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大济岷工程
搜索文档
总投资575亿元 四川引大济岷工程建设启动
中国经济网· 2025-11-07 22:57
11月7日,引大济岷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雅安市天全县召开。作为四川水利史上投资最大、线路最长、 受益最广的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和四川"六横六纵"水网主骨架的重要"一横",这项纳入《国家水网建设规 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国家"两重"项目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引大济岷工程以大渡河泸定水电站库区为起点,蜿蜒穿越至成都平原,构建起"一总两干"的输水格局 ——总干线133千米,南干线103千米,北干线25千米,工程输水线路总长261千米,其中隧洞占比超 58%(151千米),堪称"地下输水长城"。工程设计年引水量15.23亿立方米,取水口设计引水流量80立 方米/秒,覆盖成都、德阳、绵阳、遂宁、内江、雅安、眉山、资阳共8市43县(市、区),受益人口 3413万人,供水范围与成都平原经济区高度契合。工程总投资575亿元,建设总工期96个月,建成后将 成为四川水网主骨干大动脉的核心组成。 据了解,引大济岷工程并非简单的"输水工程",而是集民生保障、生态修复、经济赋能于一体的战略载 体,其效益将完善四川水资源格局。工程建成后,将与都江堰供水工程形成双水源水网体系,结束成都 平原"单水源依赖"历史, ...
中国启动西部水利工程
中国能源报· 2025-11-07 18:57
千年都江堰灌区将迎新水源!中国启动西部水利工程。 按照设计,"引大济岷"工程2040年将向都江堰灌区引水13.89亿立方米,2050年引水量达15.23亿立方米;供水区域涉及成都平原 经济区的成都、德阳、绵阳等8个市的43个县(市、区),可新增灌面179万亩,改善灌面591万亩,供水人口达3413万人。 ▲ 11月7日,在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工程机械车辆在"引大济岷"工程二郎山隧洞2 #施工支洞现场作业 。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都江堰灌区将迎来新水源。位于中国西部省份四川的"引大济岷"工程7日正式启动建设,将调大渡河水入成都平 原,与岷江形成双水源,为成都平原经济圈"解渴"。 "引大济岷"工程总工期为8年,工程穿越西部群山,以自然落差的形式通过绵延260余公里的隧洞、管线等设施,将大渡河水引至都江 堰水利枢纽所在的成都平原。 千百年来,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把长江支流岷江水引入广袤的成都平原,造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随着中 国西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成都平原缺水问题愈发突出。 有"千河之省"美称的四川省水资源总量虽然相对丰富,但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呈"西丰东缺"之势。人口 ...
四川引大济岷工程建设正式启动
证券时报网· 2025-11-07 17:07
人民财讯11月7日电,据四川省水利厅消息,11月7日,引大济岷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四川省雅安市天全 县召开。引大济岷工程是纳入《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国 家"两重"项目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作为四川水利史上投资最大、线路最长、受益最广的跨流域引调水 工程和四川"六横六纵"水网主骨架的重要"一横",引大济岷工程的正式启动建设,将为成都平原经济区 破解"水瓶颈"、注入"水动能",对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 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
潮起川江 兴水利民——写在引大济岷工程启动建设之际
四川日报· 2025-11-07 10:24
引大济岷工程概况 - 工程启动建设,将大渡河水引入成都平原 [1] -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复,从设想走向现实 [2] - 工程是《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确定的东西向骨干输排水通道,构成四川"六横六纵"水网主骨架的关键"一横" [2] - 工程将首次连通大渡河、玉溪河及岷江,优化四川水资源时空分布 [2] - 建成后年均供水量达15.23亿立方米,缓解成都平原经济区供水压力 [6] - 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集群提供稳定水源 [7] 四川水利投资与建设 - "十四五"期间四川水利投资总量预计突破2800亿元,从千亿级向两千亿级突破 [3] - 2025年全省水利投资有望完成700亿元以上,创年度历史新高 [3] - 投资结构多元化,运用政府专项债试点、"节水贷"等金融工具及特许经营与社会资本合作 [3] - 向家坝灌区一期一步等大中型工程建成,亭子口灌区一期等骨干水网工程加快建设中 [3] - 全省"纲目结"有机衔接的现代水网体系逐步成形 [3] 水利工程民生效益 - "十四五"以来四川打造100个"乡村水务建设县",2200多万农村居民饮水条件改善 [4] - 仪陇县通过新建及改造规模化供水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90%以上 [4] - 向家坝灌区一期一步工程通水,改变川南无大型骨干水网历史,造福51万亩良田和140万供水人口 [6] - 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将惠及414万人口,为371万亩耕地灌溉提供保障 [6] - 五年内建成堤防护岸2300公里,完成152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5] 其他重点水利项目进展 - 黄石盘、红鱼洞2座控制性水库已投用 [5] - 都江堰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顺利实施 [3]
