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汽丰田bZ5
icon
搜索文档
没了四个圈的奥迪,还会有人买单吗?
36氪· 2025-08-28 15:30
奥迪与上汽合作推出新品牌AUDI - 奥迪与上汽联合推出新品牌AUDI 首款车型为AUDI E5 Sportback 未使用传统四环车标而采用AUDI字样标识 [1][2][5][6] - 基础先锋版售价23.59万元 百公里加速6.2秒 CLTC续航618公里 旗舰quattro版售价31.99万元 百公里加速3.4秒 CLTC续航647公里 [7] - 中控台采用实体按键与智慧大屏结合的智慧岛设计 提升驾驶盲操便利性 邀请郑钦文代言并在抖音微博等平台投放宣传 [7][9] 市场争议与竞争态势 - 一汽奥迪公开强调四环车标代表品牌基因 暗示上汽合作车型非正统 引发关于车型血统争议 [10] - 部分消费者认为无四环车标影响品牌辨识度 质疑为何不选择国产新能源车型 [10] - 网友曝光AUDI E5 Sportback与智己L6采用同型号驱动电机 动力电池系统额定电压及容量参数相同 存在换壳猜测 [10][12] 外资车企在华本土化战略 - 外资车企通过三种模式推进本土化:出钱入股派(Stellantis集团15亿欧元入股零跑获21%股份 大众保时捷集团7亿美元投资小鹏获约5%股权)[16] 平台共享派(奥迪与上汽合作开发智能数字平台ADP)[17] 技术合作派(奥迪与华为合作搭载乾崑智驾系统)[19] - 中国特供车型市场表现优异:东风日产N7上市后销量从2025年4月2010辆增长至7月6455辆 6月登顶合资电车销量榜 一汽丰田bZ5上市首月销量达3099辆 [14] - 外资车企与中国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发现代化功能:宝马与阿里 丰田与腾讯 日产与百度分别合作研发AI智能座舱 [20]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外资车企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推出特供车型适应市场 [13][15] - 本土化合作成为外资车企在华重要战略 包括技术共享平台合作与资本联动等多种形式 [15][16][17][19] - 外资车企从技术输出方转变为向中国新能源品牌学习取经的角色转变 [3][20]
日系车企半年考:日系“合资新势力”突围道阻且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21:14
日系车企在华市场表现分化 - 丰田在华销量达83.77万辆 同比增长6.8% 创近四年首次同比增长 且超过本田和日产销量总和[1] - 本田在华交付31.52万辆 同比下降24.23% 日产交付27.95万辆 同比下跌21.3%[1] - 日系品牌在华市场占有率仅剩9.6% 较去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 较2020年23.1%份额腰斩[3] 日系车企电动化产品战略 - 日系车企聚焦10万至15万级纯电SUV市场 通过更大空间和更高智能化配置竞争[4] - 广汽丰田铂智3X轴距2765mm 定价10.98万-15.98万元 较竞品便宜6000元 上市三个月订单破3万辆[7] - 一汽丰田bZ5定价12.98万-15.98万元 较同级别Model Y便宜13万元以上[7] - 东风日产N7单月销量6189辆 上市一个半月累计交付超1万辆[7] - 东风本田S7定价25.99万-30.99万元 上市次月全系直降6万元至19.99万起[7] 日系车企本土化研发策略 - 日产将研发主导权交给中国团队 打破传统"总部遥控"模式[8] - 丰田推出RCE体制 实现全流程本土化开发 并牵手Momenta/华为/科大讯飞等中国科技企业[8] - 本田深化与Momenta/DeepSeek等本地企业战略合作[9] 日系车企全球电动化战略差异 - 丰田以混动和插混为核心 调低纯电目标 2027年电动车销量目标降至100万辆(原计划2026年150万辆)[10] - 本田将2030年纯电动车销量占比目标从30%下调 强化混合动力战略 计划2027-2030年推出13款混动车型[10][11] - 日产启动"Re:Nissan"复兴计划 裁员2万人并关闭7家工厂 目标2026财年累计节省5000亿日元成本[12] 资金投入与产能调整 - 日产发行1500亿日元可转换债券 用于电动化和软件定义汽车开发[13] - 东风日产计划投入100亿元用于新能源研发 扩建技术中心容纳4000名员工[14] - 日产与东风汽车成立新合资公司(NCIC出资60% 东风出资40%)协议有效期28年[14] - 丰田雷克萨斯上海纯电工厂预计2027年投产[10][14]
