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内饰件
icon
搜索文档
新泉股份20250810
2025-08-11 09:2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包括内饰件、外饰件及座椅产品[2] - 公司为新泉股份,专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与供应[1] 核心观点与论据 **产品线与市场份额** - 产品线从内饰件扩展至外饰件、座椅,单车价值量约3,000元[3] - 2023年外饰件收入达2.7亿元,同比增长超四倍[2] - 座椅产品单价较高(5,000-10,000元),与奇瑞及北美客户合作推进[4] **全球化战略与海外布局** - 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空间2,000-4,000亿元,海外市场空间约为国内2倍[7] - 海外生产基地布局:北美(墨西哥、美国)、欧洲(斯洛伐克、德国)[8] - 2019年起海外投资加速,2023年斯洛伐克工厂成立,2025年德国工厂落地[8] - 墨西哥产能翻倍增长,受益于宝腾新能源转型[9] **竞争优势** - 海外业务进入门槛高,利润率优势显著[9] - 与头部自主品牌(奇瑞、吉利)及北美新能源客户合作[4] - 全球化经营管理能力提升,有望成为跨国企业[14] **行业竞争格局** - 内饰件行业分散,但智能化、电动化推动整合,特斯拉带动国产供应链崛起[6] - 国际龙头佛吉亚收入约2,000亿元,但盈利能力受客户集中度(大众、斯兰蒂斯、福特)及区域市场拖累[10][11] - 佛吉亚扩张放缓,为国内企业(如新泉)提供机会[11] **机器人行业关联性** - 符合机器人选股逻辑:与北美客户关系紧密、全球化布局、潜在总成供应商能力[12] - 估值优势:未来3-5年业绩复合增速20%-25%,当前PE低于行业PEG(1.5-2倍)对应30-60倍区间[12][14] 其他重要内容 **财务与估值** - 2024年为关键年,海外工厂落地推动收入增长[14] - 短期机器人热度带来估值溢价机会[14] **风险与挑战** - 座椅总成生产难度大,但公司过往经验支持份额提升[5] - 海外扩张需高资本开支,但成功后客户获取门槛降低[9]
乔路铭冲刺北交所上市前 曾因关联交易“吃”警示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4 22:34
公司概况 - 乔路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冲刺北交所上市,主要从事汽车饰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汽车内饰件、外饰件及配套模具 [1] - 实际控制人黄胜全合计控制公司92.4651%的股份,为控股股东 [1]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5.61亿元、25.56亿元和33.7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3.02亿元和4.17亿元 [3] 实际控制人背景 - 黄胜全来自浙江温州,其父亲黄修业及其他亲属共同创立汽车零部件企业铭博股份(原新三板挂牌公司) [1] - 黄胜全曾在铭博股份深耕十余年,一度持有23.44%股份,2018年凭借父亲提供的启动资金成立乔路铭前身浙江浩博 [2] - 初创时存在亲属代持股权问题,招股书解释这与黄胜全当时仍在铭博股份担任董事有关 [2] 关联交易与独立性 - 铭博股份与乔路铭存在客户重合现象,核心客户均涉及比亚迪和吉利汽车,其中比亚迪2023年和2024年均为乔路铭第一大客户,营收占比分别为47.69%和54.89% [3] - 公司强调与铭博股份在资产、人员、业务、机构、财务等方面完全独立,且目前股权代持已解除 [2] - 2023年存在两笔关联交易未及时披露:与温州铭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1003.34万元交易,以及与成都双胜的2.47亿元关联交易 [5] 财务与风险 - 报告期各期末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2.46%、67.60%和61.30%,显著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48.5%、50.47%、50.89%) [6] - 应收账款余额较高,报告期各期末分别为4.49亿元、9.76亿元和9.01亿元,存在销售应收款坏账风险 [7] - 公司称已偿还全部转贷涉及贷款,相关转贷行为已整改完毕 [6] 监管与合规 - 浙江证监局对公司及实控人黄胜全等出具警示函,指出关联交易未及时审议披露问题 [1][5] - 全国股转系统曾就资金异常问题发出年报问询函,涉及通过成都双胜转付资金2.47亿元 [5] - 公司回应称所涉关联交易事项已在招股说明书中充分披露,整改已完成,不会影响上市进程 [7] 资本市场动态 - 乔路铭2023年2月登陆新三板,近期申请北交所上市 [3] - 铭博股份2024年初主动申请从新三板摘牌,公司称这与乔路铭上市计划无关联 [4]
新能源汽车饰件领军者 乔路铭科技IPO进入问询阶段
全景网· 2025-07-24 17:24
