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大项目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澎湃发展新动能 10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长江商报· 2025-10-31 08:02
文旅消费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 [2] - 旅游市场呈现从观光打卡到深度体验、从扎堆地标到反向旅游的多元化趋势,品质化出行成为刚需 [2][3] - 各地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应用智能预约技术、举办体育赛事等方式优化文旅产品供给,带动消费持续攀升 [3] 农业生产 - 各地各部门全力抢收抢种,河南统筹调度20万台收获机械,安徽部署2万台烘干机24小时满负荷运行 [4] - 全国秋粮收获已过八成半,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秋粮面积增加且高产作物玉米增加较多 [4] - 农业科技应用广泛,内蒙古通辽成功打造200万亩“吨粮田”,新疆伊犁州200余万亩玉米平均亩产突破1200公斤 [4][5] 外贸发展 - 第138届广交会吸引来自22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4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比上届同期增长6.8% [7] - 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外贸结构优化韧性增强 [7] - 各地通过产业优势转化、创新通关模式(如霍尔果斯将通关时间从3-5天压缩至6-8小时)、发展数字贸易等方式推动外贸提质增效 [7] 重大项目 - 四季度重大项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如安徽池州贵池船舶工业基地6艘LNG船舶项目开工,预计明年基地产值将实现翻番 [9] - 多地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完成投放,投向城市更新、交通、环保等领域,缓解重大项目资本金不足问题并带动配套信贷增长 [9] - 西延高铁进行联调联试、巴彦淖尔市加速建设储能区、杭州余杭国际体育中心进入钢结构施工阶段,项目投资结构优化且技术创新成色足 [9][10]
澎湃发展新动能——10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新华网· 2025-10-30 20:23
深秋时节,湖南南岳衡山迎来一年中最绚丽的季节。金色银杏、漫山红枫与翻涌云海交织成一幅立体秋 景图,游客在此静享秋日山水之美。 10月以来,国庆中秋双节叠加、赏秋登高模式开启,让文旅消费再创新高。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双 节期间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 双节叠加提升文旅消费热度、抢抓农时保秋收秋种、外贸结构优化、重大项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10 月以来,我国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发展新动能不断涌现,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为实现全年主要目标 奠定坚实基础。 观察之一:双节辉映 点燃文旅消费热潮 从"观光打卡"到"深度体验",从"扎堆地标"到"反向旅游",随着旅游市场多点开花,百姓对旅游品质的 追求也在不断提升,有人热衷于奔赴小众"目的地",亲密感触大自然和烟火气。 假期里,来自上海的张文珺没有像往年一样,前往热门景点看"人山人海",而是和朋友来到江西宜春袁 州区南庙镇梅花村,在村里的"远椿咖啡"闲坐,畅聊各自的生活趣事。 百年香樟绿荫如盖,田埂上金黄稻穗随风摇曳,咖啡馆与古村落巧妙融合……在张文珺的手机相册里, 铺满了乡野景致。她说:"旅游不再是走马观花,在充满诗意的乡村慢下来, ...
苏州市领导专题调研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情况
苏州日报· 2025-10-28 08:22
调研中,吴庆文强调,苏州东站、苏州北站综合枢纽等重大项目是关乎城市长远发展和民生福祉的关键工 程。要强化责任担当,紧盯目标任务,提升管理效能,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要全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 作,严把施工安全关、质量关、廉洁关,创新工作方法,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打造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安全工 程。 近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先后到苏州东站、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工程,专题调研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情 况,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更实举措、更高标准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为经济 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副市长施嘉泓、市政府秘书长徐本等参加。 苏州东站项目配套综合开发涵盖文体娱乐等公共服务功能及商业、研发等多元业态,致力于打造长三角首 个"四网融合"地下高铁枢纽。吴庆文认真参观展厅,听取项目概况、功能定位等介绍,了解项目整体进展情况, 要求把握节点、倒排工期,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争分夺秒加快项目建设,确保如期竣工投用。 濮建明 摄 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工程主要包括高铁苏州北站铁路站房工程和高铁苏州北站改扩建配套工程。吴庆文实地察 看苏州北站综合枢纽集疏运系统、新建站房工程和轨道交通10号线城通路段 ...
