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嫦娥系列探测器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中国开启关键五年——“十五五”科技坐标解读①
科技日报· 2025-10-27 09:40
五年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 - 五年规划是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定盘星和科技事业接力式进步的关键推力 [4] - 五年规划具有长远布局、接续推进的突出特点,为科技创新制定目标、方向和任务,体现连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4] -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的五年规划能凝聚创新力量,集中资源攻克重点领域技术难题 [5] 科技创新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 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第34位跃升至2025年第10位,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万家 [6] - 以三新经济为核心内容的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8%,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6] - 从七五的863计划到十四五的科技自立自强,政策连贯性、研发投入爆发和创新生态优化共同推动创新 [6] “十四五”期间的科技跨越 - “十四五”规划将创新驱动发展置于国家现代化全局核心地位,强调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10]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首位,CR450动车组巩固高铁技术领跑优势,嫦娥揽月、天问探火等成就显著 [10] -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形成全链条创新支撑政策体系,推出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组合拳 [12] “十五五”时期的战略部署与攻坚重点 - “十五五”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科技强国的关键攻坚期,规划是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关键规划 [16] - 要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加强原始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16] -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教育、科技、人才链条将被打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进一步深度融合 [18]
豫论场 | 这一次,太空又来俩河南人
河南日报· 2025-04-24 19:08
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 55年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再次奔赴太空 [1] - 航天事业从天地往返到出舱行走 从交会对接到多人多天太空驻留 空间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 [1] - 神舟十四号乘组在太空183天期间完成9种组合体构型 5次交会对接 2次分离撤离和2次转位任务 [2] 航天员任务成就 - 航天员陈冬担任神舟二十号指令长 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个三次飞天的航天员 [1] - 陈冬在2022年担任神舟十四号指令长 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 [2] - 神舟十四号乘组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 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空间站建造 [2] 航天技术应用与产业化 - 风云气象卫星为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持 北斗系统覆盖全球使上亿户家庭享受信息服务 [3] - 商业航天新业态快速发展 包括民营火箭 卫星互联网等产业 [3] - 河南省构建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包括卫星制造 火箭研制 卫星测运控管理和数据应用 [3] - 女娲星座在轨商业雷达遥感卫星每天传输数据 天章卫星智造基地进行卫星总装 [3] 航天科学研究进展 - 空间站微重力实验为材料科学 生命医学研究提供独特条件 [3] - 月球样品分析助力揭示月球演化之谜 [3] - 航天技术推动基础科学不断突破 众多航天科技已应用于日常生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