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运输
搜索文档
湖南怀化国际陆港今年班列量破千 高附加值产品成“新常客”
中国新闻网· 2025-11-05 14:29
运营业绩 - 截至11月2日,怀化国际陆港今年已发运班列1002列,较上年提前近两月突破1000列大关 [1] - 陆港已开通196条国际国内线路,物流网络覆盖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216个港口和站点 [1] - 中老、中越、中缅等7条国际物流大通道已实现常态化运行 [1] 货品结构优化 - 传统低货值产品占比从2023年的55%显著下降至2025年的16% [1] - 高附加值产品如高冰镍、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等占比持续提升,成为班列上的“新常客” [1] - 运营初期货物以矿石等大宗资源类产品为主,货值相对较低 [1] 本地产业出口表现 - 箱包产品出口达1190标箱,同比增长82% [1] - 竹木制品出口达364标箱,同比增长56% [1] - 本地箱包、竹木、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依托陆港平台加速融入全球市场并快速发展 [1] 冷链物流发展 - 目前已累计发运冷链果蔬3038标箱 [2] - 湘滇澜湄线冷链班列已实现常态化运行 [2] - 下一步将以火龙果、榴莲、龙眼等为重点拓展冷链班列,目标打造西南地区冷链产品集散分拨中心 [2]
千味央厨20251029
2025-10-30 09:56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速冻食品行业,特别是速冻面米制品细分领域 [2] * 公司:千味央厨,一家面向餐饮企业(B端)的速冻面米制品供应商 [14] 公司业绩与经营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3.78亿元,同比增长1%,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下降34% [4]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4.92亿元,同比增长4%,归母净利润0.18亿元,同比减少19%,收入增速转正,利润降幅收窄,显示经营改善趋势 [2][4] * 前三季度毛利率22.73%,同比下降1.52个百分点,主要因产品结构调整 [2][5] * 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上升0.79个百分点,但第三季度主动调整费用策略,销售费用率环比收缩至4.72% [2][5] 行业前景与驱动因素 * 预计2026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速冻面米制品占比52% [2][6] * 行业受益于冷链运输能力改善和消费结构升级 [2][11] * 餐饮市场连锁化程度提升(从12%提升至15%),推动中央厨房模式发展,OEM中央厨房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8][9] * 外卖市场规模达5,000亿元,对备餐时间要求更高,速冻食品便捷性符合需求 [10] * 团餐与乡厨市场的发展也为速冻食品需求带来新空间 [10] 行业竞争格局 * 零售端由三全、思念、湾仔码头主导,占据64%市场份额,其中三全占28% [7] * 餐饮端竞争激烈,各企业积极调整战略,处于高速发展的开拓阶段 [2][7] 公司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 * 业务模式:通过直营服务大型连锁餐饮客户(大B端),通过经销商服务中小餐饮门店(小B端) [3][17] * 大B端先发优势显著,与百胜中国(肯德基、必胜客)等有深度合作,并为其T1级供应商 [3][14] * 小B端渠道建设增速快,经销模式能有效覆盖三四线城市,采用先款后货,利于现金流和终端洞察 [3][21] * 竞争优势1:以场景为导向挖掘大单品,产品分为油炸类、蒸煮类、烘焙类和菜肴类,拥有368种SKU,仅油条就有95种SKU [15][17] * 竞争优势2:强大的研发能力,拥有49项专利,明星产品油条已更新至第三代加工技术,多数厂家仍处于第一代 [15][19] * 竞争优势3:多途径突破产能瓶颈,通过新乡一期(6.8万吨)及二期(4.8万吨)项目扩充产能,并计划在华东、西南进行全国布局 [17] 客户需求差异与公司护城河 * B端客户(如百胜中国、海底捞)更注重性价比、供应稳定性、研发及定制化能力,而非仅追求低成本 [12][13] * 公司的研发能力、定制销售能力、大客户背书构成重要护城河 [13][19] * 与优质直营客户合作保障业务稳定性,并提升产品创新力和品牌影响力,有助于拓展新客户 [20] 具体产品与市场空间 * 油炸类是优势品类,前十大单品中有四个为油条单品 [15] * 围绕早餐(油条市场容量超百亿,工业油条规模约10亿元,公司占30%份额)、火锅、小吃等场景推出系列产品 [17] * 细分出火锅、小吃、自助餐等六大场景,推出如火锅小油条、麻辣烫小油条等产品 [17]
