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恩卓润
icon
搜索文档
“Go Global”战略结硕果,远大医药全球创新复方鼻喷剂莱特灵 国内成功获批,开启鼻炎复方治疗新纪元
智通财经· 2025-11-10 18:02
公司核心产品获批 - 公司全球创新药Ryaltris复方鼻喷剂(莱特灵)获国家药监局颁发药品注册证书,并实现“零发补”获批上市 [1] - 莱特灵是国内首个获批的过敏性鼻炎创新复方鼻喷剂,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的中度至重度季节性及常年性过敏性鼻炎 [5][6] - 该产品此前已在美、澳、俄、韩、英和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销售表现强劲 [6] 目标市场规模与格局 - 中国成人过敏性鼻炎患病率约17.6%,患者群体近2.5亿人,其中中-重度患者约1.3亿,预计2033年患者数量将增至近2.7亿人 [2] - 2024年至2028年,中国过敏性鼻炎用药行业市场规模将从432.7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500.9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3.72% [5] - 此前国内市场由外资单方鼻喷剂主导,莱特灵获批有望打破此市场格局 [5] 产品临床优势与潜力 - 研究表明,62%的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在使用单方药物后症状未能有效控制 [5] - 莱特灵III期临床数据显示其疗效评分均优于两个原研单方阳性对照药,且安全性、耐受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达到预设临床终点 [6] - 复方制剂对中-重度患者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药物治疗 [5] 公司在呼吸疾病领域的管线布局 - 公司在过敏性鼻炎赛道布局多款产品,包括已上市的首仿药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和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后者已实现显著放量 [7] - 呼吸及危重症领域是公司核心战略领域,核心产品“切诺”为独家品种,预计年销售规模超10亿元 [8] - 公司用于治疗哮喘的两款全球创新复方制剂恩卓润和恩明润已于2023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正处于快速放量期 [8] 在研产品与未来战略 - 公司在呼吸及危重症领域拥有多元在研管线,覆盖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鼻窦炎等 [8][10] - 全球创新药STC3141用于治疗脓毒症的II期临床研究初步结果显示,高剂量组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组 [10] - 公司未来将继续采用自主研发与全球拓展的研发理念,打造气道慢病全周期管理产品集群和危重症产品管线 [11]
从“中国落地“到“全球创新“:远大医药核药收入激增106%背后的创新生态
智通财经· 2025-08-20 09:20
公司业绩与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61.1亿港元,创新壁垒产品收入占比51%,净利润11.7亿港元 [1] - 研发投入10.2亿港元,新增38项重大研发里程碑,其中创新产品16项 [1] - 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收入4.2亿港元,同比增长超100% [4] 核药领域突破 - 钇[90Y]微球注射液获FDA新增原发性肝癌适应症,客观缓解率98.5%,无肿瘤直径限制 [2][6][7] - 全球仅4家实现创新核药商业化,钇[90Y]成为核心增长引擎,覆盖肝癌与结直肠癌肝转移 [3][4] - 成都温江全球首个"零辐射"智能核药工厂投产,14条GMP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300% [15][16] 核药产品管线 - 储备15款创新核药产品,覆盖5种放射性核素和7个癌种,4款进入III期临床 [10] - TLX591(前列腺癌治疗)全球III期临床领先,双剂给药方案大幅缩短治疗周期 [12] - TLX591-CDx(前列腺癌诊断)多国获批,计划年内提交国内上市申请 [12][13] 呼吸与危重症领域 - 