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富国中证沪港深500ETF
icon
搜索文档
富国基金中证沪港深500ETF增聘新生代葛俊阳,职业生涯首次担纲基金经理,历经十年磨砺终获独立操盘机会
新浪基金· 2025-06-25 11:44
基金经理变更 - 富国基金旗下富国中证沪港深500ETF及联接基金发生基金经理变更,田希蒙卸任,由葛俊阳接任 [1] - 田希蒙任职期间实现盈利11.95%,近三年收益10.39%,跑赢基准9.72% [1] - 葛俊阳为富国内部培养人才,2015年加入后从助理研究员逐步晋升至定量投资经理,此次为其首次独立管理基金 [3] 田希蒙管理概况 - 田希蒙目前管理12只基金,总规模达539.34亿元,涵盖港股通互联网ETF、纳斯达克100ETF等多类跨境资产配置产品 [2] - 其管理的产品线包括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联接A(014673.OF)、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ETF(159506.OF)等12只基金,任期跨度从2023年至2025年 [2] 富国基金战略布局 - 富国基金采用"内部培养+长期沉淀"的人才策略,与行业常见的"高薪挖角"形成对比 [3] - 截至2025年6月25日,公司管理规模达10920.68亿元,拥有391只基金,行业排名第6 [6] - 此次人事调整与量化投研体系升级结合,可能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配置选择 [6] 投资者关注点 - 田希蒙管理的富国中证沪港深500ETF机构投资者占比38.83%,以紧密跟踪指数为核心策略 [4] - 市场关注葛俊阳能否延续原有投资风格,确保策略连续性 [4] 行业动态 - ETF规模爆发式增长背景下,头部机构人才竞争加剧,富国基金面临明星基金经理争夺与内部新老传承的双重压力 [3] - 田希蒙卸任后仍管理十余只产品,体现公司对关键岗位过渡期的审慎态度 [3]
近200只公募基金换“舵手” 基金经理“变更潮”背后有何玄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20:57
基金经理变动潮现状 - 6月以来近200只公募基金产品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涉及新任、增聘、解聘及离任等情况 [2][5] - 变更类型包括:增聘至多人管理(如融通收益增强增至3名、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新任2名) [7]、增聘同时解聘原经理(如工银瑞信中证线上消费ETF更换杨广钊) [8]、因工作调整或个人原因离任(如华夏基金6月解聘6只产品经理) [9][10] - 变动主因包括业绩考核(华东某中型基金公司称定期复盘调整)、产品策略调整(如新规后匹配经理与产品定位)及3年考核期淘汰部分人员 [11] 变动潮背后的驱动因素 - 市场波动导致业绩压力、行业竞争加剧跳槽、激励机制不完善、"去明星化"趋势及个人职业规划综合作用 [12] - 2021年行业扩张后经历3年考核期,部分基金经理无法胜任导致离职增加 [11] - 新规推动产品分类与经理调整,未来变更案例或持续增多 [9] 行业三大结构性变化 - **模式转型**:从依赖"明星基金经理"转向团队化、制度化投研体系,强化协同淡化个人标签 [14] - **人才竞争维度升级**:股权激励、差异化考核、决策权下放等多元化竞争取代单纯薪酬比拼 [14] - **发展逻辑转变**:粗放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注重长期业绩、风险管理及投资者沟通,新任经理平均任职年限仅4.77年 [14] 团队制管理模式探索 - 新规明确支持"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及团队制管理,以整合资源、提升长期回报导向 [15] - 团队制优势包括优势互补(如适应市场风格切换)、人才梯队建设,但存在协调成本高、责任界定模糊等挑战 [16][17] - 行业已初步实践团队管理,如多人共管产品案例增加,旨在降低对单一经理依赖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