合资贴上“新标签”,市场买账吗?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30 16:30
合资车企新能源转型策略 - 合资车企通过"重塑"和"融入"两大标签试图重新定义新能源市场定位 一汽丰田提出"合资新力量"概念 东风本田打造"最本田"电动车理念 [1] - 广汽丰田在科技日强调"中国工程师定义全球车" 大众 丰田 宝马等车企改变策略 进军增程式汽车市场 [1] 权力下放与转型成效 - 合资品牌将产品定义 车型设计等核心决策权下放给中方团队 改变过去由外方主导的模式 [2] - 中方团队主导研发后推出多款契合本土市场的新能源车型 丰田合资公司搭载先进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系统 [2] - 东风日产N7凭借续航 外观和高性价比跻身销量前列 大众新能源车型以稳定品质赢得市场 [3] 转型面临的挑战 - "换标策略"导致合资品牌缺乏真正符合调性的产品定义 核心技术多用于自主品牌 [5] - 营销模式依赖传统4S店 缺乏新势力品牌的线上线下融合与场景化营销手段 [6] - 用户运营体系不完善 难以满足个性化 智能化服务需求 [6] - 传统可靠性 耐用性优势在新能源时代失效 未及时重塑品牌价值曲线 [7] 潜在发展机会 - 深化本土化战略 加强本土研发和决策 可能在高端车型领域实现突破 [8] - 高端车型可集成前沿自动驾驶技术 高能量密度电池和豪华内饰 [8] - 通过亲民定价策略吸引追求品质但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重塑品牌吸引力 [9][10]
一汽丰田挥别北京,搬家易变革难
中国经济网· 2025-06-26 21:16
公司搬迁与战略调整 - 一汽丰田销售公司完成从北京到天津滨海新区的整体搬迁 耗时近一年且耗资不菲 [1][3] - 搬迁涉及600多名员工 其中400多人随迁 十年以上工龄随迁员工比例达69.2% 公司提供N+7离职补偿方案 [4][10] - 搬迁核心目的是实现研产销一体化 销售公司与工厂距离缩短至10分钟车程 提升需求-反馈-落实闭环效率 [4][6] 行业竞争与转型背景 - 新能源智能车带动中国汽车产业变革 合资车企传统引进外方车型模式受到挑战 [5] - 丰田在华实施中国首席工程师制度(RCE) 将产品主导权交给中方团队 一汽丰田bZ5为首款属地化开发产品 [5][8] - 广汽丰田因研产销一体模式转型更快 一汽丰田此前产销分离导致内部协同困难 [6] 运营效率提升举措 - 搬迁后工厂与销售公司联动加强 例如根据北京市场100多辆bZ5库存情况动态调整产量 [9] - 公司需将内部损耗压至最低 以应对市场激烈竞争 实现生产、研发、销售三端深度融合 [6] - 参考东风标致2018年搬迁造成员工流失的教训 一汽奥迪2022年搬迁实现平稳过渡的经验 [10] 未来发展展望 - 搬迁是公司以全新面貌参与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第一步 需持续推动破釜沉舟式变革 [10] - 研产销一体化模式将支撑公司未来数十年的经营发展 地理距离问题已解决 [4][6]
车企60天账期承诺刷屏,近期车圈动作大集结
36氪· 2025-06-17 10:35
