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蔚来萤火虫
icon
搜索文档
蔚来李斌最新闭门会讲话曝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3:24
核心观点 - 公司提出四季度实现盈利的挑战性目标 通过提升交付量至月均5万辆 毛利率恢复至16%-17% 并控制费用来实现 [3][10][11] - 公司进入新的发展周期 二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长25.6%至72056辆 营收同比增长9.0%至190.1亿元 经营状况重回上升轨道 [6][9] - 公司坚持纯电技术路线和多品牌战略 并通过CBU机制提升组织效率和投资回报 同时灵活调整产品定义以适应市场需求 [12][13][26]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汽车交付量达72056辆 同比增长25.6% 环比增长71.2% 营收190.1亿元 同比增长9.0% 环比增长57.9% [6] - 二季度毛利率回升至10.3% 非车辆业务毛利率达8% 四季度目标毛利率为16%-17% [11] - 研发费用从每季度30亿元优化至20-25亿元 通过CBU机制提升效率 销售及管理费用目标控制在销售额的10%以内 [11][25] 交付与产能 - 三季度交付指引为8.7万至9.1万辆 营收指引218亿至222亿元 8月交付超3.1万辆创历史新高 [10] - 四季度目标月交付5万辆 季度总销量15万辆 总产能规划为5.6万辆/月 其中乐道2.5万辆 蔚来2.5万辆 萤火虫6000辆 [11] - L90首月交付10575台 创行业和公司纪录 全新ES8产能预计12月提升至1.5万辆/月 [10][11] 产品与技术策略 - 坚持可充可换可升级的纯电路线 全国超500万根公共充电桩 公司布局8000多座充换电站 其中高速换电站超1000座 [13] - 通过蔚来、乐道、萤火虫三品牌覆盖高端、家庭和高端小车市场 共享技术和基础设施 实现协同效应 [13][30] - 产品定义灵活调整 如增加单电机版本、优化配置 L60在营销人员减少40%情况下销量增长40% [12][35] 组织与运营效率 - 推行CBU机制 要求研发项目明确投资回报预期并闭环评估 提升经营意识和效率 [7][26] - 对外技术服务收入贡献毛利率 与迈凯伦开展技术合作 二季度收入较多 [22][23] - 换电站日均换电次数达十几万次 平均每站30多单 20%站点已盈利 整体盈利目标为日均60单 [24] 市场与行业趋势 - 7月纯电车型同比增长24.5% 增程同比下降11.4% 市场转向纯电趋势明显 [13] - 2026年仍聚焦"大车之年" 大车毛利更高 ES9、ES7等大车将优先布局 [34][36] - 行业面临购置税退坡影响 预计明年一季度需求为今年四季度一半 公司计划储备订单缓解压力 [20][21]
李斌最新闭门会:冲刺盈利,蔚来如何把1%的希望变为可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3:08
核心观点 - 公司提出四季度实现盈利目标 月交付量需达5万辆 毛利率恢复至16%-17% 并通过费用控制达成财务目标[1][5][6] - 公司二季度业绩显著复苏 交付量72056辆同比增长25.6% 营收190.1亿元同比增长9.0% 经营重回上升轨道[2][3] - 公司通过CBU机制优化经营效率 研发费用从每季度30亿降至20-25亿 同时保持同等产出水平[6][18][19] 财务表现 - 二季度交付量72056辆 同比增长25.6% 环比增长71.2%[2] - 二季度营收190.1亿元 同比增长9.0% 环比增长57.9%[2] - 二季度毛利率回升至10.3% 非车辆业务毛利率达8%[6] - 三季度交付指引8.7-9.1万辆 营收指引218-222亿元[4] - 四季度毛利率目标16%-17%[1][6] 交付目标 - 四季度月均交付目标5万辆 季度总目标15万辆[1][6] - 8月交付量超3.1万辆创历史新高 乐道L90首月交付10575台[4] - 产能规划:10月L90产能1.5万辆 12月ES8产能1.5万辆 乐道总产能2.5万辆 蔚来品牌2.5万辆 萤火虫6000辆[6] 产品策略 - 坚持可充可换可升级的纯电路线 全国超500万根公共充电桩 公司布局8000多座充换电站[8] - 多品牌战略:蔚来定位高端科技 乐道专注家庭用户 萤火虫主打高端小车[8] - 产品定义优化:增加单电机版本 优化配置如冰箱彩电大沙发[7][8] - 2026年重点发展大车产品 ES9/ES7等大车优先因毛利更高[31] 经营优化 - 推行CBU(基本经营单元)机制 