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隐私
icon
搜索文档
AI办公战场:飞书领跑,钉钉奋力追赶
搜狐财经· 2025-07-12 08:03
行业竞争格局 - 飞书与钉钉在办公智能化领域展开直接对抗,双方相继推出AI表格产品 [1] - 飞书多维表格月活跃用户接近1000万,支持单表1000万行并集成DeepSeek等大模型能力 [1] - 钉钉2024年推出"多维表+AI"功能并宣布免费使用,其AI表格支持单元格级AI入口和自动化流程 [3] - 飞书宣布多维表格将登陆企业微信和钉钉平台,被视为协同办公软件互联互通的重要标志 [1] 产品技术对比 - 飞书在多维表格领域领先钉钉超过12个月,尤其在后端数据隐私处理上采用隔离技术 [6] - 钉钉采用前端Javascript实现数据隐藏,存在技术用户获取数据的潜在风险 [6] - 飞书文档智能创作功能获大型企业认可,某央企8万员工年创建940万篇文档 [3] - 飞书知识问答功能可调用聊天记录等多源信息,具备严格数据权限区隔 [6] 市场拓展策略 - 飞书已积累新能源、茶饮、美妆等行业明星客户,并发布首个AI应用成熟度标准 [4] - 飞书海外版Lark挑战微软办公全家桶,需针对海外用户习惯重构AI应用逻辑 [6] - 钉钉在宁德时代等大客户中保持存在,但商业化能力与飞书差距缩小 [4][7] 企业动态 - 飞书首席商业官公开呼吁钉钉加速应用市场审核流程以促进开放 [3] - 钉钉创始人无招回归后推动产品免费策略,2022年末上线的多维表加速AI化 [3][4] - 飞书CEO谢欣强调产品核心竞争力在于长期投入与持续创新 [3]
安卓关机后仍自动下载广告 谷歌被判赔22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21:38
案件判决 - 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县高等法院陪审团裁定谷歌须向加州安卓用户支付3.14亿美元赔偿金(约22亿元人民币)[2] - 案件涉及谷歌未经用户许可滥用安卓系统手机数据 包括锁定和关机状态下收发消息及发送定向广告[2] - 原告由3名加州居民代表1400万名加州安卓用户 案件始于2019年8月[2] 谷歌商业模式 - 原告指控预下载广告为谷歌带来每年超过2000亿美元的广告收入[2] - 谷歌掌握安卓操作系统控制权 负责核心代码和技术标准 与小米/vivo/OPPO等厂商签订协议[2] - 2016年至今安卓系统全球智能手机市占率持续超过70%[2] 技术证据 - 测试显示闲置三星Galaxy S7在24小时内与谷歌传输信息389次 日均收发8.88MB数据[6] - 94%数据传输发生在谷歌 而闲置iPhone向苹果传输的信息仅为安卓设备的十分之一[6] - iPhone预装Safari浏览器几乎不向谷歌传输信息[6] 法律争议 - 法官指出目前法律未明确定义移动网络是否属于财产[3] - 陪审团认定用户"为谷歌利益承担强制性和不可避免的负担"[4] - 谷歌声明将上诉 称判决误解安卓设备安全性 主张用户已同意相关条款[4] 后续影响 - 另一起类似集体诉讼正在加州北区联邦地方法院审理 涉及49个州用户 索赔金额达数十亿美元[5] - 该诉讼预计2024年4月开庭[5]
谷歌,被判赔超3亿美元!
