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贷

搜索文档
重庆合川:金融助力科技企业勇闯创新“赛道”
金融时报· 2025-08-14 10:35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合川分行通过政策激励、服务创新和精准滴灌三大举措 推动科技金融赋能辖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 截至2025年5月辖内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364亿元 累计助推1200余户企业发展壮大[1][2][3][4] 政策支持与融资对接 - 构建政策激励与市场导向双轮驱动模式 联合行业主管部门搭建融资平台 2024年以来召开4次科技金融专题融资对接会[2] - 推出近10款创新信贷产品 包括最高授信5000万元、最快3个工作日内放款的"科创贷""科创e贷"等产品[2] - 2024年以来辖区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新增88亿元 科技创新再贷款备选清单内企业和项目获得授信4.8亿元 放款1.7亿元[2] - 建设银行合川支行通过知识产权质押为重庆展世科技发放800万元"善新贷" 一周内完成资金落地[2] 金融服务创新 - 指导商业银行建立三体系服务模式:综合服务体系、科技金融产品体系、业务优化流程体系 提供"一企一策"定制化方案[3] - 重庆农商行铜梁支行为龙剑机械制造制定1.3亿元综合授信方案 包含4000万元"新质生产力贷"和5000万元"技改专项贷" 突破传统抵押物限制[3] - 邮储银行铜梁支行与区科学技术局合作推出"创新积分贷""科创信用贷" 获得重庆市首批"科技支行"称号[4] 企业融资成效 - 邮储银行铜梁支行截至2025年5月科技型企业贷款结余62户 贷款余额2.1751亿元[4] - 通过"科创信用贷"为重庆市和京碳素材料有限公司开辟绿色审批通道 7个工作日内完成尽调放款 该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30%且拥有21项发明专利[4] - 政策覆盖轻资产科技企业 有效解决初创企业因缺乏抵押物导致的融资困境[2][4] 产业推动效果 - 全流程护航科技型企业发展 将企业科创价值转化为授信资本 形成从初创期到成熟期的全链条赋能机制[2][3] - 通过跨部门协同引导金融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倾斜 精准支持技术改造和创新型企业发展[3][4] - 央地金融协同机制持续深化 推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科技企业[4]
江西辖内农商银行交出高质量发展“半年报”
金融时报· 2025-07-24 10:37
公司业绩表现 - 江西辖内农商银行资产总额突破1.4万亿元,存贷款规模突破2.1万亿元,稳居全省金融机构首位 [1] - 存款增量创历年之最,信贷投放超额完成"过半"计划,营收利润"双增长",成本风险"双下降" [1] - 至6月末,资产总额14059亿元,较年初增加872亿元;存款余额11836亿元,较年初增加990亿元,同比多增276亿元;贷款余额9411亿元,较年初增加395亿元,信贷投放完成省政府下达全年计划的68% [3] - 上半年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5%,净利润增幅高于全国农信系统平均水平,缴纳各项税收30.11亿元 [3] 改革与发展 - 江西农商联合银行于2025年4月17日挂牌开业,江西省成为全国第7个获批创立农商联合银行的省份 [2] - 建立完善党的垂直领导和自上而下资本纽带"双线并行"的管理体制,全面重构组织架构 [2] - 实施全面降本增效和固本培新六大专项行动 [3] - 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八行战略" [2] 金融服务与创新 - 发放全省30%左右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覆盖率近40% [4] -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发放全省首笔"科创积分贷"、首批"新质生产力贷" [4] - 绿色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6.8个百分点 [5] - 发放了占全省近1/2普惠涉农贷款和近1/3的普惠小微贷款,今年新增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超97% [6] - 贷款客户数突破440万户,其中用信客户首超300万户 [6] - 数字金融客户超1500万户,网点智能化转型率超95% [7] 风险管理与合规 - 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拨备覆盖率持续提升,监管指标整体好于监管标准、优于全国农信系统平均水平 [8] - 2024年末,央行评级处于"绿区"(1-5级)的占比八成以上,2级农商银行较2023年末增加8家 [8] - 建立加强风险管理"三道防线"互动联动10项机制,在全国率先搭建集中式风险指标监测预警系统 [9] 企业文化与党建 - 创建"红农商·赣先锋"特色党建品牌,配套实施六大工程 [3] - 建立干部"进退留转"机制,对高管人员实行"三维考核",对支行行长实施"三个一批"工程 [3] - 树立"合规从高管做起、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全面开展内控合规建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