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中线高铁
搜索文档
1至9月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3700亿元
新华财经· 2025-10-22 21:46
其中,现代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2182.25亿元,投资完成率76.41%。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首座"四 电"房屋顺利封顶,涪江干流梯级渠化双江航电枢纽工程三台机组已并网发电,绵遂内铁路绵阳至遂宁 段全线最高墩龙怀寺大桥6号桥墩顺利封顶,成达万高铁遂宁站北站房主体结构完工。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现代产业和科技创新项目完成投资1368.53亿元,投资完成率108.72%。重庆高新区12英寸集成电路特色 工艺线一期厂房基建完工,四川美大康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完工投产,光场调控装置及地方配套项 目主体建筑已建成。 新华财经成都10月22日电(记者袁波)记者22日从四川省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1至9月,320个共建成 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777.31亿元,投资完成率85.77%。 文旅、生态、公共服务项目完成投资226.53亿元,投资完成率78.29%。龙溪河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垫 江段完工,新田港铁路集疏运中心散货联运区工程主体结构完工,泸州市赤水河流域水源涵养和石漠化 综合治理项目第二阶段主体结构完工,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项目进入调试阶段。 ...
成渝中线高铁建设全面加速 成都段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迁改完工
中国新闻网· 2025-10-15 14:35
据悉,本次大管径天然气长输管道迁改工程为成渝中线高铁建设中的重点攻坚任务,堪称管线迁改领域 的"硬骨头",其迁改难度及建设规模在已实施的燃气迁改工程中创下川内之最,被业界称为"西南地区 燃气管线迁改第一难"。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5日电(许珂 朱超俊)14日,由中铁八局承建的成渝中线高铁(含十陵南站)成都 段"三电迁改"总承包项目控制性工程D720威青线、D630威成线大管径天然气长输管道顺利完成迁改, 成功扫清了制约成渝中线高铁建设的最大"障碍",标志着成渝中线高铁建设进入全面加速阶段。 迁改完工 仪式现场。朱俊超 摄 该工程项目位于龙泉驿城区,管道迁改总长度约4.6公里,公路、铁路、绿道等交通设施纵横交错,地 下通信、电力、光缆、给排水管、燃油气管线错综复杂,共计交越48处,施工难度极大,项目从方案论 证到实施完成历时整整18个月。 D720威青线、D630威成线天然气管道不仅是四川省骨干输气动脉,更承担成都市主城区约三分之一民 用及商用天然气供应,能源战略地位突出。由于成渝中线新建铁路线路与原有管道多处交叉,存在桥墩 占压、隧道悬空等重大安全隐患,迁改工作不仅是技术挑战,更是能源安全与交通建设协同推进 ...
3万余名建设者国庆节期间奋战一线 四川多条高铁建设刷新进度条
四川日报· 2025-10-08 09:39
高铁项目建设进展 - 国庆节期间四川境内成达万高铁、成渝中线高铁、渝昆高铁川滇段、西宁至成都高铁、西渝高铁康渝段、绵遂资内铁路等多条高铁项目稳步推进,3万余名高铁建设者坚守岗位[1] - 西宁至成都高铁热曲支沟1号特大桥全长约12公里顺利贯通,标志着黄胜关至若尔盖段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线近万名建设者克服高原缺氧、气候恶劣等困难,四川段14座隧道已贯通6座,桥梁工程完成88%,路基工程完成70%,项目总体进度达45%[1] - 成达万高铁南充北站改扩建工程已完成高边坡防护、应急值守楼等配套工程,国庆节期间全体施工人员坚守一线保障第二阶段站改任务[1] 关键工程节点与施工技术 - 西渝高铁建设中铁五局前锋制梁场采用智能化生产线实现工序标准化、设备自动化与管理可视化,已完成箱梁预制407孔、架设329孔,分别占总量的65%和53%[2] - 渝昆高铁川滇段站前七标项目隧道、桥梁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箱梁架设完成99%,下一步将全面开展无砟轨道施工[2] - 成渝中线高铁成都火车站扩能改造现场近百名职工投入施工,项目部全员在岗且机械设备全速运转,为年底第三阶段倒边施工奠定基础[1]
四川6条在建高铁假期“不打烊” 3万建设者守岗筑路
中国新闻网· 2025-10-07 14:31
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四川境内成达万、成渝中线、渝昆高铁川滇段、西宁至成都、西渝高铁康渝段等6条在建高铁项目持续推进,3万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 [1] - 西宁至成都高铁全线有近万名建设者克服高原缺氧等难题进行施工 [3] - 西渝高铁前锋制梁场采用智能化生产线,实现工序标准化、设备自动化与管理可视化 [4] 西宁至成都高铁项目进展 - 在海拔3600米的若尔盖高原,全长约12公里的西宁至成都高铁热曲支沟1号特大桥顺利贯通,标志着黄胜关至若尔盖段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3] - 川青铁路四川段14座隧道已贯通6座,桥梁工程完成88%,路基工程完成70%,项目总体进度达45% [3] 成达万与成渝中线高铁项目进展 - 成达万高铁南充北站改扩建工程在假期期间全员坚守,全力保障第二阶段站改任务落地,2025年以来已完成高边坡防护、应急值守楼等配套工程 [4] - 成渝中线成都火车站进行扩能改造,该项目是集城际高铁、市域快铁、地铁及公交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者为2025年底阶段倒边施工打牢基础 [4] 西渝高铁项目进展 - 西渝高铁建设项目部已完成箱梁预制407孔、架设329孔,分别占总量的65%和53% [4] 渝昆高铁项目进展 - 渝昆高铁川滇段建设进入关键期,中铁八局站前七标段内隧道、桥梁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箱梁架设完成99% [6] - 渝昆高铁项目下一步将全面展开无砟轨道施工,为按期通车奠定基础 [6]