西部大省 又一个“超级工程”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23:33
当引汉济渭、引大济湟等北方地区调水项目越来越多,很多人没有想到,温润的成都平原也越来越"渴"。 四川被称作"千河之省",但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数据显示,四川盆地腹地生产总值约占全省80%,水资源量却仅占全省20%,预计到2030年后,成都平原 经济区缺水问题将非常严峻。 《成都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数据显示,成都人均水资源量仅约600立方米,预测到2035年缺水12亿~16.7亿立方米。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命脉,但仅依靠岷江单一水源,已然显得不够。 经过数十年酝酿,引大济岷工程正式落地。近日,四川官宣,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引大济岷工程可研报告,标志着工程获批立项,即将迈入建设阶段。 这一工程从大渡河干流泸定水电站库区引水至成都平原,是"四川有史以来投资最大、引水线路最长的引水工程",将惠及成都、德阳、眉山、资阳、绵阳、 遂宁、内江、雅安共8市43县(市、区)、覆盖超3400万人口。 双水源双通道的供水格局,将有效破解成都平原的缺水困境。而将视野放宽至全国,过去一年来,一批论证多年的跨区域调水工程密集启动,又将如何进一 步打开城市发展的想象空间? 一号工程 四川地势陡峭、起伏悬殊,许多大河从 ...
又一重要水利工程获批!
中国能源报· 2025-11-01 16:39
工程概况与战略意义 - 引大济岷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 标志着工程前期工作取得关键突破和重大进展 [1] - 工程是四川有史以来投资最大 线路最长的引水工程 总投资估算为575.1883亿元 总工期96个月 [5] - 工程建设任务以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为主 兼顾农业灌溉 是四川水网主骨干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工程建成后将对优化成渝地区水资源配置 强化水安全保障 支撑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5] 工程设计规模与技术参数 - 工程输水线路总长为260.9千米 由总干线 南干线和北干线组成 总干线长133.3千米 [5] - 渠首设计流量80立方米/秒 设计水平年2040年和2050年多年平均供水量分别为13.89亿立方米和15.23亿立方米 [3][5] - 沿程设置3座动能回收电站 总装机容量38.8万千瓦 [5] - 工程需破解48项相关技术难题 引水隧洞最大埋深2040米 为国内水利工程第二大深埋 莲花山隧洞全长40千米 将成为全省最长引水隧洞 [5] 供水范围与预期效益 - 工程直接和间接供水范围涉及成都 德阳 眉山等8市43个县(市 区) [3][5] - 工程建成后将新增灌面179万亩 改善灌面591万亩 供水人口3413万人 [5] - 成都平原将形成以岷江为主 大渡河补充的双水源双通道供水格局 [5] 后续计划与参与方式 - 下一步将继续优化工程施工方案 加强工程地质勘察 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6] - 将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引大济岷工程建设 [6] - 将严格督导项目法人单位做好工程开工各项准备工作 推动工程尽早开工建设和建成达效 [6]
引大济岷工程可研报告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
四川日报· 2025-11-01 09:24
工程概况与战略意义 - 工程全称为引大济岷工程,是从大渡河干流泸定水电站库区引水至成都平原的大型引水工程,建设地点涉及甘孜州、雅安市和成都市 [1] - 该工程是四川省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线路最长的引水工程,是四川水网主骨干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工程建设任务以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为主,兼顾农业灌溉,建成后将形成以岷江为主、大渡河补充的双水源双通道供水格局,对优化成渝地区水资源配置、强化水安全保障具有重要作用 [1][2] 工程规模与技术参数 - 工程输水线路总长260.9千米,由总干线(133.3千米)、南干线(102.5千米)和北干线(25.1千米)组成 [2] - 渠首设计流量分别为总干线80立方米/秒、南干线48立方米/秒、北干线37立方米/秒 [2] - 工程总工期96个月,估算总投资575.1883亿元 [2] - 沿程将设置3座动能回收电站,总装机容量38.8万千瓦 [2] 供水范围与效益 - 工程直接和间接供水范围涉及成都、德阳、眉山等8个市共43个县(市、区) [1] - 设计水平年2040年和2050年的多年平均供水量将分别达到13.89亿立方米和15.23亿立方米 [1] - 工程建成后将新增灌面179万亩,改善灌面591万亩,供水人口达3413万人 [2] 工程技术挑战与特点 - 工程线路需穿越7条区域性断裂带及多个大型断层,需破解48项相关技术难题 [2] - 引水隧洞需贯穿二郎山,其中最大埋深达2040米,为国内水利工程第二大深埋 [2] - 莲花山隧洞全长40千米,建成后将成为四川省最长的引水隧洞 [2] - 南干线最大管径3.6米,为国内引调水项目中已知输水压力最大的管道 [2]
锚定700亿元年度投资目标 四川启动水利项目百日攻坚
四川日报· 2025-09-28 10:53