盛阅春在全市重大项目推进会上强调:坚决扛牢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力提速
长江日报· 2025-10-24 21:28
10月23日,全市重大项目推进会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长盛阅春主持会议并强 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 求,坚决扛牢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坚持问题导向、清单管理,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力提 速,为全年经济社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提供坚实支撑。 盛阅春强调,今年还剩两个多月时间,要咬定目标不放松,鼓足干劲、奋力冲刺。各区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亲力亲为、担当作为,亲自抓项目推进和招商引资,带头落实重点项目 联系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带动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要加强市 区统筹,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市直部门要主动靠前服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上下贯 通、执行有力的协同合力。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突出实绩导向,强化正向激励,激发广 大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锻造敢打硬仗、善作善成的干部队伍。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各区(开发区)设分会场。市领导杨玲、陈劲超、曾晟在主 会场参加活动。 编辑:冯瀚莹 盛阅春提出,重大项目建设是稳定投资、拉动增长的有力抓手,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增 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开展项目投资质效提升十大工程,投资 总 ...
扩大有效投资 增强发展后劲 吉林延边推进重大产业项目落地
经济日报· 2025-10-19 06:11
本报长春10月18日讯(记者马洪超)近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举行秋季重大项目暨和龙抽水蓄能 电站开工活动,总投资额460亿元。今年以来,延边州接续开展冬季施工、春季及夏季开工、新建项目 踏查等活动,截至9月中旬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514个,前8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7%,有 力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此次秋季开工的和龙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装机规模180万千瓦,建成后主要承担吉林省电网调峰、填 谷、储能、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据了解,该项目建设期内,每年可带动超2500人就业。 在延边州敦化市,中国供销中央厨房仓储物流项目现场一派火热建设景象。中国供销商贸流通集团项目 负责人王觉乾介绍,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10亿元,将带动周边县域农业规模化发展。 吉林省委常委、延边州委书记胡家福表示,项目建设是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有力引擎,是促 进产业发展、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支撑。延边州将全力做好项目招引、落地、建设等各项工作,以项目 建设的扎实成效有力支撑延边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延边州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庆荣说,今年以来,延边州聚焦固定资产投资稳增长目标,突出抓好重大基 础设施项目 ...
重大项目建设“冲刺四季度”为全年经济增长助力
证券日报· 2025-10-14 23:44
重大项目投资加速 - 进入四季度全国各地重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呈现出冲刺势头[1] - 福州市开工18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363亿元涵盖产业发展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1] - 江苏省政府强调要能快则快推进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并力争储备项目提前开工[1] - 广西举行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超710亿元的7个项目同步启动涵盖水运航道高速公路等领域[1] 项目建设的经济影响 - 重大项目建设能有效扩大投资对稳定经济增长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2] - 项目建设可带动增加就业岗位配合以工代赈等措施促进居民就业增收[2] - 短期看可直接拉动大规模投资快速激活经济循环并创造大量就业激发钢铁水泥物流等产业链需求[2] - 中长期看是推动产业升级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力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支撑[2] 项目资金保障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2] - 该金融工具有助于解决重大项目资本金不足问题提升项目融资能力通过杠杆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3] - 有关部门正抓紧将资金投放到具体项目以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形成实物工作量扩大有效投资[2]
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议召开
新华日报· 2025-10-12 05:58
会议强调,要能快则快推进项目建设,在建项目要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储备项目要力争提前开工,竣 工项目要加快投产达效。要高质量编排好明年项目清单,强化重点领域项目谋划,加大民间投资支持力 度。要不断提升招商引资质效,进一步增强项目储备后劲,持续强化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 把招商引资作为当前乃至整个"十五五"时期重中之重的任务抓实抓好。要以最优的服务保障,为项目早 日落地见效创造有利条件,强化专班推进,持续做好"穿透式"调度,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对用地、用 林、用海、环境容量等要素的科学调配、统筹安排,并持续强化政银企对接,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 会议要求,各部门要齐心协力,从快从实抓好项目推进各项工作,各地也要自加压力、攻坚克难、担当 作为,为全省扩投资、稳增长作出应有贡献。 本报讯(记者许愿)10月11日,省政府召开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议,调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强 化明年重大项目谋划招引储备,为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提供坚实支撑。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 欣出席并讲话。 会议指出,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突出今年项目建设和明年项 目申报"两手发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取 ...