安井食品20251028
2025-10-28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速冻食品及预制菜行业 公司为安井食品[2]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 专业管理层由董事长刘黎明和总经理张青年等职业经理人组成 核心人员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在职 展现出高度专业性和忠诚度[4] * 构建强大渠道壁垒 经销渠道是主要营收来源 2022年上半年经销渠道 分销渠道 特种直营渠道和电商渠道分别占公司营收的76% 9% 10%和20%[4] 经销渠道收入占比长期维持在75%以上[5] * 拥有稳定经销商网络 提供灵活政策支持以增强黏性 并通过品牌拉动和丰富营销活动促进销售[4][5] * 公司是行业内产量第一的企业 产能利用率长期超过100%[2][5] 共拥有11大生产基地 在建投产项目超过30个[5] 通过持续扩张和升级基地缓解旺季供不应求 并实现运费成本下降和市场反应迅速[2][5] 行业市场规模与发展前景 * 中国速冻食品行业受益于冷链运输改善和消费结构升级 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近几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 预计2025年将达到3,300亿元[2][6] * 速冻面米制品占市场结构52% 火锅料制品占33%[6] 2019年我国人均速冻食品消费量为9公斤 远低于美国的65公斤和欧洲的35公斤 提升空间巨大[6] * 预制菜行业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元[9] 2021年我国人均预制菜消费量为8.9公斤 远低于日本的23公斤 提升空间巨大[9] * 中式餐饮市场规模约为4万亿至6万亿 连锁化率从12%提升到18% 连锁店对出菜速度和菜品稳定性的需求将促进预制菜渗透率提升[9][10] 外卖和团餐市场发展及C端社会结构变化也将推动预制菜规模增长[10] 公司预制菜肴业务发展 * 公司积极布局预制菜肴领域 通过自产 贴牌及并购等方式快速拓展[2][7] 2018年进入预制菜领域 2020年成立冻品先生供应链公司 2021年提出双剑合璧 三路并进战略 将预制菜提升到重要战略地位[11] * 秉承爆品思维推出多款市场认可的大单品 如酸菜鱼已成为第一大单品[7][11] 产品矩阵相对完善 包括油炸品类 豆制品类 蛋饺及调理类等多个细分领域[7] * 冻品先生采用OEM贴牌 轻资产运营模式 打造完整产业链 推出成品菜 火锅周边 酒店菜及调理肉片系列产品[11] 安井小厨事业部以B端为主 C端为辅 采用自研自产模式 有利于提高利润率并加强成本控制[11] * 2021年公司预制菜营收同比增长超过翻倍[11] 2025年上半年速冻菜肴制品营收24.16亿元 同比增长9.4% 是唯一录得正增长的产品类别[12] 公司近期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76亿元 同比增长0.8% 归母净利润6.76亿元 同比下降15.79% 毛利率20.52% 同比下降3.39个百分点 主要受小龙虾和鱼糜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3][12] 净利率8.8% 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12] * 分产品看 上半年速冻调制品营收37.59亿元 同比下降1.94% 速冻面米制品营收12.41亿元 同比下降3.9%[12] * 公司完成对江苏鼎味泰食品的股权收购 切入冷冻烘焙赛道 并整合其在高端鳕鱼泥领域的优势[12] * 渠道方面 经销商渠道上半年营收60亿元 同比微降1.15% 零售与电商渠道表现亮眼 营收5.83亿元 同比增长20.92%[13] 