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农机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服务“两新”多维发力 点燃消费“新引擎”
新浪财经· 2025-11-14 15:19
政策背景与战略定位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1] - 国务院于2024年3月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 [1] - 公司深度解码政策意图,以政策响应新速度、数字服务新维度、生态融合新深度精准发力 [1] 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发展 - 公司积极打造个人消费业务数字化经营体系,建立标准化、常态化的客户触达机制,通过精准客群分析延伸业务场景 [2] - 组合运用“快贷”、“建易贷”、“房易贷”、“养易贷”等产品,截至发文已实现投放17亿元,累计发放贷款4.25万户 [2] - 通过具体案例显示,“建易贷”产品可为客户提供30万元额度,并于申请当天完成开户放款,解决资金困境 [3] 信用卡消费场景激活 - 公司围绕餐饮美食、时尚购物、娱乐休闲、商旅出行、生活服务等场景推出龙卡信用卡专属活动,包括惠吃、惠购、充电随机减等 [4] - 截至一季度末,参与活动人次超1万人次,活动交易额达377万元 [4] - 公司将结合总行信用卡优惠“666”品牌,搭配属地化活动,线下线上同时发力 [4] 支持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 - 公司将央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及财政贴息政策作为重要工具,积极支持名单内企业,实现清单内项目走访全覆盖 [5] - 2025年年初,公司为九方泰禾智能农机装备(青岛)有限公司授信2.5亿元,支持其智慧农业装备数字化研发与制造示范基地项目建设 [6] - 该项目设计新增产能3100台每年,预计年新增产值可达12亿元 [6] 金融创新与绿色消费 - 2024年2月25日,公司成功承销发行全国首批聚焦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的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15亿元 [7] - 该债券募集资金用于高效节能家用电器制造,单台高效节能空调可减排二氧化碳48.44kg,年节约标准煤26.16kg [7] - 公司独家承销崂山、市南、平度等8个区市政府消费券共计7000余万元,并促进汽车、家电家具等耐用消费品市场发展 [6] 业务模式升级与生态构建 - 公司将消费金融从传统信贷支持升级为“政策响应-场景重构-生态培育”的全链条赋能模式 [8] - 公司不断以金融之力对接政策导向与民生需求,扮演政策响应者、场景设计者、生态共建者的多维角色 [8]
四川达州发展数字经济 “数字农具”落地田间
人民日报· 2025-11-10 06:53
数字技术在农业种植的应用 - 大型四发商用无人机完成凌晨货运,将小麦和水稻种子及农用地膜运抵四川达州高新区,并于1小时内完成卸货装货,返程将达州生产的绿色农产品在早上7点前分送至成都各菜市场[1] - 数字育苗工厂通过手机客户端实时控制棚内温度、湿度和光照,并启动自动喷淋系统进行补湿[1] - 虫情监测系统通过集点成网开展水稻多类害虫的拉网式监测,助力万家镇水稻在春旱夏旱及稻飞虱虫害下实现平均亩产735.8公斤的逆势增产[1] - 数字农具普及行动推动智能灌溉、虫情监测、土壤传感等技术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2] 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5G网络、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目前已建成数字乡村示范村11个[2] - 农村宽带接入端口数同比增长23%[2] 数字技术推动产业融合与文旅发展 - 数字技术从一产向三产延伸,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 - 通过VR眼镜、声光技术等数字化手段使国家级非遗“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等古老农耕文化活化,成为巴山大峡谷景区受欢迎的文化体验项目[2] - 经数字化改造的大象洞化身“时空幻旅”体验馆,再现巴文化古老传说[2] - 巴山大峡谷景区开园至今已带动周边数百家农家乐、民宿蓬勃发展[2]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 着力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全链条深度融合,以智慧农业和数字基建为核心[3] - 重点培育农产品电商、智能农机装备、冷链物流等新业态,使数字经济成为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引擎[3]
“数字农具”落地田间
人民日报· 2025-11-10 06:20
数字技术在农业种植的应用 - 大型四发商用无人机完成凌晨货运 将农产品从达州运至成都并于早上7点前完成分送 [1] - 数字育苗工厂通过手机客户端实时控制棚内温度 湿度 光照并启动自动喷淋系统 [1] - 虫情监测系统通过集点成网开展水稻多类害虫拉网式监测 助力水稻在春旱夏旱及虫害下实现平均亩产735.8公斤 [1] - 数字技术推动智能灌溉 虫情监测 土壤传感等技术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 [2] 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5G网络 物联网 大数据等数字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 已建成数字乡村示范村11个 [2] - 农村宽带接入端口数同比增长23% [2] 数字技术推动产业融合与文旅发展 - 数字技术从一产向三产延伸 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 - 通过VR眼镜 声光技术等数字化手段活化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等非遗文化 巴山大峡谷景区带动周边数百家农家乐及民宿发展 [2]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 着力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全链条深度融合 以智慧农业和数字基建为核心 [3] - 重点培育农产品电商 智能农机装备 冷链物流等新业态 [3]
