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必应搜索
icon
搜索文档
AI搜索战事升级:巨头竞逐智能入口 流量规则重构
中国经营报· 2025-11-02 21:25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分析机构Omdia评测显示,国内AI搜索行业第一梯队为百度、夸克、豆包,它们凭借自研大模型与全栈优化能力在响应速度、生态整合方面表现突出[1] - DeepSeek、Kimi、微信、秘塔凭借技术创新或用户体验优势构成国内AI搜索行业第二梯队[1] - 国内AI搜索市场已确立夸克、百度、字节跳动三家企业的主导地位,形成三强争霸的局面[2] - 全球范围内,OpenAI发布ChatGPT Atlas浏览器直接挑战谷歌Chrome,谷歌则凭借深厚技术积累和庞大用户基础不断加大生成式AI搜索投入[3] - 微软通过与OpenAI合作将生成式AI技术融入必应搜索,苹果据称也在研发基于AI的搜索技术,可能集成至其生态系统[4] 产品形态与技术演进 - 夸克“C计划”上线的对话助手通过AI超级框构建“搜索+对话+执行”的闭环体验,用户可进行自然语言交互并保留信息溯源能力[2] - 百度全面升级文心助手AIGC创作能力,支持AI图片、AI视频、AI音乐、AI播客等8种模态创作,并能一键调用多工具解决多场景问题[2] - 2025年AI搜索正式告别关键词匹配时代,进入“理解语义、预测意图、主动推荐”的新阶段[5] - AI搜索凭借强大语义理解能力能更精准把握用户需求,提升搜索效率和结果准确性,并具备预测意图和主动推荐功能[5] 市场发展趋势与商业模式 - AI搜索作为智能入口拥有巨大流量潜力,对于大模型厂商拓展业务版图、增强用户黏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1] - 中国AI搜索市场经历三个阶段:2000-2015年由传统搜索引擎主导,2015-2023年用户转向抖音、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搜索,2023年生成式AI兴起彻底颠覆市场[2] - 专家认为AI搜索不会替代传统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更可能形成互补关系,因传统平台在信息检索全面性、社交属性等方面具优势[6] - 另一种观点认为AI搜索将“拆墙重组”,把答案直接送到用户手边,流量不再按旧地图流动,最终形态是“搜索即场景”[7] - 商业化路径上,“企业级API+场景分成”模式有望规模化,百度智能云、阿里夸克一季度API调用量环比翻3倍,毛利率比标准云高15个百分点[8] - 大模型推理成本若保持年降30%的节奏,两年后毛利率可达45%,届时广告将只是锦上添花而非生死线[8]
微软Windows再次被指暗藏后门,区别对待中国用户
观察者网· 2025-09-18 20:45
微软UCPD sys组件争议 - 微软被指控通过UCPD sys组件在注册表深层隐藏加密数据并动态释放未知程序以获取用户数据 [2] - 该组件内置针对中国软件厂商的拦截机制 通过数字签名黑名单 进程名黑名单和进程路径黑名单限制第三方软件竞争 [2] - 网络安全技术人员通过逆向工程发现黑名单包含数十家中国企业 涵盖360 腾讯 联想 金山 搜狗 2345 迅雷等厂商 [4][5] 地域差异化处理 - 欧盟地区因《数字市场法》约束 用户可一键切换默认应用且系统不会阻拦修改操作 [8] - 中国地区(含内地 香港 澳门 台湾)强制开启数据收集与日志上报 加密日志上传至微软服务器 [10] - 欧美地区完全不会触发此类数据收集机制 存在明显地域双标操作 [8][10] 技术特性与安全风险 - UCPD sys具备远程加载与执行能力 通过注册表监控自动解码校验并加载执行外来程序 [3] - 该组件会拦截用户修改默认设置的尝试 并自动恢复为微软旗下应用 [3] - 对国产安全软件的限制导致用户设备安全防线被削弱 360等软件遭Windows Defender阻止安装运行 [7] 历史安全事件关联 - 2025年4月哈尔滨亚冬会期间 美国国安局通过Windows系统后门发送加密字节 赛事信息系统遭27万次攻击 [12] - 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 美国情报机构利用微软Exchange漏洞长期攻击中国军工企业及科研单位 [14] - 英伟达H20算力芯片2025年7月因漏洞后门问题被国家网信办约谈 存在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技术 [11] 法律合规问题 - 若指控属实 微软涉嫌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关于跨境传输和数据收集的规定 [15] - 通过黑名单机制限制竞争对手可能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15] - 微软隐私声明未履行完全告知义务 且缺乏单独同意的交互界面 存在合规瑕疵 [15]
全球最全的搜索引擎网站有哪些?
搜狐财经· 2025-05-21 00:18
搜索引擎行业概况 - 全球搜索引擎行业是信息检索的核心工具,提供网页、图片、视频、新闻等多维度搜索服务 [1] - 行业主要参与者包括谷歌、百度、必应等,各自针对不同市场和用户需求 [2][3][4] 主要搜索引擎公司分析 谷歌(Google) - 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搜索引擎,拥有强大的搜索算法和庞大数据库 [2] - 提供网页、图片、视频、新闻、学术等全方位信息检索功能 [2] - 具备丰富的搜索结果过滤器,帮助用户精确定位信息 [2] 百度(Baidu) - 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专注于中文内容搜索 [3] - 在中文互联网内容检索方面表现突出 [3] - 提供百科、贴吧、知道等社区服务,形成完整的信息生态 [3] 必应(Bing) - 微软推出的搜索引擎,功能与谷歌类似但界面更简洁 [4] - 特别强调图像和地图搜索功能,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 [4] 雅虎(Yahoo!) - 早期提供搜索服务,现更侧重新闻、财经等综合信息服务 [5] - 内容以编辑精选为主,而非完全依赖算法生成 [5] DuckDuckGo - 以隐私保护为核心卖点,不追踪用户搜索历史 [6] - 数据库规模不及谷歌百度,但隐私保护功能突出 [6] Yandex - 俄罗斯最受欢迎的搜索引擎,本土市场占有率极高 [8] - 除搜索外还提供翻译、地图、音乐等综合服务 [8] 搜索引擎使用技巧 - 关键词选择需准确,使用专业术语和具体描述可提高搜索精度 [10] - 高级搜索指令如双引号精确匹配、"-"排除词汇、"site:"限定网站等可提升效率 [11] - 利用时间排序、相关性过滤等功能可快速定位有价值信息 [12] - 隐私保护功能是部分搜索引擎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13] 行业发展趋势 - 搜索引擎正向更智能、更人性化方向发展 [15] - 不同搜索引擎针对特定市场需求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