公司IPO进展 - 乔路铭科技北交所IPO进入问询阶段 拟募资6.58亿元 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及轻量化内外饰件智造项目(一期)和补充流动资金 [1] - 公司成立于2018年 注册资本3.66亿元 主营业务为汽车饰件研发生产 提供从设计到制造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1] 行业背景 - 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5年全球第一 2010-2017年均增速6.8% 2021-2023年均增速超6% 2024年产销量达3128万辆和3144万辆 [2] - 汽车零部件出口额从2015年468亿美元增至2023年877亿美元 年均增长8.2% 2021年受新能源车需求推动出口额激增33.7%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61亿元 25.56亿元 33.75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 3.02亿元 4.17亿元 呈逐年上升趋势 [2] 核心优势 - 客户资源:为吉利 比亚迪 东风岚图等一级供应商 并与蔚来 零跑 赛力斯等新势力合作 2024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达60% [3] - 技术能力:拥有86项专利(含14项发明专利) 掌握双色高光注塑等工艺 具备3000多种产品开发能力 [3] - 智能制造: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自主研发自动焊接 三维拉弯技术 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3] - 质量体系:通过IATF16949等五大认证 建立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 [3] 战略布局 - 在浙江 江苏 湖南等8省市建立十余个生产基地 覆盖比亚迪60% 吉利50%的国内生产基地 [3][4] - 未来将通过就近建厂优化供应链网络 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供货效率 [4] 发展前景 - 募投项目将强化公司在轻量化 智能化汽车饰件领域的领先优势 [1][4] -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 公司展现出显著成长潜力 [4]
父亲的公司从新三板摘牌了,儿子的新三板公司闯关北交所 汽车内外饰企业乔路铭因关联交易“吃”警示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19:13
公司概况 - 乔路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冲刺北交所上市,主要从事汽车饰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汽车内饰件、汽车外饰件及配套模具 [1][5]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黄胜全,其合计控制公司92.4651%的股份,为控股股东 [5]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5.61亿元、25.56亿元和33.7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3.02亿元和4.17亿元,营收和净利润均持续增长 [8] 实际控制人背景 - 黄胜全来自浙江温州,其家族深度涉足汽车零部件行业,其父黄修业及其他亲属共同创立了汽车零部件企业铭博股份 [2] - 黄胜全曾在铭博股份深耕十余年,一度持有铭博股份23.44%的股份,后于2018年凭借父亲提供的启动资金创立乔路铭 [6] - 公司初创时黄胜全通过亲属代持股权,招股书解释称与其当时仍在铭博股份担任董事等职务有关 [6] 关联企业与客户情况 - 铭博股份与乔路铭同处汽车零部件赛道,但公司称双方在资产、人员、业务、机构、财务等方面完全独立 [7] - 两家公司报告期内核心客户均涉及比亚迪和吉利汽车,其中比亚迪2023年和2024年均为乔路铭第一大客户,营收占比分别为47.69%和54.89% [7] - 铭博股份2024年初主动申请从新三板摘牌,乔路铭称其上市计划与铭博股份的资本市场运作决策无关联 [10] 监管问题与财务内控 - 浙江证监局对乔路铭及黄胜全出具警示函,直指其2023年存在两笔关联交易未及时披露,涉及金额分别为1003.34万元和2.47亿元 [11] - 公司此前因资金异常问题被全国股转系统问询,涉及通过关联方成都双胜转付资金2.47亿元,公司称已整改完毕 [11][12]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2.46%、67.60%和61.30%,高于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48.5%、50.47%和50.89% [13] 财务风险与应收账款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4.49亿元、9.76亿元和9.01亿元,存在销售应收款坏账风险 [15] - 公司称若主要客户生产经营发生不利变化,销售应收款存在发生坏账的风险,可能对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 [15]
踩坑教科书!洗衣机阀王宏昌科技的转型“乐子”
市值风云· 2025-07-04 18:02