恩卓润和恩明润两款哮喘创新复方制剂全国独家,分别降低急性发作风险43%和19%-26% [19] -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首仿放量显著,Ryaltris复方鼻喷剂2024年递交国内上市申请 [20] 脓毒症治疗进展 - STC3141全球首个免疫稳态调节疗法,II期临床达终点,高剂量组SOFA评分显著改善 [22][23] - 全球脓毒症治疗市场规模预计2032年达193.7亿美元,中国年发病约480万例 [21][22] 眼科创新产品 - OC-01酒石酸伐尼克兰鼻喷雾剂国内首批处方,全球首创鼻内给药治疗干眼症 [25] - GPN01768(TP-03)治疗蠕形螨睑缘炎,上半年海外收入超1亿美元,同比增长152% [25] 政策与市场认可 - 国家医保局新政明确"新药首发价格机制",为创新药定价提供稳定期 [1][27] - 多家券商上调目标价至11.17-13港元,6个月内最高涨幅98.8% [27]
远大医药20250811
2025-08-11 22:06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远大医药核心业务包括核药抗肿瘤及心脑血管精准治疗、制药科技、生物科技三大板块[2] - 公司最早是国营武汉制药厂,2002年加入远大集团,2008年在香港上市后不断收并购,从原料药业务向制剂转型[3] - 2015年转型心血管领域器械,逐步向创新方向转型,目前主要聚焦核药板块[3] 财务表现 - 去年营收116亿港币,归母利润24-25亿港币,剔除投资收益后净利润17.6亿港币[2][6] - 毛利率近60%,净利率约20%[2][6] - 2024年分红总额9亿港元,股息率达5%[2][6] - 销售费用率因E90推广有所上升,但整体费用率相对稳定[6] 核心商业化品种 **E90** - 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和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7] - 通过微创介入手术将树脂微球包裹长微素送至指定区域进行肿瘤清除[7] - 去年纳入45个惠民保和3个特药险,覆盖21省市、30多个城市[7] - 已有70名医生获得独立手术操作资格[7] - 中晚期肝癌适应症已在美国获批,在我国有望快速引入[7] **STC3,141** - 脓毒症大单品,国内市场具百亿峰值潜力,海外市场潜力超百亿美元[2][8] - 目前处于临床二期,有一定不确定性但前景广阔[2][8] - 通过中和胞外细胞蛋白和中性粒细胞网逆转机体过度免疫反应[13] - 2025年顺利达到治疗终点,目前无直接竞品[13] 研发与未来规划 - 计划至2030-2031年陆续推出多款合作及自研产品,自研产品均为中美双报[2][9] - 已有四款自研产品开展临床研究,三款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前列腺癌、肾透明细胞癌、胃胰腺神经内分泌瘤)[9] - 从核药板块切入国际化发展,与国际头部合资企业联合创新研发[9] 制药科技板块 - 已度过原有品种集采密集期,未来几年将有多款眼科和农作物产品上市[12] - 护肺领域销售仟诺等产品,新引进恩卓润和恩明润等新产品[12] - 推出布地奈德鼻喷剂,产品管线协同性较高[12] 合成药领域布局 - 拥有甲级生产基地和国际一流研发平台[10] - 通过独家协议引入三款产品,包括5,177前列腺癌诊疗一体化产品[10] - 自研管线达十三条,拥有14条高标准生产线[10][11] - 计划扩大国内产能以实现本地化生产,控制成本[10][11] 五官科领域创新布局 - 在中成药、OTC创新药三大类上均有布局[14] - 中成药不少是独家或中药保护品种[14] - OTC系列通过提升品牌效应增强用户粘性,如诺诺通鼻喷剂市场占有率高[14] - 专注于重大适应症及差异化竞争,如干眼症鼻喷剂和乳形螨盐碱原[14] - 乳形螨盐碱原2024年在美国获批上市并递交CDE受理,预计2026年获批[14] 生物科技板块 - 以氨基酸和牛磺酸为主导,覆盖140个国家[16] - 市占率全球前三,计划持续加强高附加值终端产品布局[16] 心脑血管介入板块 - 致力于精准治疗理念,实现无源有创创新器械平台全面布局[17] - 已有27款相关产品,包括通路管理、结构性心脏病、可调节支架等[17] - 内源性组织修复方向上的通路管理类产品处于临床阶段[17] - 外周血管疾病穹顶类已上市[1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整体市值预估在550-600亿元,目前市值不到300亿元,上升空间较大[3] - 去甲肾上腺素集采影响从下半年开始出清[3] - 多个临床三期眼科产品和呼吸新品预计今年上市[3] - 心血管急救方向有能启老、新爽、新贝系列及依普利酮片等产品[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