热门新车 小鹏G7 - 新车发布两个版本Max和Ultra,预售价23.58万元,首发搭载3颗图灵AI芯片和AR-HUD,主打智能化和大空间 [1] - 配备"追光全景"抬头显示系统,拥有87英寸画幅、1800:1对比度、10m虚像距离和100毫秒低延时,支持全场景AR导航 [3] - 定位对标特斯拉Model Y,在用料和智能化方面更优,价格预计更具优势,面临小米YU7竞争 [5] 一汽丰田bZ5 - 新车上市4款车型,指导价12.98-15.98万元,提供综合价值超38000元礼遇 [6] - 全系标配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系统,搭载544Tops算力芯片和33颗感知硬件,支持城市/高速导航辅助等30余项功能 [8] - 设计更符合中国用户喜好,智能化向新势力看齐,将竞争零跑C11和马自达EZ-6 [10] 新款欧拉好猫 - 预售3款车型,价格8.98-10.98万元,升级前脸和内饰设计,强化智能化体验 [11] - 配备14.6英寸大屏、540度全景影像和咖啡应用商城,支持30秒全自动泊车 [12] - 定位年轻用户代步车,独特造型和智能化升级强化产品力 [14] 新款别克E5 - 新车亮相,47项升级集中在智能交互和舒适便利,采用PURE Design语言和30英寸6K屏 [15] - 搭载奥特能2.0平台,单电机180kW功率,续航620公里,电耗13.4kWh/百公里,充电速度提升30% [17] - 价格下探至自主品牌水平,配置不低但销量未达预期 [19] 仰望U7 - 中大型轿车开启交付,售价62.80-70.80万元,提供纯电和插混动力 [20] - 搭载天神之眼A高阶辅助驾驶系统,508TOPS算力,支持L2+级智驾 [21] - 展示比亚迪三电、易四方、云辇等技术积累,全栈自研操作系统构建技术护城河 [23] 行业事件 车企账期承诺 - 多家车企联合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压缩至60天以内,响应政府政策 [24] - 旨在调整"内卷式"竞争,解决供应链账期顽疾,但落地效果待观察 [27] - 被视为汽车行业"反内卷"第一步,需政府监管和产业链配合 [29] 小米汽车固态电池 - 公布固态电池专利,设计缩短离子传输路径,提高传输速率和电极性能 [32] - 此前CTB电池包宣称可实现超1000km续航,专利或助力突破1200km [35] 吉利雷神电混AI 2.0 - 发布星睿AI云动力2.0,包含多条技术路线,下半年将搭载银河新车型 [36] - AI场景引擎赋能,延长发动机保养里程50%,提升电池寿命15% [37] - 技术路线覆盖油耗、性能和未来能源,展现吉利技术实力 [39] 广汽丰田技术平台 - 发布两大新能源专属平台和全新电子电器架构,目标2030年新能源占比80% [42] - 将导入高性能插混和全新动力形式,2027年应用于赛那和汉兰达 [42] - 展示合资品牌转型决心,本土化研发和灵活平台战略成关键 [44] 捷尼赛思技术路线 - 推进HEV和EREV战略,首款量产车型为GV60 Magma [46] - 由资深专家Manfred Harrer领导,强调本土化布局和韩系豪华定位 [48][49]
评论丨阻断“价格战”恶性循环需要更多“合资新力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20:02
每经记者|段思瑶 每经实习编辑|余婷婷 近段时间以来,汽车行业的无序"价格战"加剧了恶性竞争,进一步挤压企业利润空间,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保障。不仅阻碍行业自身健康发展,也 危害消费者权益,并带来安全隐患。 "价格战"没有赢家,更没有未来。从5月底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等发出倡议,强调车企应依法合规经营, 禁止低于成本价倾销和虚假宣传,防止扰乱市场秩序、损害行业长远利益。6月10日起,多家车企接连发起"60天账期承诺",即是中国汽车行业进入强监管 状态的信号。 "价格战"硝烟的逐渐散去,意味着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道,也成为了摆在所有车企面前的课题,对市场份额 不断下滑的合资品牌而言更显紧迫。 日前,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董修惠提出了"合资新力量"概念,即新用户、新汽车、新营销、新使命。所谓新用户,即理性回归的最 聪明的用户;新汽车,必须具备安全、原创、好看三个要素;新营销,要求讲良心、有恒心、重塑环境;新使命,是让每一位中国消费者都开上世界级智电 新汽车。放在当前汽车行业的大背景下,董修惠抛出的"合资新力量 ...
