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搜索文档
远大医药20250811
2025-08-11 22:06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远大医药核心业务包括核药抗肿瘤及心脑血管精准治疗、制药科技、生物科技三大板块[2] - 公司最早是国营武汉制药厂,2002年加入远大集团,2008年在香港上市后不断收并购,从原料药业务向制剂转型[3] - 2015年转型心血管领域器械,逐步向创新方向转型,目前主要聚焦核药板块[3] 财务表现 - 去年营收116亿港币,归母利润24-25亿港币,剔除投资收益后净利润17.6亿港币[2][6] - 毛利率近60%,净利率约20%[2][6] - 2024年分红总额9亿港元,股息率达5%[2][6] - 销售费用率因E90推广有所上升,但整体费用率相对稳定[6] 核心商业化品种 **E90** - 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和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7] - 通过微创介入手术将树脂微球包裹长微素送至指定区域进行肿瘤清除[7] - 去年纳入45个惠民保和3个特药险,覆盖21省市、30多个城市[7] - 已有70名医生获得独立手术操作资格[7] - 中晚期肝癌适应症已在美国获批,在我国有望快速引入[7] **STC3,141** - 脓毒症大单品,国内市场具百亿峰值潜力,海外市场潜力超百亿美元[2][8] - 目前处于临床二期,有一定不确定性但前景广阔[2][8] - 通过中和胞外细胞蛋白和中性粒细胞网逆转机体过度免疫反应[13] - 2025年顺利达到治疗终点,目前无直接竞品[13] 研发与未来规划 - 计划至2030-2031年陆续推出多款合作及自研产品,自研产品均为中美双报[2][9] - 已有四款自研产品开展临床研究,三款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前列腺癌、肾透明细胞癌、胃胰腺神经内分泌瘤)[9] - 从核药板块切入国际化发展,与国际头部合资企业联合创新研发[9] 制药科技板块 - 已度过原有品种集采密集期,未来几年将有多款眼科和农作物产品上市[12] - 护肺领域销售仟诺等产品,新引进恩卓润和恩明润等新产品[12] - 推出布地奈德鼻喷剂,产品管线协同性较高[12] 合成药领域布局 - 拥有甲级生产基地和国际一流研发平台[10] - 通过独家协议引入三款产品,包括5,177前列腺癌诊疗一体化产品[10] - 自研管线达十三条,拥有14条高标准生产线[10][11] - 计划扩大国内产能以实现本地化生产,控制成本[10][11] 五官科领域创新布局 - 在中成药、OTC创新药三大类上均有布局[14] - 中成药不少是独家或中药保护品种[14] - OTC系列通过提升品牌效应增强用户粘性,如诺诺通鼻喷剂市场占有率高[14] - 专注于重大适应症及差异化竞争,如干眼症鼻喷剂和乳形螨盐碱原[14] - 乳形螨盐碱原2024年在美国获批上市并递交CDE受理,预计2026年获批[14] 生物科技板块 - 以氨基酸和牛磺酸为主导,覆盖140个国家[16] - 市占率全球前三,计划持续加强高附加值终端产品布局[16] 心脑血管介入板块 - 致力于精准治疗理念,实现无源有创创新器械平台全面布局[17] - 已有27款相关产品,包括通路管理、结构性心脏病、可调节支架等[17] - 内源性组织修复方向上的通路管理类产品处于临床阶段[17] - 外周血管疾病穹顶类已上市[1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整体市值预估在550-600亿元,目前市值不到300亿元,上升空间较大[3] - 去甲肾上腺素集采影响从下半年开始出清[3] - 多个临床三期眼科产品和呼吸新品预计今年上市[3] - 心血管急救方向有能启老、新爽、新贝系列及依普利酮片等产品[15]
