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团队化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最新洞察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06 13:29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核心成果 - 2023年7月启动费率改革后,公募基金预计每年为投资者节省超450亿元成本,主动权益基金平均管理费率三年下降约20% [2] - 2024年四大费用(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交易佣金)合计1884.21亿元,同比降低7.07% [2] - ETF管理费率从0.5%降至0.15%,托管费率从0.1%降至0.05%,中证A500ETF采用行业最低费率进一步拉低整体水平 [5] 行业生态重构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业绩为王",浮动费率基金打破"旱涝保收"模式,形成"投资者利益至上"新生态 [2][7] - 产品结构优化:低费率产品占比上升,ETF/指数基金加速扩张,浮动费率基金等创新产品涌现 [5][10] - 头部机构强化全品类覆盖与全球化布局,中小机构聚焦细分赛道(如科技、量化)实现差异化竞争 [11][12]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浮动费率基金常态化发展:截至2025年6月全市场成立182只,未来或按持有期限分档设计费率 [20][21] - 产品设计趋势:指数基金精细化(Smart Beta)、投顾型定制化产品增加,ESG等新类型涌现 [22] - 服务模式转型:从渠道驱动转向"业绩+服务双轮驱动",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投资者陪伴体系 [12][13] 未来改革方向 - 第三阶段费改聚焦销售环节:拟调降认申购费/销售服务费,探索阶梯式收费与赎回费组合模式 [24][25] - 借鉴海外经验:推动买方投顾转型,发展"管理费率+投顾费率"组合,优化指数基金费率结构 [28] - 平衡机制:通过市场化定价与差异化竞争实现投资者成本降低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平衡 [25][27]
近200只公募基金换“舵手” 基金经理“变更潮”背后有何玄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20:57
基金经理变动潮现状 - 6月以来近200只公募基金产品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涉及新任、增聘、解聘及离任等情况 [2][5] - 变更类型包括:增聘至多人管理(如融通收益增强增至3名、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新任2名) [7]、增聘同时解聘原经理(如工银瑞信中证线上消费ETF更换杨广钊) [8]、因工作调整或个人原因离任(如华夏基金6月解聘6只产品经理) [9][10] - 变动主因包括业绩考核(华东某中型基金公司称定期复盘调整)、产品策略调整(如新规后匹配经理与产品定位)及3年考核期淘汰部分人员 [11] 变动潮背后的驱动因素 - 市场波动导致业绩压力、行业竞争加剧跳槽、激励机制不完善、"去明星化"趋势及个人职业规划综合作用 [12] - 2021年行业扩张后经历3年考核期,部分基金经理无法胜任导致离职增加 [11] - 新规推动产品分类与经理调整,未来变更案例或持续增多 [9] 行业三大结构性变化 - **模式转型**:从依赖"明星基金经理"转向团队化、制度化投研体系,强化协同淡化个人标签 [14] - **人才竞争维度升级**:股权激励、差异化考核、决策权下放等多元化竞争取代单纯薪酬比拼 [14] - **发展逻辑转变**:粗放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注重长期业绩、风险管理及投资者沟通,新任经理平均任职年限仅4.77年 [14] 团队制管理模式探索 - 新规明确支持"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及团队制管理,以整合资源、提升长期回报导向 [15] - 团队制优势包括优势互补(如适应市场风格切换)、人才梯队建设,但存在协调成本高、责任界定模糊等挑战 [16][17] - 行业已初步实践团队管理,如多人共管产品案例增加,旨在降低对单一经理依赖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