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普通定期存款
icon
搜索文档
建设银行7月14日最新存款利率出炉!20万怎么存最划算?
搜狐财经· 2025-07-16 07:37
建设银行存款利率调整分析 - 建设银行2025年5月20日起执行新存款利率,各期限利率均下调,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35个基点至1.55%,与普通定期存款利差收窄至0.3% [4] - 活期存款利率0.05%,20万一年利息仅100元;普通定期存款利率从3个月0.65%到5年期1.3%不等,20万三年期普通定期存款利息7500元 [4] - 大额存单(20万起存)1年期利率1.2%,3年期1.55%,20万三年期大额存单利息9300元,较普通定期仅多赚1800元,年化收益提升幅度0.6% [4] 存款方案比较 - 流动性优先型方案:将20万分成3个月(5万)、6个月(5万)、1年期(5万)、2年期(5万)定期存款,总收益2275元,优势在于每季度有资金到期 [5] - 收益最大化型方案:20万全部存入三年期大额存单,三年总收益9300元,但提前支取损失巨大,如存满两年提前支取利息仅200元,损失率97.8% [6] - 阶梯式组合型方案:5万一年期+10万三年期+5万五年期定期存款,总收益7475元,年化收益率1.495%,兼顾流动性和长期收益但存在利率倒挂风险 [8] 低利率环境应对策略 - 大额存单需谨慎选择,建行三年期大额存单发行量减少,且五年期定期利率(1.3%)已低于三年期大额存单(1.55%),长期持有性价比下降 [9] -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虽高但风险较大,需注意存款保险限额(单家银行不超过50万元)及银行资质 [9] - 国债利率高于大额存单且安全性高,货币基金流动性好适合短期闲置资金 [9] 常见存款误区 - 存期越长利息越高不完全正确,建行五年期利率仅比三年期高0.05%且存在利率下行风险 [9] - 提前支取只能按活期利率计算 [10] - 大额存单不一定比普通定期划算,需根据资金使用计划综合考虑 [11]
南财观察|大额存单“失宠”:银行压成本,财富找新“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20:52
大额存单市场现状 - 商业银行大额存单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与普通存款利率持平甚至低于部分零钱理财产品收益 [1] - 工商银行20万元起存的大额存单1个月/3个月利率0.9%,6个月1.1%,1年/2年1.2%,3年1.55%,无5年期产品 [2] - 广州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1.75%为市场较高水平,但额度仅剩800万元 [3] - 微众银行2年/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1.6%已全部售罄 [4] 银行产品结构调整 - 银行普遍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3年期产品额度收紧,在售产品以1个月至2年期为主 [1][2] - 银行APP大额存单转让区剩余期限多为1-2年,到期年化利率仅比新发产品高10个基点 [5] - 调整主因是净息差承压,需控制负债成本并缩小利率风险敞口 [6] 存款迁移趋势 - 5月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单月增加1.2万亿元创十年新高,理财市场规模突破31.3万亿元 [6] - 银行主推储蓄型保险(年金、增额终身寿险)和短期固收理财替代存款 [6][7] - 理财机构预计将增加低波短债(如同业存单)配置,现金及存款类资产占比可能下降 [7] 投资者行为变化 - 大额存单转让区"拼手速"现象消失,2%以上收益率产品几乎绝迹 [5] - 银行根据客户流动性需求差异化推荐产品:低流动性偏好推保险,高流动性偏好推短期理财 [6][7]
5年期大额存单为何逐渐消失?业内人士:银行息差压力下转向主推国债、保险业务
搜狐财经· 2025-06-13 19:47
银行业大额存单利率调整 - 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大中型银行及部分城商行下架五年期大额存单,最长期限缩短至2年期,利率降至1.2%-1.4%,与普通定存利差几近消失或等同 [1] - 国有大行APP显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已无五年期大额存单,工商银行仅提供3年期产品利率1.55%,建设银行仍有3年期产品在售 [2] - 济南工商银行3年期100万大额存单已售罄,3年期20万起存产品仍有额度,利率1.55%,2年期和1年期利率1.2% [4][5] - 招商银行APP显示大额存单最高可选2年期,20万起存1.4%年利率,与1年期利率相同 [5][6] 存款搬家现象 - 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达29.14万亿元,同比增长9.41%,固收类产品占比97%成为资金主要承接方 [8] - 三年期国债利率1.63%,五年期1.7%,需每月10号抢购,保险产品五年期年化单利2.2%-2.31%成为替代选择 [8][9] - 年轻投资者采用"新三金"(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黄金基金)配置模式引领财富管理市场变革 [8] 息差压力与负债端改革 - 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43%,较2024年末下降9个基点,不良贷款率上升至1.51% [10] - 贷款端利率持续下行,负债端存款定期化加剧,高息负债占比过高导致息差收窄 [10] - 银行通过调降或停售长期大额存单产品可降低负债成本数十个基点,缓解息差压力 [10] - 一年期和两年期普通定期存款或成主流,大银行2年期利率1.2%-1.4%,1年期1.1%-1.3%且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