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拖拉机
icon
搜索文档
新“智”涌现助力中国智慧农机“出海”提速 农业尽显“科技范”
央视网· 2025-10-28 14:53
行业展会与成果展示 - 近期多个农业领域国际展会密集举行,包括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2025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大会等 [1] - “智能农机+智慧农业”成为核心吸睛点,以机器人、云平台等具象化形式集中呈现农业新质生产力成果 [1] - 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吸引来自近50个国家的1800余家企业参展 [6] 农机技术发展趋势 - 中国农机呈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科技赋能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1] - 智慧农机成为最大吸睛点,具体产品包括纯电驱动的新能源拖拉机、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等 [1] - 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最高可搭载32个激光头,每个激光头每小时可除掉1万颗杂草,对农田零污染零伤害 [1] 国际化与市场拓展 - 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吸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买家与海外展团,助力中国智慧农机“出海”提速 [1] - 展会吸引外国展团和买家的人数每年都在增长,对产业升级起到助推器作用 [4] - 2025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大会在埃塞俄比亚开幕,标志着中非农业科技合作迈入体系化、平台化、实效化新阶段 [8] 具体合作项目与预期 - 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将通过科技提升茶叶和芝麻产量,并帮助建立产业,进行全产业链赋能 [11] - 通过六个首批项目的实施,预计在三年以内取得肉眼可见的规模化的成果和进展 [11]
多款“黑科技”亮相国际农机展会 智慧农机让农业生产更有“丰”采
央视网· 2025-10-28 10:58
央视网消息:为期三天的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10月28日落下帷幕。作为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农机展,智慧农机成为最大 亮点,这些前沿"黑科技"们长什么样,都有哪些本事呢?一起去看看。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范建华介绍,这几年,展会吸引外国的展团,包括外国的买家的人数每年都在增长。现在,展会已经 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产品的展示,对产业升级起到了助推器作用,很多国内农机企业沿着高端化、智能化,还有绿色化方向发展。 还有我们——农机用到的耕刀、轴承等配件是组成农机的零部件。本次展会共有20万人次观众和我们见面。其中,来自100多个 国家和地区的买家与海外展团助力中国农机"出海"。 大家好,我是新能源拖拉机是纯电驱动的。我运行时噪音很低,主要负责在牧场为奶牛们投饲料,奶牛们对大噪音特别敏感,会 产生应激反应。我的出现不仅能保障奶牛的生长环境,使用成本较传统燃油拖拉机降低80%。 我是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能够通过AI大模型精准识别田里的杂草,最高可以搭载32个激光头,每个激光头每小时可以除掉1万 颗杂草,对农田零污染、零伤害,守护绿色农产品茁壮成长。 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2500多家参展企业带来了最新产 ...
新华社经济随笔:从开镰到“开机”,“黑科技”解锁夏收“密码”
新华社· 2025-06-19 20:16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全国投入联合收割机80多万台 单机日均收获面积达80亩 效率比5年前提高30%以上 [2]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 三大主粮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 国产农机产品类型达4000多种 [3] - 自主6行打包采棉机量产后国内市场占有率近70% 填补高端采棉机国产化空白 [3] 智能化技术应用 - 北斗辅助驾驶 作业质量监测 触控操作终端等设备实现无人作业和定制路线收割 [3] - 9至10公斤/秒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成为跨区作业主流机型 提升收麦速度和质量 [3] - 物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农机产业链智能化转型 多地建设"无人农场" [4] 新能源与技术创新 - 新能源汽车技术向农机领域延伸 混合动力拖拉机受市场欢迎 [4] - 农机装备更新换代带动种子 化肥 农药和农艺技术集成配套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4] - 一季度农业机械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5.7% 海外市场拓展加速 [4] 政策与产业规划 -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加快国产先进农机装备研发应用 [5] -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将农机装备补短板列为阶段性目标 [5] - 政策推进机具装备优化升级 减少机收粮食损耗 [5] 未来发展方向 - 科技创新引领生产要素集聚 补短板强链条支撑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6] - 农机装备市场前景广阔 需持续研发攻关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 [4] - 传统农耕与农业新质生产力融合推动产业升级 [6]
研判2025!中国新能源拖拉机‌行业政策、产业链图谱、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双碳东风+智能革命,中国新能源拖拉机驶入高速增长赛道[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0 09:14
行业概述 - 新能源拖拉机定义为采用电能、氢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驱动的农业机械,核心目标是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并满足智能化需求,主要分为纯电动、混合动力和氢燃料电池三类[2] - 相比传统拖拉机,新能源产品具备环保性(零排放、低噪音≤70dB)、经济性(运营成本降低30%-50%)和智能化(兼容精准农业系统)三大优势,但初始购置成本较高且大功率机型待突破[4][5] - 行业在"双碳"目标和农业现代化双重驱动下迎来黄金发展期,预计未来5年实现技术领跑,2030年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18][25] 技术路线与产品创新 - 混合动力路线占据市场主导(65%份额),中联重科DV3804(380马力)和临工9E系列(340马力)通过无级变速传动和智能能量管理系统提升作业效率25%-35%,油耗降低30%-40%[16][23][24] - 纯电动产品差异化发展,中科原动力2604-ET和悍沃354ET分别搭载智能作业系统与L4级自动驾驶技术,作业成本降低60%,适用于设施农业和南方水田[16][24] - 氢能路线由东风DF2404e引领,突破-30℃极寒启动和12小时持续作业瓶颈,加氢仅需3分钟,代表未来清洁动力方向[16][24] 政策与市场环境 - 政策形成全方位支持体系,包括农机购置补贴(200马力以上无级变速机型补贴最高25万元)、技术创新引导(如《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和应用场景推广[9][10] - 高标准农田建设加速提供应用场景,截至2024年累计建成10亿亩,2030年目标达13.5亿亩,为新能源拖拉机规模化应用创造有利条件[12] - 2025Q1拖拉机总产量15.11万台(同比-7.7%),但大型机型逆势增长6.1%,市场结构性调整推动高端化、新能源化转型[14] 竞争格局与产业链 - 行业呈现"头部集中、梯队分化"格局:第一梯队为中国一拖、潍柴雷沃、中联重科等头部企业;第二梯队为常州东风农机等区域龙头;第三梯队为中科原动力等细分领域创新者[21] - 产业链上游电池/电机仍依赖进口,中游由传统农机企业与新能源车企共同推动,下游聚焦设施农业和智慧农场,充换电设施加速完善[7] - 企业技术布局差异化,混合动力适用大田作业(200-400马力),纯电动主攻设施农业,氢能侧重示范项目和极寒地区[23][24] 未来趋势 - 技术迭代将形成"混动主导、纯电渗透、氢能探索"格局:混动未来3-5年优化能量管理,纯电随电池技术突破续航达15小时,氢能需加氢网络完善[26] - 智能化加速普及,L4级无人驾驶机型已商用,预计2030年实现全自主作业(降本40%),并推动"农机+无人机+传感器"一体化系统发展[28] -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补贴倾斜(较传统机型高30%-50%)、土地流转催生规模化需求、"一带一路"拓展出口市场[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