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能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铂钯行业研究系列报告:“铂”取大势,“钯”握微末(九):前路漫漫,铂钯氢能需求仍有瓶颈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31 21: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氢能领域是铂金市场关注焦点之一,铂金是质子交换膜技术关键催化剂材料,钯金在氢气纯化环节有应用但成本高、渗透率低 [1][63] - 氢能产业现状是电解水制氢增速快,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受阻;前景是能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消纳错配问题;各国政策侧重不同;当前面临技术、成本、安全和基建四大瓶颈 [2][64] - 到2030年,氢能领域铂金需求约达5.53吨,5年内需求小难影响供需平衡,增速不及预期,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可能超燃料电池汽车成主要应用场景 [2][59][6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追根溯源:铂族物化性质与氢能产业应用 - 2024年全球氢能相关领域铂金需求仅44千盎司,占总需求0.53%,钯金暂无单独统计数据,氢能领域潜在需求受关注,预计2025 - 2029年铂金需求年复合增长率达27.79% [6][8] - 铂金主要用于制氢和用氢领域,钯金主要用于制氢纯化环节 [10] - 质子交换膜是电解水制氢和氢燃料电池主要技术路径,铂金是其关键催化剂材料,有高催化活性和耐酸稳定性 [12][18][19] - 钯金选择性渗透氢气性质使其在氢气纯化环节有应用,产品多为片状或管状钯或钯银合金膜,但成本高、渗透率低 [20][25] 前路漫漫:氢能产业发展分析 - 电解水制氢占比小但增速快,2024年新增产能超7万吨/年,同比增长约39%;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受阻,中国2025年1 - 5月新推广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26.14% [27] - 氢能优势是能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消纳错配问题,可将电能以氢能形式储存再利用 [29][30] - 中国将氢能视为实现双碳目标重要抓手,日本和韩国侧重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欧盟国家侧重环保目标和能源供应 [34][36][37] - 氢能产业面临技术、成本、安全和基建四大瓶颈,相互作用形成困局,预计2030年前难根本解决 [38][40] 长算远略:铂族氢能产业需求测算 - 估算燃料电池汽车乘用车单车耗铂量25克左右,商用车65克左右,每兆瓦质子交换膜电解槽耗铂量700克左右,降低铂金单耗是产业趋势 [42][43][44] - 预计2025 - 2030年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新增装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44% - 56%,燃料电池商用车销量年复合减速1% - 5%,乘用车年复合减速23% - 27% [50][54] - 到2030年,氢能领域铂金需求约达5.53吨,5年内需求小难影响供需平衡,增速不及预期,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可能成主要应用场景 [59][60][64]
立足市场前端 杭氧股份拟新设合资公司进一步孵化氢能产业链
全景网· 2025-07-31 14:59
合资公司成立 - 杭氧股份拟与龙泽能源、上海氢枫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洛阳杭氧龙泽氢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0万元,其中杭氧股份出资765万元,持股51% [1] - 合资公司将投资建设一套氢气产能为2825Nm3/h的焦炉煤气制氢和充装装置,项目总投资约4550万元,三方按持股比例共同出资1500万元,其余资金通过外部融资解决 [1] - 该项目依托国内氢能产业发展契机,结合合作方优质资源,旨在孵化杭氧股份氢能产业链,丰富气体产品品类,提升综合实力 [1] 氢能行业背景 - 氢能作为清洁高效能源载体,与可再生能源协同构建低碳能源体系,是全球能源转型重要抓手,也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路径 [2] - 2024年中国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引领国家 [2] - 杭氧股份紧跟国家"双碳"战略,布局氢能、储能及CCUS等未来能源,持续拓展氢气制加储运一体化项目 [2] 氢能技术实力 - 公司拥有成熟氢气提纯技术储备,具备氢液化全流程技术设计能力 [2] - 2024年公司研发的液氢液氦低温阀门、轴承箱式高压多级低温离心泵、氢气透平膨胀机等产品通过行业鉴定 [3] - 公司投建的首个加氢站成功投产,入选"能源产业品牌成果典型案例100",同期投建的"氢电气"综合能源岛以9000kg/天加氢能力创全国纪录 [3] 核心技术优势 - 杭氧股份深耕深低温与气体分离领域70余年,国内空分设备、乙烯冷箱等低温石化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 [4] - 公司建立"三层次试验平台",推动设备与气体板块协同,强化产研融合,与科研院所合作攻关关键技术 [4] - 入选国家级"科改示范企业"后,公司优化研发架构,布局前瞻性项目,加大科研投入与人才建设 [4] 战略发展规划 - 合资公司成立是公司深耕氢能赛道、完善产业链布局的关键举措,顺应全球能源转型与国内"双碳"战略 [5] - 公司凭借空分设备标杆地位、多元化气体产品矩阵及"双轮驱动"模式,有望持续领跑行业创新 [5] - 长远目标是创建气体产业世界一流企业,助力国家能源结构优化,为全球气体产业绿色升级贡献力量 [5]
