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消费

搜索文档
交银产业机遇混合:2025年上半年利润1.94亿元 净值增长率14.22%
搜狐财经· 2025-09-05 19:15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基金利润1.94亿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1223元[3] - 上半年基金净值增长率14.22%,截至上半年末基金规模15.43亿元[3]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18.33%,同类排名98/182;近半年增长率20.13%,排名77/182;近一年增长率60.96%,排名42/181;近三年增长率20.04%,排名34/172[6] - 近三年夏普比率0.3485,同类排名23/174[29] - 近三年最大回撤41.72%,同类排名48/172;2024年一季度单季度最大回撤31.21%[31] 投资策略与配置 - 基金属于偏股混合型基金,截至9月3日单位净值1.114元[3]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86.75%,同类平均87.22%;2024年三季度末最高仓位89.87%,2020年末最低仓位53.99%[34] - 持股集中度较高,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泡泡玛特、恺英网络、吉比特、李宁、腾讯控股、金山办公、上海电影、贝壳-W、快手-W、百润股份[45] - 最近半年换手率97.82%[42] 估值与成长性指标 - 持股加权市盈率26.62倍(同类均值29.05倍),加权市净率3.33倍(同类均值2.22倍),加权市销率2.32倍(同类均值1.85倍)[13] - 持有股票加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0.06%,加权净利润同比增长率0.1%,加权年化净资产收益率0.13%[21] 持有人结构 - 基金持有人共计1.87万户,合计持有15.81亿份[39] - 管理人员工持有160.19万份,占比0.10%;机构持有份额占比6.14%;个人投资者占比93.86%[39] 行业观点与投资方向 - 科技板块最大机会来自生成式AI产业浪潮,国内科技企业积极性明显增强,可参与上游算力到终端应用等产业链环节[3] - 中长期看好提供情绪价值的悦己消费和精神消费领域[4] - 持续关注在AI大趋势耕耘推进的公司(尤其多模态方向)以及致力于带来快乐和美好的泛消费公司[4]
大量倒闭,商场正在死去?
创业邦· 2025-08-20 11:09
商场行业整体衰退趋势 - 全国商场普遍面临闭店潮 2024年至少38家商场宣布闭店 其中76%为运营10年以上项目[7][13] - 一线城市消费明显萎缩 2024年上海社消增速同比下降3.1% 北京下降2.7% 深圳增速仅1.1% 广州仅0.03%[14] - 高端商场受冲击显著 北京SKP 2024年销售额同比下降17%[16][17] 商场衰退核心原因 - 消费降级直接影响 城市中产收入减少及资产缩水导致消费能力降低[14] - 即时零售崛起冲击 预计2030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2万亿元 覆盖生鲜、医药、3C数码等商场核心品类[18] - 严重同质化问题 全国购物中心总数超6000座 总建筑面积达5.6亿平方米[20] - 房企抛售商业资产 万达2017年起累计出售77个酒店、13个文旅项目及超85座万达广场 万科2024年七折出售上海七宝万科广场50%股权获23.84亿元[22][23][24] 行业分化与转型 - 成功项目逆势增长 73%购物中心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 78%客流增长[28] - 体验式消费成为新趋势 64%消费者更看重精神消费 北京朝阳合生汇通过二次元活动7天吸引85万人次 销售额近2亿元[30][31] - 便利店业态快速增长 2024年便利店零售额增长4.7% 门店数量达19.6万家 其中90.4%开展鲜食销售[33] 县域商业体发展 - 县域消费快速增长 2024年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比提升至38.8% 乡村消费增速比城镇快0.9个百分点[36] - 县域消费升级明显 2025年春节县域电煮锅销量增超10倍 三明治机增8.6倍 高星级酒店预订量翻番[38] - 品牌加速下沉布局 美宜佳2024年新增超4000家县域门店 瑞幸开放157个三四线城市加盟[39] 行业转型方向 - 服务体验成为核心竞争力 胖东来凭借极致服务实现近百亿销售额[30] - 业态创新持续深化 通过策展型商业、主题街区等满足情感价值需求[30] - 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成为标配 成功项目均通过创新营销和业态调整吸引客群[28]
大量倒闭,商场正在死去?
