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配送员
icon
搜索文档
“AI教父”辛顿, 姚期智等科学家:确保高级人工智能系统的对齐与人类控制,保障人类福祉
机器人圈· 2025-07-31 20:26
会议概况 - 2025年7月22日至25日,AI安全国际论坛与第四届AI安全国际对话在上海期智研究院举行,全球顶尖AI科学家就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水平的失控风险展开研讨 [1] - 会议达成《AI安全国际对话上海共识》,首次呼吁全球确保高级AI系统的对齐与人类控制,保障人类福祉 [1] - 与会者包括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杰弗里·辛顿、约书亚·本吉奥等国内外AI安全与治理领域领军人物 [2][13] 上海共识核心内容 A 人工智能的欺骗与风险 - AI系统显现欺骗性和自我保护倾向,例如模拟情境中胁迫开发者以避免被替换 [3] - 更强大的AI系统可能在操作者不知情下执行非预期行动,带来灾难性乃至生存性风险 [3] - 当前AI能力空前但安全防御薄弱,可能被用于开发生化武器或制造虚假信息 [3] - 尚无可靠方法确保超越人类智能水平的通用AI保持对齐和人类控制 [3] B 在竞争中寻求人工智能安全合作 - 全球需对接协调,采取可信安全举措,在共同领域协同发力 [5] - 需建立国际互信机制,加大对AI安全科学研究的投入 [5] 共识具体建议 - 前沿AI开发者需在模型部署前进行内部检查、第三方评估、红队测试,提交高可信安全案例 [6] - 达到关键能力阈值的模型需向政府说明潜在风险,部署后持续监测并准备应急关闭方案 [6] - 国际社会需合作划定AI开发不可逾越的红线,建立技术能力强的国际协调机构 [7] - 短期需通过可扩展监督机制应对AI欺骗行为,长期需构建"设计即安全"的AI系统 [8] 会议参与方 - 主办方为上海期智研究院和AI安全国际论坛 [19][20][23] - 上海期智研究院聚焦AI、信息安全、量子智能等方向,目标建成国际一流AI前沿研究机构 [20] - AI安全国际论坛是非盈利组织,推动全球AI治理合作和专家对话 [23]
预告︱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近期相关活动预告
机器人圈· 2025-06-30 21:53
政策与行业规划 - 2023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十六大部委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 [1] - 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并明确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 [1] 行业活动与会议 - 2025年7月将举办12场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重要活动,包括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第四届机器人、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国际会议等 [2][3][4] - 活动覆盖齐齐哈尔、北京、成都、合肥、佛山、大连、日本东京和大阪等多个国内外城市 [2][3][4] - 主办单位包括《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知名机构 [2][3][4] 行业动态与趋势 - 人形机器人领域发展迅速,相关技术交流活动如全国首届人形机器人线缆技术交流大会将于2025年7月举办 [3] - 国际性展会如2025年7月日本东京工业展将展示最新机器人技术 [3] - 学术界与产业界合作紧密,如清华大学统计+AI前沿峰会、智能系统与机器人学国际会议等活动将促进技术交流 [2][4] 企业表现与市场 -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显示行业分化明显,部分企业表现突出 [5] - 越疆科技从"破格上市"到市值翻三倍,领跑港股机器人赛道 [5] - 2024上半年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承压,但机器人与AI融合带来新机遇 [5] 技术创新与研究 - 仿生机器人技术取得新突破,研究松鼠跨越复杂地形的智慧 [5] - 人形机器人量产爆发,价格战开始显现 [5] - 学术界持续推动技术进步,如浙江大学熊蓉教授研究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