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座椅总成
icon
搜索文档
新泉股份(603179):2025Q2业绩短期承压 剑指全球内外饰龙头
新浪财经· 2025-08-31 08:29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74.6亿元同比增长21.0% 归母净利4.7亿元同比增长0.3% 扣非归母净利4.2亿元同比增长2.8% [1] - 2025Q2营收39.4亿元同比增长26.4%环比增长12.0% 归母净利2.1亿元同比增长1.2%环比下降2.0% 扣非归母净利2.1亿元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1.5% [1] - 2025Q2毛利率16.8%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7个百分点 [2] 业务驱动因素 - 国内重点客户奇瑞/吉利/上汽及国际电动车品牌销量增长带动收入提升 [1] - 墨西哥子公司营收9.6亿元同比增长196.0% 美国子公司营收0.1亿元同比增长21.3% 斯洛伐克子公司新增收入3.2亿元 [1] - 收购安徽瑞琪70%股权进入汽车座椅领域实现外延扩张 [1] 客户与产品拓展 - 进入特斯拉供应体系并拓展理想/比亚迪/广汽新能源/吉利/长城等新客户 获得蔚来/极氪/合创等项目定点 [2] - 产品从内饰件拓展至外饰件/座椅总成 单车配套价值有望突破万元 [2] - 全球车企降本压力催化内外饰进口替代加速 公司凭借高性价比和响应能力抢占份额 [2] 全球化布局 - 新建常州外饰公司 投资设立纬恩复材满足新增车型配套需求 [3] - 马来西亚/墨西哥/斯洛伐克工厂辐射东南亚/北美/欧洲地区 [3] - 2024年3月增资斯洛伐克新泉并设立新泉美国集团及德克萨斯子公司 2025年4月再次增资斯洛伐克新泉 [3] 费用结构 - 2025Q2销售费用率0.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5.1%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率4.3%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0.1%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2]
新泉股份 | 2025Q2:业绩短期承压 剑指全球内外饰龙头【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8-30 22:5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74.6亿元 同比增长21.0% 归母净利4.7亿元 同比增长0.3% 扣非归母净利4.2亿元 同比增长2.8% [2] - 2025Q2营收39.4亿元 同比增长26.4% 环比增长12.0% 归母净利2.1亿元 同比增长1.2% 环比下降2.0% 扣非归母净利2.1亿元 同比增长2.0% 环比增长1.5% [3] - 2025Q2毛利率16.8% 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2.7个百分点 [3] 业务驱动因素 - 国内重点客户奇瑞/吉利/上汽及国际电动车品牌销量增长带动收入提升 [3] - 墨西哥子公司营收9.6亿元 同比增长196.0% 美国子公司营收0.1亿元 同比增长21.3% 斯洛伐克子公司新增收入3.2亿元 [3] - 收购安徽瑞琪70%股权进入汽车座椅领域 实现外延扩张 [3] 客户与产品拓展 - 进入特斯拉供应体系 同时拓展理想/比亚迪/广汽新能源/吉利/长城等新客户 [3] - 获得蔚来/极氪/合创等新势力品牌项目定点 [3] - 产品从内饰件拓展至外饰件/座椅总成 单车配套价值有望突破万元 [3] 全球化战略布局 - 海外产能覆盖东南亚/北美/欧洲地区 马来西亚/墨西哥工厂基础上加码斯洛伐克工厂 [4] - 2024年3月增资斯洛伐克新泉并设立新泉美国集团及新泉(德克萨斯) [4] - 2025年4月再次增资斯洛伐克新泉推进国际化战略 [4]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70.71/203.15/239.71亿元 归母净利润12.06/15.37/18.58亿元 [5][6] - 对应每股收益2.47/3.15/3.81元 以2025年8月29日收盘价49.95元计算PE分别为20/16/13倍 [6] - 营收增长率预计为28.7%/19.0%/18.0% 净利润增长率预计为23.4%/27.5%/20.9% [7]
双英集团(874617.BJ):深耕汽车座椅全产业链,掘金新能源赛道
界面新闻· 2025-03-24 14:23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以汽车座椅总成制造为核心 构建覆盖座椅 内外饰件 模具的全产业链竞争力[1] - 公司深耕汽车座椅全产业链 拥有17个生产基地 深度绑定头部车企[1] - 公司是国内少有的具备座椅总成开发能力的民营企业 打破外资技术垄断[2] 技术实力与创新 - 公司拥有367项专利储备 覆盖骨架设计 发泡工艺 智能调节等关键环节[2] - 公司具备从模具开发到总成交付的一体化能力[2] - 公司开发零重力座椅 复合材料骨架等技术 应用于多款新能源车型[3] 市场地位与客户 - 公司成功切入上汽通用五菱 吉利 长安等主流车企供应链[2] - 客户结构从传统车企向比亚迪 阿维塔 问界等新能源品牌延伸[4] - 2024年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提升至57%[4] 财务表现与效率 - 2024年公司实现16.01%的综合毛利率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 - 公司通过平台化设计实现高水平零部件通用率 支撑多车型快速响应[3] - 依托柳州 重庆两大制造中心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成本较外资厂商明显降低[3] 行业背景与机遇 - 汽车座椅总成占据整车价值量约5% 全球市场规模超4000亿元[2]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7% 为行业带来发展机遇[4] - 行业长期由李尔 安道拓 佛吉亚等外资巨头主导 国内厂商多集中于二级配套[2] 发展战略与产品 - 公司开发可再生植物纤维座椅 食品级环保材料应用 匹配车企绿色供应链需求[4] - 公司加速向新能源赛道转型 产品端持续创新[4] - 公司通过"技术+效率"的双轮驱动模式 构建三大核心竞争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