公司与盒马 叮咚买菜等新零售平台合作 积极参与电商活动[3][13] 但需求端依然承压 需关注低端餐饮行业恢复情况[3][13] 公司在传统速冻面米制品领域表现 * 公司在传统速冻面米制品领域表现出色 产品包括手抓饼 烧麦等主食系列 红糖馒头等发面产品 以及汤圆 水饺等传统产品[8] * 公司每年集中资源聚焦培养3-5个战略大单品 前十大单品营收占比已达到40%或过半[8] 推行高质中高价战略 通过规模优势增强产品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8] * 注重产品创新 各生产基地根据区域市场饮食习惯推出区域新品再推广至全国 以实现新品批量密集上市和可持续增长[8]
8月快递发展指数同比增长4.4% 多举措保障地方特色产品“鲜”达全国
央视网· 2025-09-11 18:02
快递行业发展指数 - 8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24.9,同比增长4.4% [1] 农产品寄递服务 - 水果、海鲜、菌菇等特色农产品寄递量稳步增长 [6] - 快递企业提供驻点服务、快速分拣和专业包装等一站式服务 [6] - 投入可移动生鲜冷藏仓、专业冷链三轮车及冷藏笼等设施 [6] - 航空、高铁等运力资源投入提升综合立体冷链运输能力 [6]
阳光乳业: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9 17:14
行业概况 - 中国乳制品行业呈现"两超多强"竞争格局,全国性龙头企业与区域性企业共存,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约600家[2] - 2024年行业面临整体压力,头部乳企出现营收下滑,牛奶产量同比下降2.8%,全行业营业收入和产销量同比下滑[6] - 人均乳制品消费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1/3,发展中国家1/2,按照膳食指南推荐量计算,生产量与总需求量仍存在巨大差距[7] - 行业发展趋势包括品质提升、产品创新(功能性乳品、植物基替代品等)和可持续发展(环保包装、减少碳排放)[4] - 液态奶保持增长态势,2016-2020年低温奶销量增速持续高于常温奶,低温乳制品销售比重稳步提升[5]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液态乳、含乳饮料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低温乳制品系列、低温乳饮料系列、常温乳制品系列、常温乳饮料系列[7] - 低温产品是核心产品,包装形式以玻璃瓶装为主,采用循环回收利用方式[8][20] - 拥有"阳光"和"天天阳光"两大核心品牌,以及"华好牧场"、"贝加尔湖"等多个子品牌[12] - 2024年推出A2-β酪蛋白浓缩牛奶和老南昌桂花酒酿酸奶新产品,其中A2产品获得"江西美食名片"荣誉[14] 经营模式 - 采购模式:生鲜乳通过年度合同锁定供应,其他材料按月采购计划实施,建立严格供应商考核制度[9] - 生产模式:采用以销定产,低温产品严格按订单生产,常温产品适当调节库存[9][18] - 销售模式:以经销模式为主(营收占比82.27%),直销模式为辅(17.73%),经销渠道包括送奶上户、零售店、线上销售等[10][15] - 送奶上户渠道满足消费者长期性、规律性饮用需求,客户忠诚度高,重复消费率高[1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7亿元,同比下降7.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981.95万元,同比增长8.27%[2] - 扣非净利润6004.28万元,同比增长0.97%,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865万元,同比下降2.55%[2] - 分产品收入:低温乳制品1.85亿元(占比78.37%),常温乳制品3015.69万元(12.75%),低温乳饮料535.16万元(2.26%)[26] - 毛利率提升至39.87%,同比增加3.36个百分点,其中低温乳制品毛利率46.86%,同比增加4.28个百分点[27] 产能与产销 - 设计产能7.8万吨,实际产能7.8万吨,在建产能为募投项目[19] - 低温乳制品产量13168.54吨,同比下降11.11%,销量12998.71吨,同比下降11.39%[19] - 常温乳制品产量2929.81吨,同比增长1.75%,销量3046.13吨,同比增长3.09%[19] 