四川乐至:建设中的成渝中线高铁六标段“最难一跨”顺利贯通
环球网· 2025-09-30 10:33
项目工程进展 - 成渝中线高铁六标跨度最大、安全风险最高的控制性工程跨渝蓉高速特大桥连续梁合龙 [3] - 该标段全部9联连续梁均完成合龙 实现桥梁上部结构贯通 [3] - 项目施工由局部突破转入整体收官的全新阶段 [7] 项目技术应用 - 创新引入全封闭造桥机悬臂浇筑技术 搭配智能同步控制系统平衡T构弯矩 [7] - 通过BIM技术将二维图纸转化为三维模型 使施工交底更直观 [7] - 应用智能张拉压浆、线形监控、自动喷淋养护等系统 实现关键工序精准管控 [7] - 跨渝蓉高速特大桥连续梁主跨128米 共计64个悬臂浇筑段 [7] 项目战略意义 - 成渝中线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9] - 项目正线全长292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9] - 项目建成后将大幅压缩成渝两地时空距离 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新交通动能 [9]
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项目进度条再度刷新 前8月完成投资3323.61亿元 320个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75.29%,超时序进度8.62个百分点
四川日报· 2025-09-28 08:33
项目总体投资进展 - 前8月共320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323.61亿元 投资完成率达75.29% 超时序进度8.62个百分点 [1] - 现代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1933.64亿元 投资完成率67.88% [1] - 现代产业、科技创新和生态屏障项目完成投资1266.61亿元 投资完成率90% [1] - 文旅、开放和公共服务项目完成投资123.36亿元 投资完成率77.88% [1][2] 现代基础设施项目具体进展 - 成渝中线高铁四川段首座牵引变电所封顶 [1] - 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开通运营 [1] - 重庆巫溪至开州高速公路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1] - 成都天府站配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站台及上下主体结构完工 [1] 现代产业、科技创新和生态屏障项目具体进展 - 两江龙兴智能制造基地一期二标段完工 [1] - 重庆高新区安意法半导体8英寸碳化硅外延、芯片项目投产 [1] - 四川永盈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项目一期工程试生产 [1] - 资阳市临空智谷科创园项目部分投产 [1] 文旅、开放和公共服务项目具体进展 - 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三江公铁联运枢纽至雷神店互通连接道建设完工 [2] - 成都蒲江铁路物流港核心区一期建设项目完成鹤栖路蒲江河大桥桥梁主体工程建设 [2]
成渝中线高铁缙云山隧道贯通
人民日报· 2025-09-28 05:54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图为当日拍摄的成渝中线高铁缙云山隧道建设现场。 新华社记者 唐 奕摄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8日 01 版) 9月27日,成渝中线高铁缙云山隧道顺利贯通,为全线按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缙云山隧道位于重庆 市沙坪坝区和北碚区,隧道全长5712米,为单洞双线隧道。 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渝中线高铁正线全长29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 里,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交通纽带。 ...
成渝中线高铁缙云山隧道贯通 两地旅行时间再缩短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7 10:35
记者从长江沿岸铁路集团重庆有限公司获悉,9月27日,随着最后一次掘进,成渝中线高铁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缙云山隧道顺利贯通,为全线按期通车奠定 了坚实基础。 缙云山隧道全长5712米,由中铁二院设计,中铁十二局承建,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有着开挖断面大、埋设浅的特点,工程地质主要为泥岩夹砂岩,部分地 层含石膏、软黏性土和粉质黏土等不良地质,其中,Ⅳ、Ⅴ级围岩占比达89.69%,隧道下穿煤炭采空区、瓦斯地层和岩溶地质,以及319国道、重庆绕城高 速及燃气管道,地质条件复杂,安全风险高。施工过程中,施工者建立了以"隧道应急管控+安全协同管理""衬砌浇筑监测+智能检测分析""人机交互+专业协 同"三大创新亮点为代表的钻爆法隧道智能建造格局,单洞月度掘进超110米,掘进效率较以往提升22.3%,有力提升了隧道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成渝中线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重庆枢纽重庆北站起,向西经重庆市渝北区、沙坪坝区、璧山区、铜梁区、大足区,四 川省资阳市、成都市,引入成都枢纽成都站,正线全长29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通车后,将与已建成运营的西安至成都高铁、郑州至重庆高铁,以 及在建的西宁至成 ...