远大医药20250710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公司 远大医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务表现**:2024 年总资产 249 亿港币,收入 116.4 亿港币,人民币口径同比增长 12.8%,归母净利润 24.7 亿港币,人民币口径同比增长 34%,合药板块收益 5.9 亿港币,人民币口径同比增长 17.7%,分红 9.1 亿港币,不考虑泰利斯公允价值变动录得 17.6 亿港币,人民币口径同比增长 4.6%[2][4][5] - **业务结构**:分为核药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科技和制剂科技三大领域,核药抗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科技板块 2024 年收入 8.2 亿港币,同比增长 148.3%,制剂科技领域收入 73.2 亿港币,同比增长 9.6%,其中呼吸收入 17 亿港币,同比增长 29.9%,五官科 27 亿港币,同比增长 19.3%,心血管急救 22 亿港币,同比下降 9%[6] - **核药板块**:形成全球产销研一体化布局,肝泰维球注射液 2024 年收入近 5 亿港币,成都合药生产基地落成可覆盖所有研发管线合作产品生产,加强医院合作与医生培训,探索多元化支付手段[2][7] - **创新研发**:拥有国际一流肿瘤介入平台和 RDC 研发平台,15 款创新产品处于注册阶段,覆盖 5 个合作项目和 7 个癌种,另有十余款储备产品,三款处于临床三期,一款国际多中心三期临床已提交申请[2][8] - **呼吸及危重症**:围绕慢病全周期管理与危重症产品集群布局,核心产品切诺领导口服圈市场,布局多种吸入性制剂,复方鼻喷剂 Raltex 2025 年即将上市,未来朝复杂粉雾剂与软雾剂方向布局[9] - **脓毒症领域**:全球约 4000 万患者,中国约 300 万患者,有效治疗手段少,产品 SC3,141 可逆转过度免疫反应,在欧洲和澳洲开展临床研究,预计 2025 年提交三期临床研究 IND 申请[4][10][11] - **心血管急救**:有急抢救和慢病管理两个方向,急抢救以保供为主,慢病管理有辅酶 Q10、DNA 系列、一品通片等产品[12] - **五官科领域**:分为中成药、OTC 及创新药三个方向,中成药有独家产品及中药保护目录产品,OTC 靠品牌效应增加用户粘性,创新药聚焦大适应症与差异化创新[13] - **制药科技**:覆盖约十款产品,眼科方向有进入三期临床阶段产品,T703 已提交 NDA 并获得受理,预计 2025 年底健康产品全面提升盈利能力[15] - **190 微球**:新适应症原发性肝癌获 FDA 批准,促进全球销售,对中国市场影响显著,预计国内销售峰值至少五十亿元,目标峰值时达 250 多家手术医院,预计 2030 年左右达销售峰值[16][32][33] - **2006 产品**:靶向 GPC3,研发进度位居全球第一梯队,在早期肝癌筛查方面表现突出,准确率超 90%,特异性达 99%,计划中美双报,2025 年预计有海外进展[34] - **创新产品全球化规划**:核药通过中美商贸出海,有海外核药销售团队,希望与大型药企全球化竞争,3,141 产品探索与跨国公司合作开发全球销售[3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前身为武汉制药厂,2002 年加入中国远大集团,2015 年开始转型,2018 年进入创新药领域,建立合药平台[3] - 2024 年全球员工超万人,销售团队 4600 人以上[4] - 脓毒症发病机制中中性粒细胞又补网机制是重要通路,中性粒细胞释放包外组蛋白引起过度免疫反应[11] - 3,141 产品在欧洲和澳洲开展 1EB7 临床研究和针对重症 Covid - 19 的 2A 期临床研究,在国内针对 ARDS 开展一期临床研究[11] - 3,141 产品二期试验样本量约 180 例,安全性表现良好,预计 2025 年底提交 ND 申请,2026 年上半年少量患者入组,三期试验样本量 400 - 500 例,需一年半到两年完成[24][25] - 3,141 产品开了脓毒症、ARDS 和 COVID - 19 三个适应症,倾向于直接开展三期临床研究[26][27] - 已申请 3,141 产品突破性疗法,正在等待结果[28] - 190 原料目前主要依赖海外供应商[29] - 成都温红基地按核电级别设计安全标准,具备阿尔法合素生产线储备,放射性药物国内成本不一定低于海外[30] - 放射性治疗与免疫治疗用药顺序无冲突,根据患者需求和医生建议决定[32] - 核药领域构建销售网络困难,公司有先发优势,放量速度逐步增长[33] - 2025 年因第十批集采压力,全年收入争取正向增长,利润最好持平,2026 年预计高增速,2025 年肯定分红,具体金额待董事会决定[39]
创新药:仿创型公司专题会议
