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载相控阵天线
icon
搜索文档
通宇通讯(002792) - 002792通宇通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6
2025-05-06 18:40
公司接待信息 - 活动类别为分析师会议、其他(线上交流) [2] - 参与单位有华泰证券、华泰柏瑞基金等 [2] - 时间为2025年5月6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2] - 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黄华、投资者关系经理张炜亮、证券事务代表邓家庆 [2] 业绩情况 2024年业绩 - 营业收入约119,400.24万元,同比下降约7.7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138.51万元,同比下降约49.00%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约 - 165.63万元,同比上涨约91.59% [2] - 海外市场收入43,593.01万元,同比增长21.29% [3] - 卫星通信业务营收约4,280.0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3.58% [4]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 营业收入约25,069.71万元,同比增长约6.08%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18.20万元,同比增长约128.26%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约386.81万元,同比上涨约157.91% [3] 业务拓展与展望 海外业务 - 设立一带一路、独联体和东南亚国家办事处,组建本地化团队推动订单落地 [3] - 今年一季度中东、迪拜、阿联酋、东南亚和俄罗斯等市场业务拓展良好 [3] - Macro wifi产品在印尼、澳洲、加拿大等国家实现初步认证 [3] - 预计海外业务毛利率有望维持较好水平 [3] 卫星通信业务 - 2025年随着产品市场拓展,卫星业务营收有望突破 [4]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卫星通信业务营收占比 [4] 低空经济5G - A通感一体化天线业务 - 已实现小批量交付,有望随政策落地和规则完善进一步增长 [5] 业务布局与市场份额 卫星通信产业链布局 - 重点布局卫星地面站终端、宽带终端、星载相控阵天线及卫星应用终端设备 [5] 市场份额与竞争优势 - 在船载卫星天线和地面站终端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5] - 船载卫星天线产品稳定性和高效性受认可,地面站终端通过提升交付和服务形成差异化优势 [5]
上海瀚讯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卫星互联网、军工、国防通信 [2][5][7] - 公司:上海瀚讯(汉迅公司) [2][7]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国内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情况 - 2023 年经历两波显著行情,第一波 2 月由中兴 26 发薪带动,第二波 7 月末至 10、11 月,受星网试验星发射、原性千帆星座公布、华为 Mate 60 手机直连卫星等催化,还有地方政策和行业大会影响 [4] - 2024 年走势平淡,因相关公司业绩主体来自军工行业,22 年底至 24 年军工收入和利润下滑,但有技术进展,如星网组网星发射、原性 5 轨在轨运行,不过发射数量因火箭因素不及预期 [2][5] - 预计 2025 年建设显著增长,关键技术问题改善,是手机直连卫星元年,蜂窝体制实现类似 Starlink 二代 d To C 模式功能,各方面建设加快推进 [2][6] 汉迅公司财务表现 - 2024 年营收同比增 12.97%,卫星业务占比显著上升,净利润减亏约 6000 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增加,经营指标向良性发展 [2][7] - 2025 年第一季度首次转正,得益于批次改革交付收益增长,研发人员增加加大研发力度 [2][10] 汉迅公司业务情况 - **卫星业务**:2024 年收入约 1.5 亿元,主要来自千帆星座地面基站建设;2025 年中标一体化信关站项目配合海外布局,在手机直连技术领域科研和设备研制 [2][10] - **宽带数据链项目**:进展顺利,在两个基地演示验证,有望 2025 年小批量试装并在空军推广,预计有大几千万小批量订货,2026 年无人平台定型后大规模推广 [3][11][12] - **相控阵终端**:已交付演示和测试终端,在香港、农业、交通领域尝试推广,竞标基于自主芯片的产品化终端,市场预期乐观 [15] - **星载相控阵天线**:已验证完毕并交付几个批次,进入供应链体系但未大批量交付 [18] 公司竞争力与发展展望 - 与西北图在 TP 模式下竞争,相控阵方案技术指标有优势,未来 OBT 模式下系统级传统构建团队能力巩固核心竞争力,目标保持领先 [17] - 虽业绩未达预期,但在国防及卫星行业有核心竞争力,坚持核心研发能力建设,看好未来发展 [2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汉迅公司毛利率下降约 5 个百分点,因收入结构中低毛利率产品占比增加及国防领域通信同行普遍现象 [2][8] - 2025 年一季度军品上游订单普遍兑现,信息化和军工通信领域短期内订单变化不明显,区宽订单未恢复,5G 武警项目因人员变动暂停 [11] - 2025 年卫星载荷交付取决于火箭资源,预计 2 - 3 个批次 [13] - 公司研发费用率收窄,2025 年提高团队平均能力,精简团队 [16] - 公司在海外与泰国、巴西等运营商合作,与二三十个“一带一路”国家谈判,信关站订单随建设节奏落实 [21] - 国内手机直联应用因地面通信设施完善不现实,处于科研阶段 [22]
通宇通讯20250428
2025-04-28 23:33
纪要涉及的公司 通宇通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经营成果** - 2024 年营收约 11.94 亿元,同比降 7.71%;归母净利润 4138.51 万元,同比降 49%;扣非净利润约 -165.63 万元,同比涨 91.59%;经营现金流净额从 -4240.31 万元改善至 -151.63 万元;毛利率从 20.17%涨至 22.21%;费用减 1295 万元;海外业务收入从 3.36 亿元增至 4.3 亿元,同比增 20.27%;卫星通信业务收入达 4280.02 万元[2][3][4]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约 2.5 亿元,同比增 6.08%;归母净利润 1118.2 万元,同比增 128%;扣非净利润 386.81 万元,同比增 157%;海外收入占比达 53%创历史新高[2][4] - **市场表现** - 国内市场因运营商投资缩减业务下滑,但研发与降本增效缓解不利影响[5] - 海外市场受益于“一带一路”国家业务拓展,卫星通信业务增长,交付多个地面终端项目[5] - **卫星通信进展** - 2017 年布局,2024 年显成效,交付 12 个地面终端项目,2025 年预计交付更多[6] - 高铁动车、星载相控阵、低轨相控阵终端产品进入样品或小批量交付阶段,低轨相控阵终端产品达行业先进水平[2][6][7] - 承担卫星载荷天线研制任务,入围上海云信卫星应用终端项目[7] - **发展战略** - 创新驱动,稳抓传统业务,聚焦 5G 和 6G 核心技术突破[8] - 拓展海外市场,加强气象天线领先优势[8] - 布局卫星通信全产业链,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抓低空经济机遇[8] - 加大研发投入,吸引人才,成全球通信领军企业[8] - **收入利润驱动因素及占比** - 一季度海外订单同比增超 25%,海外收入占比从 36%升至 53%,来自中东、东南亚和俄罗斯等市场,因 4G 基站需求、建设高峰期及高毛利产品出口增加,卫星通信业务贡献显著[8][9] - 国内业务因运营商投资放缓下滑 30% - 50%,降本增效和定制化天线维持毛利稳定[9] - **研发情况** - 2024 年研发投入约 9000 万元,占总收入近 10%,2025 年继续加大投入,集中在卫星通信领域,包括低轨与高轨卫星互联等技术,启动卫星通讯产业链核心技术芯片研发[2][9] - 在 5G - A 通感一体化天线方面加大投入,支持低空经济应用场景[9] - **卫星通信产业链布局** - 聚焦地面站、高轨地面站、低轨相控阵终端、共形天线、星载相控阵天线等环节,需突破有源部分[10][11] - 2024 年交付 12 个地面站,2025 年新增约 19 个订单并开始建设,预计参与国网信通几千颗低轨卫星发射计划,占 20%市场份额[11] - 参股蓝箭鸿擎合作整星制造,有望在其 1 万颗新发射计划中占较大份额[3][11] - **传统业务亮点及 5G 通感一体化天线业务** - 推出高效绿色天线,天线效率从 70%提至 90%,提升高端市场竞争力,加大欧洲市场推广,开发低成本产品拓展东南亚及“一带一路”国家市场[12] - 与中兴、大唐合作 5G 