水利投资完成情况 - 前8月筹集各类水利资金646亿元,占全年目标700亿元的92% [1] - 前8月完成水利投资500亿元,同比增长16%,投资额居全国第5位 [1] - 26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8.8亿元,占全年目标的71% [1] 重大水利项目进展 - 58个水利项目纳入国家"两重"建设实施方案项目清单,总投资规模超2800亿元 [1][2] - 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等重大项目正全力推进建设进度 [1] - 引大济岷、都江堰灌区现代化改造等2个重大项目和8个中型水库项目将加快推进 [2] 水利建设经济与社会效益 - 前8月水利建设项目累计吸纳就业11.3万人,发放工资29.4亿元 [1] - 其中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9万人,发放工资24.6亿元 [1] - 水利建设带动全省GDP增长900亿元以上 [1] 四季度工作部署 - 水利厅要求市县部门将工作目标分解到条块、任务落实到项目、责任下达到人头 [2] - 按照"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年"要求抓投资搞建设 [2] - 通过"百日攻坚"确保全年700亿元投资目标如期实现 [2]
吹响水利建设冲刺号角 四川水利项目建设冲刺700亿元年度投资目标
中国经济网· 2025-09-26 22:28
水利投资与建设进展 - 2025年1-8月全省完成水利投资500亿元,同比增长16%,投资完成率达71.4%,超时序进度4.7个百分点 [3] - 年度投资目标为完成700亿元以上,省重点项目需完成97亿元以上 [5] - 水利建设累计吸纳就业11.3万人,带动全省GDP增长900亿元以上 [3] 项目规划与前期工作 - 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获批并加快实施,21个市级水网建设规划全部完成批复,178个县级水网规划进入审批流程 [3] - 长征渠引水、安宁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四川盆地大中型灌区3个工程纳入省委"十五五"十大重点工程清单 [3] - 引大济岷工程、都江堰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等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3] 工程建设成果 - 蓬溪船山灌区等7处大中型工程全面建成,新增蓄引提水能力3亿立方米,新增供水人口117万人 [3] - 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成功通水,巴中江家口水库等一批大中型项目加速推进 [3] - 会议组织对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桐子坝渡槽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观摩 [6] 工作部署与重点举措 - 全省水利系统需统筹好传统工程与新型项目、建设进度与工程质量、发展与安全三重关系 [4][5] - 强调以全面深化大质量管理为抓手,严控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并树立水利"大统计"思想以规范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5] - 着手谋划编制"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四张项目清单,为明年项目工作做准备 [5]
四川省水利厅明确八项重点打好“十四五”规划收官战
中国经济网· 2025-07-14 17:35
上半年工作成果总结 - 完成水利投资352亿元,同比增长13%,投资额跃居全国前六 [2] - 谋划储备项目4400余个,总投资约8700亿元,在建项目2425个,总投资3008亿元 [2] - 成功应对多轮强降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连续三年获国家优秀 [2] - 农村供水保障有力,春灌任务超额完成,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深化 [2] - 投融资改革取得突破,成功举办引大济岷民营资本推介会,并积极推进水利REITs发行 [2] - 水权水价改革深化,出台交易管理办法并促成全国首单交易 [2] - 厅管企业资产规模和营收大幅增长,水利法治建设与政务服务持续优化 [2] - 成功举办国际大坝委员会大会,水发集团亮相西博会,深化成渝水利合作 [3] 下半年重点工作部署 - 举全厅之力推动引大济岷工程开工,加快"十五五"规划编制和项目争取 [3] - 提速在建工程进度,确保完成年度700亿元投资目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3] - 坚决守牢水安全底线,立足防大汛、抗大旱,强化监测预警和科学调度 [3] - 加快防洪工程建设,健全防灾减灾体系,确保安全度汛和供水安全 [3] - 深化河湖长制,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加强河湖岸线保护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4] -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优化配置调度,推动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 [4] - 实施农村供水提质增效行动,发挥大型灌区作用,加快灌区现代化改造 [4] - 推进水利工程确权登记试点,完善水权水价改革体系,加快水利REITs发行 [4] - 支持厅管企业做大做强,加强水利科研和行政审批改革,创新监管执法方式 [4] - 筑牢安全生产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狠抓风险隐患排查整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