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试验船
搜索文档
31页|2025年航运业转型融资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1-05 07:12
绿色船舶正成为全球航运业低碳转型的核心方向。国际海事组织等机构持续推动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政策,鼓励航运企业采用低碳燃料、提升能效并探索碳捕 集技术。2025年《IMO净零框架》对新船燃料标准和全球碳定价机制作出规定,或将加快远洋航运的绿色进程。我国高度重视船舶产业绿色发展,发布《船 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明确绿色船舶的发展目标和技术路径。 当前我国船舶制造业已形成全球领先的产业体系,在绿色船舶技术、产业链生态和示范应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逐步迈向高端化、自主化、国际化发展。从 技术图谱看,绿色船舶技术涵盖清洁能源、能效提升和碳捕集三大方向,各类技术成熟度与应用潜力存在差异。从产业链条看,上游市场相对集中,绿色技 术引发新兴竞争;中游市场高度集中,头部企业主导技术创新;下游市场分散性较高,绿色转型进程较慢。从相关生态看,随着绿色船舶技术突破,港口码 头、物流服务、海事服务等相关产业生态正在快速构建。从重点区域看,上海、江苏、山东、福建、辽宁等沿海省市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各地根据自身优势 探索差异化路径。 绿色船舶产业投入需求巨大,据估算,全球航运业要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需约1—1. ...
2025年航运业转型融资研究报告-汇丰&IIGF
搜狐财经· 2025-10-26 17:00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航运业为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预计需要1至1.9万亿美元的投资,绿色船舶作为转型核心,亟需多元化金融支持 [1][17] 绿色船舶产业发展现状 - 国际海事组织(IMO)《净零框架》将于2028年生效,引入强制性减排与碳定价机制,欧盟已将航运业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 [2][20] - 中国出台《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设定了2025年与2030年两阶段发展目标 [2][24] - 绿色船舶技术形成清洁能源、能效提升、碳捕集三大方向,其中LNG和甲醇燃料船舶已规模化应用,氢、氨燃料技术处于示范阶段 [2][25][26] - 产业链呈现“上游集中、中游领跑、下游分散”特征,上海、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形成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各有侧重 [2][51] 金融支持路径与国内外对比 - 中国金融支持涵盖债权、权益、保险三大领域:债权端以中长期贷款、供应链金融为主,交银金租等机构2024年绿色船型投放超100亿元;权益端依赖政府引导基金与国企并购;保险端探索共保模式 [3][55][57][60] - 国际层面形成以《波塞冬原则》为核心的成熟融资体系,绿色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应用广泛,租赁模式创新迭出,如日本JOLCO模式 [3][66][75][80] - 对比显示,国际资金来源更多元、产品更丰富;中国则以政策引导为主,环境效益量化评估与市场机制有待完善 [3][90][91] 上海实践与全国发展挑战 - 上海形成技术集群、市场化减排、金融创新三位一体模式:将31家航运企业纳入地方碳市场,2023年碳配额交易量达77万吨;发布国内首个水上运输业转型金融目录,推出利率与降碳目标挂钩的融资产品 [4][95] - 全国层面面临挑战:市场化激励机制不足,全国碳市场未纳入航运业;绿色船舶融资面临技术迭代、政策波动等风险;金融产品适配性不足,社会资本参与度低;配套基础设施投资回报不明晰 [4][93] 发展建议 - 强化政策与市场协同,将航运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制定自愿减排方法学 [5] - 发展组合融资,引导债权、股权资金精准匹配不同成熟度技术 [5] - 丰富金融产品,推广可持续发展挂钩工具,探索“技术流”定价机制 [5] -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推动清洁燃料加注网络与碳捕集示范项目建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