公司投资动态 - 宏昌科技拟增资1500万元投资广东良质关节科技,持股比例增至30%,并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宏昌出资700万元持股70%)[3] - 良质关节成立于2024年9月,主营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及关节模组,已与人形机器人公司开展合作[4] - 良质关节2025年前4月营收87.54万元,净利润亏损25.55万元,但该投资使宏昌科技股价年初至今上涨超20%[5][6] 主营业务分析 - 公司主营家电零部件,产品包括电磁阀(占比57.31%)、模块化组件(38.47%)、水位传感器等,主要应用于洗衣机(70%)和智能马桶(30%)[9][10] - 洗衣机进水阀市占率达65.3%,客户集中度高,海尔(46.93%)和美的(17.68%)合计贡献超60%营收[11][13][14] - 2024年营收10.3亿元,2019-2024年CAGR为15.2%,但2024年扣非净利润3897万元较2019年腰斩[9][22][25] 财务表现 - 毛利率持续下滑,从2019年水平降至2025Q1的14.7%,呈现增收不增利特征[19][25] - 2025Q1营收同比增长23.2%,但净利润同比下降26.1%,扣非净利润下降36.3%[21][27] - 实控人陆宝宏家族合计持股67.85%,股权结构集中[8] 汽车零部件布局 - 2023年切入汽车零部件领域,获零跑汽车多个项目定点,产品主要为内饰件[28] - 可转债募资推进电子水泵及注塑件项目,规划产能250万件电子水泵(30%用于汽车)和750万件注塑件(50%用于汽车)[29][30] - 电子水泵尚未取得订单,注塑件量产客户仅零跑供应商芜湖长鹏一家[31][34] 并购操作 - 2024年4月以2061万元收购苏州纳斯康迪65.9%股权(主营汽车电子水泵),2025年2月近乎原价转让[35][36] - 标的公司2024年营收仅34万元,亏损37万元,收购时称可加快汽车领域布局[37]
6月IPO受理家数较去年同期增长数倍!北交所独揽六成份额,还有这些看点
券商中国· 2025-07-01 22:44
IPO上半年受理情况 - 6月沪深北交易所集中受理41家拟上市企业的IPO申请 [1] - 6月三地交易所新增受理企业总数达150家,是去年同期的5倍,占2023年6月同期受理家数的60% [2] - 上半年沪深北三地交易所共有177家IPO企业获得受理,其中北交所115家,上交所30家,深交所32家 [10] 各交易所受理情况 - 北交所6月受理97家,较去年同期增长逾200%,成为投行保荐的"首选地" [6][7] - 深交所和上交所6月分别受理28家和25家,比去年同期有所回温,但与2023年相比仍有明显距离 [9] - 主板6月共有16家IPO企业获得受理,沪市主板7家,深市主板9家 [23] 企业盈利能力 - 6月新受理的北交所IPO企业最新一年扣非净利润平均值达0.91亿元 [3][12] - 北交所受理的"盈利王"乔路铭2024年扣非净利润达4.11亿元 [13] - 创业板6月受理的19家IPO企业2024年扣非净利润平均值为1.53亿元 [19] - 深市主板新受理的9家IPO企业最新一个会计年度扣非净利润平均值达5.75亿元 [24] - 沪市主板新受理的7家IPO企业最新一个会计年度扣非净利润平均值为2.63亿元 [25] 未盈利企业情况 - 科创板6月受理18家企业,其中5家为非盈利企业,占比近30% [16] - 国产GPU企业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5.07亿元和-10.44亿元 [17] - 创业板迎来首单未盈利IPO项目大普微,2024年扣非净利润为-1.95亿元 [19][20] 重点企业案例 - 南网数字2024年扣非净利润达5.62亿元,主要从事电网数字化等领域 [22] - 惠科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403.1亿元,扣非净利润25.89亿元,主营半导体显示面板 [24] - 浙江振石新材料2024年扣非净利润为6亿元 [25]
宁波华翔拟募29.21亿完善布局 首季经营现金流2.68亿大增417%
长江商报· 2025-06-17 07:41
公司定增计划 - 拟定增募资不超过29.21亿元,用于芜湖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重庆汽车内饰件生产基地建设、研发中心建设、数字化升级改造及补充流动资金 [1][2] - 定增目的是扩大产能以满足下游客户持续增长的订单和近地化、多样化、模块化的供货需求 [2] - 将把握汽车未来发展趋势,关注行业延伸方向,对智能底盘技术展开研发,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2] - 前瞻性开展人形机器人本体轻量化、总成装配及数据采集中心构建的研发工作,为打造未来第二增长曲线奠定基础 [2] - 公司将实施全面数字化升级,同时借助AI赋能,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2] 机器人业务布局 - 与象山县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在合资公司组建、机器人装配、供应链、场景、基金投资、海外业务拓展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体系 [3] - 设立全资子公司"宁波华翔启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经营范围覆盖智能机器人、消费服务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制造及销售,兼顾人工智能硬件、平台技术开发与服务、AI数据平台建设等 [3] - 发起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基金总规模为10亿元,其中宁波华翔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2.99亿元 [3] - 