新华网财经· 2025-07-03 10:59
谷歌数据滥用案件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高等法院陪审团裁定谷歌需向加州安卓用户支付3 146亿美元赔偿金[1] - 案件涉及谷歌在手机待机状态下持续收集1 400万名加州用户数据用于定向广告等商业用途[1] - 原告指控谷歌行为造成用户承担"强制性且不可避免的负担"[1] 案件争议焦点 - 谷歌辩称服务条款和隐私政策已说明数据传输且用户已同意[1] - 陪审团认定谷歌未经授权利用手机设备发送接收信息侵犯用户权益[1] - 原告律师认为裁决证明案件价值并反映谷歌不当行为严重性[1] 公司回应与后续进展 - 谷歌表示将上诉并称裁决误解安卓设备安全性服务[1] - 另一起代表美国其他49州安卓用户的集体诉讼预计2026年4月开庭[1] 案件背景信息 - 集体诉讼最初于2019年在圣何塞圣克拉拉高等法院提起[1] - 案件由原告代表1 400万名加州安卓用户发起[1]
谷歌非法使用安卓用户数据 被判赔超3亿美元!回应将上诉
南方都市报· 2025-07-02 21:55
核心观点 - 谷歌因非法收集和使用闲置安卓手机数据被加州陪审团裁定赔偿3.146亿美元(约22.55亿元人民币)[2] - 谷歌表示不满判决结果并将提起上诉[2] - 案件涉及2019年起约1400万加州安卓用户的集体诉讼[5] - 另一起代表美国其他49州安卓用户的集体诉讼将于2026年4月开庭[6] 案件背景 - 原告指控谷歌在用户未连接网络时仍通过特殊编程传输数据至服务器用于个性化广告投放[5] - 该行为导致用户付费数据流量被消耗并造成经济损失[5] - 谷歌辩称数据传输是维持安卓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必要操作[6] - 谷歌强调数据传输量极小且用户已通过协议和设置同意此类行为[6] 公司回应 - 谷歌认为陪审团误解了数据传输功能的重要性[6] - 公司强调该行为对维持全球数十亿安卓设备性能至关重要[6] - 谷歌指出没有用户因此受到实际伤害[6] - 公司提到消耗的数据流量比发送单张照片还少[6]
谷歌因滥用安卓手机数据被罚超20亿
观察者网· 2025-07-02 12:45
核心观点 - 谷歌被指控在未经安卓用户知情的情况下非法使用其蜂窝数据收集信息,并被加州陪审团判处3.14亿美元赔偿金 [1] - 消费者指控谷歌对安卓手机进行编程,使其在未连接WiFi时传输数据到谷歌服务器,窃取客户付费的蜂窝数据 [1] - 谷歌利用收集的数据扩展其企业利益,包括打造更具针对性的数字广告和扩展地图功能 [1] - 谷歌强烈反对判决并计划上诉,称传输数据对安卓设备性能至关重要且占用数据量极小 [1] 法律诉讼 - 集体诉讼于2019年在圣克拉拉高等法院代表加州居民提起 [2] - 另一起针对全国安卓用户的联邦平行案件正在审理中,审判日期定于2026年初 [2] - 消费者权益律师认为陪审团裁决证明了本案的正当性,并反映了谷歌不当行为的严重性 [2] 公司回应 - 谷歌公共政策经理表示裁决误解了对安卓设备安全性、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的服务 [1] - 谷歌称传输数据占用的蜂窝数据比发送一张照片要少,且用户通过使用条款协议和设备设置选项同意这些传输 [1]
谷歌公司因不当使用安卓手机数据而被美国加州一个陪审团罚款3.14亿美元。在一宗集体诉讼中,谷歌被指控在用户不知情的形势下非法搜集安卓用户的数据。
快讯· 2025-07-02 06:15
公司动态 - 谷歌公司因不当使用安卓手机数据被美国加州陪审团罚款3 14亿美元 [1] - 集体诉讼指控谷歌在用户不知情情况下非法搜集安卓用户数据 [1] 法律诉讼 - 案件涉及安卓用户数据隐私问题 [1] - 陪审团裁定谷歌需支付高额罚款 [1]
AI商业化:一场创新投入的持久战
经济观察报· 2025-06-24 19:10