所有研发项目需明确投资回报预期[2][6] - 研发费用从每季度30亿优化至20-25亿元 保持同等产出[6][18][19] - 销售及管理费用目标控制在销售额10%以内[6] - 通过组织优化提升效率 L60车型人员减少40%同时销量增长40%[32] 技术合作与服务 - 与迈凯伦开展技术合作 二季度产生技术服务收入[16] - 换电站日均服务次数达十几万次 平均每站30多单 20%站点已盈利[17] - 换电站盈亏平衡点为日均60单 当前通过辅助卖车实现站点盈利[17] 市场趋势 - 7月纯电车型同比增长24.5% 增程同比下降11.4% 市场转向纯电趋势明显[8] - 全新ES8预订用户中 80%为增程和燃油车车主转化[8] - 行业面临购置税退坡影响 预计明年一季度需求为四季度一半[14]
8月车市观察:竞争格局变化不居,价格战转向产品战
观察者网· 2025-09-03 17:04
新势力车企8月销量表现 - 蔚来交付31305辆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55.2% 环比增长49% 其中乐道品牌交付16434辆 萤火虫品牌交付4346辆 [5] - 小鹏交付37709辆 同比增长169% 环比增长3% 连续十个月超3万辆 G7和P7等新车型推动9月冲刺4万辆目标 [6] - 零跑交付57066辆 同比增长88.3% 环比增长13.8% 连续四个月创交付新高 连续六个月位居新势力销量首位 [6] - 理想交付28529辆 同比下降40.7% 环比下降7.2% 跌破3万辆大关 L系列面临换代压力 纯电车型贡献有限 [6] - 鸿蒙智行总交付44579辆 问界品牌贡献近九成达40012辆 成交均价38万元 M9单月交付突破1万辆 [6] - 小米维持3万辆以上交付量 但受工厂产能限制面临交车延迟和客户流失风险 [7] 传统车企8月销量动态 - 比亚迪总销量373626辆 同比增长0.15% 环比增长8.5% 其中国内销量292813辆同比下滑14.3% 增长主要依靠海外市场 [8] - 吉利乘用车总销量250167辆 同比增长38% 环比增长5% 新能源销量147347辆同比增长95% 银河品牌销量110666辆创历史新高 [8] - 上汽集团销量363371辆 长城汽车115558辆 奇瑞集团242736辆 三家车企环比同比均实现提升 [8] 行业竞争策略转向产品价值 - 价格战逐渐退潮 车企转向以产品力为核心的良性竞争 聚焦20万以内高品质新能源产品 [9] - 小鹏MONA M03定价11.98-15.58万元 8月交付超15000辆 占总交付量近四成 [9] - 六座SUV成为细分市场焦点 吉利银河M9以5.2米车长和3米轴距切入20-25万元级家庭市场 [9][10] - 高端市场通过空间和配置提升价值感 蔚来全新ES8、理想i8、问界M8/M9等车型强化产品竞争力 [10] 出海成为重要增量来源 - 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 其中新能源车出口106万辆大增75.2% [11] - 比亚迪8月出口新能源车8.08万辆同比增146.4% 海外销量占比两成 前8个月累计出口630728辆 [12] - 上汽出口88289辆同比增长10.5% 长城出口4.52万辆同比增11.65% 奇瑞出口12.95万辆同比增32.3%创历史新高 [12] - 海外销量有效对冲国内竞争压力 奇瑞和长城近半销量来自海外市场 [12]
smart 下调年度目标,一场跨国协作的产品模式困局
36氪· 2025-08-27 08:01
核心观点 - smart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销量挑战 纯电战略遭遇挫折 两款新车型3号和5号销量远低于预期 公司已大幅下调年度销量目标[1][2][3] - 公司正通过推出插混车型和强化"奔驰"设计元素来应对困境 但跨国协作模式在中国市场的敏捷性不足成为主要障碍[2][9][20] 销量表现 - 2024年前7个月三款车合计销量仅约1.5万辆 较年初8万辆目标差距巨大 年中下调目标逾40%[5] - 精灵1号2023年3月月销近6000辆 但2024年7月销量降至2071辆 而3号和5号同期销量分别仅380辆和263辆[3][15] - 精灵5号作为中型SUV 月销量峰值仅1091辆(2023年12月) 其余月份多在200-300辆区间[4] - 2023年销量3.3万辆 未达5万辆目标[5] 产品战略调整 - 放弃小型车路线 转向主流乘用车市场 但大尺寸车型市场接受度低[3] - 2024年第四季度将推出首款插混车型精灵5号插混版 开发周期约一年[9] - 计划2025年推出精灵6号 将基于吉利PMA2+平台打造 号称"奔驰含量最高"的车型[19][20] - 