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IP
搜索文档
21社论丨加大文化产品供给,激活服务消费活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09:58
假期消费总体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 [1] - 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3.9%和7.6% [1]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1] 服务消费强劲增长 - 文化艺术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6% [2] - 文艺创作与表演服务、艺术表演场馆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4%、50% [2] - 体育场馆服务、健身休闲活动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5%、15.4% [2] 消费行为与趋势转变 - 消费从物质占有转向重视精神体验,从“看景点”转向“品文化” [2] - 出现“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展览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的文旅体融合趋势 [2] - 县域小众目的地热度提升,部分目的地搜索量同比翻倍 [2] 文旅活动带动效应 - 多项大型体育赛事和音乐节在假期举行,形成完整消费链条 [3] - 赛事与演出带动“交通+观赛+住宿+餐饮+游览”消费 [3] - IP效应显现,如影视作品带动取景地旅游热度 [3] 行业挑战与发展方向 - 高质量文化娱乐产品供给不足,存在同质化现象 [3] - 破解结构性矛盾的关键在于加大高质量“内容创意”供给,打造知名IP [3] - 需形成“深度体验—情感共鸣—持续消费—扩大生产”的产业生态 [4]
加大文化产品供给,激活服务消费活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06:35
假期消费总体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 [1] - 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3.9%和7.6% [1]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1] 服务消费强劲增长 - 文化艺术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6%,其中文艺创作与表演服务、艺术表演场馆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4%、50% [2] - 体育场馆服务、健身休闲活动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5%、15.4% [2] - 消费趋势从物质占有转向重视精神体验,从“看景点”转向“品文化” [2] 文旅消费新趋势 - 旅游需求从传统热点景区转向文物游、博物馆游、工业旅游等深度游 [1][2] - 出现“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展览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的文旅体融合趋势 [2] - 县域小众目的地热度提升,部分兼具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的小众目的地搜索量同比翻倍 [2] 赛事演出的带动效应 - 多项大型体育赛事和音乐节活动贯穿假期,形成“交通+观赛+住宿+餐饮+游览”完整消费链条 [3] - 赛事与演出成为各地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 [3] 文化IP的驱动作用 - IP效应显现,如影视作品《我的阿勒泰》、《黑神话:悟空》等显著带动相关地区旅游 [3] - 创造核心文化IP可扩展主题住宿、定制餐饮、文创商品等配套服务,形成良性产业生态 [4] 行业供给现状与挑战 - 与需求相比,高质量文化娱乐产品供给仍然不足 [3] - 产品供给存在同质化现象,“沉浸式、可分享、强互动”的消费诉求尚需进一步满足 [3] - 需要大力推动内容创意产业发展,打造知名IP以提升文化产品供给魅力 [3][4]
晶采观察丨文化IP热力涌动 驱动“双节”文旅经济提质升级
央广网· 2025-10-02 21:48
0:00 国庆假期来了,各地多样态的跨界组合文旅新玩法,大家应该都在体验了吧?2025年中秋国庆叠加的八 天长假,既是全年最后一个长假,也是冬季旅游到来前最佳的长线出游窗口期。在此期间,家庭游成为 主流出行方式,"团圆"则是贯穿始终的关键主题,大家更愿意与家人相伴,以轻松自由的节奏支配时 间。因此,在这一趋势下,IP经济热力涌动,正持续吸引更多游客,激发市场新增量。 文化IP的核心魅力,我想从来不是"包装资源",而是"激活体验"。当地域特色不再是"被观看的风景", 而是"被体验的生活",它才能真正走进人们心里,成为更有生命力、有传播力的文化符号。相较于村 镇、街巷、景区等区域级文旅IP,我注意到,不少市县的文旅IP更注重挖掘在地文化特色,以"小而 美"吸引游客。譬如,10月1日至3日,2025"美丽中国踏歌行·礼乐成安"音乐节在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拉 开帷幕。就在10月1日下午,一场音乐盛宴在现场乐迷热切的期盼下,如约开唱。活动不仅邀请知名音 乐人登台献艺,更将当地非遗文化、特色美食、乡村风光融入"文旅IP+在地资源"的模式,有效激活基 层文旅资源的活力。同时,打通服务消费"微循环",见证着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