理想汽车与壳牌达成合作!零跑汽车首家香港门店开业!工信部:加大新车质量抽查监管力度!广汽丰田将与华为展开深度合作!丨一周大事件
电动车公社· 2025-06-15 23:40
新车上市 - 特斯拉在美发布改款Model S/X,Model S四驱版售价84990美元(约60.99万元人民币),Plaid版售价99990美元(约71.76万元人民币),Model X四驱版售价89990美元(约64.58万元人民币),Plaid版售价104990美元(约75.35万元人民币)[5],新增冰霜蓝车漆,Model S四驱版EPA纯电续航提升至650km,Model X第三排空间优化[7] - 新款欧拉好猫开启预售,预售价8.98-10.98万元,提供401km、430km两种续航版本,配备10.25英寸液晶仪表+14.6英寸悬浮中控屏,搭载Coffee OS3智能车机系统[10][12] - 领克首款中大型插混轿车定名领克10 EM-P,采用1.5T+DHT Evo+双电机四驱组合,系统最大功率390kW,搭载新一代英伟达Thor芯片+激光雷达,具备700TOPS算力[16][17] - 小鹏G7开启预售,预售价23.58万元,首发搭载3颗图灵AI芯片,总算力2200Tops,全系标配702km纯电续航(CLTC),5C超充AI电池,全域800V平台[29][32] - 一汽丰田bZ5上市,售价12.98-15.98万元,定位中型纯电轿跑SUV,搭载Momenta5.0城区辅助驾驶系统,配备33颗智能感知硬件,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550km、630km两种[34][41][43] - 奇瑞多米上市,售价5.99-6.99万元,定位5万级真5座纯电MINI SUV,提供305km、405km两种续航版本,30分钟可将30%电量充至80%[47][49] 公司动态 - 理想汽车与壳牌达成战略合作,壳牌成为理想指定润滑油战略伙伴,44000座壳牌零售及出行服务站支持理想海外补能网络建设[53] - 吉利发布雷神AI电混2.0技术,雷神EM-i可实现百公里亏电油耗2.5L,综合续航超2100km,雷神EM-p三电机四驱可实现百公里加速4.5S,亏电油耗4L级,综合续航1500+km[58][60] - 广汽丰田将推出增程版新一代汉兰达和赛那,与华为展开深度合作,包括HarmonySpace 5座舱,华为DriveONE电机等,还将接入小米汽车生态[64][65][67] - 广汽集团飞行汽车GOVY AirCab亮相,定价不超168万元,计划2026年底开启交付[70][72] - 零跑汽车首家香港门店开业,正式进军香港市场[75] - 小米SU7 Ultra量产版以7分04秒957的成绩刷新纽博格林北环赛道量产电动车圈速记录[80] - 亿纬锂能计划赴港上市,目前动力电池出货量排名全国第九,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二[84][86] 国内新闻 - 工信部发布通知,要求加大对舆论关注度高、存在较大质量安全隐患等车型的抽查力度,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88]
12.98万元起,一汽丰田bZ5诠释何为“合资新力量”
中国青年报· 2025-06-12 19:59
产品发布 - 一汽丰田bZ5正式上市 共推出4个版本 官方指导价12.98万元起 [2] - bZ5定位为一汽丰田在智电时代的标志性产品 旨在开创"合资新力量" [2] - 车型版本包括550 JOY、550 PRO、550 PRO智行版以及630 PRO [2] 战略定位 - "合资新力量"包含4个新维度:新用户、新汽车、新营销、新使命 [2] - 新用户定义为跨越年龄层、拥有年轻心态且有坚定主张的人群 [2] - 新汽车指能吸引新用户的高品质、高科技车型 [2] 产品特性 - bZ5强调安全性和原创性 传承丰田严苛标准和全产业链制造品质 [3] - 550 PRO版搭载车内生物监测系统 可实现全车监测和紧急提醒功能 [3] - 系统在检测到儿童遗留时10秒内启动双闪鸣笛 5分钟内自动开启空调并通知车主 [3] 研发背景 - bZ5是丰田本土化原创开发的第一款产品 采用全过程正向开发 [3] - 该车型是丰田RCE体制下首款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全新产品 [3] - 作为丰田本土化战略的起点车型 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3] 行业定位 - 合资车企过去20多年承担"让中国普通消费者开好车"的使命 [3] - 一汽丰田希望通过本土化战略吸引新用户 推动智电新汽车普及 [3]
今日新闻 | 小鹏G7开启预售,预售价23.58万元!小米SU7 Ultra量产版登顶纽北史上最速量产电动车!