2025-05-25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创新药行业 - **公司**:苑东生物、信立泰、新麦公司、伊帆医药、罗欣药业、舒泰神、华东医药、一品红、远大医药、四环医药、先声药业、海思科、金鑫药业、奥泰康、奥赛康、三生制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创新药市场表现与策略** - 过去三个月创新药表现突出成医药行业焦点,当前市场对创新药有优选、均衡、高切低三种策略,本轮驱动因素更多来自海外BB授权[3] 2. **仿创型公司选股因素** - 应关注基础业务和仿制药业务发展,核心驱动是海外BB授权,选股重点关注基本面和临床数据驱动,高切低策略操作空间大[4] 3. **各公司发展情况** - **苑东生物**:2025年业绩稳健增长,参股公司超阳医药在骨髓瘤治疗领域潜力显著,新产品是来那度胺升级,处于单药一期爬坡阶段,初步数据好,预计占40 - 50亿市场份额,今明两年进度值得期待[1][5] - **信立泰**:仿创转型成功,产品线夯实业绩基础,2025年108和S086上市及那都司他推动发展,持续推新巩固市场地位[1][6] - **新麦公司**:创新药领域表现突出,核心产品JK07二期数据显示射血分数大幅改善超诺欣妥,预计明年下半年读出完整数据,成药性明确,今明两年多款品种将进入研发阶段[1][7][8] - **伊帆医药**:近年来业绩显著提升,中药和化药业务收入增加弥补原料药收入缩减,新品种放量,创新药放量且有新分子将进入研发阶段,公司架构更稳定[1][9] - **三生制药**:获得肺小细胞肺癌实体瘤一线国际竞争入场券,与港股其他企业比估值有空间,与辉瑞合作项目受关注[10] - **罗欣药业**:消化系统领域优势显著,P - CAB产品拉伸销售趋势好,是首个进入医保目录的国产P - CAB,今年参加医保谈判有望推动销量,持续拓展消化系统布局,仿制药业务提供现金流,一季度扭亏为盈[1][11] - **舒泰神**:核心产品0,601波米泰梅阿尔法治疗血友病抑制物适应症获突破性疗法认定,有效止血率90%,半衰期长,市场前景广阔;1,002针对ARDS进入二期临床收尾阶段;整体在研管线布局丰富,未来发展空间大[1][2][12][13] - **华东医药**:2025年业绩和科研显著推进,去年研发投入27亿,在研管线聚焦糖尿病、肿瘤、自免领域,糖尿病管线进展良好,今年利润目标约40亿,对应市值900亿左右,看点是创新药和医美板块[14] - **一品红**:将AR882中国区权益从85%提升至100%,助推临床进展,9月预计读出海外三期中期数据[15] - **远大医药**:关注两个创新药,脓毒症新药3,141达中国二期临床终点获多中心开展机会,核药板块190去年销售额5亿,峰值超10亿,ADC产品CDX591处于后期阶段,成都温江生产基地有望7 - 8月供应核药[16] - **四环医药**:2025年重点发展医美板块与创新药研发平台,医美板块新品上市及肉毒素销售预计达10亿收入,创新药比洛昔利获批用于乳腺癌治疗[17] - **先声药业**:2025年亮点包括商业化、研发、存量业务修复及潜在BD进展,重点商业化品种恩利妥和科赛拉,业务结构持续迭代转型有弹性[18] - **海思科**:持续在镇痛领域发展,环泊酚占静脉麻醉市场第一份额,去年销售12亿,今年预计增长40%,新品种不断获批,有潜在合作机会[20] - **金鑫药业**:2025年轻装上阵,吉达西尼上市放量元年,成品药业务预计稳健增长,医疗器械板块进入国际知名企业供应链,新产品商业化带动创新药管线新阶段,推进慢病领域新品种[21] - **奥泰康**:2024年仿制药板块业绩恢复增长,利润回正,抗感染仿制药有潜力品种将推动板块进一步增长[22] - **奥赛康**:2024年仿制药板块恢复增长,创新药部分成药确定性强的管线陆续进入商业化阶段,有望参加医保谈判;细胞因子技术平台有突破,未来持续扩展仿制药板块,加速创新药管线发展[23][24][25][2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先声药业的西妥昔单抗贝塔在安全性上比同类产品有明显优势,先必新获批舌下片新剂型,是全球首个获FDA突破疗法认证的脑卒中创新药物,去年注射液销售20亿,今年有望冲刺五六十亿量级,公司推进海外临床,布局自免和肿瘤领域,预计收入和利润双位数以上增长[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