建设加氢站、推广氢能车,多地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第一财经· 2025-07-31 08:57
随着氢能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拓展,目前,多地正加快建设加氢站,推广氢能汽车,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 质量发展。 随着氢能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拓展,目前,多地正加快建设加氢站,推广氢能汽车,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 质量发展。 7月30日,单日最高加氢能力达到4000公斤的华南首座"4台8注"大容量加氢站——良田加氢站在广州市 白云区投运,并现场同步交付百台氢能车辆。据建设方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云韬氢能") 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加氢站可满足200余辆氢能车辆高强度运营需求,将有效破解区域加氢瓶颈,助力 华南氢能车辆扩容。 广州市《关于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支持加氢站建设。市级财政对建成 并投入使用,且日加氢能力(按照压缩机每日工作12小时的加气能力计算)500公斤及以上加氢站给予 建设补贴;支持加氢站运营。对于数据接入国家、省、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相关信息化平台的加氢 站予以运营补贴。 广州市明确,对氢能产业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项目,在省级对其新增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不超过 2%比例普惠性投资奖励的基础上,市级财政给予1∶1配套扶持。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广州 ...
加氢站关停潮下,氢燃料电池车难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8 17:26
全球氢燃料电池车行业现状 - 氢燃料电池车凭借零排放、长续驶里程等优势成为车企重要布局方向 丰田、现代、本田已推出量产车型(Mirai、Nexo、Clarity) 宝马推出ix5 Hydrogen概念车 [2] - 行业面临"鸡生蛋蛋生鸡"困境:高车价和运营成本导致消费者购买意愿低 加氢站因利用率不足难以盈利 制氢/储运/加氢环节成本高效率低 [2] 美国市场动态 - 加州Mirai车主集体诉讼丰田 指控其夸大加氢网络便利性 实际加氢困难(需长途驾驶/设备故障频发) [3] - 2025年7月美国仅存51座公共加氢站(加州占50座) 较2024年底减少3座 特朗普政策导致清洁能源补贴取消 [4] - 氢价从2022年13美元/公斤暴涨至2024年36美元/公斤 现代Nexo车主同步发起集体诉讼 [4][5] - 产业挫折:尼古拉汽车破产 通用终止5500万美元氢燃料电池合作项目 [5] 欧洲市场困境 - Stellantis终止氢燃料研发 搁置Pro One商用车量产计划 因基础设施不足/缺乏消费激励 [8] - 连锁反应:合资公司Symbio 80%产能需求蒸发 法国Hyvia破产清算(零量产车交付) [9] - 加氢站加速关闭:壳牌关停英国3座 H2 Mobility关闭德国22座 欧盟仅250座加氢站(德国128座) [10][11] - 建设成本达数百万欧元/站 各国政策不统一制约网络建设 [11] 日本市场特点 - 政府2017年推出"氢能社会"战略 但加氢站从2024年161座降至2025年151座(爱知县33座最多) [12] - 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仅8000+辆(2025年目标20万辆) 2023财年销量仅572辆 [13] - 车价高昂:Mirai售价741-861万日元(补贴后仍高于纯电车型) [13] - 丰田展示第三代氢燃料系统(2026年商用) 政府延续补贴政策 选定6个商用车重点推广区域 [14] 韩国市场表现 - 现代推出新一代Nexo(补贴后约20万元人民币) 全国保有量近4万辆但销量从2022年10336辆骤降至2024年不足3000辆 [17] - 加氢站218座(京畿道38座) 但安全事故频发:2024年12月连发加氢站爆炸/火灾事件 [18][19] - 政府计划2025年补贴1.1万辆乘用车+2000辆公交车 氢燃料公交补贴提升至5000韩元/公斤 [20]
陕西氢能全产业链加速崛起
科技日报· 2025-07-28 16:01