通感一体化天线业务,部分项目与爱立信前期研发跟进,加大南美和东南亚市场投入,预计低空经济政策落地带来增长机会,已交付 2000 面天线给中兴科,预计后续交付约 1 万面[12][13] - **卫星通信业务营收及毛利** - 2024 年卫星通信收入 4280.02 万元,2025 年一季度中标三个项目将陆续确认收入,已接到新需求处于样品交付阶段,预计今年爆发式增长[13] - 卫星通信产品毛利率可观,多数产品 30%以上,新型载波和终端产品 40%以上,整体预计约 40%[13] - **参股蓝箭鸿擎进展** - 蓝箭鸿擎申报 1 万颗卫星,完成新一轮融资,未来加速融资推进发射规划,涉及整星载荷及通信端协同合作[14] - **未来 3 - 5 年战略规划** - 开拓高端客户市场,布局海外子公司,投入低端市场降低成本,设办事处耕耘国际市场[14] - 布局卫星产业链,包括 6G 和低空领域,利用海外优势助国内卫星公司开拓国际市场,推广相控阵终端技术[14] - 投入武汉新麦项目系统,强化天线系统研发[15] - 双轮驱动,传统业务年增长率约 10%,创新业务为第二增长曲线,与国网、云信和蓝箭战略合作有订单交付[15] - 研发 Mark Wi - Fi 高铁全网通及机载产品,储备关键技术抢占 6G 市场先机[15] - 传统业务保持研发预算,加大卫星通讯产业链布局投入[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成本管控**:主要用铝材制天线,铜仅用于接口和部分电缆外皮,推进绿色天线项目用铝替代铜电缆,铜用量少,关注铜价波动并提前与供应商布局[16] - **相控阵天线竞争格局**:市场由原国企体制内人员创办的新公司及雷电系公司主导,传统基站天线企业进入少,公司在品牌、技术、资金和上市等方面有优势,相控阵天线上天门槛高,竞争激烈[17][18] - **卫星业务回款周期**:卫星业务收入确认需建站、验收和客户签收测试结果,回款周期 2 - 3 个季度,长于传统业务[18] - **新产品情况** - Micro Wi - Fi 与国外大学联合开发,与当地卫星运营商合作解决村庄信号覆盖问题,与 Starlink 竞争,有十多个客户测试样品,开发后台管理系统处于软件测试阶段[18] - Mark Wi - Fi 3 月在巴塞罗那通信展展示,修改 Wi - Fi 协议,针对低端市场,吸引 C 端用户,兼容星链和宽带连接,印尼已认证,俄、加、芬通过测试,预计年底量产[20][22] - 新产品小批量发样品测试,预计下半年批量生产,三季末或四季上量[21]
通宇通讯:多业务引擎协同,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57.91%
全景网· 2025-04-26 10:5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1.94亿元,销售毛利率同比增长6.73个百分点至22.21%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6.08%,净利润1118.2万元,同比增长128.26% [1][2] - 海外业务表现突出,2024年境外营收4.36亿元,同比增长21.29%,占总收入36.51%,境外毛利率达25.52% [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9603.61万元,占营业收入8.04% [2] - 在5G时代率先推出AFU(天线滤波器一体化)产品并实现批量商用 [6] - 成立成都俱吉公司专注卫星通信终端、相控阵天线等6G技术研发 [6] 卫星通信业务布局 - 通过多次并购和合资加速卫星通信布局,包括收购西安星恒通、参股鸿擎科技、成立湖北中洪通宇等 [3] - 已形成地面站终端、卫星通信载荷、卫星通信终端三大产品矩阵 [4] - 2024年卫星通信产品收入4280.02万元,开始进入收获期 [4] 行业前景 - 全球卫星产业2023年总产值达2850亿美元,地面设备占比53% [4] - 6G技术研发已启动,预计2025-2027年完成技术研究阶段,2029年完成首个技术规范 [5] - 卫星产业被视为万亿级市场空间,低轨卫星互联网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4]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产品应用于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和欧美高端市场取得突破 [6] - 与国内三大运营商及众多海外运营商、设备集成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6] - 在通信天线及射频器件行业处于领军地位,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