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体融合

搜索文档
越来越多河、湖、公园水面上活跃着水上运动爱好者 文旅体融合由陆地向水面拓展 划桨板玩皮划艇 上海“水上经济”新场景
解放日报· 2025-08-07 09:57
记者 茅冠隽 水上马拉松,你听说过吗? 今夏,长三角皮划艇水上马拉松赛将在崇明举行,参赛选手从城桥镇的老滧河出发,沿水路划21.1 公里,抵达庙镇的M515文创产业园。而在青浦,"桨下江南"水上马拉松赛已举办多年,路线穿越金泽 古镇、元荡湖、淀山湖,每年都吸引数百名桨类运动爱好者参加。 水上马拉松,只是上海河湖水面热闹程度的一个缩影。留心一下就会发现,上海越来越多河面、湖 面、公园水面上,活跃着桨板、皮划艇等水上运动爱好者。蓬勃兴起的水上运动正不断促进上海"文旅 商体展"深度融合,激发水域活力和魅力。同时,"水上经济"也悄然成为服务消费的新场景。 一条苏州河,早已成为水上运动发烧友的"新赛道"。今年刚入夏,2025苏河湾上海桨板公开赛就在 苏州河静安段举行,400余位选手挥桨逐浪,感受静安苏河湾之美。7月11日至13日,上海之夏2025"半 马苏河"上海赛艇城市精英赛在普陀区苏州河水上运动中心开赛,运动活力与都市魅力完美融合。 在杨浦,新江湾城的部分水面被桨板皮划艇爱好者"解锁",一条经典的"水域漫游亚马逊4.2千 米"路线被开发出来,人们可一边划行一边欣赏新江湾城文化体育公园的美丽景色,偷得浮生半日闲。 炎 ...
贵州“村超”被足协叫停?组委会回应网络谣言
中国新闻网· 2025-06-10 14:04
核心观点 - 贵州"村超"组委会针对网络不实谣言进行辟谣,强调赛事持续运营且发展迅速[1] - "村超"是乡村振兴战略下文旅体融合的成功案例,已成为群众自发参与的草根足球文化品牌[2] - 赛事规模快速扩张,从2023年20支球队增至2025年108支球队,并吸引全球50个国家1200名国际球员参与[2][4] - 赛事带动地方经济显著增长,2025年前五个月游客量达241万人次(同比+11.77%),全年目标超1000万人次[4] - 已形成全国性合作网络,34个省级行政区中28个地区签署合作协议推广"村超"模式[4] - 制定十年发展规划(2025-2035),构建"新三线"足球体系(社会足球+校园足球+职业足球)[4][5] 赛事发展数据 - **规模扩张**:2023年20支球队→2024年62支→2025年108支[2] - **参与范围**: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1300+支球队、全球50个国家1200+名国际球员[2][4] - **赛事场次**:2025年1-5月举办450场,吸引县外32支球队490名球员参赛[2] - **文化展示**:700+支特色拉拉队20万+人参与巡游,3万+人次外地群众参演民族文化活动[2][4] 经济与社会效益 - **旅游拉动**:2023年游客760万人次→2024年940万人次→2025年前五月241万人次(同比+11.77%)[4] - **品牌输出**:打造"'村超'全国冠军赛",推动文旅体融合模式全国复制[4] - **体系创新**:通过"村超"+"班超"+"逐梦"三线体系带动全民健身与足球普及[5] 未来规划 - **长期战略**:发布《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5)》,十年深耕足球梦想[4] - **暑期活动**:2025年第三届"村超"暑期狂欢季将举办总决赛、全国冠军赛及无人机表演等[5]
贵州“村超”被足协叫停?组委会回应
券商中国· 2025-06-10 09:42