本次投资是公司借助各方资源、专业投资机构力量,更有效率、更安全地进行实体并购的新尝试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2.61亿元,同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13.9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2.6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16.97% [1][7]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63.24亿元,同比增长13.07%;归母净利润9.53亿元,同比下降7.51% [6] - 2024年盈利下滑主要原因是海外业务亏损加剧,欧洲量产增加导致亏损进一步扩大,北美主要受汇兑损益影响亏损数额增加 [6] - 国内业务收入稳步增长,但新工厂投产导致前期费用增加和自主品牌客户开拓带来的毛利率压力等因素,导致利润端未同步增长 [6] 业务调整与战略 - 果断剥离德国、罗马尼亚、英国等六家子公司,预计一次性减少2025年公司净利润约9亿—10亿元,但从长远来看将彻底解除资源占用与亏损压力,有效改善集团整体盈利结构 [6] - 在稳定合资品牌市场份额的同时,不断拓展头部自主品牌客户,预计2025年自主品牌国内营收占比超过40% [7] - 公司正处于不断开拓自主品牌的阶段,存在一定毛利率压力,但会不断进行成本结构的优化和管控 [7] - 高度重视研发工作,2021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逐年增加,分别为6.4亿元、7.11亿元、8.23亿元、9.53亿元,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85%至2.08亿元,近五年研发费用合计33.35亿元 [7] 客户与行业地位 - 是大众集团、T车厂、比亚迪、小米等国内外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主要零部件供应商之一 [2] - 业务包括乘用车内外饰件、车身金属结构件、汽车后视镜、电子电器附件和其他业务,经营区域涵盖亚洲、北美及欧洲区域 [6]
宁波华翔“三箭齐发”加码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刻画五年发展新蓝图
证券时报网· 2025-06-15 20:17
定增募资与战略转型 - 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募资不超过29.21亿元,投向芜湖智能制造基地、重庆汽车内饰件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建设、数字化升级改造及补充流动资金五大项目 [3] - 汽车产业正经历新能源与智能化变革,2024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1797万辆,占整体市场65.2%,同比增长23.1%,出口占比超80% [3] - 研发中心聚焦智能底盘关键系统(线控制动、转向、主动悬架)和人形机器人领域,预计2030年智能底盘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CAGR超24%),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4] 机器人业务布局 - 设立全资子公司宁波华翔启源科技,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涵盖智能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制造及AI技术开发,注册地位于宁波象山县 [7] - 子公司将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作为机器人业务的前沿阵地和技术突破平台 [7] - 5月已与上海智元新创、象山工投签署战略协议,共建合资公司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涉及装配、模型训练及供应链协同 [4] 产业基金与资本协同 - 拟联合中银资本等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宁波中瀛扶摇兴象股权投资基金,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2.99亿元 [8] - 基金聚焦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智能化、机器人等领域,采用"项目实缴制"和全票决策机制,强化并购整合能力 [8] - 通过"资本+产业"双轮驱动,加速智能制造和机器人赛道的纵深拓展 [8] 数字化与智能制造 - 计划投入3.83亿元进行数字化升级,构建SAP管理平台及IOT产线、混合云等系统,提升全球协同效率 [5] - 数字化项目为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业务奠定技术底座,支持未来研发与生产协同 [5] 战略协同与长期规划 - 通过定增、子公司设立和产业基金形成"三箭齐发"布局,推动从零部件制造商向科技型产业平台转型 [6][9] - 战略聚焦智能制造与机器人解决方案,未来五年将扩展产业版图并重塑估值体系 [9]
宁波华翔: 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摊薄即期回报及填补措施和相关主体承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21:20
