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用伺服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汇川技术(300124):工控下游复苏延续,智能机器人备受关注
东莞证券· 2025-11-03 17:20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6]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2025年三季度业绩稳健增长,工控下游复苏延续,智能机器人业务备受关注 [1][4] - 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和新能源业务营收均实现增长,并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加速海外拓展维持竞争力 [4] - 公司在工业AI和人形机器人等战略业务上快速推进,展示了从硬件到平台的全栈能力 [4] - 基于盈利预测,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预计持续增长,对应市盈率(PE)呈现下降趋势 [5][6] 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316.63亿元,同比增长24.67%;归母净利润42.54亿元,同比增长26.84% [4]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29.27%,同比下降1.75个百分点;净利率13.64%,同比提升0.19个百分点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11.53亿元,同比增长21.05%,环比下降3.28%;归母净利润12.86亿元,同比增长4.04%,环比下降21.87%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27.51%,同比下降2.1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13个百分点;净利率11.77%,同比下降1.9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64个百分点 [4] 各业务板块表现 - 通用自动化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约131.00亿元,同比增长约20.00%,增长动力来自锂电、工程机械、汽车等行业,以及机床、半导体、纺织等行业的加速增长 [4] - 通用自动化业务细分表现:通用变频器营收约40.50亿元,通用伺服系统营收约53.40亿元,PLC&HMI营收约12.90亿元,工业机器人营收约8.70亿元 [4] - 新能源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约144.00亿元,同比增长约39.00%,高增长得益于第三季度新增定点项目超20个,前三季度累计定点项目约60个,以及欧洲大客户放量带动海外营收同比增长超50.00% [4] 战略进展与未来展望 - 公司在工业AI技术平台与产品融合方面取得进展,完成并落地iFG平台架构,形成覆盖数据、开发、训练、应用全链路的工业AI软件体系 [4] - 人形机器人相关工作中,低压高功率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及关节模组等产品从样机研究进入开发阶段;持续优化行星滚柱丝杠工艺并为大客户定制直线模组且完成送样;已启动上肢部件的开发工作 [4] - 公司在2025年9月工博会展示了从机器人硬件到AI平台的全栈能力 [4] - 盈利预测显示,公司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预计分别为460.31亿元、560.20亿元、661.09亿元,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55.45亿元、69.22亿元、81.49亿元,基本每股收益(EPS)预计分别为2.05元、2.56元、3.01元 [5] - 对应2025-2027年预测每股收益的市盈率(PE)分别为38倍、30倍、26倍 [6]
汇川技术(300124):通用自动化业务稳增,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速亮眼
民生证券· 2025-10-28 23:35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汇川技术维持“推荐”评级 [3][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增长,营业收入316.63亿元,同比增长24.67%,归母净利润42.54亿元,同比增长26.84% [1] - 通用自动化业务维持稳健增长,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速亮眼,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1][2] - 公司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等新领域,产品布局逐步完善,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2] - 基于公司在工控领域的优势以及新能源车、海外市场等增量贡献,预计公司2025-2027年业绩将持续增长 [3] 2025年三季报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6.63亿元,同比增长24.67%,归母净利润42.54亿元,同比增长26.84%,扣非归母净利润38.88亿元,同比增长24.0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11.53亿元,同比增长21.05%,归母净利润12.86亿元,同比增长4.04%,扣非归母净利润12.17亿元,同比增长14.11% [1] 业务分部表现 - 通用自动化业务(含工业机器人)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约131亿元,同比增长约20% [1] - 通用变频器产品销售收入约40.5亿元,通用伺服系统销售收入约53.4亿元,PLC&HMI销售收入约12.9亿元,工业机器人(含精密机械)销售收入约8.7亿元 [1] - 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约148亿元,同比增长约38% [2] - 公司在建工程余额增长至13.18亿元,同比增长43.43%,主要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等项目投入,为后续增长提供产能支撑 [2] 新业务布局与研发进展 - 公司围绕核心零部件及具身智能场景化解决方案推进人形机器人工作 [2] - 低压高功率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及关节模组等产品从样机研究进入开发阶段 [2] - 行星滚柱丝杠产品已完成为大客户定制的高性能直线模组送样工作 [2] - 已启动基于工业及协作臂技术积累的上肢部件开发工作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年营收476.00亿元,同比增长28.5%,归母净利润55.30亿元,同比增长29.0% [3][7] - 预计2026年营收590.61亿元,同比增长24.1%,归母净利润67.88亿元,同比增长22.8% [3][7] - 预计2027年营收712.23亿元,同比增长20.6%,归母净利润79.01亿元,同比增长16.4% [3][7] - 以2025年10月28日收盘价计算,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8倍、31倍、26倍 [3][7]
汇川技术(300124)季报点评:2025Q3业绩持续增长 工博会展出机器人系列产品