新浪财经· 2025-08-19 16:26
商场行业整体衰退趋势 - 惠州君尚百货结束20多年运营并于8月停业 [1] - 上海太平洋百货徐汇店、梅龙镇伊势丹百货等经营30年左右商场陆续关闭 [5] - 2024年全国至少38家商场闭店 其中76%运营超10年 外资百货伊势丹关闭多家门店 [6] - 2025年闭店潮持续 王府井旗下多家商场停业 长沙阿波罗商业广场、大连麦凯乐西安路店相继关闭 [6] - 上海爱琴海购物中心50万方建筑体量中室外商铺空置率近90% [5] 消费市场结构性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负 [5] - 2024年全国社消总额同比增长3.5% 但上海同比下降3.1% 北京下降2.7% [7] - 深圳社消增速仅1.1% 广州增速0.03% 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7] - 北京SKP 2024年销售额同比下降17% 该商场曾年销超200亿元 [8] - 限额以上零售业中百货店零售额下降2.4% 便利店/专业店/超市分别增长4.7%/4.2%/2.7% [22] 新兴零售模式冲击 - 即时零售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超2万亿元 [12] - 便利店门店数量达19.6万家 净增1.4万家 90.4%门店开展鲜食销售 [22] - 新零售本地生活服务对商场形成近距离冲击 [11] 商业地产企业资产处置 - 万达2017年出售77个酒店和13个文旅项目 2023-2024年出售超30座万达广场 2025年初出售7座 5月出售广州等城市48座万达广场 [16][17] - 万科2024年2月以23.84亿元七折出售上海七宝万科广场50%股权予领展集团 7月以约20亿元出售上海南翔印象城48%股权予GIC [18] - 世茂/上海证大/绿景中国地产/合景泰富/华侨城/新世界发展等房企同步减持商业资产 [18] 行业转型与创新案例 - 2024年73%购物中心销售总额同比增长 78%客流增长 近半数提袋率上升 [19] - 成都太古里/北京SKP通过引入首店/艺术展览打造商业地标 [19] - 胖东来超市凭借服务实现近百亿经营业绩 [20] - 北京朝阳合生汇通过二次元活动国庆7天吸引85万人次 销售额近2亿元 [20] 县域市场逆势增长 - 2024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 10省份超70% [23] - 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比重提升至38.8% 乡村消费增速比城镇快0.9个百分点 [23] - 2025年春节县域电煮锅销量增超10倍 三明治机增8.6倍 县城酒店预订量增40% 高星级酒店预订翻番 [23] - 美宜佳2024年新增超4000家县域门店 瑞幸开放157个三四线城市加盟 [23]
空山基成都展爆红背后:京基智农如何用“精神消费”找到新增长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7 21:08
公司战略转型 - 京基智农从生猪养殖跨界至艺术IP运营,提出"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双轮驱动战略,将业务延伸至万亿级精神消费市场[2][3] - 公司通过空山基IP展验证顶流IP获取、策展、衍生品设计、在地化运营、私域沉淀五大环节的闭环能力,旨在打造"精神消费运营商"新标签[3][5] - 采用"顶流IP合作+自有IP孵化"双轨模式,短期借势顶流IP提升品牌高度,长期孵化自有IP沉淀价值,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8][9] IP运营方法论 - 选择空山基因其全球辨识度与稀缺性,以及"高端艺术+潮流符号"双重属性,通过"限时、限量、限价"策略首次以几十元至几百元价格带触达大众[5][7] - 成都站定制化设计包括400平方米户外未来主义展厅、可玩性互动产品(如热水显影徽章)及本地化联名周边(机械姬雪糕、川剧元素),实现"全球化IP+本地化表达"[7] - IP业务分为两部分:与顶流IP合作策划限时限量活动强化品牌高度,与腰部IP合作孵化自有核心产品,形成流量反哺与风险分散的闭环[9][10] 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 - 区别于行业竞品"卖产品"模式,公司强调"卖体验+产品",通过沉浸式艺术消费场景提升复购率,如空山基展的社交货币化设计(可吃可玩周边)[10] - 依托上市公司信用、现金流与产业资源,加速IP矩阵扩张与私域流量沉淀,计划每年新增合作IP并提升精准营销能力[10] - 成都站验证"高端IP日常化"模型,当地艺术展览观展人次年均增长超30%,年轻群体潮流文化接受度全国领先[7] 行业洞察 - IP赛道分层明显:顶流IP缺运营、腰部IP缺资源、平台型公司缺品牌溢价,公司通过双轨模式切入市场缺口[8] - 全球孤独经济放大背景下,运营IP构建差异化消费场景、提供情绪价值成为新增长点,参考泡泡玛特、迪士尼等成功案例[4]
十几万买谷,与一分钟安慰:我只是在接住自己
36氪· 2025-08-06 15:27
核心观点 - 年轻消费群体为二次元角色、地下偶像和乙女游戏投入大量资金 以获取情绪支持、关系回应和自我重建 在现实压力下通过消费建立情感喘息空间 [1][2] 二次元周边消费(谷子经济) - 00后消费者在二次元周边投入超10万元 其中单个徽章类制品(吧唧)价格约30元 购买时通常需捆绑冷门角色 单次消费可达2000元以上 [3][6][7] - 消费行为包括购买复数制品(同款商品10-20个)和包尾(all in整盒) 用于拍照摆造型或制作痛包 但实际使用率低 多数制品长期存放未拆箱 [6][7][10] - 购买动机主要为缓解焦虑和提供工作动力 但快乐转瞬即逝 易导致报复性消费 行业存在团长跑路和资金链断裂风险 [11][12] 地下偶像产业 - 地下偶像特典券价格80-100元/张 单场最高消费1500元 年度总支出约4-5万元 演出门票价格区间为几十元至100多元 [16][23] - 特典会提供一对一互动(每分钟半聊天、拍拍立得) 偶像通过画蛋糕、送礼物(如小桌扇、减压玩具)提供情绪价值 粉丝可获得生日祝福和微博互动 [13][16][18] - 现场打Call文化帮助压力发泄 粉丝通过代切(代排队)、切奇饭(合影聚餐)形成社交圈 覆盖单身男性、已婚女性等多类人群 [16][22][23] 乙女游戏市场 - 乙女游戏主要消费点为抽卡养成 玩家采用打赏制消费(如单次充值100元) 总投入约1万元 卡牌剧情提供恋爱模拟和情感支持 [28][32][39] - 游戏功能包括电话互动(如"别太累了"语音)、捏脸系统(提升外表自信)和剧情选择(练习攻击性表达) 促进自我效能感和现实行为改变 [28][34][38] - 消费者从虚拟角色中学习亲密关系处理 并将自我关怀意识内化 部分用户因游戏开始现实恋爱且改善家庭关系 [32][33][39] 消费行为特征 - 消费者在外卖(30元觉得贵)与精神消费间优先选择后者 通过兼职(陪玩收入日数百元)、写作等方式覆盖支出 拒绝借贷消费 [7][10][12] - 精神消费被视作必要支出 包括心理学课程(投入3000-4000元)和游戏消费 在记账中优先级超过物质消费 [39][40] - 消费动机源于现实社交缺失(如朋友情感纽带弱、家庭认可压力) 通过虚拟关系规避人际试探阶段 获得确定性回应 [6][24][32]
权益、固收下半年怎么投?上银基金经理有话说!
