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贷款业务

搜索文档
南京银行涨2.00%,成交额5.8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96.4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14:05
股价表现 - 9月26日盘中上涨2.00%至11.22元/股 成交额5.87亿元 换手率0.43% 总市值1387.19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36% 近5个交易日上涨7.06% 近20日上涨0.90% 近60日下跌7.04%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996.41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988.45万元(买入7371.93万元占比12.57% 卖出6383.48万元占比10.88%) [1] 资金流向 - 大单买卖平衡 买入1.44亿元占比24.59% 卖出1.44亿元占比24.58% [1]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5172.70万股至3.51亿股 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 [3]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7.55万户 较上期减少5.26% [2] - 人均流通股161,432股 较上期增加29.37%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26.19亿元 同比增长8.84% [2] - 营业收入未披露具体数值 [2] 业务构成 - 公司银行业务占比48.79% 资金业务占比25.90% 个人银行业务占比24.98% 其他业务占比0.33% [1] - 主营业务涵盖存贷款 票据业务 债券投资 同业存放及拆放 结算代理等 [1]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59.39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171.28亿元 [3] 行业属性 - 属于银行-城商行Ⅱ-城商行Ⅲ行业分类 [1] - 概念板块包括长期破净 低市盈率 破净股 阿里概念 QFII持股等 [1]
南京银行跌2.08%,成交额6.4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518.1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4:4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下跌2.08%至10.81元/股 成交额6.45亿元 换手率0.48% 总市值1336.5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7518.15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5.48%和21.82%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2.08%和27.39% [1] - 年内股价涨3.44% 近5/20/60日分别下跌3.14%、5.01%和7.69%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7.55万户较上期减少5.26% 人均流通股161,432股增加29.37% [2]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持股3.51亿股 较上期增加5172.70万股 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26.19亿元 同比增长8.8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59.39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71.28亿元 [3]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公司银行业务48.79% 资金业务25.90% 个人银行业务24.98% 其他业务0.33% [1] - 属银行-城商行行业 概念板块包括长期破净、破净股、低市盈率、阿里概念及长三角一体化 [1]
南京银行跌2.04%,成交额4.8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70.7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14:3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2日盘中股价下跌2.04%至11.04元/股 总市值1364.94亿元 [1] - 当日成交额4.83亿元 换手率0.35% 主力资金净流出970.75万元 [1] - 特大单买入2815.26万元(占比5.83%) 卖出5070.01万元(占比10.49%) [1] - 大单买入1.25亿元(占比25.95%) 卖出1.13亿元(占比23.3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64% 但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下跌0.54%/5.24%/6.84% [1] 经营业绩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26.19亿元 同比增长8.84% [2] - 营业收入未披露具体数值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公司银行业务48.79% 资金业务25.90% 个人银行业务24.98% 其他业务0.33% [1] 股东结构与分红情况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7.55万户 较上期减少5.26% [2] - 人均流通股161,432股 较上期大幅增加29.3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59.3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71.28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九大流通股东 持股3.51亿股 较上期增加5172.70万股 [3]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1996年2月6日 2007年7月19日上市 [1] - 总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江山大街88号 [1] - 主营业务涵盖存贷款、票据、债券投资、同业存放及拆放、结算代理等银行业务 [1] - 行业分类为银行-城商行Ⅱ-城商行Ⅲ [1] - 概念板块包括长期破净、破净股、低市盈率、QFII持股、长三角一体化等 [1]
九台农商行征战港股8年终“谢幕”,吉林金控要约收购
