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PLUS DMI

搜索文档
宋PLUS DMI:客户对比宋L没相中,喜提宋PLUS不是我卖的
车fans· 2025-06-11 08:29
销量表现 - 宋PLUS DMI在本地三线城市占比亚迪总销量的16%(130台中的21台)[2] - 112KM尊荣款(非智驾版)为最畅销配置,占现车库存50%(10台中的5台),灰色为主销颜色[2] - 160KM旗舰型滞销,优惠超2万仍月均销量不足2台,指导价16.58万[12] 客户画像 - 目标客群以家庭用户为主,职业分布无显著特征[3] - 价格敏感型客户占比高,降价促销对成交驱动明显(客户因"背刺好几万"案例快速下定)[7] - 年轻消费者偏好竞品外观设计(案例:客户因星舰7外观放弃宋PLUS)[10] 市场竞争 - 主要竞品为宋L DMI(对比率60%)、银河星舰7/L7等国产新能源[10] - 吉利采取贴身竞争策略,星舰7对宋PLUS形成直接冲击(海鸥/宋PLUS销量被星愿/星舰7压制)[10] - 渠道内卷加剧:同城海洋网门店间存在客户抢夺现象(案例:客户跨店提车)[5] 价格策略 - 非智驾版优惠2.5万,智驾版优惠2万,两月内多次降价[9] - 置换补贴最高1万(本品),可叠加政府补贴[20] - 金融方案采用银行高息高返模式,支持两年后一次性结清[14] 产品反馈 - 油耗表现与预期存在差距,轮胎噪音被多次提及[18] - 保养成本400-500元/次,首保周期5000混动里程或半年[19] - 产品力被部分客户认为"中庸",但价格优势仍为核心竞争力[7][18] 渠道管理 - 海洋网与王朝网存在内部竞争,销量落后将面临处罚[10] - 现车库存压力显著,大区对宋PLUS销量高度关注[10] - 销售人员流动性大,存在竞品间跳槽现象(案例:销售转投吉利)[10]
比亚迪: 车王还是车王!但能否再继续狂奔?
海豚投研· 2025-04-26 19:18
核心观点 - 比亚迪2025年第一季度汽车毛利率达24%,超出市场预期的22.3%,毛销差为16.4%,体现强供应链溢价能力、高垂直整合能力和出海高毛利三重优势[2][10][11] - 一季度单车净利0.87万元,高于市场预期中枢0.8-0.85万元,也高于去年同期的0.67万元,主要得益于高毛利率和销售费用严控[2][17] - 一季度以清老款库存为主,降价幅度较大,导致卖车收入不及预期,但出海销量占比提升至20.9%,对单价有正向拉动[2][13] - 二季度智驾版车型将开始放量,预计能对冲老款车继续降价的影响,周订单量已稳定在8万辆,智驾版占比逐步提高[29][30] - 公司加速布局海外市场,一季度出海销量占比提升至26%,欧洲战略调整可能成为股价催化剂[30][33] 财务表现 - 一季度总收入1704亿元,同比增长36.3%,但环比下降7%[3] - 汽车业务毛利率24%,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5个百分点[3][10] - 研发费用142亿元,环比下降但超出市场预期的137.5亿元,主要因智驾平权和E平台研发投入[19] - 销售费用62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77亿元,预计因经销商返利减少[20] - 核心经营利润56亿元,略低于市场预期的62亿元,经营利润率3.3%[21] 业务运营 - 一季度单车成本10.2万元创历史新低,体现强控本能力[14] - 3月市占率有所下滑,市场担忧智驾平权需求能否支撑550万辆销量目标[23] - 库存水位达历史新高,预计二季度仍需继续清库存[25][27] - 智驾版车型增配不加价,预计毛利率高于老款降价车型,硬件成本仅6000-7000元[29] - 高端化进展有限,主要依靠腾势D9 DMI和方程豹豹5两款车型[30] 战略布局 - 加速城市NOA研发,计划下放到10万级价格带,应对小鹏和零跑的竞争[4] - 欧洲市场战略调整,可能取消关税改为设定最低价格,成为潜在股价催化剂[5][30] - 资本开支持续增加,扩建海外产能以支持80万辆出海销量目标[33] - 海外车型高毛利可为国内智驾版降价提供支撑,应对价格敏感型消费者[31] 市场预期 - 按550万辆销量和单车净利1万元计算,股价仍有10%+上涨空间[6] - 市场未充分定价550万辆销量目标,因担忧库存清理和智驾平权需求[4] - 二季度基本面边际改善确定性较强,建议关注股价回撤后的机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