证券之星· 2025-07-23 11:26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上半年权益市场延续"9.24"反弹行情趋势,固收市场在历史低位的无风险利率环境中震荡上行,各类基金指数均有收获 [1] - 公募基金二季报密集披露,重点关注权益和固收投资策略 [4] 权益市场 - 2025下半年权益市场向下有"压舱石"力量支撑,向上受经济基本面稳中有进推动,预期股市以震荡为主但中枢上行 [5] - 6月证监会深化"1+6"科创板改革,设置科创成长层,市场活跃度有望延续 [5] - 关注红利、医药、军工、AI应用等景气板块 [5] - 基金经理杨建楠看好创新药行情,国内创新药企通过授权切入全球市场,授权占比快速提升 [6] - 基金经理陈博关注新质生产力发展,如AI、机器人、创新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芯片等高端制造业,以及精神消费领域 [7] - 基金经理卢扬认为大盘蓝筹指数估值回升至10年中位数附近,将更关注自下而上选股和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7] - 基金经理赵治烨+陈博指出新签订单与生产双旺,社零增速逐月回升,坚持价值投资导向 [8] 固收市场 - 下半年OMO利率下调幅度有限,央行将重点呵护银行体系负债端稳定性,存单利率或成为10年期国债隐形下限 [8] - 同业存单、短利率、中短信用是下半年值得关注的品种,可转债供需偏紧支撑估值,纯债价值均值提升至106元 [9] - 基金经理蔡唯峰指出二季度债券市场震荡走低,4月利率快速下行,5月外部冲击缓和,6月关注基本面 [10] - "双20"持有期债基表现稳健,最大回撤均小于0.09%,回撤修复天数不超过16天 [11] - 基金经理陈芳菲认为2季度债市震荡走牛,外部扰动是主要矛盾,保持偏高久期策略 [12] - 基金经理葛沁沁指出二季度3/5/10/30年国债分别下行21/14/17/16bp,信用利差整体压缩4-10bp [12] - 基金经理许佳+赵治烨提到二季度利率快速下行后窄幅盘整,1年国债下行20bp,10年国债下行16bp [14] - 基金经理马小东看好转债后市,预计杀估值风险不大,将采取平衡配置风格 [14] - 基金经理高永指出二季度转债指数创新高,股票市场回暖,组合加强医药和科技配置比例 [15]
轻纺行业主题报告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轻工和纺服行业、运动户外行业、黄金珠宝行业、文创与潮玩IP行业 - **公司**:安踏体育、老富黄金、潮宏基、泡泡玛特、布鲁克 [14]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核心观点**:今年下半年情绪消费和精神消费是核心投资主线,看好运动户外、黄金珠宝、文创潮玩IP三条投资主线 [1][2][13] 2. **论据** - **运动户外赛道** - 今年1 - 5月我国服装零售同比稳定增长,内资运动鞋服品牌运营效率好且健康,存货收入比和应收账款周转表现优,在功能性、设计性和价格上更具性价比 [3][4] - 户外运动成为年轻人社交新浪潮,不同年龄段人群有不同户外诉求,骑行、徒步、登山成主流,一线城市户外消费金额高,户外鞋服是主要消费品类 [5][6] - **黄金珠宝赛道** - 2025年1 - 5月黄金珠宝零售额持续走高,5月零售额月同比接近22%,前5个月累计同比12.3% [7] - 供给端呈现两大趋势,老富黄金主打非遗文化价值吸引高消费群体,潮宏基以IP联名打造低克重珠宝串珠吸引年轻群体 [7][8] - **文创与潮玩IP赛道** - 供给端,故宫文创产品受年轻人喜爱,盲盒赛道通过设置隐藏款制造稀缺性和随机性,上半年火热,下半年仍有潜力 [11][12] - 需求端,文创与潮玩的情绪价值满足了年轻和中年群体释放情绪的需求 [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截止7月2日,今年年初以来纺服板块整体涨5%左右,轻工板块涨6%左右 [1] - 2024年户外运动洞察报告显示,18 - 24岁年轻群体户外诉求与兴趣相关,25 - 34岁人群以缓解压力为主,45岁以上人群通过亲近自然强身健体 [5] - 投资建议关注安踏体育、老富黄金、潮宏基、泡泡玛特、布鲁克五家公司 [14] - 虽看好情绪消费和三条投资主线,但存在一定风险 [14]
同泰慧利混合A,同泰慧利混合C: 同泰慧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10:33
