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尼赛思GV60

搜索文档
在华第三位一把手被放弃,这家豪华品牌还有出路吗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13 23:26
核心观点 - 捷尼赛思在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销量低迷且亏损严重,但公司仍坚持通过国产化、新能源转型和本土化策略寻求突破 [20][40][44] - 品牌形象模糊、产品水土不服、销售服务体系不完善是当前主要问题 [29][34][35] - 中国豪华车市场竞争激烈,但新能源市场快速增长为捷尼赛思提供机会 [51][55] 管理层变动 - 2025年6月捷尼赛思中国CEO朱江离职,任职未满一年 [2] - 前任李哲任职仅9个月,更早的何睿思任职近4年 [4][7][9] - 目前暂无接替人选,公司计划将销售总部从上海迁至北京 [10] 品牌历史与现状 - 捷尼赛思2008年作为现代高端车型进入中国,2015年独立为品牌,2021年重返中国 [11][15] - 2021-2024年在华年销量分别为367台、1457台、1558台、1328台,远低于主流豪华品牌 [26] - 截至2024年上半年累计亏损达30亿元,单车营销费用高达71万元 [28][40] 市场挑战 - 60%一线城市消费者误认品牌为"宾利仿品"或"不知名新势力" [31] - 主销车型GV30配置低于竞品,设计风格与中国年轻消费者偏好不符 [34] - 全国仅19家门店,远少于奔驰600家的规模,售后服务覆盖不足 [35] - 首款纯电GV60两月仅售70台,技术指标落后国产竞品 [36] 战略调整 - 未来3-5年将推出本土化研发制造的新能源产品,目标进入可持续盈利阶段 [20][42] - 采用独资形式,利用北京现代闲置产能生产纯电、插混及燃料电池车型 [43] - 国产化可降低25%关税等成本,提升价格竞争力 [44] - 与华为合作智驾系统,但细节尚未落地 [37] 行业环境 - 中国新能源车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达90%,供应链具备成本优势 [46] - 丰田雷克萨斯、大众等已在中国布局新能源生产,现代集团跟进此趋势 [49] - 政策支持外资高端新能源品牌本地化发展 [53] 运营优化 - 推出"展厅+"轻资产模式,经营成本预计降低60% [59] - 2025年3月深圳试点新门店模式,计划扩大推广 [60] - 在无服务网点区域借助第三方提供售后支持 [61]
车企60天账期承诺刷屏,近期车圈动作大集结
36氪· 2025-06-17 10:35
热门新车 小鹏G7 - 新车发布两个版本Max和Ultra,预售价23.58万元,首发搭载3颗图灵AI芯片和AR-HUD,主打智能化和大空间 [1] - 配备"追光全景"抬头显示系统,拥有87英寸画幅、1800:1对比度、10m虚像距离和100毫秒低延时,支持全场景AR导航 [3] - 定位对标特斯拉Model Y,在用料和智能化方面更优,价格预计更具优势,面临小米YU7竞争 [5] 一汽丰田bZ5 - 新车上市4款车型,指导价12.98-15.98万元,提供综合价值超38000元礼遇 [6] - 全系标配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系统,搭载544Tops算力芯片和33颗感知硬件,支持城市/高速导航辅助等30余项功能 [8] - 设计更符合中国用户喜好,智能化向新势力看齐,将竞争零跑C11和马自达EZ-6 [10] 新款欧拉好猫 - 预售3款车型,价格8.98-10.98万元,升级前脸和内饰设计,强化智能化体验 [11] - 配备14.6英寸大屏、540度全景影像和咖啡应用商城,支持30秒全自动泊车 [12] - 定位年轻用户代步车,独特造型和智能化升级强化产品力 [14] 新款别克E5 - 新车亮相,47项升级集中在智能交互和舒适便利,采用PURE Design语言和30英寸6K屏 [15] - 搭载奥特能2.0平台,单电机180kW功率,续航620公里,电耗13.4kWh/百公里,充电速度提升30% [17] - 价格下探至自主品牌水平,配置不低但销量未达预期 [19] 仰望U7 - 中大型轿车开启交付,售价62.80-70.80万元,提供纯电和插混动力 [20] - 搭载天神之眼A高阶辅助驾驶系统,508TOPS算力,支持L2+级智驾 [21] - 展示比亚迪三电、易四方、云辇等技术积累,全栈自研操作系统构建技术护城河 [23] 行业事件 车企账期承诺 - 多家车企联合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压缩至60天以内,响应政府政策 [24] - 旨在调整"内卷式"竞争,解决供应链账期顽疾,但落地效果待观察 [27] - 被视为汽车行业"反内卷"第一步,需政府监管和产业链配合 [29] 小米汽车固态电池 - 公布固态电池专利,设计缩短离子传输路径,提高传输速率和电极性能 [32] - 此前CTB电池包宣称可实现超1000km续航,专利或助力突破1200km [35] 吉利雷神电混AI 2.0 - 发布星睿AI云动力2.0,包含多条技术路线,下半年将搭载银河新车型 [36] - AI场景引擎赋能,延长发动机保养里程50%,提升电池寿命15% [37] - 技术路线覆盖油耗、性能和未来能源,展现吉利技术实力 [39] 广汽丰田技术平台 - 发布两大新能源专属平台和全新电子电器架构,目标2030年新能源占比80% [42] - 将导入高性能插混和全新动力形式,2027年应用于赛那和汉兰达 [42] - 展示合资品牌转型决心,本土化研发和灵活平台战略成关键 [44] 捷尼赛思技术路线 - 推进HEV和EREV战略,首款量产车型为GV60 Magma [46] - 由资深专家Manfred Harrer领导,强调本土化布局和韩系豪华定位 [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