2025年四季度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举行:抓紧抓实项目建设,全力扩大有效投资, 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长江日报· 2025-10-09 21:39
项目建设推进核心观点 - 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2] - 四季度是全年经济工作决战决胜的冲刺期,也是推动“十五五”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节点 [2] - 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1] 项目建设与审批优化 -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优化项目审批服务,强化要素供给保障,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 [3] - 聚焦项目开工、建设、投产等关键环节强化政策创新和服务创新,着力打通要素保障“最后一公里” [4] 招商引资与产业布局 - 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吸引更多优质项目、社会资本集聚 [3] - 加强产业项目招引,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3] - 紧盯产业需求强化项目招引,为产业转型闯关筑牢坚实底盘 [4] 项目谋划与战略对接 - 狠抓项目谋划储备,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系统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 [3] - 紧盯政策导向强化谋划争取,确保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进入上级规划笼子和计划盘子 [4] 工作作风与落实保障 - 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发扬“拼抢实”的作风,强化担当、协同配合,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 - 抓实抓细“三率两量”调度,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确保交出四季度和全年工作的优异答卷 [4] -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过程监管和质量追溯,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3]
前三季度地方借钱约8.5万亿元,花哪儿了?
第一财经· 2025-10-09 14:56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与增速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约8.5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7% [3] - 前8个月地方借钱规模约7.7万亿元,占地方广义财政收入(约10.75万亿元)比重约72% [6] - 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发行进度明显快于去年,前三季度实际发行规模约4.35万亿元,占全年新增债券发行额度上限(5.2万亿元)比重约84% [10] 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用途分析 - 前三季度发行的8.54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中,再融资债券发行约4.19万亿元(同比增长约69%),新增债券发行约4.3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3%) [6] - 实质用于偿还旧债的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约5.39万亿元,占发债总额比重约63%,其中包含约1.2万亿元特殊新增专项债用于置换隐性债务及偿还拖欠账款 [7] - 用于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约3.15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约2.5万亿元 [8] 专项债券项目投向分布 - 新增专项债资金约28%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基础设施 [8] - 约18%投向交通基础设施 [8] - 约14%投向土地储备 [8] - 约12%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另有约12%投向医疗卫生、文化旅游、教育等社会事业 [8] - 约6%投向农林水利等领域 [8] 化债成效与基建投资影响 - 截至2025年8月底,地方政府已发行4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节约利息支出超过4500亿元 [8] - 在专项债资金助力下,今年前8个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2.0%,高于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5%) [10] 未来政策展望 - 业内专家建议在今年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来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以缓解地方偿债压力 [11] - 下一步将继续落实好一揽子化债举措,并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靠前使用化债额度 [11]
前三季度地方借钱约8.5万亿元,花哪儿了?
第一财经· 2025-10-09 14:13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与趋势 - 前三季度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约8.5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7% [2] - 发行进度明显快于去年,发债规模创新高且保持两位数增速 [2] - 全年新增债券发行上限为5.2万亿元,前三季度实际发行约4.35万亿元,占全年额度约84%,发行已接近尾声 [8] 债券资金用途分配 - 六成以上资金用于偿还旧债,约四成资金投入项目建设 [1] - 前三季度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发行约4.19万亿元,同比增长约69%,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债券本金及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4] - 前三季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约4.3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3%,主要用于重大公益性项目建设 [4] - 实质用于偿还旧债的政府债券规模约5.39万亿元,占发债总额比重约63% [5] - 用于项目建设的资金约3.15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约2.5万亿元 [6] 隐性债务化解进展与影响 - 截至8月底,已发行4万亿元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节约利息支出超过4500亿元 [6] - 化债举措为地方腾挪出更多资金资源、时间精力和政策空间,增强了地方发展动能,并推动融资平台加快退出,改善金融机构资产质量 [6] - 业内专家建议在今年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来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以缓解地方偿债压力 [9] 新增债券项目投资方向 - 用于项目建设的2.5万亿元新增专项债中,约28%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基础设施,约18%投向交通基础设施,约14%投向土地储备 [6] - 约12%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约12%投向医疗卫生、文化旅游、教育等社会事业,约6%投向农林水利 [6] - 在专项债资金助力下,基础设施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前8个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2.0%,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5%) [8] 财政政策与未来展望 - 为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推进规模共5000亿元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8] - 下一步将继续落实一揽子化债举措,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靠前使用化债额度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