持续推出BRABUS高性能版本以提升品牌调性 2024年将推出三款BRABUS车型[16] 市场定位问题 - 精灵5号定位"大玩具" 瞄准一线城市年轻户外爱好者 定价22-38万元 但实际购买群体多为二三线城市中年男性[10] - 产品设计(方盒子造型、轻越野属性)与目标用户需求错位 实车与设计图差异较大[10][12] - 竞品奇瑞iCar V23价格仅为精灵5号一半 月销量达4000-6000辆[12] 组织架构挑战 - 设计决策由德国奔驰团队主导 工程制造由吉利负责 中国团队话语权有限[12] - 跨国协作模式导致沟通效率低下 难以适应中国市场的快速迭代需求[12][14] - 中国市场特供方案:在B柱增加奔驰星标(全球其他市场未有)[17] 渠道建设 - 2024年4月计划拓展至240家门店 但目前仅约200家 新店开设同时有老店淘汰[7]
首搭量产半固态电池,全新MG4剑指比亚迪海豚
观察者网· 2025-08-06 17:40
产品发布与定价 - 上汽名爵全新MG4开启预售 推出4款车型 预售价格区间为7.38万-10.58万元[1] - 预售期间支付999元订金可抵扣2000元车款[1] - 半固态电池版本将于9月公布价格并年内批量交付[3] 电池与三电技术 - 首次搭载量产半固态电池 具有更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3] - 采用稀土合金材料 熔点超过630℃ 抗拉强度达200MPa[3] - 工作环境最低达-35℃ 空调能耗降低50% 冬季制热效率提升30%[3] - 采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提升空间利用率和安全性[4] 智能化配置 - 搭载高通骁龙8155芯片和OPPO智行车机互融系统[4] - 支持华为 苹果 安卓等主流手机操作系统[4][10] - 配备15.6英寸大屏[10] 产品定位与竞争 - 定位全球车型 重点巩固欧洲市场地位[6] - 竞品包括比亚迪海豚 吉利星愿 大众ID.3和蔚来萤火虫[6] - 车身尺寸4395/1842/1551mm 轴距2750mm 后备厢空间471L 大于比亚迪海豚[6] 动力性能与续航 - 最大功率120kW 最大扭矩250N·m 0-50km/h加速时间3秒[11] - 最大续航里程530km 电耗10.4kWh/100km[11] - SOC 30%-80%充电时间20分钟[11] 内饰与配置 - 内饰采用大面积皮质软包覆盖[8] - 配备方向盘加热 防晒玻璃 隐私玻璃 全景天幕带遮阳帘等配置[8]
新车看点丨走向主流市场,新款好猫能否指引欧拉新生
观察者网· 2025-07-01 12:24
产品发布与定价 - 2025款欧拉好猫正式上市,建议零售价8 38万—10 38万元,2025款好猫GT木兰版建议零售价9 68万—10 68万元 [1] - 新车指导价较2024款大幅下探2万—3万元,进入A0级电动车主流价格区间,与蔚来萤火虫等竞品直接竞争 [5] 品牌战略转型 - 欧拉品牌正逐渐摆脱"粉色经济"标签,从专注女性市场转向参与主流A0级市场竞争 [3] - 品牌定位转变由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确认,强调品牌定位需随市场需求动态调整 [3] - 新任欧拉品牌总经理吕文斌提出品牌升级焕新计划,强调"年轻有活力"和"情感伙伴"的新定位 [3][5] 产品力与设计更新 - 2025款欧拉好猫采用全新运动前脸设计,优化空气动力学并提升续航,配备40颗LED猫眼大灯和18英寸轮毂等细节 [6] - 智能座舱升级为Coffee OS 3系统,配备10 25英寸液晶仪表+14 6英寸悬浮中控屏,支持连续语音指令和手机互联功能 [7][9] - 新增8种场景模式(如小憩模式、露营模式等)和融合泊车辅助系统,配备19个感知硬件及8T算力,支持超100种泊车场景 [10] 技术性能与安全 - 新车CLTC续航提升至430km(入门款除外),电驱系统效率提高 [12] - 动力电池符合2025年7月实施的新国标安全要求,采用"安全堡垒"全链条防护机制 [12] 市场竞争与挑战 - 欧拉好猫需平衡品牌基因与大众化转型,面临快速迭代市场的战略两难:激进转型可能丧失调性,缓慢转型需承担时间成本 [5] - 长城汽车在电动化渗透率上落后于其他中国品牌,欧拉转型需更多技术及战略资源支持 [5]
泡泡玛特疑进军家电行业,正招聘相关人才;雷军否认YU7是拉高版SU7,90%零部件重新开发;马云现身饿了么工区,吴泳铭陪同
雷峰网· 2025-06-25 08:29
