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源相控阵T/R组件
icon
搜索文档
短期业绩承压,军工及潜在军贸需求有望带动成长——国博电子(688375)2024 年报&2025 一季报点评
中原证券· 2025-05-17 08: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2][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博电子短期业绩承压,T/R组件需求下滑拖累业绩,但射频芯片等新业务有明显增长;十四五收官军工需求释放,潜在军贸需求有望带动公司成长 [8][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5.9亿元,同比下降27.4%;归母净利润4.85亿元,同比下降20.1%;扣非归母净利润4.77亿元,同比下降16.5%;经营现金流净额2.72亿元,同比下降67.6%;EPS(全面摊薄)为0.81元 [7]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同比下降49.5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753.14万元,同比下降52.37%;基本每股收益0.1元 [7]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63亿、38.97亿、46.77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3亿、7.87亿、9.63亿,对应的PE分别为54.4X、41.66X、34.04X [14][15] 业务分析 - 2024年公司产品结构调整,T/R组件和射频模块收入减少致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同比减少;终端用射频芯片产品已向多家业内知名终端厂商批量供货,射频芯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8] - 2024年报公司毛利率为38.59%、同比上升6.3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8.7%,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扣非净利率18.39%,同比上升2.38个百分点;主要因T/R组件射频模块毛利率显著提升,净利率上升幅度不及毛利率是因营业收入下滑,四项费用率被动抬升 [9] - 2024年分业务看,T/R组件和射频模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32亿元,同比下滑30.99%,占比89.99%;射频芯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33.46%,占比6.58%;其他芯片实现营业收入0.56亿元,同比增长20.32% [11] - 2024年分业务毛利率情况:T/R组件射频模块产品毛利率39.1%,同比上升7.2个百分点;射频芯片产品毛利率25.47%,同比下降7.98个百分点;其他芯片毛利率71.21%,同比上升14.13个百分点 [9][12] - 2025Q1公司毛利率43.01%,对比2024年报提升4.42个百分点,净利率16.44%,对比2024年报下滑2.26个百分点 [12] 行业与公司优势 - 十四五规划进入收官阶段,军工需求加速释放带动军工配套行业迎来拐点,2025年国防领域雷达T/R组件、射频相关产业有望反转,带动公司业绩出现拐点 [13] - 近期国产J10CE在印巴冲突中表现优异,国内军工产品性能获实战检验,军贸市场有望提振;公司是雷达系统核心零部件T/R组件的核心供应商,有望受益潜在军贸市场需求 [13] - 国博电子背靠中电科55所,是我国半导体科技自立自强骨干力量,聚焦两大主业,是微波组件核心专业所之一,与中电科13所是雷达核心零部件T/R组件研制核心研究所;建立了以化合物半导体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和系列化产品布局,产品覆盖射频芯片、模块、组件 [13]
2024卫星互联网行业报告:卫星互联网组网加速,卫星载荷和通信终端等核心
搜狐财经· 2025-05-06 16:00
卫星互联网行业概况 - 卫星互联网作为卫星通信热点领域,借助卫星转发器实现地球站间通信,与传统蜂窝通信最大区别在于中继媒介为卫星[1] - 低地球轨道(LEO)卫星系统因传输延时小(约20ms)、链路损耗低、发射灵活、应用场景丰富、制造成本低等优势,成为卫星互联网组网最佳选择[16][17] - 全球卫星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达3083亿美元,预计2040年太空经济中卫星互联网将占50-70%市场份额[20][21] - 中国卫星互联网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轨卫星仅628颗(美国5184颗),但预计2021-2025年市场规模CAGR达11.2%,2025年将达446.92亿元[25][28] 产业链结构分析 - 产业链包含卫星制造、发射、地面设备、运营及服务四大环节,其中地面设备价值量占比从2019年起超过卫星服务,2022年达52%[23][26] - 卫星制造环节中,定制卫星载荷和平台成本各占50%,批量化生产后平台成本可降至20-30%[1][34] - 卫星发射环节火箭成本占比最高且为最重要可控成本,长征六号和猎鹰9号为主要运载工具[1][10] - 地面设备包含固定/移动地面站及用户终端,随着Starlink等星座组网,终端需求激增推动价值量提升[23][33] 技术发展趋势 - 相控阵天线成为低轨卫星星地通信标配,相比传统机械天线具有多波束成形、快速扫描(毫秒级)、抗干扰等优势[2][17] - 有源相控阵天线在小型化、轻型化和波束指向精度方面更具优势,国内外厂商加速推进其在终端应用[2][16] - 高通量卫星技术采用高频段、多点波束和频率复用,显著提升通信能力并降低单位带宽成本[19] 国内外竞争格局 - 全球低轨卫星竞赛已打响,SpaceX星链计划部署42000颗卫星,中国规划GW星座(12992颗)、G60星链(12000颗)等超2.6万颗卫星[1][29][32] - 国内重点企业包括国博电子(T/R组件)、铖昌科技(相控阵T/R芯片)、恪赛科技(毫米波相控阵天线)等,覆盖产业链核心环节[2][33] - 卫星服务属高度管制行业,需取得工信部运营牌照,国内牌照企业包括中国卫通等[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