新浪财经· 2025-10-28 14:3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16.63亿元,同比增长24.67%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2.54亿元,同比增长26.84% [1] - 2025年单三季度营业收入111.53亿元,同比增长21.05% [1] - 2025年单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2.86亿元,同比增长4.04% [1] 分业务收入情况 - 通用自动化业务销售收入约131亿元,同比增长约20% [2] - 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业务销售收入约148亿元,同比增长约38% [2] - 智慧电梯业务销售收入约3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2]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29.27%,同比下降1.75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率13.64%,同比增加0.19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合计16.51%,同比下降1.61个百分点 [2] - 2025年单三季度毛利率27.51%,同比减少2.18个百分点 [3] - 2025年单三季度净利率11.77%,同比减少1.98个百分点 [3] 单三季度利润增速分析 - 单三季度利润增速放缓,主要受联营公司联合动力影响 [3] - 联合动力单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下滑15.55% [3] 新兴业务布局 - 公司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业务 [3] - 在工博会上首次展出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 [3] 未来展望与评级 - 公司在工控自动化领域成长空间大,出海将进一步打开天花板 [4] - 新能源汽车业务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4] - 维持2025-2027年盈利预测为56.15亿元、61.30亿元、69.16亿元 [4]
汇川技术(300124):2025Q3 业绩持续增长,工博会展出机器人系列产品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8 14:3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持续增长,营业收入316.63亿元,同比增长24.67%,归母净利润42.54亿元,同比增长26.84% [5] - 公司在工控自动化领域成长空间大,新能源汽车业务快速增长,出海将进一步打开成长天花板 [8] - 公司在2025年工博会上首次展出了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业务 [8] - 维持2025-2027年盈利预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15亿元、61.30亿元、69.16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8倍、35倍、31倍 [7][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1.53亿元,同比增长21.05%;归母净利润12.86亿元,同比增长4.04%;扣非归母净利润12.17亿元,同比增长14.11% [5]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9.27%,同比下降1.75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3.64%,同比增加0.19个百分点 [8] - 2025年单三季度毛利率为27.51%,同比下降2.1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1.77%,同比下降1.98个百分点 [8]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合计为16.51%,同比下降1.61个百分点,费用管控良好 [8] 分业务表现 - 通用自动化(含工业机器人)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131亿元,同比增长约20% [8] - 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148亿元,同比增长约38% [8] - 智慧电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3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8] - 子公司联合动力2025年单三季度收入53.77亿元,同比增长15.32%,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下滑15.55%,影响了公司单季度利润增速 [8] 财务数据预测 - 预测2025年营业总收入472.85亿元,同比增长27.7%;2026年566.13亿元,同比增长19.7%;2027年656.20亿元,同比增长15.9% [7] - 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56.15亿元,同比增长31.0%;2026年61.30亿元,同比增长9.2%;2027年69.16亿元,同比增长12.8% [7] - 预测毛利率2025E为27.7%,2026E为26.5%,2027E为26.2% [7] - 预测净资产收益率(ROE)2025E为17.1%,2026E为16.2%,2027E为15.9% [7]
汇川技术(300124):2025Q3业绩持续增长,工博会展出机器人系列产品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8 13:10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持续增长,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提升[5] - 通用自动化和新能源汽车业务是增长主要驱动力,但单三季度利润增速因新能源车业务利润下滑而放缓[8] - 公司在工博会展出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新业务[8] - 公司在工控自动化领域成长空间广阔,出海战略将进一步提升天花板,新能源汽车业务快速增长且盈利能力持续提升[8] - 维持2025-2027年盈利预测,对应市盈率估值具吸引力[8]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663亿元,同比增长2467%;归母净利润4254亿元,同比增长2684%[5] - 2025年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153亿元,同比增长2105%;归母净利润1286亿元,同比增长404%[5]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927%,同比下降175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364%,同比上升019个百分点[8] - 2025年单三季度毛利率为2751%,同比下降21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177%,同比下降198个百分点[8] - 费用管控良好,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合计为1651%,同比下降161个百分点[8] 分业务表现 - 通用自动化业务(含工业机器人)实现销售收入约131亿元,同比增长约20%[8] - 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148亿元,同比增长约38%[8] - 智慧电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3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8] - 通用变频器产品销售收入约405亿元,通用伺服系统销售收入约534亿元,PLC&HMI销售收入约129亿元,工业机器人(含精密机械)销售收入约87亿元[8] 盈利预测 - 预测2025年营业总收入47285亿元,同比增长277%;归母净利润5615亿元,同比增长310%[7] - 预测2026年营业总收入56613亿元,同比增长197%;归母净利润6130亿元,同比增长92%[7] - 预测2027年营业总收入65620亿元,同比增长159%;归母净利润6916亿元,同比增长128%[7]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07元、226元、256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8倍、35倍、31倍[7]
工控界“小华为”业绩创新高但增速放缓,押注机器人、重返储能可破局吗?