城记 | 同济大学教授陈小鸿:“第二高铁”建设背后的“三把标尺”考量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5 21:16
交通基建规划新方向 - 交通基建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阶段 高铁网络整体框架基本成形 重点转向加密网络覆盖和提升服务质量[4][5] -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 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 占世界高铁总里程70%以上 覆盖全国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4] 第二高铁建设特点 - 第二高铁并非简单平行线 而是补密度、补点位、增服务的加能线 旨在让高速交通红利惠及更多中小城市[5] - 京沪第二高铁接入山东沿海和苏北地区 成渝中线高铁将通达时间缩短到50分钟 广深第二高铁串联两大机场并解决东莞中心城区无高铁站问题 沪杭高铁二线强化嘉兴枢纽地位并覆盖更多区县[6] - 通过梯次配置实现差异化服务 借鉴东京都市圈分层服务体系 包括新干线、JR线、通勤专列和磁浮新干线等多种轨道形态[6] 跨区域交通实践案例 - 上海探索多元轨道形态立体结合 跨城地铁11号线与苏州地铁11号线无缝对接 采用大站快车模式匹配潮汐通勤需求[7] - 加快5条市域铁路建设包括机场联络线和嘉闵线 强化郊区与主城区联系 沪苏嘉城际铁路打通跨省界互联互通最后一公里[7] 交通规划三把标尺 - 国土尺度决定高铁速度选择 我国幅员辽阔需更高速度高铁 城市群区域内200-300千米/小时速度足够构建当日往返跨城朋友圈[8] - 经济密度决定供给方式选择 我国呈现集群化分布特征 更适配网络化高铁 需加密站点和线路密度[9] - 需求强度决定配置优先级 国家要求双向客流密度达2500万人次/年以上才可采用时速350公里标准 避免资源浪费[9] 磁悬浮技术应用 - 磁悬浮核心技术具备可实施性 安全性比轮轨高铁更好 但需考虑经济可行性[10] - 上海临港到主城70公里距离 磁悬浮15分钟可达 技术优势明显 可通过高频次通勤大客流平衡建设成本[11] - 未来10-15年磁悬浮项目有望从蓝图走向实际建设 系统技术不断完善[11]
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十一次会议举行成果发布会 《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取得六个新的重大成就
四川日报· 2025-08-27 08:18
重要经济中心建设 - 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超过8.7万亿元 占全国比重提升0.2个百分点 [2][7] - 两省市GDP今年有望迈上10万亿元新台阶 [2][7] - 汽车产业 电子信息等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逐步构建 [7] - 成渝中线高铁全面进入桥梁架设 隧道贯通的攻坚期 [7] -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统筹调度算力超过2万P [7]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西部(重庆)科学城 西部(成都)科学城实现联动联建 [8] - 成渝中线科创走廊等共建重大项目积极推进 [8] - 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成为全国首个跨区域共建科创平台 [8] - 共同实施重点研发项目257个 [2][8] - 共享大型科研仪器设备1.4万台(套) [2][8] - 共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基地超100家 [8] - 合作举办两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 [8] 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 川渝集聚各类金融机构超3000家 [2][8] - 境内上市公司超250家 [2][8] - 2024年两省市金融业增加值合计超6100亿元 [8] - 两省市贷款余额达17.8万亿元 较十四五初增长57% [8] - 2024年为川渝共建项目授信超过1万亿元 [8] 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 - 197项改革集中联动措施深入实施 [9] - 市场一体化17项首创性差别化改革在全国复制推广 [9] - 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3.6万列 位居全国第一 [9] - 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成综合保税区11个 [9] - 两省市进出口总额超1.7万亿元 [9]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 - 川渝地区每年互访游客超1亿人次 [9] - 2024年两省市接待游客超过15亿人次 [9] - 联合开发旅游精品线路71条 [9] - 成功打造渝进蓉出 蓉进渝出入境游平台 [9] - 深化共享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9] - 共同拓展港澳 东南亚等入境旅游市场 [9] 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 - 联合推出355项川渝通办服务事项 [9] - 日均办理和查询量超过2万件次 [9] - 聚焦教育 养老 社保等重点领域 [9] - 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持续筑牢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