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常温乳饮料
icon
搜索文档
南方乳业中止北交所上市审核,回应省外市场拓展等九大问题
贝壳财经· 2025-10-12 00:16
上市审核状态 - 因首次申报财务报表的审计基准日(2024年底)已过,财务报告到期需补充审计事项,公司于10月10日中止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申请审核 [1][3] - 公司表示待相关财务数据更新工作完成后,将尽快申请恢复审核 [3] - 公司上市历程出现多次变更,最初拟申报上交所主板,后于2024年1月将辅导备案板块变更为北交所,并于2025年6月完成上市辅导并报送申报材料 [2][3] 财务与经营业绩 - 公司2021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3.26亿元、15.75亿元、18.05亿元、18.1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2亿元、1.73亿元、2亿元、2.09亿元 [7] - 2024年业绩增速显著回落,营收同比增幅为0.65%,净利润同比增速为4.36% [7] - 2024年主营产品低温乳制品营收6.15亿元(同比增1.96%),常温乳制品营收11.74亿元(同比增1.17%) [7] - 2024年公司淘汰处置生产性生物资产造成亏损,损益金额为-4526.14万元,其中成母牛淘汰数量占比达54.25% [1][4][5] 奶源结构与成本 - 公司自有奶源使用比例从2022年的55.52%提升至2023年的60.76%,但在2024年下降至48.90% [4][6] - 2024年贵州省内自有牧场生鲜乳价格为每千克5.75元,省外自有牧场为每千克3.83元,而外部采购均价为3.81元/千克,省内自有奶源成本显著高于外采价格 [5] - 因生鲜乳市场价格下降,为控制成本,公司在2024年增加外采奶源数量,并淘汰低产、伤病牛只 [1][5] - 公司共有4家自有牧场、1家全资子公司牧场和3家控股子公司牧场,年产奶量97876.91吨 [4] 子公司经营状况 - 3家控股牧业子公司(德联牧业、丹晟牧业、陇黔牧业)2024年均出现亏损,主要原因为生鲜乳价格持续下降以及新建成牧场固定资产折旧成本较高 [4][5] - 2023年收购的重庆光大集团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开拓省外市场的重要渠道,但2024年亏损4217.54万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276.41万元 [8][10] - 2025年,3家牧业子公司经营状况有所好转 [5] 市场区域与拓展 - 公司销售高度集中于贵州省内,2024年省内营收为16.71亿元,占总营收约92% [7][8] - 2024年省外营收占比约4.63%,较2021年增长不到2个百分点 [8] - 2025年上半年省外市场营收3364.06万元,同比增长13.55%,主要得益于省外市场销售开拓和电商销售增长 [10] - 公司通过收购拓展省外市场,入股光大乳业后,在重庆地区的销售收入由2022年的127.82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464.80万元 [9] 创新能力与研发 - 北交所关注公司的创新性特征,并提出了包括研发投入占比、知识产权等在内的量化指标 [11][12] - 公司回复称已完全掌握乳制品行业关键生产技术,拥有两大研发科技平台,并成功申报9项科技项目 [12] - 但公司在研发费用率方面低于三元股份、皇氏集团等可比上市公司,在参与制定标准方面也未过多提及 [1][12]
阳光乳业: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9 17:14
行业概况 - 中国乳制品行业呈现"两超多强"竞争格局,全国性龙头企业与区域性企业共存,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约600家[2] - 2024年行业面临整体压力,头部乳企出现营收下滑,牛奶产量同比下降2.8%,全行业营业收入和产销量同比下滑[6] - 人均乳制品消费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1/3,发展中国家1/2,按照膳食指南推荐量计算,生产量与总需求量仍存在巨大差距[7] - 行业发展趋势包括品质提升、产品创新(功能性乳品、植物基替代品等)和可持续发展(环保包装、减少碳排放)[4] - 液态奶保持增长态势,2016-2020年低温奶销量增速持续高于常温奶,低温乳制品销售比重稳步提升[5]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液态乳、含乳饮料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低温乳制品系列、低温乳饮料系列、常温乳制品系列、常温乳饮料系列[7] - 低温产品是核心产品,包装形式以玻璃瓶装为主,采用循环回收利用方式[8][20] - 拥有"阳光"和"天天阳光"两大核心品牌,以及"华好牧场"、"贝加尔湖"等多个子品牌[12] - 2024年推出A2-β酪蛋白浓缩牛奶和老南昌桂花酒酿酸奶新产品,其中A2产品获得"江西美食名片"荣誉[14] 经营模式 - 采购模式:生鲜乳通过年度合同锁定供应,其他材料按月采购计划实施,建立严格供应商考核制度[9] - 生产模式:采用以销定产,低温产品严格按订单生产,常温产品适当调节库存[9][18] - 销售模式:以经销模式为主(营收占比82.27%),直销模式为辅(17.73%),经销渠道包括送奶上户、零售店、线上销售等[10][15] - 送奶上户渠道满足消费者长期性、规律性饮用需求,客户忠诚度高,重复消费率高[1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7亿元,同比下降7.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981.95万元,同比增长8.27%[2] - 扣非净利润6004.28万元,同比增长0.97%,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865万元,同比下降2.55%[2] - 分产品收入:低温乳制品1.85亿元(占比78.37%),常温乳制品3015.69万元(12.75%),低温乳饮料535.16万元(2.26%)[26] - 毛利率提升至39.87%,同比增加3.36个百分点,其中低温乳制品毛利率46.86%,同比增加4.28个百分点[27] 产能与产销 - 设计产能7.8万吨,实际产能7.8万吨,在建产能为募投项目[19] - 低温乳制品产量13168.54吨,同比下降11.11%,销量12998.71吨,同比下降11.39%[19] - 常温乳制品产量2929.81吨,同比增长1.75%,销量3046.13吨,同比增长3.09%[19] 核心竞争力 - 销售网络优势:以送奶上户渠道为主,覆盖江西省全部市区及县城,辐射湖南、安徽等周边省份[19] - 冷链物流体系:覆盖江西省城区的冷链配送能力,保证产品新鲜度和质量稳定性[19] - 产品差异化:以低温产品为主打,避免与大型乳企直接竞争,玻璃瓶装产品形成独特消费习惯[20] - 质量管控:通过ISO、HACCP等认证,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从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21] - 品牌优势:69年历史沉淀,"中华老字号"企业,江西省知名品牌,中部地区重要影响力乳企[21][22] - 奶源保障:拥有自有奶源基地和合作自控奶源基地,长山牧场和嘉牧牧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2] 研发与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732.32万元,同比下降15.72%[24] - 2024年推出A2-β酪蛋白浓缩牛奶和老南昌桂花酒酿酸奶新产品,获得市场认可和奖项[14] 市场区域分布 - 南昌地区收入1.47亿元,占比62.07%,同比下降5.37%[26] - 江西除南昌以外地区收入未披露具体数据,江西省外地区收入840.16万元,同比下降30.64%[26] 成本结构 - 主营业务成本1.42亿元,同比下降11.95%,其中直接材料占比67.42%[19][27] - 低温乳制品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68.71%,制造费用等占比26.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