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网系统

搜索文档
震有科技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715.8%,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1 07: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5亿元,同比下降6.82%,归母净利润-4759.41万元,同比下降715.8%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82亿元,同比下降7.23%,归母净利润-4962.24万元,同比下降6843.56% [1] - 毛利率45.13%,同比下降14.52%,净利率-13.69%,同比下降869.96% [1] - 三费占营收比26.99%,同比下降4.17% [1] - 每股收益-0.25元,同比下降716.46%,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4元,同比上升41.97% [1] - 应收账款5.22亿元,同比增长6.73%,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达1902.15% [1][15] - 货币资金2.94亿元,同比增长117.79% [1] - 有息负债3.6亿元,同比增长6.43% [1] 财务项目变动原因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银行理财增加 [3] - 应收票据减少39.46%:期末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减少 [4] - 应收款项融资减少32.8%:期末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减少 [4] - 其他应收款增加41.71%:押金保证金及备用金增加 [5] - 其他流动资产增加113.84%:待抵扣进项税增加 [6]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增加:新增股权投资 [7] - 在建工程增加303.78%:本期装修工程增加 [8] - 开发支出减少31.07%:开发支出结转无形资产增加 [9] - 长期待摊费用减少55.58%:装修费摊销 [10] - 应交税费减少38.49%:本期应交未交的增值税及附加税减少 [11] - 长期借款增加:期末银行借款增加 [12] - 租赁负债减少44.86%:使用权资产处置 [13] - 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 [13] 现金流变动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上升42.29%: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减少 [1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231.8%:购买银行短期理财较上年同期增加 [1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上升338.82%:银行借款增加及子公司收到少数股东投资款 [13] 业务表现 - 核心网系统收入9381.93万元,同比增长40.36% [15] - 光网络及接入系统收入28307.81万元,同比增长12.39% [15] - 数智网络及智慧应急系统收入38756.12万元,同比下降2.33% [15] - 技术与维保服务收入17745.59万元,同比增长13.04% [15] 基金持仓 - 永赢高端装备智选混合发起A持有101.52万股,最新净值0.9177,近一年上涨68.26% [15]
震有科技10亿定增背后:连续四年未分红大股东轮番减持 前次募投项目皆未实现预期效益
新浪证券· 2025-06-17 22:27
公司定增募资计划 - 震有科技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48,138,658股新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69亿元 [1] - 募资计划中45%用于研发投入,合计4.81亿元,其中卫星互联网通信产品研发项目投入36,211.5万元(占该项目51.07%),全光网络系统研发项目投入11,953万元(占该项目33.20%) [5] - 公司称定增目的包括构筑天地融合业务格局、推动智算网络升级及改善资本结构 [5] 前次募投项目效益 - 2020年IPO募资7.86亿元投向的四个项目中,三个主要项目累计实现效益均为负值:下一代互联网宽带接入设备项目-1,443.89万元、5G核心网设备项目-240.79万元、应急指挥系统项目-4,685.57万元 [2] - 公司将部分IPO募资用途变更为补充流动资金及收购杭州晨晓40.99%股权,原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仅19.65% [4]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3亿元、-1.14亿元、-2.28亿元、-0.93亿元、0.09亿元,累计亏损3.31亿元 [7][13] - 2017-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连续8年为负,2021年达-2.3亿元 [15]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长期超30%,2020-2022年应收账款余额占营收比例分别达119.75%、149.14%、136.67% [14] 股东减持情况 - 上市以来持股5%以上股东轮番减持,包括新疆东凡、华胜鼎成、南海创新等,其中华胜鼎成持股比例从7.33%降至0.13%,套现超1亿元 [9][10] - 南海创新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州同创清仓减持8.33%股份,套现约1.65亿元 [11] 业务与资产状况 - 主营业务覆盖核心网系统、光网络及接入系统等,形成公网与专网通信全网络产品体系 [2] - 存货规模从2017年1.74亿元增至2024年6.1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最高达34.94%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