氢能产业赛事与技术转化 - 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西安站赛事汇聚"政产学研用金"资源,设立双赛道加速技术转化与产业升级,10支科研团队入围十强 [1] - 赛事依托陕西氢能产业崛起背景,全省已集聚超百家氢能企业,覆盖全产业链,2024年产值预计突破40亿元 [1] 核心技术突破 - 西北首条全自动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投产,氢燃料电池电堆实现材料、研发到生产自主可控,打破国外垄断 [2] - 旭氢时代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发布陕西首台氢燃料电池电堆,2025年攻关150千瓦大功率技术,预计年产2000台(套)供应1000辆氢能重卡 [2] - 有机液态储氢技术将成本从23.3元/公斤降至11元内,工厂已投产助力绿氢普及 [3] 示范应用进展 - 陕西省规划推动氢能重卡在短倒运输、城际物流等场景规模化示范,并拓展至公交、市政等领域 [4] - 韩城—西安氢能走廊实现200公里运输,蒲城县开通陕西首条氢能源公交线路,百公里耗氢4.5公斤 [5] - 茯茶镇景区推出氢能助力车,换氢瓶仅需10秒,续航超80公里 [6] 政策与标准支持 - 陕西省出台《"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成立省市级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动产学研合作与场景落地 [6] 产业生态布局 - 陕西氢能公司在榆林建设全国首个省级氢能全产业链项目,涵盖制氢、储运、应用等环节 [7] - 氢能国际联合实验室启动,聚焦储氢材料、AI辅助制备等国际合作 [7] - 全省构建"一核引领(西咸新区)、两轴联通(榆林-西安等)、三心支撑(西安/榆林/渭南)"发展格局 [8][9] 产业集群规模 - 西咸新区聚集87家氢能企业(占全省半数),涵盖上中下游全链条,包括42家制储加氢企业、18家燃料电池企业 [10] - 2025年目标:高纯氢产能5万吨/年、200家以上氢能企业、核心零部件产值达10亿元 [11] - 2030年规划形成绿氢制备及供应体系,支撑碳达峰目标 [11]
“大规模盐穴储氢”主体工程开建
科技日报· 2025-07-28 07:21
氢能产业发展 - 储氢环节是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目前仍存在补短板需求 [1] -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制氢国,但在大规模储氢领域需要技术突破 [1] 大规模盐穴储氢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规模盐穴储氢"主体工程于7月25日在江苏常州正式开工建设 [1] - 该项目由中盐集团与清华大学等单位合作,标志着我国在基于盐穴的大规模储氢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1] - 项目填补了我国大规模盐穴储氢领域的空白,将为破解氢能气态储存"卡脖子"技术难题提供实践样本 [1] 项目技术研发 - 项目聚焦大规模储氢面临的安全、高效、经济等核心问题 [1] - 将攻克地质空间优选、新型材料研发、洞室结构设计、循环储释调控等关键技术瓶颈 [1] - 建设地质大规模储氢验证平台并开展试验研究 [1] - 项目将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盐穴储氢全套技术体系 [1] 工程具体规划 - 主体工程规划新建2组盐穴,形成2口注采氢井和2口注排卤井 [2] - 工程将开展循环储释氢性能试验,为盐穴储氢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2] 项目战略意义 - 项目围绕地下盐穴储氢进行关键技术攻关,聚焦我国氢能战略储备能力提升 [2] - 将为未来氢能产业大规模应用提供重要基础设施保障 [2]
研判2025!中国车载储氢瓶行业发展背景、市场现状及企业格局分析:车载储氢瓶销量下滑,市场格局呈现高度集中的特点[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6 10:26
内容概要:车载储氢瓶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中用于储存氢气的容器,是氢燃料电池汽车重要组成部分。储 氢瓶主要分为四个类型:全金属气瓶(Ⅰ型)、金属内胆纤维环向缠绕气瓶(Ⅱ型)、金属内胆纤维全 缠绕气瓶(Ⅲ型)、非金属内胆纤维全缠绕气瓶(Ⅳ型)。车载储氢瓶大多使用III型、IV型两种容 器。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目前仍处于商业化初期,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等因素驱动下,2021-2023年 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不断增加。2024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均呈下滑态势,主要系自2020年启 动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政策将于2025年底到期,而新的政策尚未明确,叠加行业成本仍偏高、基础 设施尚不完善等。2025年氢燃料电池仍处于迷茫期,产销量继续下跌,1-5月,氢燃料电池车产销分别 完成1176辆和1122辆,同比分别下降25%和26.14%。2021-2023年期间,我国车载储氢瓶市场出货量伴 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增加而增长,2024年出货量同步下滑,2024年国内车载储氢瓶出货量约4.3万 支,同比下降12%。从产品技术类型来看,当前我国车载储氢大多为35MPa的III型瓶,70MPa的III型瓶 也有少量应用,2024年 ...