核心观点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244,149,936股,募集资金不超过292,073.18万元,用于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等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4][10] - 发行后总股本将增至1,057,983,058股,测算显示在三种盈利情景下(持平/年增10%/年减10%)扣非后每股收益分别为0.87/1.05/0.70元[5][6] - 募投项目聚焦汽车内饰件、金属件产能扩张及智能底盘等新技术研发,与现有主业协同[7][8] 发行方案细节 - 发行数量占发行前总股本约30%,假设2024年扣非净利润为95,300.50万元作为测算基准[4][5] - 测算显示发行后2025年扣非后每股收益在三种情景下较发行前下降23%-32%,主要因股本扩张[5][6] - 募集资金用途包括:芜湖智能制造项目(内饰/金属件)、重庆内饰基地、研发中心(智能底盘/人形机器人)、数字化改造及流动资金[7][10] 业务与行业背景 - 公司主营汽车内外饰件、金属件及电子件,客户覆盖大众、奔驰、比亚迪等传统及新能源车企[8][9] - 2021-2024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年均增长超6%,新能源车及自主品牌崛起推动零部件需求[8][9] - 技术储备涵盖汽车电子、材料科学等领域,专利布局支撑智能底盘等新方向研发[8] 实施保障措施 - 将通过优化流程、控制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加速募投项目投产以对冲每股收益摊薄[9][10] - 已建立专项募集资金管理制度,承诺严格按规划使用资金并强化现金分红执行[10][11] - 董事、高管及控股股东均签署承诺函,确保填补回报措施落实[12][13]
泛亚微透: 泛亚微透公司章程
证券之星· 2025-06-13 17:4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Pan Asian Microvent Tech (Jiangsu) Corporation [3] - 公司注册地址为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前漕路8号,经营地址为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坂上村 [3]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9,100万元,股份总数为9,100万股,均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 [3][6] - 公司于2020年9月1日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750万股 [2]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设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1名董事长和3名独立董事 [51] - 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 [51] - 公司设监事会,监事由股东会选举或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12] - 公司执行事务的董事为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变更需在30日内确定新的法定代表人 [3] 股东权利与义务 - 股东享有分红权、表决权、知情权等权利,可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名册、财务报告等文件 [13] - 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合计持有3%以上股份的股东可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 [14] - 持有5%以上有表决权股份的股东需在股份质押当日向公司书面报告 [41] - 股东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利益,否则需承担赔偿责任 [40] 股东大会相关规定 - 股东大会分为年度股东大会和临时股东大会,年度股东大会每年召开一次 [49] - 单独或合计持有10%以上股份的股东可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50] - 股东大会选举两名以上董事或监事时应采用累积投票制 [39] - 股东大会特别决议需经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包括修改章程、合并分立等重大事项 [35] 董事会运作机制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临时会议可由代表1/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或1/3以上董事提议召开 [56] - 董事会决议需经全体董事过半数通过,表决实行一人一票制 [56] - 董事连续两次未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视为不能履行职责,董事会应建议股东大会予以撤换 [49] - 独立董事辞职导致独立董事人数少于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一时,在改选出的董事就任前原董事仍需履职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