贵州"村超"不实信息辟谣 - 贵州村超组委会针对近期大量涉及"村超"的不实信息和虚假谣言发布声明 [1] - 网络上出现"足协指导搅黄了贵州'村超'"、"'村超'被足协叫停了"等虚假信息 [1] - 这些负面言论部分是对"村超"的误解,部分是无中生有、恶意炒作 [1] "村超"赛事性质与发展 - "村超"是榕江38.5万人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发展文旅体融合的伟大尝试 [1] - "村超"源于群众、扎根群众,是草根足球文化赛事 [2] - 赛事最近停赛一周是为了保证高考有序进行 [2] - "村超"致力于打造静水深流、细水长流的长红赛事 [2] "村超"的社会影响 - "村超"出圈后在全网球迷关心下持续火爆 [1] - 赛事已成为植根于人民群众、人民主创的文旅体品牌 [1] - 不实信息对"村超"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1]
贵州“村超”被足协叫停?组委会发声明辟谣
央视网· 2025-06-10 09:28
贵州"村超"发展现状 - "村超"是榕江38.5万人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发展文旅体融合的伟大尝试,已成为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文旅体品牌赛事 [1] - 网络上关于"村超"被叫停的言论均为不实信息和虚假谣言,停赛一周是为保证高考有序进行 [1] - "村超"联赛从2023年20支村级球队发展到2024年62支,再到2024年108支村级球队同场竞技 [2] - 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超1300支球队和全球近50个国家超1200名国际球员来榕江交流 [2][4] - 2024年1至5月举办450场系列赛事,县外32支球队490名球员参与 [2] "村超"经济文化影响 - 2023年吸引游客超760万人次,2024年超940万人次,2025年1-5月超241万人次(同比增长11.77%),全年目标超1000万人次 [3] - 各地非遗文化纷纷亮相"村超",参演外地群众超3万人次,展示包括河南蹴鞠图、台湾歌舞、西藏唐卡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 吸引卡卡、卡纳瓦罗等国际球星到访,逐步成为文化交流、民族交融新典范 [3] - 2024年榕江县60余所中小学校开展2359场次"班超"比赛,覆盖2.66万人次 [3] - 计划到2030年参与"班超"文体活动的学生占比将达80% [3] "村超"品牌扩展与合作 - 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已有28个地区签订合作协议,推广"村超"文旅体融合发展模式 [4] - 计划2024年8月举办全国冠军赛,未来组建多年龄段"村超"全国战队备战2028年"村超"世界杯 [4] - 已开展外出交流20余次,包括2024年8月2日做客佛山"西甲"现场,5月10日参与青海"青超"开幕式 [4] - 期待更多地区举办类似"粤超""浙超"等活动赛事,共同助力中国足球发展 [5] "村超"群众参与度 - 近700支特色啦啦队共20万余人自发参加巡游展示,占榕江县38.5万人口超一半 [2] - 参与者来自各行各业,自带干粮、服装、美食支持活动 [2] - 啦啦队、球员、美食队伍将"村超"氛围带到全国各地 [4]
从“相加”到“相融”:贵州文旅体融合的“破界”实践
新华社· 2025-06-01 14:27
文旅体融合创新 - "村"系列品牌(村马、村超、村BA、村T、村晚)成为贵州文旅体融合的核心驱动力,三都县"村马"赛事单月旅游综合收入超4亿元[2] - 榕江县"村超"2023年吸引游客17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00亿元,带动地方特色餐饮业发展[3] - 非遗元素(苗绣、侗布、银饰)通过时装周等平台实现破圈,45名儿童在中国国际时装周展示"村T"文化[3] 科技赋能传统文旅 - 黄果树瀑布通过全息投影、雾森系统等技术升级夜游项目,2024年安顺市过夜游客增长20%至1300万人次[5] - 