潍坊农产品远销148个国家和地区
齐鲁晚报网· 2025-10-10 22:16
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十四五”成就 - 试验区作为全国首个农业特色对外开放综合试验区,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了由量到质、由形到势的全面变化 [1] - 深化农产品通关便利化改革,业务办理时间较“十三五”末压缩90%以上,企业费用降低30% [2] - 建成全省唯一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十四五”以来完成交易1.3万宗,盘活资产252亿元 [2] - 制订我国第一项畜牧业国际标准,7项蔬菜标准填补国内空白 [2] 农业开放与国际贸易进展 - 引进泰国正大、日本源清田等项目,建设中日韩等国际农业合作园区 [2] - 农产品远销14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年均增长10% [2] - 建成农业服务贸易全球商通中心、北方唯一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通关便利区 [2] - 实现中日农食产品检测结果民间互认,举办第三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农业部长论坛等国际性活动 [2] 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十四五”以来取得农作物新品种权399个,蔬菜种子由70%依赖进口变为70%自主研发 [3] - 北大现代农业研究院在全球首次构建西瓜属超级泛基因组图谱和六倍体小麦完整基因组图谱 [3] - 智能农机装备集群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340马力智能拖拉机填补国内空白 [3] - 培育智慧农场、智慧牧场247家,智能设施农业占比80%,获评首批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 [3] 产业融合与经济发展成果 - “十四五”以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0.9%,达到1358.7亿元,位列全省第1 [3] - 29家企业、112家合作社入选全国500强,数量位列全国地市第1 [3] - 蔬菜、畜禽、花卉、农机、玉米5个产业规模超千亿 [3] - 1350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收2930亿元,年均增长11.1%,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270亿元 [3] “十五五”发展规划 - 试验区将锚定“新时代中国农业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目标 [4] - 计划在引领农业开放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上聚焦用力 [4] - 加快打造开放活力迸发、创新资源富集、产业动能强劲的国际农业合作中心 [4]
科技创新周启幕 法士特共绘智慧农业新蓝图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6 10:14
公司战略转型 - 法士特正式进军智能农机装备领域 实现从单一领域向多元覆盖的战略调整[9] - 智能农机装备是公司8大业务重点领域之一 承载践行科技强国战略和助力国家智慧农业建设的愿景[9] - 公司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与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智能农机传动研究所[31][34] 产品技术突破 - 实现农机动力换挡 CVT无级变速等国产化替代 打破农业装备核心零部件长期受制于人的发展现状[9] - 动力换挡产品功率覆盖180~320马力 作业效率达每小时36亩 B10寿命10000小时 油耗比同类产品低21.7%[21] - CVT产品功率200~360马力 是国内首款商用农机CVT 整车综合效率提升30% 油耗降低31.8%[21] - 新能源农机动力总成功率200~360马力 采用双扁线电机混联架构 综合节油率超37% 零部件数量减少20%[24] 产品线布局 - 农机装备产品涵盖动力机械 收获机械 智能农机核心零部件3大板块 11个系列[19] - 集中展出9款农业装备总成及9款核心零部件 以高效传动技术为核心赋能农作物全周期精准作业[19] - 动力机械板块包括动力换挡 CVT 动力换向及新能源动力总成等多款行业领先产品[21][24] - 收获机械板块采棉机采用动力换挡技术替代高端进口产品 行走马达最大排量180cc/r 驻车制动力矩82000N·m[27] - 核心零部件板块离合器采用特种陶瓷材料耐500°C高温 同步器摩擦性能提升15% 磨损降低50%[27] 行业地位与合作 - 法士特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传动系统及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拥有众多核心专利和深厚行业积淀[5] - 与30家主机厂包括中联农业机械 常州东风农机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共同推动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35] - 公司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国内国际一流科创平台 加快原创型引领型科研成果孵化[40]
研判2025!中国智能农机装备行业发展背景、市场规模及细分市场分析:产业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发展前景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6 11:11