电动车公社· 2025-06-11 23:59
小鹏G7预售信息 - 小鹏G7开启预售 预售价23 58万元[1][3] - 车身尺寸4892×1925×1655mm 轴距2890mm 后备厢空间可扩展至2277L 配备2 17㎡全景天幕和256色氛围灯[5] - 智能座舱采用15 6英寸前排触控屏+8英寸后排娱乐屏 支持双屏联动 配备双50W无线快充和同级唯一后排50W风冷无线充[8][10] - 首发搭载3颗图灵AI芯片 算力达2200Tops 被定位为"第一款具有L3级算力的AI汽车"[16] - 全系标配702km CLTC续航 5C超充AI电池 800V高压平台 追光全景抬头显示(87英寸画幅) DCC智能可变阻尼减震器[12][14] 一汽丰田bZ5上市信息 - 一汽丰田bZ5定位中型纯电轿跑SUV 售价12 98-15 98万元[17] - 车身尺寸4780×1866×1510mm 轴距2880mm 配备JBL品牌音响(10扬声器)和智能香氛系统[20] - 搭载15 6英寸中控屏 成长式AI虚拟助手 座椅支持小憩/躺平/大床模式 配备驾驶员与乘员双重监测传感[22] - 采用Momenta5 0城区辅助驾驶系统 配备33颗感知硬件 支持城市/高速INP导航智驾和多种泊车辅助功能[24] - 最大功率200kW 提供550km/630km两种CLTC续航 快充30%-80%需27分钟[26] 奇瑞多米上市信息 - 奇瑞多米定位5万级纯电MINI SUV 售价5 99-6 99万元 提供305km/405km两种续航版本[29][30] - 车身尺寸3720×1700×1608mm 轴距2520mm 采用65%高强钢车身和防撞电池设计 离地间隙160mm[32] - 全系标配双气囊+盘刹 支持30分钟快充(30%-80%) 后备厢开口达952mm[32] 小米SU7 Ultra性能突破 - 小米SU7 Ultra量产版以7分04秒957刷新纽博格林北环赛道量产电动车圈速记录[35] - 较原型车成绩提升18秒 成为纽北史上最速量产电动车[36]
全新bZ5正式上市,一汽丰田彰显“合资新力量”
第一财经· 2025-06-10 21:50
产品发布与定价 - 一汽丰田bZ5正式上市,推出4个版本:550 JOY、550 PRO、550 PRO智行版、630 PRO,售价分别为12.98万元、13.98万元、15.98万元、15.98万元(含厂家政策)[1] - 提供综合价值最高达3.8万元的8重尊享礼遇[1] - 乒乓球奥运冠军陈梦以bZ5体验官身份出席发布会[1] 产品核心价值与配置 - bZ5具备五维核心价值:全角度颜值、全守护安全、全路况驾驶辅助、全沉浸智舱、全保障QDR[2] - 550 JOY版本拥有CLTC 550公里续航,电机功率200kW,配备15.6英寸中控大屏、5G手机映射、AI语音控制、1.44平米全景天幕、3300瓦V2L外放电功能[2] - 550 PRO版本搭载车内生物监测系统,10秒内启动双闪和鸣笛提醒,5分钟内自动启动空调并通过APP通知用户[5] - 550 PRO智行版配备Momenta5.0城区辅助驾驶系统+TSS智行安全,硬件包括1个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等[8][9] - 630 PRO版本续航增加80km,适合长途旅行,配备带位置记忆功能的电动尾门[11] 安全与技术特点 - 全系车型碰撞安全实施115个严苛工况,配备9个SRS空气囊[13] - 电池安全拥有五重防护:吸能车身、无电外壳、下置集成式冷却器、"绝缘"冷却液、多重电池监测[13] - 制动安全实现刹车、驻车、转向和电控四大冗余[13] - 550 PRO智行版采用电容感应方向盘技术,高精定位单元导航几乎0误差[9] 战略与定位 - bZ5是丰田RCE体制下第一款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全新产品,是丰田本土化战略的起点车型[14] - 公司提出"4新"思维:新用户、新汽车、新营销、新使命[14][16][18][19] - 新用户定位为"高知、有为、乐活、先锋用户"[16] - 新汽车强调安全、原创、让人感动三个维度,bZ5完成"真人深水逃生试验"和"行业唯一真人高速碰撞试验"[18] - 新营销主张"有良心、有恒心、反内卷",反对价格战恶性循环[19] - 新使命是让中国消费者开上世界级智电新汽车,追求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19] 设计与用户体验 - 外观设计以Reboot为理念,融合未来科技感与运动美学[13] - 550 PRO配备21英寸超大轮毂、LED前贯穿式示廓灯、多层隔音前挡风玻璃、镀银+Low-E涂层全景天幕[7] - 智能座舱支持200多个APP,配备数字钥匙+FACE ID面容识别解锁[8] - 舒适配置包括皮质座椅、副驾电动6向调节、前排座椅加热、256色氛围灯、前排手机无线充电[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