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预制菜

搜索文档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偲:打造“广东海鲜”品牌,刻不容缓!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12:30
核心观点 - 打造广东海鲜区域公用品牌并推动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升级具有紧迫性和重大战略意义 [1][2][3][9] 广东海洋经济基础 - 广东连续30年海洋GDP全国第一 [5] - 大陆海岸线长度达4114公里 居全国首位 [5] - 在气候 市场和产业基础方面具备先发优势 [19] 产业升级措施 - 实施三倍体牡蛎 金枪鱼 东星斑 金鲳鱼等百亿级产业集群计划 [7] - 建设海水产品预制菜产业园 [7] - 发展风渔融合和渔旅融合等新业态 [8] - 推动精深加工体系建设 单种优质鱼类市场如大西洋鲑鱼和石斑鱼目前规模20-30万吨 预计可扩展至50万吨 [13][14] - 加强种苗建设 开发深远海主导品种 适养品种 多倍体品种和大洋优质种苗 [14][15] 品牌与市场建设 - 打造广东海鲜区域公用品牌 [9] - 培育覆盖全产业链的链主型企业 [9] - 通过举办水产种业博览会促进技术交流与市场拓展 [10] - 扩展市场是关键 需重视市场建设 [12] 科技创新与标准化 - 建设创新平台 推动政产学研深度合作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15] - 完善标准体系 针对养殖装备设计 制造 安装 检验等环节构建标准化体系 [16] 政策与空间规划 - 推动多规合一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优先保障海洋牧场建设用海需求 [17] -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一张图以明确空间布局与安全红线 [18] - 以广州海洋实验室 湛江湾实验室 深圳大鹏湾国家级示范区为样本探索深远海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模式 [20] - 为全国提供广东方案 [21] 战略转型与支撑 - 推动海洋牧场从公益属性向生态经济复合型转型 [22] - 强化人才引育与资本投入 [22] - 助力实现蓝色粮仓战略目标 [23]
广东粤海饲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12:36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主要从事水产饲料研发、生产及销售,以特种水产饲料为主,产品覆盖虾料、海鲈鱼料、金鲳鱼料等,特种水产饲料销量占比70%左右,位居行业前3位 [4][5][8] - 除饲料外,公司布局水产动保产品、预制菜产业,包括淡晒金鲳鱼干、免浆黑鱼片等,子公司广东粤海生物通过国家农业部GMP认证 [6][7] - 销售网络覆盖华南、华东、华中及越南等地,设立30余家子公司,华南地区营收占比70% [8] 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饲料生产国,年产量超3亿吨,水产饲料占比约0.23亿吨(占全球40%以上) [10] - 2024年行业受极端天气、病害等影响,全国水产饲料产量2262万吨,同比下降3.5%,饲料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0% [11] - 长期来看,水产品消费需求持续增长,预计2034年总消费量达8306万吨,年均增长1.2%,政策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和深远海养殖 [1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3.43亿元,其中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74亿元,存货跌价准备2861.6万元,减少利润总额3.43亿元 [16][17][18][22] - 2024年合并报表净利润亏损8539万元,母公司亏损3434万元,未分配利润累计12.14亿元,不进行利润分配 [25][27] - 2024年股份回购金额6767万元(不含交易费用),视同现金分红 [29] 荣誉与社会责任 - 2024年公司获"中国水产名片十大卓越贡献奖"、"饲料行业领军企业"等多项荣誉,子公司海南粤海被评为"水产饲料智能标杆工厂" [9] - 推进"粤海村"创富工程,建设超50个服务站,通过技术帮扶提升养殖户盈利能力,并开展公益捐助、乡村振兴等项目 [9] 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变动 - 货币资金减少33.13%,应收票据增加30%,预付款项增长179.12%,主要因原料采购及票据结算变化 [34] - 合同负债增长77.73%因预收货款增加,应付职工薪酬减少41.12%因奖金发放 [3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68.61%因理财投资减少,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67.86%因借款减少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