030年全面电动计划,重启燃油车开发以挽救利润 [4] 销量与业绩下滑 - 2024年奔驰全球销量下滑3%至198.3万辆,纯电车型销量暴跌23%至18.5万辆 [4] - 中国作为最大单一市场销量下滑7%至68.36万辆,营收下挫8.5% [1][4] - 公司启动"Next Level Performance"节约计划,目标至2027年削减50亿欧元成本 [4] 行业专家观点 - 奔驰需重构技术研发体系与用户响应机制,竞争对手已将智能化作为产品迭代引擎,奔驰仍在解决OTA升级误删文件等基础问题 [5] - 面对集体投诉时公司选择沉默,在智能化已成用户核心体验的当下难以理解 [5]
《长安的荔枝》撤档;张雪峰回应AI抢饭碗:非常难;英特尔回应将关停汽车业务;黄仁勋称机器人是AI之后最大机遇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6-26 07:54
英特尔汽车业务调整 - 英特尔确认将逐步收缩客户端计算事业部旗下的汽车业务,并解雇该领域大多数员工 [1] - 目前有5000万辆汽车使用英特尔处理器,公司承诺确保客户顺利过渡 [1] 充电宝行业动态 - 多个机场明确禁止携带罗马仕、安克召回型号及批次的充电宝 [1] - 部分机场虽未禁止涉事品牌,但不建议旅客携带或需航司开具放行单 [2] 蜜雪冰城创始人财富 - 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张红甫以1179亿元身价晋升河南新首富 [2] - 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显示,500位企业家总持股市值达13.7万亿元,平均273.8亿元 [2] AI与职业咨询 - 张雪峰认为AI难以取代职业咨询工作,因其依赖经验与人性化判断 [3][4][6] - 当前AI志愿填报工具因算法不透明、数据局限导致用户信任度有限 [3] 新能源汽车与科技 - 小鹏汽车未采用“零公里二手车”出口模式,海外市场正收紧此类进口政策 [7] - 黄仁勋称机器人技术是英伟达继AI后的最大机遇,自动驾驶为首要应用领域 [7] 小米新品动态 - 小米YU7标准版配置对标友商Max/Ultra版,CLTC续航835km,搭载激光雷达与英伟达Thor芯片 [11][12] - 雷军表示YU7发布不会影响SU7销量,两者定位不同用户群体 [12] 人工智能发展 - 周鸿祎称人工智能使创业者成为“超级个体”,小团队可完成传统大团队任务 [15] - 谷歌开源AI Agent框架Gemini CLI,集成视频模型Veo和图像模型Imagen,GitHub星超9000 [25] 企业融资与上市 - 曹操出行港股上市,覆盖146座城市,一季度收入42亿元,毛利率8.5% [23] - 镁伽机器人计划最早今年赴港IPO,拟募资3亿美元 [23] 科技产品发布 - 英伟达发布RTX 5050显卡,售价249美元,配备8GB GDDR6显存 [25] - vivo X Fold5折叠屏手机首发第四代硅负极技术,售价6999元起 [29] 区域经济数据 - 长三角外贸规模累计突破100万亿元,2025年前5个月进出口6.73万亿元 [38] - 阿联酋预计2025年吸引9800名百万富翁迁入,连续两年成富豪首选地 [38] 新能源汽车市场 - 6月1-22日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69.1万辆,同比增长38%,渗透率54.5%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