新浪财经· 2025-09-10 19:2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约8.98亿元[4][5] - 2025年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312.42%[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7.83% 主要因净利息收入及投资证券净收益增加[6] - 2024年全年净亏损预计17亿元至19亿元[7][21] - 2023年营收55.14亿元同比下降16.4% 净利润1.78亿元同比下降89.3%[21] - 净息差逐年下降 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2.91%、2.56%及2.08%[21] - 2023年资产减值损失21.10亿元 同比增长55%[21]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 2020年至2023年分别为1.63%、1.88%、1.98%及2.34%[22] - 截至2023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2.44% 不良贷款规模44.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4亿元[25] - 上市以来仅2018年不良贷款余额下降 其余年份均呈上涨态势[24] 上市及退市进展 - 2017年1月12日在港上市 成为东北首家上市农商行[5] - 2025年3月12日起停牌 停牌前股价0.41港元/股[13][28] - 2025年7月3日宣布拟退市 吉林金控提出全面现金要约[13][15] - H股要约价每股0.70港元 内资股要约价每股0.63元人民币[15] - 假设全数接纳 总现金代价约6.77亿港元及25.88亿元人民币[15] - 停牌前90个交易日H股日均成交量仅占已发行股份0.08%[29] 战略调整 - 出售含山惠民村镇银行78.51%股权 交易代价4040万元[12] - 扣除初始投资成本4000万元后 录得税前收益约40万元[12] - 通过出售优化资产配置并降低管理成本[12] - 退市后将继续立足吉林省开展特色化经营[29] 公司背景 - 前身为九台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2008年12月改制为东北首家农商银行[5] - 截至2023年末拥有165家营业网点 覆盖长春、松原和通化等地[10] - 控制并合并34家村镇银行 控股吉林九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10] - 吉林金控为要约人 吉林省财政厅直接及间接持有其96.82%股份[17]
农业银行涨超3% 上半年公司主要业绩指标表现良好 近日获平安人寿举牌
智通财经· 2025-09-04 15:08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农业银行H股(01288)股价上涨2.44%至5.45港元 成交额达8.57亿港元[1] - 中国平安人寿于8月26日增持829万股 每股作价5.4592港元 总金额约4525.68万港元[2] - 增持后持股数量达46.16亿股 持股比例升至15.01%[2] 中期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3697.93亿元 同比增长0.72%[1] - 归母净利润1395.1亿元 同比增长2.66%[1] - 基本每股收益0.37元[1]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46.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3.6万亿元[1] - 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26.73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1.82万亿元[1] - 负债总额43.7万亿元 客户存款新增2.60万亿元[1] 资产质量与风险控制 - 不良贷款率1.28% 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1] - 逾期贷款率1.22% 逾期不良比为95.11%[1] - 拨备覆盖率295% 拨备余额持续增长[1] 经营质量与监管评价 - 央行MPA评估中连续13个季度获得A档 为可比同业唯一[1] - 存款偏离度连续5个季度保持在3%以下[1] - 融资供给保持同业前列 业务经营展现较强韧性[1]
中复神鹰: 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在中国建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办理存贷款业务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21:17
中建材财务公司基本情况 - 中建材财务公司成立于2013年4月23日,是经原中国银监会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注册资本47.21亿元人民币 [1] - 中国建材集团持股77.93%(出资36.79亿元),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2.07%(出资10.42亿元) [1] - 经营范围涵盖存款、贷款、票据贴现、资金结算、债券承销、同业拆借及固定收益类投资等8类业务 [2] 内部控制体系 - 建立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包括授权管理、风险隔离及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分设机制 [2] - 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与审计委员会,前者为风险控制最高决策机构,后者监督内审制度及财务决算等事项 [3][4] - 设立信贷部、风险部、稽核审计部等9个专业部门,实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机制及贷后检查流程 [4][5][8] 风险管理措施 - 制定《结算业务内部风险控制制度》《账户管理办法》等制度,严格保障资金安全与操作合规性 [7] - 通过网上金融服务系统实现风险全流程管控,涵盖事前规避、事中审批及事后监控环节 [9][10] - 内部审计独立向董事会报告,并建立风险预警预报系统与道德风险防范机制 [8][9] 经营与监管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1,000.21亿元,负债总额875.63亿元,吸收成员单位存款795.51亿元,发放贷款及垫款229.47亿元 [10] - 所有监管指标均符合《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要求,未发现重大风险缺陷 [10][11] - 中复神鹰在财务公司存款余额2.50亿元,占其存款总额的15.79%;获综合授信3.00亿元,实际贷款余额0.10亿元 [12] 总体评估结论 - 财务公司持有效金融许可证与营业执照,业务合规且风险管理体系健全 [12][14] - 关联存贷款交易价格公允,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且已制定风险处置预案保障资金安全 [12]
中国巨石: 中国巨石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关于公司《关于公司对中国建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办理存贷款业务的持续风险评估报告》的审核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7 19:25