新浪财经· 2025-10-25 17:15
公司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收达316.63亿元,同比增长24.67%,为历史同期首次突破300亿元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2.54亿元,同比增长26.84%,几乎达到2024年全年水平 [1] - 公司对销售、管理及财务费用实施了审慎控制,费用增速整体低于营收增速,投资收益也对利润增长作出贡献 [1] - 公司营收同比增速已从2020-2021年的55%以上回落至2024年的21.77% [6]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从2020年的120.62%连续四年下滑,并在2024年出现负增长,净利润降至42.85亿元,同比下滑9.62% [6][8] 盈利能力与毛利率 - 公司毛利率从2020年的38.96%下降至2024年的28.7%,五年内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 [8] - 今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9.27%,同比下滑1个百分点,主要受毛利率更低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影响 [8] 业务板块构成 - 公司业务主要分为四大板块:通用自动化、新能源汽车、智慧电梯、轨道交通 [10] - 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148亿元,同比增长约38%,占比约47%,成为第一大营收来源 [11] - 通用自动化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131亿元,同比增长约20%,占营业收入比例约四成 [11] - 智慧电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3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11] 市场竞争格局与国产替代 - 公司在自动化领域的竞争对手主要是西门子、ABB、安川等外资品牌 [11] - 公司作为本土企业,拥有国产化政策支持、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性价比高等优势,能加速扩大市场份额 [11] - 公司国产替代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大多仍由外资企业占据,在高端应用场景和流程行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2] - 去年公司通用伺服系统、低压及中高压变频器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均为第一,工业机器人产品排名第三 [12] 新业务布局:人形机器人 - 公司将智能机器人业务视为新的增长曲线,依托在运动控制、伺服驱动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于2024年正式布局人形机器人业务 [14] - 2024年研发出高性能关节部件样机,包括低压高功率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及模组、行星滚柱丝杠等,部分样机性能超出预期 [14] - 2025年计划持续开展小脑领域研发,推动零部件产品走向市场,并开发面向工业场景的具身智能解决方案 [15] - 在工博会上展出了七自由度仿生臂、行星关节执行器等多款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产品,并已形成小订单采购 [15] - 公司进行组织调整,将工业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结合,组建全新的"工业智能机器人"业务部门 [15]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29.94亿元,同比增长约36%,增长主要用于软件、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及智能汽车底盘的研发 [15] -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元,占全球约50%,但行业仍面临核心技术不成熟、研发成本高、商业化落地不明朗等困境 [16] 新业务布局:储能 - 公司于今年5月高调宣布重返储能领域,此前在2022年中国企业国内储能中大功率PCS出货量排名第三 [16] - 重返后迅速落地合作,包括与中储科技、Genaspi Energy就共建澳洲1.2GW/3.9GWh的Bundey项目战略签约,并与星纪云能、南网能源达成合作 [17] - 在2025 EESA储能峰会上发布多款全球首发储能产品,包括液冷430kW组串式PCS、3.5MW大功率集中式PCS等 [17] - 其战略布局已获得资本市场认可,被同花顺新归类于"储能-储能变流器"细分方向 [17] - 当前国内储能行业竞争白热化,锂电储能系统价格近三年暴跌近八成,市场均价已低于成本价,全行业面临普遍亏损 [17] - 截至2025年10月23日,经营范围含"储能"的存续/在业企业注册量超33万家,异常状态企业数量已超5万家 [18] - 公司重返储能主要看好未来能源供给结构转变背景下电网控制调节带来的联网储能管理机遇,以及全球电力供应需求增长带来的储能需求 [18]
汇川技术(300124):Q3收入同比快增,工控业务景气向上
华泰证券· 2025-10-24 16:19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维持对汇川技术的“买入”评级 [7] - 基于2026年42倍市盈率,目标价为104.41元人民币,较前值92.41元有所上调 [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11.53亿元,同比增长21.05%,但环比下降3.28%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2.86亿元,同比增长4.04%,环比下降21.87%,低于预期的14.08亿元 [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达316.63亿元,同比增长24.67%;累计归母净利润为42.54亿元,同比增长26.84% [1]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7.51%,同比及环比分别下降2.18和2.1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1.77%,同比及环比分别下降1.98和2.64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40.28%,研发费用率达9.22% [2] 分业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工控业务收入约131亿元,同比增长约20% [3] - 工控业务细分中,通用变频器/通用伺服系统/PLC&HMI/工业机器人收入分别为40.5/53.4/12.9/8.7亿元 [3] - 估算2025年第三季度工控业务收入约43亿元,同比增长27%;新能源汽车与轨交业务收入约55亿元,同比增长23% [3] - 2025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与轨交业务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38%;智慧电梯业务收入3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3] 战略布局与增长驱动 - 公司积极投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已构建从研发到大批量制造的完整体系,并在9月工博会展出相关核心部件 [4] - 战略上采取“核心部件+场景方案”双轮驱动,依托在工控领域积累的技术、客户与供应链优势 [4] - 工控业务订单持续向好,收入增速超越行业表现,公司正加速全球市场突破以提升份额 [3] - 新能源汽车业务方面,联合动力于9月在创业板上市,长期看好其巩固第三方头部地位及规模效应带来的盈利提升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35/67.28/81.27亿元,三年复合增速为23.78% [5] - 对应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预测分别为2.04/2.49/3.00元 [5] - 基于2026年42倍市盈率给予目标价,高于可比公司39倍的Wind一致预期均值,溢价源于其行业龙头地位、工控业务出海及人形机器人布局领先 [5]
汇川技术(300124):三季度收入稳健增长 通用自动化及新能源业务持续发力
新浪财经· 2025-10-24 08:37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16.63亿元,同比增长24.67%,实现归母净利润42.54亿元,同比增长26.84% [1] - 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1.53亿元,同比增长21.05%,实现归母净利润12.86亿元,同比增长4.0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2.17亿元,同比增长14.11% [1] - 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7.51%,同比降低2.1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1.77%,同比降低1.98个百分点,主要受新能源车占比提升影响 [1] - 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为29.94亿元,同比增长35.72%,研发费用率提升至9.46% [1] 业务分部表现 - 前三季度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约131亿元,同比增长约20%,其中通用变频器、通用伺服系统、PLC&HMI、工业机器人收入分别约40.5亿元、53.4亿元、12.9亿元、8.7亿元 [2] - 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业务收入约148亿元,同比增长约38% [2] - 前三季度智慧电梯业务收入约3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2] 市场份额与竞争地位 - 公司通用伺服系统市场份额约32%,低压变频器产品份额约22%,均位居市场第一 [2] - 公司小型PLC产品份额约7.0%,中大型PLC产品份额约5.1%,工业机器人份额约8.2%,SCARA机器人份额约20.4% [2] - 公司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控制器产品份额约10.1%排名第二,新能源乘用车电驱总成份额为7.1%,新能源乘用车定子装机量份额为11.3%,新能源乘用车OBC产品份额为5.1% [2] 战略布局与增长前景 - 公司在夯实核心业务基础上,通过前瞻性战略布局推动业务边界延伸,围绕国际化、数字化、能源管理、AI、人形机器人等打造业绩增长新引擎 [2]
上市公司动态 | 华夏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降2.86%;华工科技筹划港交所上市,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40.92%
搜狐财经· 2025-10-23 23:16
华夏银行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48.81亿元,同比下降8.79%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9.82亿元,同比下降2.86% [1]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93.59亿元,同比下降15.02%,但净利润65.12亿元,同比增长7.62% [1] - 报告期末资产总额45,863.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80% [2] - 报告期末贷款总额24,355.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3%,存款总额23,389.6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72% [2] - 不良贷款率1.58%,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3] 华工科技业绩与资本运作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10.38亿元,同比增长22.62%,净利润13.21亿元,同比增长40.92% [5]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4.09亿元,同比下降10.33%,但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31.15% [5] - 公司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4] 汇川技术业务增长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16.63亿元,同比增长24.67%,净利润42.54亿元,同比增长26.84% [6]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11.53亿元,同比增长21.05%,净利润12.86亿元,同比增长4.04% [6] - 通用自动化业务销售收入约131亿元,同比增长约20%,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业务销售收入约148亿元,同比增长约38% [7] 