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塞露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开塞露行业产业链、销售额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技术不断升级,植物提取物、中草药成分及创新剂型成为发展新趋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4 09:33
行业概述 - 开塞露是一种用于缓解便秘的刺激性泻药,属于非处方药,通过肛门给药直接作用于直肠,利用高浓度成分的高渗作用增加肠道内水分并刺激肠壁引发排便反射 [2] - 开塞露主要分为甘油制剂和甘露醇/硫酸镁制剂两大类 [2]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80-90年代为起步阶段,市场需求开始扩大,早期产品以化学成分(如甘油)为主,疗效显著但副作用明显 [4] - 21世纪初至2010年代为快速发展阶段,成分从单一化学成分向植物提取物(如芦荟)、中草药(如大黄)转型,剂型创新包括凝胶型、颗粒型及缓释技术 [4] - 2020年代至今为创新与多元化阶段,研发高端产品线包括生物制剂(如益生菌)和靶向给药技术,国家加强医疗器械监管提升行业门槛 [4]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原材料(甘油、甘露醇、硫酸镁、塑料瓶等)和生产设备(灌装机、封口机、灭菌设备等) [6] - 中游为开塞露生产制造环节 [6] - 下游销售渠道包括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电商平台等 [6] - 2025年5月最后一周中国甘油周产量为1.33万吨,同比增长11.43%,价格为6800元/吨,同比增长67.90%,甘油作为开塞露核心原料(占比超80%)价格波动将沿产业链传导 [8] 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开塞露行业销售额为11.57亿元,同比增长9.36% [10] - 传统甘油制剂逐步向植物提取物、中草药成分升级,如小方制药推出含芦荟成分的开塞露 [10] - 剂型创新加速,凝胶型、颗粒型产品满足便携、低残留等需求,W型开塞露通过风琴状设计减少药物残留 [10]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上海小方制药2024年开塞露产品销售额占全国市场的38.3%,医疗机构覆盖率超70%,创新产品W型开塞露单品类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 [12] - 福元医药2024年开塞露出厂量达6.4亿支,同比增长12%,在基层医疗机构的采购量占比提升至25% [12] - 小方制药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29亿元,同比增长3.33%,归母净利润为0.60亿元,同比增长14.63% [14] - 福元医药2024年开塞露生产量为6.32万支,同比下降8.99%,销售量为6.49万支,同比下降3.43% [16] 行业发展趋势 -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60岁以上便秘发病率超20%,中青年群体因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导致的便秘问题日益突出 [18] - 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凭借品牌、渠道和技术优势巩固地位,中小企业需通过剂型创新、成分升级或专注细分人群实现差异化竞争 [19] - 技术与产品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剂型优化(缓释型、生物降解型)、成分升级(添加益生元、益生菌)和智能化包装(单剂量预充式设计、智能给药提醒)成为重点方向 [20]
小方制药合作开发新药 瞄准国内首个脱发类中药制剂
证券时报网· 2025-06-12 20:20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正式切入中药复方制剂新药研发领域,与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签署《复方侧柏酊合作开发协议》,共同开发用于治疗脱发的复方侧柏酊新药 [2] - 合作以获得国家药监局1 1类新药上市许可为最终目标,涉及临床前研究、IIT研究及注册临床试验等内容 [2] - 公司支付合作开发费用包括前期技术转让费2000万元及后期销售提成,新药获批后知识产权归公司所有 [2] 产品管线拓展 - 复方侧柏酊是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特色院内制剂,对雄激素性脱发和斑秃疗效显著,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脱发类中药制剂 [3] -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外用药领域,开塞露、炉甘石洗剂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计划通过仿制及创新拓展外用药产品体系 [3] - 新产品研发将围绕家庭常备外用药战略定位,利用专家工作站资源优化研发结构,覆盖更多家庭健康需求 [3] 行业市场前景 - 中国脱发人群已突破2 5亿,且20~40岁青壮年脱发趋势明显,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2] - 公司通过布局脱发治疗领域切入高潜力细分市场,复方侧柏酊具备凉血行气、生发乌发功效,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2][3]
上海小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22:00