风险评估报告审核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阅并认可公司对中国建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办理存贷款业务的持续风险评估报告 [1] - 报告内容真实客观且全面反映存贷款业务风险情况 [1] - 报告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并同意提交董事会审议 [1]
京能电力: 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京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3 00:48
公司基本情况 - 京能财务前身为东北制药集团财务公司 经收购重组于2006年3月7日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06年5月16日取得金融许可证正式开业 [1] - 注册资本为50亿元人民币 其中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60% 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0% 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0% [1] - 经营范围涵盖吸收成员单位存款 办理成员单位贷款与票据贴现 资金结算与收付 委托贷款 债券承销 同业拆借及固定收益类有价证券投资等业务 [1] 内部控制体系 - 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三会一层"治理架构 董事会下设5个专业委员会均由董事担任 [2] - 风险管理体系全面覆盖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合规风险和操作风险 实施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机制 [2] - 按年度实施全面风险识别与评估 更新风险事件库并制定重大风险解决方案 截至2025年6月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 [2][3] 业务控制活动 - 结算业务通过网银实现 遵循岗位分离原则 不为成员单位垫款 保障资金安全与合法权益 [3] - 自营贷款业务实行信贷业务部审查、风险管理部审核、贷款审查委员会审议的多层审批机制 [3] - 资金管理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原则 制定资金计划管理及大额资金支付管理规定 盈余资金进行同业存放安排 [4] - 投资业务限于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AAA级债券 风险管理部独立执行风险审查和合规审查 [4] 信息系统与监督机制 - 信息系统通过用户密码和数字证书实现权限控制 具备大额资金监测和黑名单管理功能 实施数据异地备份 [5] - 每年开展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评价 建立日常稽核和专项稽核的后督管理体系 [5] 经营与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额500.83亿元人民币 其中货币资金145.39亿元 发放贷款及垫款与同业存放428.62亿元 [6] - 股东权益71.54亿元 营业总收入5.20亿元 净利润3.07亿元 [6] - 各项监管指标均符合《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要求 [7] 关联交易与合规状况 - 与关联方存贷款业务严格遵循《金融服务协议》约定限额开展 [7] - 公司确认京能财务具有合法金融许可证及营业执照 内部控制体系健全有效 未发现重大风险控制缺陷 [7]
业绩亮眼背后:江阴银行如何靠投资收益“对冲”息差压力?
经济观察网· 2025-08-17 12:01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达2075.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7% [2] - 负债总额1883.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6% [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为189.54亿元,同比增长1.96% [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01亿元,同比增长10.45% [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6亿元,同比增长16.69% [2] - 利息净收入14.09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 - 投资收益8.8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1.44% [2] - 信用减值损失为8.68亿元,同比略有下降 [2] 投资收益与非息收入 - 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22.35%提升至36.72% [3] - 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从上年末的197.03亿元增至253.35亿元,增幅达28.58% [3] - 政府债券规模从34.74亿元增至127.57亿元,增幅达267.27% [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5008.5万元,同比下降35.15% [3] - 其他收益合计实现1.39亿元,同比增长15.23% [3] 利息业务与资产负债结构 - 利息收入28.94亿元,同比下降3.72% [4] - 利息支出14.85亿元,同比下降6.82% [4] - 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314.2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7% [5] - 企业贷款占比超过80%,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建筑业是前三大投放行业,合计占比超过60% [5] - 存款总额为1648.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35%,存款占总负债的比重达87.49% [5] - 定期存款占比64.91%,活期存款占比28.82% [5] 资产质量 - 逾期贷款余额为13.99亿元,较上年末的16.78亿元显著下降2.79亿元,降幅16.63% [6] - 逾期3个月以上的贷款高达9.61亿元,占比达68.69% [6] - 关注类贷款占比下降,次级类和可疑类贷款余额也有所减少 [6] - 信用减值损失为8.68亿元,同比下降3.27% [6] 行业挑战与战略方向 - 银行业整体净息差持续收窄,依赖传统存贷业务的盈利模式承压 [6] - 区域性银行在金融科技投入上往往落后于全国性银行 [6] - 贷款高度集中于常州、无锡和苏州,可能放大区域经济波动带来的风险 [7] - 需在深耕本土市场的同时,审慎探索跨区域或差异化业务布局 [7] - 需加快向财富管理、交易银行等轻资本业务转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