宝丰能源业绩大幅提升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55.45亿元,同比增长46.43%,净利润89.5亿元,同比增长97.27% [8]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27.25亿元,同比增长72.49%,净利润32.32亿元,同比增长162.34% [8] - 业绩增长主要由于内蒙古烯烃项目投产导致产能和产销量增加 [9] 生益科技与生益电子业绩预增 - 生益科技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4.2亿元至24.6亿元,同比增长76%至79% [10] - 业绩增长因覆铜板销量上升、产品结构优化及毛利率提升 [10] - 生益电子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0.74亿元至11.5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6%至519% [34] 化工与材料公司业绩 - 巨化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32.48亿元,同比增长160.22%,主要因制冷剂产品价格上升 [11] - 川发龙蟒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50.91% [17] 科技与软件公司业绩 - 拓维信息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852.03% [18] - 汇顶科技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87.95%,增长系营收、毛利率提升及出售资产所致 [19] - 广联达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7395.19万元,同比增长244.89% [20] 其他行业公司业绩 - 山金国际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4.60亿元,同比增长42.39% [26] - 爱玛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9.07亿元,同比增长22.78% [33] - 珠江啤酒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9.44亿元,同比增长17.05%,啤酒销量120.35万吨,同比增长1.83% [35] - 中远海特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3.29亿元,同比增长10.54%,营收增长因运力规模增加 [24] 业绩下滑或亏损公司 - 电投能源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41.18亿元,同比下降6.40% [21][22] - 苏泊尔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3.66亿元,同比下降4.66% [25] - 华大基因2025年前三季度净亏损0.21亿元,但亏损同比收窄82.78% [16] - 华大智造2025年前三季度净亏损1.2亿元,但同比减亏74.2% [23] - 众泰汽车2025年前三季度净亏损2.23亿元 [30] 再融资与资本运作 - 双良节能拟定向增发股票募资不超过12.92亿元,用于零碳工厂、制氢装备等项目 [12][13] - 科博达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14.91亿元,用于汽车电子产能扩建及研发项目 [14] 公司治理与监管 - 华泰证券子公司华泰期货选举赵昌涛为新任董事长 [28] - 凯格精机因募投项目资金使用问题收到深交所监管函 [15]
深走访・提质效丨资本市场赋能“中国工控龙头” 汇川技术筑新质生产力根基
证券时报网· 2025-10-23 19:57
公司发展历程与资本市场互动 - 公司于2010年9月2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上市时年营收为17.26亿元,核心产品集中于工业变频器领域 [2] - 上市不仅带来发展资金,更使公司治理体系实现质的飞跃,为后续业务扩张打下基础 [2] - 通过资本工具灵活运用实现产业边界突破,例如2019年以24.87亿元收购上海贝思特电气,从电梯电控单一产品供应商升级为电气大配套解决方案服务商 [2] - 2021年通过定增募集21.05亿元,用于收购汇川控制49%股权以及投资智能化工厂与工业软件平台 [2] - 自上市以来已实施七期股权激励计划与两期长效员工持股计划,覆盖多层级团队,形成人才激励-技术突破-业绩增长的正向循环 [3] - 2013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从17.26亿元增长至370.41亿元,归母净利润从8.34亿元增长至42.85亿元,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超20倍和4倍增长 [3] 核心技术优势与研发投入 - 公司坚持技术创新驱动,构建多层次、多产品、多场景的核心技术优势 [4] - 截至2024年底,累计获得2886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核心技术覆盖信息层、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的各类产品 [4] - 2024年研发投入达31.47亿元,研发费用率为8.5%,研发团队规模达5538人 [4] -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公司通用伺服系统国内市占率为28.3%,低压变频器市占率为18.6%,均位居行业第一 [5] - SCARA机器人市占率为27.3%,登顶行业榜首 [5] -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机控制器产品市占率为10.7%,仅次于比亚迪 [5] -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工艺的结合,积累了跨行业的应用经验,涵盖工业自动化、电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 [5] - 2024年面临工业自动化市场整体下滑1.7%的压力,公司仍实现营收正增长 [5] 未来增长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以国际化、双碳能源管理、数字化三大战略为抓手,培育新质生产力增长极 [6] - 国际化布局聚焦泛亚太区、欧洲区和美洲区,瞄准海外市场容量是国内三倍的广阔空间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总收入约13.2亿元,同比增长39%,占总营业收入约6.4% [6] - 双碳目标下的能源管理业务是重点方向,依托电力电子平台技术,输出高效可靠的储能产品及数字化能源解决方案 [6] - 数字化业务深耕数字装备、数字能源与数字工厂三大核心赛道,为工业用户提供数自融合的综合解决方案 [6] - 公司将ESG理念深度融入发展基因,2024年完成200余家主要供应商的绿色供应链调查,被纳入多项ESG指数并荣获相关奖项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