智能农机装备行业概述 - 智能农机集成智能感知、自动控制、定位导航、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精准、智能、高效的农业作业 [1][2] - 主要类别包括自动驾驶拖拉机、智能播种机、智能收割机、无人机、智能灌溉系统、农业机器人和农业传感器 [1][2] - 应用范围覆盖耕、种、管、收、加、运全链条智能化生态 [1][13] 行业发展背景 - 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将智能农机装备列为农业创新核心范畴,形成成熟产业体系和商业化模式 [8] - 中国农业农村部2024年10月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农机具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农机装备研发 [8][9] - 2024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11] 政策支持 - 2024年7月《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意见》重点支持高性能播种机、智能高速插秧机、大型智能高端联合收获机械 [10] - 2024年11月《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推进5G与智能农机深度融合,提升农业传感器、机器人、无人机等装备研发 [10] - 2025年4月《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加强大型高端智能农机和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研发应用 [10] 市场规模 - 智能农机装备规模从2020年12亿元增长至2024年11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7% [1][13] - 2024年中国智能农机渗透率为7.2%,远低于全球市场31.6%的渗透率,显示巨大提升空间 [1][15] 细分市场:智能拖拉机 - 2024年智能拖拉机销量达1.42万台,同比增长67% [1][17] - 智能拖拉机主要为100马力及以上大马力机型,搭载智能感知、电液控制、ISOBUS技术和远程通讯系统 [17] - 自动驾驶技术依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精确农业技术,目前行业渗透率仍较低 [17] 细分市场:智能收获机械 - 2024年智能收获机械销量大幅增长至31.7万台,渗透率接近25% [1][18] - 智能化体现在卫星定位、产量检测、作业检测、路径规划和决策控制等技术应用 [18] - 通过自动识别作物和精确控制作业范围,提高收割效率和质量 [18] 细分市场:植保无人机 - 2024年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25.1万架,作业面积26.7亿亩次,同比增长近25% [1][21] - 植保无人机具有高效、精准、安全优势,成为农业现代化重要支撑 [21] -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高效植保设备需求将持续增长 [21] 行业挑战 - 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表现为科研投入不足、技术与人才培养脱节、技术与市场需求脱节 [23] - 农民对智能技术接受度较低,因认知有限、购置成本高、维修保养费用高 [23] - 政策支持力度需提升,包括资金投入不足、政策导向不明确、政策执行不力等问题 [24][25] 相关企业 - 上市企业包括中联重科、一拖股份、潍柴动力、星光农机、威马农机、极飞科技 [2] - 产业链相关企业涵盖潍柴雷沃、江苏沃得、大疆创新等智能农机装备制造商 [2]
“A拆H”模式升温 头部企业纷纷入群
证券时报· 2025-07-12 01:24
A拆H上市热潮 - A股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A拆H)呈现明显升温态势,涵盖医药、制造、科技等多个领域 [1] - 近期多家公司启动A拆H,包括潍柴雷沃、同仁堂医养、紫金黄金国际、歌尔微、中鼎智能、安得智联等 [1][2][3] - 已登陆港股市场的分拆案例包括南山铝业国际、讯飞医疗科技 [1][6] 分拆公司业务概况 - 潍柴雷沃业务基于两大核心支柱:成套智能农机装备(拖拉机、收获机械等)和智慧农业服务(IoT+AI+大数据) [1] - 紫金黄金国际主营黄金勘查、开采,储量和产量分别居全球第九和第十一 [2] - 同仁堂医养是中国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最大中医院集团(市场份额1.7%),总收入排名第二(市场份额0.2%) [2] - 歌尔微电子为MEMS器件领域龙头,提供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 [3] - 中鼎智能在新能源、医药医疗、冷链等领域提供智能物流系统集成方案 [3] 港股市场吸引力 - 港股允许子公司资产重新估值,避免A股分拆时的估值问题,有助于提升整体市值 [4] - 港股对现金流好、管理规范、盈利模式明确的公司认可度高,尤其缺乏制造业和高技术成长型企业 [4] - 港交所欢迎"重资产+强运营"子业务(如能源服务、工业物流)和传统行业中可成长性子业务 [4] 已上市企业表现 - 南山铝业国际股价较发行价累计上涨36%,有望纳入港股通 [6] - 讯飞医疗科技股价较发行价上涨21.74% [6] - 同仁堂系若分拆成功将形成"一母三子"港股格局(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国药、同仁堂医养),覆盖中医药全产业链 [6] 分拆上市影响 - 子公司股价上涨可增加母公司权益,但分拆后部分利润由外部股东分享 [7] - A拆H增加港股市场供应量,比A股分拆更易被投资者接受 [7] - 港股估值总体低于A股,分拆上市需考虑市场容纳度和公司融资背景 [7]
“智”农工厂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3 05:54