核心竞争力 - 销售网络优势:以送奶上户渠道为主,覆盖江西省全部市区及县城,辐射湖南、安徽等周边省份[19] - 冷链物流体系:覆盖江西省城区的冷链配送能力,保证产品新鲜度和质量稳定性[19] - 产品差异化:以低温产品为主打,避免与大型乳企直接竞争,玻璃瓶装产品形成独特消费习惯[20] - 质量管控:通过ISO、HACCP等认证,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从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21] - 品牌优势:69年历史沉淀,"中华老字号"企业,江西省知名品牌,中部地区重要影响力乳企[21][22] - 奶源保障:拥有自有奶源基地和合作自控奶源基地,长山牧场和嘉牧牧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2] 研发与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732.32万元,同比下降15.72%[24] - 2024年推出A2-β酪蛋白浓缩牛奶和老南昌桂花酒酿酸奶新产品,获得市场认可和奖项[14] 市场区域分布 - 南昌地区收入1.47亿元,占比62.07%,同比下降5.37%[26] - 江西除南昌以外地区收入未披露具体数据,江西省外地区收入840.16万元,同比下降30.64%[26] 成本结构 - 主营业务成本1.42亿元,同比下降11.95%,其中直接材料占比67.42%[19][27] - 低温乳制品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68.71%,制造费用等占比26.25%[19]
跨越4000多公里,从采摘到送达仅需33个小时——岭南荔枝北行记
新华网· 2025-08-12 13:50
荔枝冷链运输流程 - 荔枝从广东茂名到新疆乌鲁木齐的运输里程超过4000公里,传统货车需50-60小时,而现代冷链运输仅需33小时即可完成[1] - 荔枝采摘后需立即进行田头降温处理,通过淋水去除"田头热",减缓果实呼吸速度,延缓变质[3] - 荔枝在商品化处理中心接受标准化预冷处理,采用压差预冷技术将降温时间从8-9小时缩短至2-3小时[4][5] 物流企业运营数据 - 顺丰速运曹江镇合作点在高峰季每日打包发运荔枝约5000箱[5] - 深圳机场自5月下旬起每日运输荔枝突破300吨[8] - 顺丰航空构建了覆盖全国的荔枝速运网络,通过"航空+冷链"模式实现高效联运[8] 运输时效与技术应用 - 荔枝从揽收到送达乌鲁木齐全程用时不到28小时,其中空中运输时间约4小时[10] - 深圳机场为荔枝运输设置优先收运窗口和专属安检口,将进场到装机流程缩短至2小时[7] - 顺丰采用厢式打冷车和全自动分拣线,荔枝在分拣中心停留时间仅15分钟[10] 保鲜技术与质量控制 - 荔枝包装采用泡沫箱+冰袋+保鲜袋三重保护,确保运输过程中温度稳定[5] - 预冷库温度控制在18℃,最终将荔枝降温至3-5℃[4][5] - 分拣中心可根据不同水果需求调节冷冻柜温度,荔枝设定为零下5℃[10]
广西如何端稳“果盘子”
经济日报· 2025-06-30 06:09
广西水果产业概况 - 广西园林水果面积超2100万亩 2024年总产量近3400万吨 同比增长5% 占全国七分之一 连续7年排名全国第一 [1] - 水果全产业链产值约2000亿元 柑橘 柿子 火龙果 百香果 芒果 香蕉 荔枝等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1] - 进口东盟水果近250万吨 货值近350亿元 占中国进口东盟水果总量三分之一以上 [1] 产业优势与发展规划 - 气候适宜 区位独特 资源丰富三大优势支撑产业发展 列入"10+3+N"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重点打造 [2] - 建设南宁 崇左 钦州三大中国—东盟水果交易中心 形成双向流通格局 [2] - 2024年开展9场"桂字号"水果推介会 促成意向签约金额33.52亿元 [2] 物流与冷链建设 - "十四五"期间在71个县建成4381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 新增库容300万立方米 储藏能力60万吨 [3] - 全区果蔬储藏能力达220万吨以上 [3] 电商销售表现 - 2024年水果网络零售额增速达54% 为农产品中增速最快品类 [3] - 芒果快递寄件4690万件 沃柑4072万件 月柿制品1281万件 百香果1083万件 金橘605万件 [3] 产业短板与提升方向 - 存在采后商品化处理薄弱 部分品种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 [4] - 计划加强采后分选线 冷库 冷藏车等设施建设 推广加工技术 [4] - 推进"水果+旅游"融合 延伸产业链 增强品牌竞争力 [4] 近期活动规划 - 6-7月举办东盟水果汇聚广西活动 配套网上专场 产销对接 荔枝促消费等系列活动 [4]