小米汽车YU7发布 - 小米YU7与SU7共享Modena平台但90%零部件重新开发 驾驶风格更偏舒适[4] - YU7用户留资量达SU7同期3倍 雷军预计两款车型将同样火爆[4] - 多家新势力车企创始人互动祝贺 同时借机宣传自家新车[4] 泡泡玛特业务拓展 - 招聘家电领域人才 薪资范围12000-45000元 项目评级为A+级大投入[7] - 已布局独立珠宝品牌popop及影视业务 LABUBU成为首个拥有个人影视作品的IP[7] 阿里即时零售布局 - 马云现身饿了么工区 传递对即时零售战略重视[9][10] - 饿了么、飞猪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将强化资源协同[10] - 京东外卖骑手规模突破12万 一线城市人均收入近13000元[28] 苹果促销政策 - 官网首次支持国家补贴 北京线上/上海线下专属 最高优惠2000元[12][13] - iPhone/iPad立减15% Mac立减20% 单件补贴上限分别为500/2000元[13] 腾讯高管变动 - 王慧星晋升腾讯副总裁 分管多个云产品部门 直接向汤道生汇报[14] - 腾讯云核心产品TDSQL、TRTC等由其主导开发[14] 新能源汽车动态 - 蔚来萤火虫推BaaS服务 车价直降4万元 月租399元起[24] - 小鹏首款增程车型G01曝光 续航1400公里 预计Q4量产[25] - 哪吒汽车泰国产量仅达标21% 或需退还4.38亿元补贴[18] 科技行业动向 - 英伟达CEO黄仁勋启动减持计划 年内拟套现8.65亿美元[32] - 西门子CTO表示明年1/3 IT预算将投入DeepSeek[37] - 嘉楠科技终止边缘计算AI芯片业务 年收入仅90万美元[22][23] 人工智能应用 - DeepSeek获1569万元医院AI订单 打造智慧医疗系统[27] - 饿了么骑手AI助手"小饿"日均服务量突破2000万次[28][29] 国际科技新闻 - 特斯拉拒绝公开Robotaxi安全数据 称涉及商业机密[31] - 欧盟要求苹果App Store整改 否则面临全球日收入5%罚款[36] - 谷歌Chrome将停止支持安卓8/9系统 8月5日起生效[38]
蔚来萤火虫推租电模式 价格下探至7.98万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4 18:57
行业趋势 - 车市竞争加剧 越来越多车企进入10万元以下市场 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提振销量 [1] - 10万元以内性价比小车展现出较强销量潜力 例如比亚迪海鸥5月销量突破6万辆 吉利星愿月销达3.9万辆 [2] 公司动态 - 蔚来推出萤火虫车型BaaS电池租用方案 自在版售价从11.98万元降至7.98万元 发光版从12.58万元降至8.58万元 降幅达4万元 [1] - BaaS方案电池月租费用为399元 该方案自2020年8月推出以来渗透率长期高于80% [2] - 萤火虫5月销量仅3680辆 未达预期 公司希望通过价格进一步下探提振销量 [2] 产品策略 - BaaS方案实现车电分离 降低购车门槛 用户无需承担电池衰减风险 可享受电池升级红利 [2] - 萤火虫车型价格首次下探至10万元以内 旨在提升市场竞争力 [2] 市场表现 - 比亚迪海鸥5月销量6万辆 成为品牌最畅销车型 吉利星愿月销3.9万辆 [2] - 萤火虫5月销量3680辆 与竞品差距显著 [2]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6月5日)
乘联分会· 2025-06-05 16:30
国内新闻 - 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立项制定 由工信部提出 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东风汽车集团 华为技术等 项目周期22个月 计划2024年3月申报 [7] - 四川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印发 目标2027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超4000辆 建成加氢站超40座 燃料电池商用车综合应用成本与燃油车持平 [8] - 泸州推出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 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最高补贴3500元 目标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5万辆 充电桩2.9万根 [9] - 一汽-大众与天津经开区签署新能源车型项目合作备忘录 基于大众CMP平台的两款新能源车将于2027年在天津投产 [10] - 红旗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调试成功 实现超视距感知距离突破2公里 通信时延低于100毫秒 [11][12] - 小鹏MONA Max版女性用户占比近50% 顶配车型选购比例达60% 价格区间12.98-13.98万元 [13] - 东风汽车三大品牌进军波兰市场 展示DONGFENG BOX SHINE MAGE等车型 计划在华沙 克拉科夫等重点城市布局渠道 [14] - 蔚来萤火虫确认登陆欧洲市场 英国将销售 该车型配备141马力电机 CLTC续航260英里 起售价约1.25万英镑 [15] 国外新闻 - 印度就美国对汽车加征25%关税向WTO提出申诉 认为该措施影响印度出口商 [16] - 意大利5月新车销量同比微降0.16%至139390辆 前5个月累计销量722452辆 同比下滑0.54% [17][18] - 美国电动车商Lucid与Graphite One签署多年期石墨材料供应协议 强化原材料供应链 [19] - 马自达宣布2027年在日本防府工厂生产首款纯电动车型 正式进军纯电动车领域 [20] 商用车 - 玉柴与徐工签订国际化战略合作协议 将在欧亚大区建立服务站及培训中心 联合开展品牌推广活动 [21] - 苏州金龙新V系客车在迪拜上市 当地政府 媒体及合作伙伴100余人出席发布会 [22] - 5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6% 中部地区装备制造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物流需求增长显著 [23] - 法士特亮相国际新能源商用车展 展出FS4E200-2E等四款电驱系统 覆盖30-90吨级全场景需求 [24][25]
一季度财报公布,李斌再谈对蔚来四季度盈利有信心
观察者网· 2025-06-04 16:55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20.35亿元,同比增长21.46% [1] - 汽车销售额为99.39亿元,同比增长18.6% [1] - 汽车毛利率为10.2%,同比增加1.0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单位物料成本下降 [1] - 整体毛利率为7.6%,同比增加2.7个百分点,得益于零部件、配件销售及汽车售后服务增长 [1] - 研发费用为31.8亿元,同比增长11.1%,主要因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成本增加 [1] - 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为44亿元,同比增长46.8%,主要因销售职能人员成本和营销活动增加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等价物等为260亿元 [3] 交付与销售 - 第一季度交付新车4.21万辆,同比增长40.1%,包括2.73万辆蔚来品牌和1.48万辆乐道品牌 [1] - 预计第二季度交付量在7.2万—7.5万辆,同比增长25.5%—30.7% [3] - 预计第二季度总营收在195.13亿—200.68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1.8%—15.0% [3] - 4月新产品ET9和萤火虫在高端市场取得显著份额,乐道L60需求持续上升 [3] - 5月下旬新款ES6、EC6、ET5和ET5T开始交付 [3] - 乐道L60有信心实现稳态月销量1万辆 [4] 产品与产能 - 第三季度将交付乐道L90,第四季度交付乐道L80和新款ES8 [4] - 第三工厂9月投入生产,产能充足 [4] - 蔚来与乐道品牌加强协同但不会合并 [4] 成本与效率 - 计划在三四线城市用换电站代替门店以节约成本 [4] - 通过设立车型产品线、整合研发资源、精简团队规模提升效率 [4] - 公司过去数年高投入期已进入收获期,持续推进降本增效 [4] 国际市场 - 2025—2026年通过国家总代理进入七个欧洲市场,推出五款车型 [4] - 在比利时和卢森堡与Hedin Mobility Group合作 [5] - 在中欧和东欧与AutoWallis合作,2025年覆盖奥地利和匈牙利,2026年进入捷克、波兰和罗马尼亚 [5] 盈利预期 - 预计第四季度实现盈利,月销达5万辆(蔚来和乐道各占一半) [3] - 预计毛利率为17%—18%,研发费用占营收6%—7%,销售费用占营收1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