核心观点 - AI商业化发展是一场需要持续投入和创新的持久战,企业需在有限资源下最大化技术利用并寻找与商业需求的融合点[1][39] - AI技术发展面临场景碎片化、数据隐私、伦理风险等多重挑战,需建立分层支持体系和多方共治网络[9][16][21] - 头部企业虹吸效应加剧,资本加速向头部聚拢,中小企业面临系统性困境[11][12][13] 商业机遇 - AI早期商业化应用集中在垂直领域,如智能客服、安防、制造业等,通过自动化、智能化和数据驱动提升效率[5][6][7] - 特斯拉"黑灯工厂"利用AI驱动机器人完成复杂任务,通过计算机视觉实时监测生产流程,实现预测性维护[7] - 资本市场融资活跃,Databricks完成100亿美元融资,OpenAI估值达1570亿美元,国内AIGC行业2024Q3融资84起,总金额105.4亿元[8] 行业挑战 - 场景碎片化阻碍AI规模化落地,制造业因光照、传送带速度等非标特性导致模型失效,开发成本高[9][10] - 头部企业虹吸效应显著,国内2022-2024年注销/异常的AI公司达78612家,智谱AI、月之暗面等估值超200亿元[11][12] - 资本向头部集中形成"融资-研发-市场"正循环,初创企业面临退出通道缩窄和技术路线多样性受限[13] 数据隐私与伦理风险 - AI企业面临数据获取与隐私保护的两难选择,被动层面存在灰色数据获取手段,主动层面员工向AI工具上传敏感数据频次激增485%[17][18][19] - 算法歧视问题突出,如COMPAS风险评估软件对黑人误判率更高,AI聊天机器人被指控导致青少年自杀[22][24] - 个性化推荐系统制造"认知茧房",侵蚀公共讨论理性空间,需建立伦理法规和行业标准[26][27][28] 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化 - 通用汽车停止Cruise Robotaxi业务投资,转向辅助驾驶系统,因商业化进展过慢[33] - 头部厂商掀起大模型价格战,降价幅度普遍超90%,通过短期让利换取长期生态培育[34][35] - DeepSeek-R1通过算法创新将成本压缩至OpenAI的几十分之一,开源生态吸引全球开发者形成协同创新网络[36][37] 行业应用案例 - 华山医院测试DeepSeek 70B大模型,瑞金医院联合华为发布病理大模型,日均处理病理切片3000张[37] - AI在医疗、制造等领域实现垂直场景规模化落地,印证技术突破与商业可行性共振[37][38]
AI商业化:一场创新投入的持久战
经济观察网· 2025-06-21 07:40
AI商业化发展历程 - AI概念于1956年提出 但受限于计算能力和数据规模 商业化进展缓慢 [2] - 21世纪深度学习技术突破和大数据时代到来推动AI进入商业化快车道 [2] - AI商业化面临技术 商业和社会伦理的多重博弈 企业仍面临重重挑战 [2] AI商业应用领域 - 早期应用集中在垂直领域 通过自动化 智能化和数据驱动提升行业效率 [3] - 智能客服系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处理客户咨询 [4] - 安防领域应用包括快速识别嫌疑人 [5] - 制造业中特斯拉"黑灯工厂"应用AI机器人完成复杂任务 并利用计算机视觉监测生产流程 [5] - AI预测性维护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 [5] 资本市场反应 - 效率革命吸引大量融资 投资人押注"改变人类文明"叙事溢价 [6] - Databricks在2024年完成100亿美元融资 [6] - OpenAI在2024年10月完成66亿美元融资 估值达1570亿美元 [6] - 国内AIGC行业2024年第三季度发生84起融资事件 披露金额105.4亿元 单笔平均2.6亿元 [6] 行业挑战 - 场景碎片化阻碍AI规模化落地 制造业中不同产线条件差异导致模型失效 [7] - 头部企业虹吸效应加剧 国内78612家AI相关公司处于注销吊销或停业状态 [7] - 国内大模型领域头部企业估值均超200亿元 资本加速向头部聚拢 [8] - 中小企业面临资本获取 技术突破和行业认证等系统性困境 [8] 数据隐私问题 - 数据成为驱动创新的核心资源 但隐私问题日益凸显 [9] - AI企业面临数据获取与隐私保护的两难选择 [9] - 2024年企业员工向AI工具上传敏感数据频次激增485% [9] - DeepMind未经授权处理160万患者医疗数据引发诉讼 [10] - ChatGPT数据收集技术被意大利数据保护局认定违反隐私法 [10] 算法伦理风险 - 算法失衡可能导致系统性歧视 