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微纳量子纠缠光源
icon
搜索文档
中山大学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7-14 17:52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腔诱导 自发双光子辐射 (STPE) 方案,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 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研发出保真度高达 99.4% 的按需触发式新型微纳量子纠缠光源。 这一成果为新一代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以及功能化光量子信息处理芯片的构建提供了关键支撑。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团队报道了一种与竞争性单光子辐射亮度相当的 STPE 现象,该现象源自确定性地 耦合于高品质微柱腔的单个半导体量子点。这一发现源于微腔中强烈的真空涨落效应,能够直接驱动双激 子跃迁至基态。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自发双光子辐射 (STPE) 是一种二阶量子辐射过程,在天体物理、原子物理和量子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应 用价值。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单量子辐射源按需产生 STPE 的机制,长期以来被认为将彻底革新光子量子 科学与技术。 2025 年 7 月 9 日,中山大学物理学院 刘进 教授团队 ( 王顺发 副教授为第一作者) 在 Nature 期刊发 表了题为: Quantum correlations of spontaneous two-photon emission from a quantum dot 的研究 ...
天舟九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将于近日择机发射;纳米“双光子工厂”问世,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新型量子纠缠光源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7-13 10:02
航天科技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组合体已垂直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发射[1] 量子科技 - 中山大学团队研发出保真度达99.4%的按需触发式新型微纳量子纠缠光源 实现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2] - 该成果为新一代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发展和功能化光量子信息处理芯片构建提供关键支撑[2] 智能制造 - 运来智能机器人研制总部项目落地无锡高新区 总投资超10亿元 将建设5.5万平方米智能机器人研制中心[2] - 项目专注于智能化全向重载物流机器人系统研发制造 助力完善智能制造产业链[2] - 无锡高新区着力打造"6+2+X"现代产业集群 布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5+2+N"未来产业[1] 新能源 - 越南电动车商VinFast与印度BatX Energies合作开展高压电池回收与再利用项目[2] - 合作涵盖高压电池回收 锂/钴/镍等材料回收 以及电池再利用 是VinFast印度市场本地化供应链战略重要组成部分[2]
中国科研团队研发出纳米“双光子工厂”
新华网· 2025-07-11 15:12
研究成果 - 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全新腔诱导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实现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 [1] - 研发保真度高达99.4%的按需触发式新型微纳量子纠缠光源 [1] - 该成果为新一代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和功能化光量子信息处理芯片构建提供关键支撑 [1] 技术突破 - 将双光子辐射效率从小于0.1%提升到约50%,实现可控触发纠缠光子对源 [1] - 基于纳米尺寸固态"人造原子"结构,打造"纳米尺度纠缠光子工厂" [2] - 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保真度创纪录的纠缠光子对 [2] 学术价值 - 解决了自发双光子辐射理论提出60年来实验观测困难的问题 [1] - 突破近40年国际研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困境 [1] - 被《自然》杂志审稿人评价为"双光子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2] 应用前景 - 技术可显著提升量子通信安全性、量子计算可靠性和量子计量精度 [2] - 为功能化光量子信息处理芯片构建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1] - 采用超高品质光学微腔精细调控光子产生过程 [1]
中国科研团队研发出新型量子纠缠光源
环球网资讯· 2025-07-11 15:04
研究成果 - 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提出全新腔诱导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实现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 [1] - 研发保真度高达99.4%的按需触发式新型微纳量子纠缠光源 [1] - 研究成果于7月9日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 [1] 技术突破 - 采用"人造原子"结构实现自发双光子辐射,双光子产生概率从小于0.1%提升到约50% [2] - 设计超高品质光学微腔,在微纳尺度上精细调控光子产生过程 [2] - 突破"光子辐射的二阶量子过程必然远弱于一阶过程"的传统认知 [2] 应用前景 - 量子纠缠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等多个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1] - 该技术可提升量子通信安全性、量子计算可靠性、量子计量精度 [2] - 实现按需触发式纠缠光子对源制备 [2]
纳米“双光子工厂”问世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新型量子纠缠光源
快讯· 2025-07-11 09:22
纳米"双光子工厂"技术突破 - 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提出全新腔诱导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 [1] - 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 [1] - 研发的微纳量子纠缠光源保真度高达99.4% [1] 量子技术应用前景 - 该成果为新一代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1] - 研究成果将推动功能化光量子信息处理芯片的构建 [1] - 相关成果已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