公司财务与分配 - 2024年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40,839,950.50元,占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的117.33% [3]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7,458.37万元(同比+0.57%),归母净利润20,527.11万元(同比+0.81%),总资产140,244.85万元(较期初+96.79%),归母所有者权益123,423.47万元(较期初+112.82%) [19] - 2024年募集资金净额4.48亿元,截至年末已使用2.61亿元(含置换预先投入金额2.36亿元),专户余额3,949.75万元,另有1.53亿元用于现金管理 [38][39]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口老龄化推动外用药需求增长,老年人因机能衰退更易患皮肤及消化系统疾病,带动湿疹、皮炎等外用药市场规模扩张 [6] - 健康意识提升催生庞大消费群体,消费者对皮肤保养及疾病治疗投入增加,促进外用药市场增长 [7] - 电商渠道普及提高购药便捷性,线上销售拓宽市场覆盖范围,非处方外用药受益显著 [8][9] - 政策支持外用药发展,2024年医药集采扩面优化价格体系,中医药传承创新政策助力中药外用药研发 [9]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聚焦外用药物研发生产销售,产品以非处方药为主,涵盖消化类(开塞露等)、皮肤类(炉甘石洗剂等)、五官类(碘甘油等)三大领域 [10][11] - "信龙"品牌市场知名度高,开塞露、炉甘石洗剂等产品市占率国内领先,2024年新设计信龙红臀等子品牌强化市场地位 [10] - 皮肤类产品线覆盖超15种适应症,包括湿疹、痤疮、癣类等疾病治疗及日常护理需求 [11] 运营模式 - 采购模式:实行供应商动态评估机制,对原料药、辅料等物料进行多批次质量验证,关键供应商包括国药集团等大型医药流通企业 [12][13] - 生产模式:严格按GMP标准执行全流程管控,根据销售计划动态调整生产安排,已实现部分环节自动化 [14] - 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占比超50%),合作九州通、华润医药等流通企业;直销客户包括老百姓大药房等连锁药房及叮当快药等电商平台 [15][16][17] 公司治理 - 2024年财报及利润分配方案获监事会全票通过,认为财务报告真实反映经营成果,分配方案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24][27] - 2025年一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显示营收1.21亿元,归母净利润0.5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23亿元 [44][46]
上海小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9-02 07:20
发行与上市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4000万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6000万股,拟上市上交所主板[10]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0] - 发行申请尚需经交易所和中国证监会履行相应程序[9] 业绩表现 - 最近三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6123.27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99%[46][1] - 最近三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10.09万元、16007.28万元和16711.64万元[2] - 2022年净利润17517.99万元,2023年1 - 6月为11796.65万元,同比增长28.80%[51][54] - 预计2023年1 - 9月营业收入34700.00 - 38400.00万元,同比变动 - 2.42% - 7.99%[57] - 预计2023年1 - 9月归母净利润14900.00 - 16600.00万元,同比增长11.07% - 23.74%[57] 市场份额 - 报告期内开塞露产品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7.57%、16.06%和16.42%,炉甘石洗剂分别为45.16%、43.59%和42.61%[23] 成本与费用 - 2020 - 2022年度公司甘油平均采购价格分别为5.74元/千克、8.36元/千克和10.41元/千克,2022年较2020年增长81.41%[28] - 募投项目建成后10年(2025 - 2034年)预计每年新增折旧摊销费用3800 - 5100万元,占2022年利润总额比例为18.69% - 24.67%[31] 财务指标 - 2022年末资产总额46329.90万元,2023年6月30日增至58891.79万元,变动27.11%[51][54] - 2022年末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19.63%,2021年末为40.65%[51] - 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97%,2021年为3.53%[51] - 2023年1 - 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87.3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8.93%[54] 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运佳远东有限公司(香港运佳),实际控制人为方之光、鲁爱萍[32] - 国信资本持有公司2%股份[34] - 发行前实际控制人合计持股9811.2万股,占比81.76%[75] - 发行后香港运佳持股比例降至58.80%,嘉兴必余和嘉兴有伽降至3.60%,其他股东降至1.50%[170] 产品与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外用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为非处方药,涵盖消化、皮肤和五官等细分领域[37] - 公司采取“经销 + 直销模式”销售,直接客户主要是医药流通企业和连锁药房[40] 其他信息 - 公司未取得建筑面积9104.47平方米房屋权属证书,用于生产经营[30] - 报告期内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15%,税收优惠金额分别为1868.75万元、1545.48万元和2060.72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比例均为10%[78]
上海小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上会稿)
2023-07-07 18:08
