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

搜索文档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QYResearch· 2025-06-27 17:56
电机控制器核心功能 - 作为电动汽车核心部件,负责将整车控制器指令和电池电能转化为控制电机所需的电流电压,直接影响动力性能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市场规模达397.63亿元,预计2031年增至660.53亿元,2025-2031年CAGR为5.73% [2]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2025/2030年渗透率目标45%/60%)、政策支持(双积分、碳中和)及技术升级(高压平台、SiC器件) [2][6] 产品与技术趋势 - 高压电机控制器占据绝对主导,2024年收入份额96.59%,2031年预计升至98.93% [3] - 800V高压平台因适配快充和高功率需求成为主流,碳化硅(SiC)器件加速渗透提升效率 [2] 应用市场格局 - 纯电动汽车(BEV)为当前需求主力,2024年收入占比63.46% [3] - 插电式电动汽车(PHEV)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增速与技术革新推动格局变化 [3] 竞争格局 - 中国市场前三大厂商(比亚迪、特斯拉、汇川联合动力等)2024年合计份额57.37%,行业集中度高 [4] - 核心厂商还包括华为、联合汽车电子、中车时代电气等,未来竞争将加剧 [4][8] 政策与全球化机遇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涵盖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多维度支持 [6] - 中国零部件企业通过技术优势和本土化供应链进入国际采购体系,在欧美成熟市场及"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加速布局 [6] 行业制约因素 - 供应链依赖进口车规级电子元器件(芯片、功率器件等),全球经贸摩擦加剧成本压力 [7] - 下游整车需求波动要求零部件供应商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同时面临主机厂降价传导的利润挤压 [7]
黄山谷捷(301581) - 301581黄山谷捷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8
2025-05-28 15:3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1581,证券简称黄山谷捷 [1] - 2025 年 5 月 28 日上午 9:00,西南证券郑连声等多家机构人员到公司会议室进行现场调研,公司董事长胡恩谓等接待 [2] 市场前景与发展策略 - 2024 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 40.9%,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需求快速增长,市场前景广阔。公司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等为动力,巩固现有业务,拓展相关领域,投入研发提升竞争力,进行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 [2][3] - 公司积极关注行业新趋势,加强新技术等研究,开发新产品,拓展应用场景和领域 [3] 市场竞争应对 - 以“抢占市场,降本增效”为本,加强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平衡市场份额与利润率 [3] 投资者回报 - 努力提升公司经营质量和管理水平,实施提升盈利能力举措,如降本增效、提升自动化水平等,以回报投资者 [3] 财务相关问题 - 2024 年及 2025 年 Q1 应收账款多、收现比下降是因客户支付安排,Q2 及下半年将加大催收力度改善回款 [4] - 公司主要原材料铜材价格波动大,影响主营业务成本和毛利率,公司将提升与供应商合作关系,关注价格行情,拓宽采购渠道,保持价格策略灵活性和库存弹性 [4][5] 核心竞争优势 - 与国内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公司核心竞争优势体现在技术工艺、质量保障、研发能力、市场地位、产能规模等方面 [5]
汇川技术:工控稳定、电车高增,发力AI、机器人-20250516
西南证券· 2025-05-16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持有”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收增长,归母净利润下降,2025年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增长;工控稳定、电车高增,发力AI、机器人;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持续增长,业务多点开花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收370.41亿元,同比增长21.8%;归母净利润42.85亿元,同比变化 - 9.6%;扣非归母净利润40.36亿元,同比变化 - 0.9% [1] - 2024年Q4单季度营收116.44亿元,同比增长13.1%,环比增长26.4%;归母净利润9.32亿元,同比变化 - 34.5%,环比变化 - 24.6%;扣非归母净利润9.01亿元,同比变化 - 12.1%,环比变化 - 15.5% [1] - 2025年Q1营收89.78亿元,同比增长38.3%,环比变化 - 22.9%;归母净利润13.23亿元,同比增长63.1%,环比增长42.0%;扣非归母净利润12.34亿元,同比增长55.9%,环比增长36.9%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459.6亿元、563.2亿元、652.2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2.24亿元、62.31亿元、71.83亿元 [2][6] 业务情况 - 2024年通用自动化业务销售收入约152亿元,同比增长约1%;智慧电梯业务销售收入约49亿元,同比下降约7%;轨道交通业务销售收入约5.6亿元,同比增长约2% [6]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业务销售收入约160亿元,同比增长约70%,在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控制器、电驱总成、定子装机量等产品市场有一定份额 [6] - 2024年组建工业AI核心开发者团队,布局人形机器人业务,研发出高性能关节部件样机 [6] 盈利预测假设 - 2025 - 2027年通用自动化板块各层级订单交付有不同增速,工业机器人增速分别为50%/30%/20% [7] - 2025 - 2027年电车&轨交板块销量增速分别为43%/30%/20%,单价维持稳定 [7] - 受益规模效应,业务毛利率趋稳向上 [7] 财务指标预测 - 2025 - 2027年销售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4.07%、22.56%、15.80%;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0.06%、19.66%、15.34%;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1.34%、19.41%、15.32% [8] - 2025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8.95%、28.33%、27.89%;净利率分别为11.48%、11.18%、11.13%;ROE分别为16.05%、16.52%、16.4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