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BA赛事
搜索文档
当体育激情撞上民族风情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18 06:13
体育赛事活动 - 珙县每年指导开展“引进来”、“走出去”、“内循环”等群众性体育赛事50余次 [15] - 珙县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例如近期举办了四川省第三届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总决赛、川滇篮球交流赛 [8][14][15] - 四川省第三届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总决赛期间,珙县累计接待游客约2.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1400万元 [15] 体育基础设施与人才 - 珙县拥有“四川省篮球之乡”的美誉,篮球底蕴深厚,自1987年县女篮首夺全省冠军后,多年来已培养出576名运动员、国家一级裁判22名 [14] - 珙县现有广场舞、太极拳、乒乓球等体育协会16个,普及全民健身常识受益各族群众达5万余人次 [15] - 珙县组建了手毽、珍珠球、竹竿舞等民族体育兴趣小组和传承队 [15] 民族特色与群众参与 - 珙县位于川滇黔三省结合部,有汉、苗、回等29个民族成份,通过开展“同运动·一家亲”活动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14][15] - 活动融合民族特色,如在中场间隙表演竹竿舞,在罗渡苗族乡进行特色插秧比赛 [10][14] - 群众参与广泛,例如61岁的苗族退休职工杨晓蓉与退休老友们通过练习柔力球等运动找到健康、快乐和归属感 [15] 产业融合与经济效益 - 当地以赛事为契机,融合农产品展销、苗族蜡染非遗展示等,实现以赛促旅、以赛促兴 [15] - 体育作为支点,撬动民族团结、产业升级、乡村振兴 [16]
热辣滚烫!一场“村BA”让无数人跨越山海奔赴家乡
央视网· 2025-10-04 06:47
篮球运动的群众基础与参与度 - 诸暨市人口仅100万出头,但拥有2232片标准篮球场,是国内拥有标准篮球场最多的县级市[1][18] - 2023年乡村篮球联赛"村BA"参赛规模庞大,有4500多名运动员、327支篮球队,共进行850多场比赛[5] - 比赛现场气氛火爆,单场比赛常吸引成百上千人围观,出现搭梯子、爬窗户的场面[5],一场揭幕赛吸引了5000多名球迷[24] 赛事的社会影响与人口回流效应 - "村BA"赛事显著带动了在外工作求学人员的回流,2023年有超2000名年轻人返回诸暨参赛[13],甚至有队员专程从香港坐8小时动车返乡[11] - 赛事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成为连接乡情的纽带[9][11][13] - 以杭金七村为例,赛事促进了由7个自然村合并后的村民融合,组建了400多人的啦啦队,并连续两年夺得镇街小组赛冠军[24][26][28] 篮球文化的传承与青少年培养 - 诸暨乡村篮球文化底蕴深厚,上世纪50年代农民篮球队曾夺得浙江省冠军,并先后七次摘得桂冠[14] - 篮球协会通过免费培训等方式培养青少年,当前参赛队员很多是早期培训的学员[18],赛事带动"老带新"、"上场父子兵"现象普遍[20] - "村BA"举办期间,青少年报名篮球培训人数出现爆发式增长[22] 赛事对基层治理与社区和谐的促进作用 - 篮球运动成为基层治理的新抓手,有效化解村民矛盾,例如屠家坞村两家村民因孩子共同参赛而化解了积累多年的矛盾[28][30][32] - 赛事提升了村庄凝聚力,村民自发捐款7万元翻新灯光球场[28],"多一个球场,少一张麻将桌"成为共识[32] - 篮球协会建立了覆盖全市乡镇的篮球组织网络,并衍生出"家BA"、女子联赛、少儿联赛等多种赛事[22]
边城见闻:草原边境小城,寻访“文化秘境”
人民日报· 2025-09-19 08:11
外国友人在肃北参观合影。陈天良摄 外国友人在肃北体验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陈天良摄 蒙古族服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娜仁其其格讲解民族服饰。环球人物记者 田 亮摄 肃北乌兰牧骑在当地文化旅游节上表演节目。李亚龙摄(影像中国) 原标题:甘肃成为沿边省份,只因有个县境中间隔着河西走廊的肃北县—— 草原边境小城 寻访"文化秘境"(边城见闻) 图片来源: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审图号为甘S(2023)19号 身着民族服饰的演员在2025年甘肃肃北那达慕开幕式上表演。曹红祖摄(人民视觉) 肃北县城区一角。康 凯摄 在不少人印象里,甘肃是典型的内陆省份。事实上,甘肃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最北端有65.018公 里长的边境线。边境线以北,是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以南是甘肃唯一的边境城镇马鬃山镇。 肃北很特别,常住人口只有1.5万左右,却是甘肃面积最大的县,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6。这里还拥有甘 肃三项"唯一":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唯一的边境县,唯一行政区划为两个独立片区的县,中间隔着河 西走廊,河西走廊内是同属酒泉的玉门和瓜州。 肃北县南部祁连山地区与北部天山余脉马鬃山地区,俗称"南山""北山",两山如同张开的双臂,形成南 北两侧拱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