COMPAS软件对黑人存在误判偏见 [12] - AI聊天机器人被指控导致14岁少年自杀 引发伦理危机 [13] - 个性化推荐系统制造"认知茧房" 侵蚀公共讨论理性空间 [14] - 需要建立多方共治网络 实现创新与伦理的动态平衡 [11][15] 成本与商业化挑战 - 通用汽车停止对Cruise Robotaxi业务投资 转向个人车辆自动驾驶 [17] - 2024年头部厂商大模型价格战 降价幅度普遍达90%以上 [17] - DeepSeek-R1通过算法创新实现性能比肩OpenAI 成本压缩至数十分之一 [17] 创新路径 - DeepSeek开源生态吸引全球开发者 形成技术力量和社区影响力 [18] - 华山医院测试DeepSeek70B和满血版大模型 [18] - 瑞金医院联合华为发布病理大模型 日均处理3000张病理切片 [18] - AI发展需要持续投入和创新 寻找技术与商业需求的深度融合点 [18] 数据伦理与AI幻觉 - AI系统运行依赖海量数据 涉及隐私保护 数据偏见和算法歧视等伦理问题 [19] - AI幻觉可能生成虚假或误导性信息 引发信任危机 [19] - 需要数字素养教育和人工复核制度 促进AI健康可持续发展 [19]
开源项目 Alist 被卖,疑上传隐私,用户和数据原来也是交易的一部分~
菜鸟教程· 2025-06-17 20:25
Alist项目概况 - Alist是一个开源网盘聚合工具,允许用户将多个云存储服务统一管理[5] - 项目在GitHub上获得49k+ star,显示其高热度[8] - 项目提供文件浏览、搜索、下载等操作功能[5] 收购传闻与商业化争议 - 网传Alist已被某公司收购,中文文档新增QQ群、VIP技术支持等商业化内容[1] - 新维护者提交的PR包含收集用户操作系统信息并上传至私有地址的代码[1] - 相关争议导致两个原issue链接被删除,仅能通过历史镜像查看[9] 用户反应与行业影响 - 事件引发激烈讨论,反映用户对项目的高度依赖[7] - 开源社区担忧项目可能被"投毒",建议谨慎使用[1] - 项目出售价格被认为"难于拒绝",但具体金额未披露[11]
明略科技港股IPO:数据隐私风险及研发投入巨大成主要挑战
金融界· 2025-06-10 23:07
公司概况 - 明略科技是中国领先的数据智能应用软件公司,按2023年总收入计是中国最大的数据智能应用软件供应商 [1] - 公司提供涵盖营销和运营智能的数据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涉及线上及线下场景 [1] - 主要产品包括秒针系统、基于腾讯生态系统的私域工具、金数据等营销智能产品,以及智能门店运营系统、大模型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等运营智能产品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拥有2,177项专利及926项专利申请,并获得逾450项国内和国际奖项 [1] - 在数据智能、企业知识图谱和数据隐私等领域拥有1,167项发明专利 [1] 财务表现 - 总收入由2022年的1,269.3百万元增至2023年的1,462.0百万元,但2024年降至1,381.4百万元 [2]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的毛利率分别为53.2%、50.1%及51.6% [2]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别录得净利润1,637.6百万元、318.4百万元及7.9百万元 [2]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的研发开支分别为750.9百万元、480.8百万元及353.0百万元 [2] 行业地位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数据智能应用软件供应商 [1] - 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在数据智能、企业知识图谱和数据隐私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