B轮融资不及预期?质子汽车欲IPO,陕汽集团上市路径或已改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5 19:22
背靠陕汽集团,质子汽车B轮融资后欲IPO。有消息称,质子汽车正考虑赴港上市,计划募集资金约2亿 美元。7月25日,记者向质子汽车方面进行求证,对方以"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访"为由婉拒。但据一位接 近质子汽车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他们(质子汽车)确实在推进IPO的准备工作。" 近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一家投行的公开信息中获悉,新能源商用车企业质子汽车已完成数亿元 B轮融资。质子汽车股东信息显示,其控股股东为德创未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创未来), 而后者的控股股东正是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汽集团)。 质子汽车IPO计划的曝光,也揭开了陕汽集团一段曲折的冲刺资本市场之路。"陕汽集团整体上市计划 多年未有进展,推动包括质子汽车在内的各个子板块上市也是一种路径。"一位汽车证券分析师向记者 表示。 B轮融资金额不及预期 成立于2022年的质子汽车,在3年多的时间里实现了多轮融资。据天眼查信息,质子汽车的投资人股权 在2022年10月、2023年4月、2024年3月以及2025年4月进行过四次变更。 早在2023年10月,质子汽车与北京橙叶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签署B轮融资投资合作意向书,签约金 额 ...
氢动三秦 破壁新局 陕西全链攻坚锻造千亿氢能产业
科技日报· 2025-07-24 09:36
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 陕西省已集聚超百家氢能企业,覆盖制储运加用全链条,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预计突破40亿元[1] - 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汇聚"政产学研用金"资源,设立创新创业与技术攻坚双赛道,加速氢能技术转化与产业升级[1] - 陕西省氢能产业规划显示,到2025年全产业链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2030年形成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绿氢制备及供应体系[4] 技术创新突破 - 陕西旭氢时代科技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团队发布陕西首台套氢燃料电池电堆,填补省内空白[2] - 企业正在研发单堆功率150千瓦的氢燃料电池电堆,预计年内发布,性能达国内领先水平[2] - 陕西氢易能源科技开发有机液态储氢技术,将储运成本从23.3元/公斤降至11元/公斤,年产2000吨工厂已投产[3] 产业链布局 - 西咸新区引入培育87家氢能企业,占全省半数以上,包括上游42家、中游18家、下游27家[6] - 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在榆林建设从制氢、储氢、加氢到氢能应用的完整产业链[5] - 全省规划打造"一核引领,两轴联通,三心支撑"的氢能发展格局,形成三大产业集群[6] 应用场景落地 - 西北首条全自动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满产产能2000台套,最高年产值3亿元,可为1000辆氢能重卡供应核心部件[2] - "韩城-渭南-西安"氢能走廊日均运输量超20万吨,陕西省首条氢能源公交线路百公里耗氢仅4.5公斤[3] - 茯茶镇景区推出氢能助力车,换氢瓶只需10秒,续航超80公里[3] 政策与资金支持 - 陕西省成立省市两级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统筹产业链技术资源[3] - 陕西首支8.1亿元绿色能源产业基金为氢能产业注入活力[7] - 预计2025年建成绿色产业链,高纯氢产能达5万吨/年,氢能企业超200家,核心零部件产值达10亿元[7]
亿华通牵头组建河北首个省级氢能学术组织
势银能链· 2025-07-23 17:05
河北省氢能学会成立 - 河北省氢能学会由亿华通牵头组建,联合省内重点高校、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发起,是河北省首个省级氢能学术组织 [2][4] - 学会成立大会在张家口市举行,表决通过了章程和选举办法,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和会长等 [4] - 河北省科协副主席蒋栋表示,河北省具有发展氢能产业的良好基础,政策优势明显,产业配套完善,示范效果显著 [4] - 亿华通董事长张国强当选为学会第一届会长,公司作为理事单位积极推动张家口市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运营 [4] - 学会旨在整合省内资源,搭建高水平氢能研究与交流平台,推动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和成果转化 [5] 亿华通在氢能领域的布局 - 亿华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张家口市建设加氢站和绿氢制氢厂 [4] - 公司促进张家口市燃料电池产业生态完善,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运营 [4] - 下一阶段将持续推动氢能重卡在张家口的清洁替代,助力实现绿水蓝天 [4] 势银公司简介 - 势银(TrendBank)是中国领先的产业研究与数据公司 [10] - 公司以数据和研究为中心,提供数据、研究、咨询、会议等服务 [10] - 为客户提供决策依据和相关业务发展资源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