发行信息 - 拟发行不超过4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全部为新股发行,每股面值1元,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6000万股[10] - 拟上市板块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保荐人(主承销商)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0] - 发行采用网下向询价对象配售与网上向社会公众者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承销方式为余额包销[32] 业绩数据 - 2020 - 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123.27万元、40177.15万元和45688.97万元,累计超10亿元[45] - 2020 - 2022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10.09万元、16007.28万元、16711.64万元,均不低于1.5亿元[46] - 2022年资产总额46329.90万元,归母所有者权益37236.24万元,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19.63%[49] - 2023年1 - 3月资产总额50287.77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42830.16万元,营业收入12343.82万元,净利润5544.19万元[53] - 预计2023年1 - 6月营业收入24700.00 - 27300.00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600.00 - 11800.00万元[56] 市场份额 - 报告期内开塞露产品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7.57%、16.06%和16.42%,炉甘石洗剂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5.16%、43.59%和42.61%[23] - 2022年公司主要产品市场规模约381.19亿元,2017 - 2022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约8.12%[44] 产品情况 - 主营业务专注于外用药研发、生产和销售,涵盖消化类、皮肤类和五官类等细分领域[34] - 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的产品包括水杨酸软膏(71.07%)、开塞露(W型)(60.79%)等[45] 股权结构 - 发行前控股股东香港运佳持股9408万股,占比78.40%,发行后持股不变,占比降至58.80%[167][169][170][174] - 发行前除控股股东外,无持股5%以上的股东,国有股份为国信资本,持有240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2.00%[167][173] 募投项目 - 募投项目“外用药生产基地新建项目”建成后10年(2025 - 2034年),预计每年新增折旧摊销费用3800 - 5100万元,占2022年利润总额的比例为18.69% - 24.67%[30] - 本次发行募投项目总投资83214.00万元,拟全部使用募集资金[61]
上海小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2023-03-09 19:42
发行信息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4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全部为新股发行,每股面值1元,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6000万股[7][28] - 拟上市板块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保荐人(主承销商)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7] - 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扣除费用后拟全部用于四个项目,总投资及拟用募集资金均为134,304.00万元[50] 公司概况 - 公司为上海小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外用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为非处方家庭常备药[14][30] - 公司成立于1993年8月12日,2021年12月24日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000万元[27] - 实际控制人是方之光和鲁爱萍,均为加拿大籍,控股股东是运佳远东有限公司[14] 业绩数据 -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3,961.21万元、36,123.27万元、40,177.15万元和24,973.51万元[40] - 最近三年及一期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33.57万元、15,010.09万元、16,007.28万元和8,975.45万元[40] - 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47,611.01万元,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39.82%[43] 产品与市场 - 主要产品为消化类、皮肤类、五官类等外用药产品,“信龙”商标旗下多种外用药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20][38] - 主要原材料包括原料药和包装材料,重要供应商有浙江省凤凰化工等[32] - 采取“经销 + 直销模式”销售,均为买断式销售[34] 股权结构 - 发行前实际控制人合计持股98,112,000股,占比81.76%,发行后仍控股[63] - 发行前香港运佳持股9408万股,占比78.40%;发行后持股9408万股,占比58.80%[163] - 国信资本持有公司240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2.00%[167] 未来展望 - 新生产基地土地面积28,504.60平方米,预计2024年底前投产,达产后产能为现有四倍[125] - 外用药生产基地新建项目贷款金额拟不超过37,500.00万元[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