智慧农业工厂技术 - 北京工业大学智慧农业工厂采用"A"字形种植架,实现罗马生菜和番茄等作物的全流程机械化作业,包括播种、移栽、定植、收获和物流包装 [1] - 工厂已累计申请获批100余项发明专利,被中国科协评为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 [1] - 智能设备即将在北京农业园区和温室投入使用,机器人种植的农产品将进入市民餐桌 [1] 全柔性果蔬采摘机器人 - 研发团队历时4代技术更迭,开发出国内首个中空全柔性、主动驱动的瓜果采摘机械手臂,单个番茄采摘仅需5至7秒 [3] - 机械手臂采用八爪鱼式设计,前端模拟人手动作避免损伤作物,后端连接中空气囊管道直接输送至收集箱 [3][4] - 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人视觉系统定位误差不超过5毫米,能精准识别果实成熟度 [5] 机械臂技术创新 - 首创柔性中空机械臂结构设计,实现边摘边吞的仿生形式,但初期面临力学性能不稳定问题 [6] - 团队经过40多天每天十几小时的测试,优化机械算法和硅胶柔性材料配方,解决震颤导致果实破损问题 [6] - 意外发现机械臂可突破传统温室藤蔓高度限制,通过LED照明改造将藤蔓高度从2米提升至6米,使作物单产翻倍 [7] 自动化种植系统 - 开发适用于叶菜、果菜、花卉全系列的智能农机装备,形成从育苗到包装入库的完整自动化生产线 [10] - 种植架采用精密计算的空间布局,通过数字化仿真确定光照时长评价指标和立体栽培参数 [12] - 种植架改良为可移动"A"字形结构,解决上层遮挡问题,使喜阴生菜获得最佳光照条件 [12] 科研与教学融合 - 智慧农业工厂既是科研平台也是教学基地,机械工程专业学生通过拆解设备学习系统工程 [13] - 改革《金工实习》课程,要求学生用一学期时间将钢块磨成"工大锤",培养工匠精神 [14][15] - 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拆解为学生课题,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16] 技术应用拓展 - 科研成果已应用于通州区200亩现代设施农业温室和亚洲最大的翠湖设施农业温室,提升北京蔬菜自给率 [7] - 技术延伸至薄膜生产自动化包装、化工食品等行业智能化改造,提升工业生产效益 [17] - 毕业生参与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工程,拓展技术应用领域 [17]
潍柴动力(02338) - 建议分拆潍柴雷沃并於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
2025-06-20 21:15
上市情况 - 2025年6月20日潍柴雷沃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2][6] - 建议分拆及上市须待批准和考虑市况,不保证进行及时间[3][12] - 按规则计算适用百分比比率预期低于25%,不构成主要交易[9] 股东配额 - 因法律政策障碍,仅拟向H股持有人提供保证配额,议案未通过,不提供[7][8] 业务范围 - 潍柴雷沃从事智能农机装备和智慧农业业务,产品有拖拉机等[10] 后续安排 - 公司将适时就建议分拆及上市作进一步公告[12] 公司人员 - 列出公司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名单[13]
日照|日照市前4个月工业投资增速全省第二
大众日报· 2025-06-10 10:41
工业经济表现 - 日照市1—4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8.4%,高于全省19.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 [2]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位列全省第7 [2] - 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6.5%,居全省第6位 [2] - 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74%,居全省第5位 [2] 产业结构与优势 - 钢铁、粮油、浆纸、汽车4个主导产业支撑有力,15个规上行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快速增长 [2] - 岚山区先进钢铁及配套特色产业集群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3] - 日照先进钢铁制造产业集群入选省先进制造业集群,联合申报的智能农机装备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4] 创新与技术发展 - 拥有省级以上质量标杆企业17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1家、工业设计中心17个、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85个 [2] - 年均实施市级及以上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超100项,累计培育"三首"新产品65项 [2] - 73个项目入选省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导向目录,104个项目入选省级设备更新项目储备清单 [3] 数字化转型 - 建成5个省级"产业大脑"建设试点,东港区产业互联网数字产业集群入选省首批数字产业集群 [3] - 累计培育省级专业化数字化园区14个,数字产业集聚度居全省第5位 [3] - 74家企业通过DCMM贯标,数量位列全省第5 [3] 企业培育与生态 - 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390家、"专精特新"企业510家、小巨人企业21家、瞪羚企业101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6家 [4] - 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开展53场专场对接活动推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4] - 培育省级"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7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5个 [4] 绿色发展与平台建设 - 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2个、绿色工厂15家,省级绿色工厂23家 [3] - 打造金属表面处理中心等平台,依托山钢宝武日照基地等三大产业基地 [3] - 金融机构为75个技改专项贷项目授信9.8亿元、放款7.3亿元,拉动技改投资36.8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