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运用全息影像、VR等技术沉浸式演绎红色历史,《红飘带》系列演出成为文旅新标杆[6] - "天文小镇"围绕"中国天眼"打造科幻主题乐园,2024年接待游客129.83万人次[7] 业态升级与品牌创新 - 民宿经济崛起,惠水县"寂村"民宿吸引四川客群,丹寨县将传统苗居改造为运动员民宿,毕节民宿房价涨幅达123%[8] - 酱酒文化跨界旅游,赤水河沿线酒厂转型"卖生活方式",推动产业融合[8] - 贵州推出"小车小团""支支串飞"等创新行程,吸引50多国28支国际球队参与"村超",国际旅行商合作拓展至60余家[9] 数据增长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前两月贵州接待游客1.03亿人次,同比增长7.9%,入境过夜游客增长92.3%[6] - "村超"全网流量数百亿次,"村马"场均吸引游客2万余人[2][3]
以更优服务繁荣文旅市场
新华社· 2025-05-10 20:35
文旅产业整体表现 - 春节假期国内出游5 01亿人次 "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 14亿人次 旅游市场呈现火热有序景象 [1] - 文旅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背后驱动因素包括旅游产品供给丰富 科技融合及服务优化创新 [1] 产品创新与消费场景 - 山东淄博八大局便民市场打造"这有局儿"文商旅综合体 琉璃烧制技艺制作的七宝琉璃树成为打卡热点 [3] - 太原市开通首条观光巴士线路 配备专业讲解员 形成"公交+文旅"新业态 [5] - 贵阳越界影城结合电影《哪吒2》热度举办特色活动 如"丝娃娃"长桌宴 实现光影与烟火气融合 [6][7] - 贵州省榕江县"村超"赛事带动文旅体融合 "五一"期间接待游客40 93万人次(同比+10 5%) 旅游收入4 08亿元(同比+12 7%) [9][10] 服务优化与体验升级 - 云南墨江县通过"节庆+文旅"模式举办国际双胞胎节 吸引全球40多国1 8万余对双胞胎参与 [12] - 墨江县免费开放公共停车位 提供共享房间及帐篷酒店 升级"抹黑脸"民俗活动原料为咖啡粉(含60%咖啡粉+40%植物碳黑) [14][16] - 墨江县"五一"接待游客26 97万人次(同比+36 63%) 旅游收入2 67亿元(同比+39 79%) [18] - 多地推出双语咨询台 控盐餐食 充电保障 文创礼品等精细化服务 如昆明蓝花楹主题观光巴士 无锡机场外籍游客引导 [20][21][23] 行业趋势 - 游客需求从"走马观花"转向"深度体验" 服务标准升级为"优不优" 产业竞争聚焦体验决胜 [22] - 多元场景与优质服务持续释放经济增长动能 如嘉兴义工拍照服务 临沂郯国古城表演 南京夫子庙游览等 [23][25]
赤峰“五一”旅游出圈出彩
内蒙古日报· 2025-05-01 09:26
文旅活动 - 赤峰市宁城县举办"燕山北麓·百里画廊"2025年踏青季系列活动,包含舞狮、高跷队、文艺演出和山地自行车邀请赛等文旅体融合项目 [1] - 翁牛特旗60万亩山杏花盛开,吸引全国游客打卡 [1] - 赤峰和润农业嘉年华开园,设置锦绣前程馆、百卉润和馆、异域风情馆、瓜蔬新艺馆四大主题展馆,融合农业与科技、时尚元素 [1][2] - 巴林左旗举办第三届风筝艺术季,包含万只风筝展演、非遗体验、考古成果展示等14项特色活动 [3] 旅游市场数据 - 赤峰市推出38项重点文旅活动和20余条精品线路,覆盖踏青赏花、非遗民俗、赛事竞技等主题 [4] - 2025年赤峰市预计接待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游客总花费达350亿元 [4] 产业融合策略 - 赤峰和润农业嘉年华通过"四馆、一区、一长廊"设计,将农业与科技、生态、趣味结合,打造绣球花主题赏花地标 [2] - 赤峰市整合全市文旅资源,通过"文旅体农商"融合模式激活市场动能,推动"流量"转化为"留量"和消费"增量"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