盛唐以来1300年,今年荔枝最火
盐财经· 2025-06-26 17:26
荔枝产业热度与市场表现 - 《长安的荔枝》热播带动荔枝成为全网顶流,相关文化IP推动消费热潮[3][10] - 奶茶店密集推出"荔枝冰酿"等新品,美团平台"荔枝"搜索量同比增长179%[5][9] - 广东茂名荔枝全产业链年产值超120亿元,今年荔枝季游客量同比增长150%[6] 历史与文化价值 - 汉代起荔枝作为贡品开启"高端带货"历史,汉武帝曾建扶荔宫尝试移植[15][18] - 唐代"一骑红尘妃子笑"反映运输成本高昂,需十里一驿站、五里一岗哨[19][20] - 宋代《荔枝谱》记载其为"果品第一",元明后仍因保鲜难题保持稀缺性[23] 现代消费升级与品种竞争 - 形成品种鄙视链:挂绿对标爱马仕,桂味类比LV,糯米糍似香奈儿[27] - 广东掌握全国50%产量,广州种质资源库收录600+品种,增城从化为核心产区[32][36][37] - 从化116个品种实现错峰上市(6-8月),井岗红糯等远销海外高端市场[38] 物流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 - 古代"分枝植瓮+冰水降温"技术使保鲜期达11天,损耗仍超90%[41][42] - 顺丰设荔枝专线21道温控环节,京东物流助销行动推动冷链下乡[46] - 车企借势营销:长安汽车主打运输效率,比亚迪突出智能载货空间[46] 产业链痛点与可持续发展 - 北方超市荔枝多经保鲜剂处理,口感与现摘差异显著[49] - 运输成本高企,部分案例中运费超过果品本身价值[48] - 需加强惠农政策覆盖小农户,避免直播助农沦为流量噱头[51][52]
岭南荔枝北行记(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6-24 06:10
荔枝冷链运输流程 - 荔枝采摘后立即进行田头降温处理,通过淋水去除"田头热"以减缓变质速度 [8][9] - 采用压差预冷技术使荔枝快速降温至3-5摄氏度,耗时仅需2-3小时,比传统冷库快3倍 [10] - 打包环节使用冰袋和保鲜袋双重保护,确保5公斤荔枝封装后总重6.1公斤 [11] - 顺丰速运合作点高峰期日打包发运荔枝达5000箱 [11] - 深圳机场设置荔枝运输"绿色通道",全流程缩短至2小时,日运输量突破300吨 [13] 物流网络建设 - 顺丰航空构建覆盖全国的荔枝速运网络,采用"航空+冷链"联运模式 [13] - 荔枝在顺丰运输体系中属于优先级最高的快件,享受独立通道和优先中转 [14] - 乌鲁木齐分拨中心实现15分钟快速分拣,配备冷冻柜可调节至零下5摄氏度保鲜 [14] 时效表现 - 茂名至乌鲁木齐4000公里运输全程仅用28小时 [14] - 从田头采摘到消费者收货全程控制在33小时内 [6] - 采用经停中转的航空运输方案(深圳-鄂州-乌鲁木齐)确保时效 [14]
智利驻华大使冀拓智中冷链合作 推动智慧港口协同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23:18
中智经贸合作 - 中国已成为智利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合作密切[1] - 2024年1月开通的"车厘子快线"提升智利车厘子进入中国北方市场的效率[1] - 未来计划拓展快线运输品类至葡萄酒、三文鱼及其他冷鲜食品[1] 港口与物流合作 - 智利推进主要港口环保设施建设,推动港口脱碳进程[1] - 天津在绿色港口领域的建设成果受智利关注,双方拟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和运营技术交流[1] - 2025年中国"智利周"活动将首次在天津举办,重点对接冷链物流合作[1] 绿色经济与能源 - 智利凭借太阳能、风能及港口优势,在绿色氢能生产和出口方面潜力巨大[1] - 绿色氢能领域为中智企业合作开辟新空间[1] 人文与旅游交流 - 赴智中国游客数量显著增长[1] - 2025年6月至2026年5月中国对智利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预计促进多群体交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