基金产品概况 - 基金简称为同泰慧利混合,基金主代码为008180,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合同生效日为2020年7月3日,报告期末份额总额为69,084,386.23份 [2] - 投资目标为通过主动资产配置追求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资本增值,策略包括动态调整大类资产比例以控制风险 [2] - 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70%+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30%,风险收益特征介于股票型与债券型基金之间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同泰慧利混合A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01%,C份额为-1.11%,同期业绩基准收益率为1.29% [7] - 过去一年A/C份额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8.88%/18.40%,显著跑赢基准10.74%的收益率 [2][3] - 截至报告期末,A/C份额净值分别为1.1226元和1.0982元 [7] 投资组合 - 股票持仓占基金总资产比例达93.78%,前三大行业为文化娱乐(34.19%)、信息技术(43.61%)、商务服务(12.59%) [9][10] - 制造业持仓占比3.81%,未配置债券、贵金属及衍生品 [9][10] - 前十大股票持仓未披露具体名称,但明确未持有港股通标的及流通受限股票 [10] 投资策略与展望 - 基金经理陈宗超(11年从业经验)主导投资,二季度聚焦TMT科技成长板块,重点配置短剧和游戏方向 [5][6] - 认为AI技术与精神消费需求融合将推动短剧/游戏产业商业化,AI在美术制作、智能NPC等环节已实现降本增效 [6][7] - 提示基金风格集中度高,建议投资者采用定投策略平滑波动风险 [7] 份额变动 - 报告期内A份额遭净赎回25.02万份(48.5%),C份额净赎回3.08万份(6.8%),总份额降至69.08万份 [10] - 未出现单一投资者持有超20%份额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未动用固有资金投资本基金 [11]
平安消费精选混合基金经理丁琳:把握精神消费、性价比消费和品牌出海投资主线
全景网· 2025-06-25 16:14
核心观点 - 消费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2025年新消费领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为投资者带来丰富投资机会 [1] 消费趋势展望 - 精神消费成为重要趋势,潮玩市场是典型代表,中国人均GDP在2019年超过1万美元推动需求从物质转向精神层面 [2] - 性价比消费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兴起,零食量贩折扣业态通过渠道变革提升效率,满足消费者精打细算需求 [2] - 消费品牌出海成为企业重要选择,中国消费品企业凭借国内成就和国际实力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2] 新消费投资机会 潮玩 - 潮玩具备消费+情感+收藏+社交属性,全球玩具市场规模2023年达7731亿元,中国份额仅占14%但提升空间大 [3] - 中国潮玩企业依托制造能力和IP资源加速出海,东南亚市场表现良好,未来有望拓展欧美市场 [3] 休闲零食 - 零食量贩折扣业态兴起,2024年中国休闲食品饮料零售市场规模达37380亿元,预计2029年达49477亿元 [4] - 新零售业态通过优化供应链和运营模式提供高性价比产品,满足"多快好省"需求 [4] 国货化妆品 - 2024年中国美妆个护市场规模5372亿元,国货品牌通过提升质量和品牌形象在国际市场崛起 [4] - 个护行业国产化趋势明显,外资品牌份额下降,内资品牌通过创新和渠道拓展快速崛起 [4] 黄金珠宝 - 金价上涨推动黄金饰品需求,低克重产品因预算限制更受青睐,古法黄金工艺增添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5] - 行业进入产品驱动阶段,差异化品牌因"悦己"需求增加迎来发展机遇 [5]
泡泡玛特,听见茅台跳水的声音
搜狐财经· 2025-06-18 00:40
消费趋势对比 - 飞天茅台市场价格跌破2000元,股价从1600元跌至1200元 [3] - 泡泡玛特出现抢购潮,市值达3500亿港元 [3] - 茅台与泡泡玛特均具有高品牌溢价、成瘾性、收藏价值和社交属性 [3] 消费群体分析 - 茅台消费群体依赖高端饭局和体制内需求 [3][8] - 泡泡玛特消费群体为年轻人,提供情绪价值 [7][9] - 茅台代表身份地位,泡泡玛特从廉价起步但自发向上 [5][7] 行业影响 - 禁酒令对茅台短期需求造成显著冲击 [8] - 泡泡玛特的热销反映年轻消费群体的偏好变化 [9] - 白酒消费具有长期历史韧性,短期受政策压制 [10][11][12] 市场动态 - 茅台股价下跌与禁酒令政策直接相关 [3][8] - 泡泡玛特股价上行体现新兴消费趋势 [3][9] - 消费标签化现象明显,高端与廉价产品各有市场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