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全球化
icon
搜索文档
10月份汽车市场延续强劲增长态势
证券日报· 2025-11-03 01:00
行业整体表现 - 10月份中国汽车市场延续强劲增长态势,多家主流车企交出亮眼销量答卷 [1] - 行业在新能源渗透率、高端市场布局及全球化拓展等维度展现出强劲竞争力 [1] - 地方补贴政策、国庆车展、经销商年末促销及以旧换新补贴等多重因素推动10月份上半月订单量同比大幅攀升 [1] -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进入倒计时,政策切换窗口促使车企密集推出优惠活动,市场韧性凸显 [1] 头部车企销量 - 上汽集团10月份销售整车45.40万辆,同比增长12.96%,销量位列行业第一 [2] - 比亚迪10月份销售新车44.17万辆,今年前10个月累计销量达370.19万辆,已接近其2024年全年销量目标 [2] - 吉利汽车10月份乘用车销量达30.71万辆,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12%,连续8个月保持同比、环比双提升 [2] - 奇瑞集团10月份销售汽车28.12万辆,同比增长3.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11.03万辆,同比激增54.7%,首次实现单月新能源销量突破11万辆 [2] - 中国一汽销售新车30.5万辆,同比增长8.1%;长安汽车销售27.8万辆,同比增长11%;北汽集团销售16.01万辆,同比增长11%;长城汽车销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22.50% [2] 新势力品牌表现 - 新势力品牌销量在10月份延续高增长态势,在高端市场与技术创新领域实现新突破 [3] - 零跑汽车10月份全系销量7.03万辆,再次刷新造车新势力月销纪录,并发布了全域自研旗舰D平台 [4] - 鸿蒙智行10月份销售新车6.82万辆,创单月销量历史新高,全系累计销售突破100万辆,当月成交均价达39万元 [4] - 小鹏汽车10月份销售新车达42.01万辆,同比增长76%,连续2个月销售超4万台,10月份接连进入立陶宛、柬埔寨、摩洛哥等七国市场 [4] - 蔚来汽车10月份月销近4.04万辆,同比增长92.6%,旗下蔚来、乐道、firefly萤火虫三大品牌协同发力,乐道L90上市三个月销售3.33万辆 [4] - 理想汽车10月份销量3.18万辆,历史累计销量突破146万辆,新品理想i6订单超7万台 [4] 行业格局与未来展望 - 中国车企已形成"头部集团稳增长、新势力快突破"的发展格局,新能源与全球化成为两大核心增长引擎 [5] - 随着技术创新持续深化、产品矩阵不断完善,中国汽车产业正加速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5] - 预计11月份车企及经销商进入全年目标冲刺阶段,"双11"购车季、广州车展等利好将促使终端需求释放动能持续增强,销量预计环比10月份持平或微增 [5] - 新能源购置税免征倒计时触发的限时优惠加码,将促使许多计划明年购车的消费者提前购车,从而拉动第四季度销量增长 [5]
他们曾嘲笑我们,如今沉默得震耳欲聋
36氪· 2025-10-31 10:09
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演变 - 汽车大规模商业化始于20世纪初的美国,到1950年美国产量占全球四分之三以上 [1] - 二战后生产重心转向东亚,日本于1990年超越美国成为最大汽车生产国 [1] - 进入21世纪,中国成为行业增长引擎,贡献了2000年以来几乎全部增长,全球近三分之一汽车产自中国 [3] 中国汽车出口发展历程 - 2008年中国凭借国内需求首次成为全球汽车生产大国,但当时出口量有限,2014年出口量仅占全球份额不到1% [4] - 早期阶段(至2020年),车企采取“农村包围城市”战术,主攻俄罗斯、伊朗等亚非拉新兴市场,以高性价比燃油车为核心 [6] - 2021年成为关键转折点,出口量突破百万辆门槛,开启火箭式攀升,2023年以约586万辆出口量超越日本登顶全球第一 [8] 出口驱动因素与市场变化 - 新能源汽车成为核心驱动力,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较2021年激增17倍 [9] - 地缘政治因素如俄乌冲突后西方品牌撤离俄罗斯,中国车企迅速填补市场真空 [9] - 出口市场呈现全面开花态势,覆盖欧洲、俄罗斯、墨西哥、澳大利亚、泰国等,2023年对欧盟汽车出口额逼近欧盟对华出口额 [9][11] - 插电混动(PHEV)车型成为新的强劲增长点,适应充电设施不完善的市场 [11] 品牌形象与技术口碑逆袭 - 中国汽车早期海外形象被贴上山寨劣质标签,如2005年陆风X6在欧洲碰撞测试中仅得1分 [12][14] - 为改变形象,车企开启全球寻才之路,聘请国际设计大师构建规范化设计流程 [16] - 2020年后欧美日车企主导的“拆车运动”成为口碑转折点,比亚迪海鸥等车型被证实用料扎实、成本优势明显 [17][19] - 在性能与安全上实现突破,小米SU7 Ultra在纽北赛道刷新纪录,仰望U9跑出7:17.900圈速 [20][22];2025年欧洲NCAP测试中28辆车有18辆获五星,其中13辆来自中国 [22] 技术领先与产业链优势 - 中国品牌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建立全球领先地位,比亚迪F3DM在2008年成为全球首款量产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 [26] - 建立了全球最完善的电动汽车产业链生态系统,拥有强大的电池及电控系统国内供应链 [28] - 在智能化领域,本土初创公司如小鹏、蔚来、理想改变了家庭与汽车的互动方式,对生产流程进行重大升级 [28] 全球化战略深化 - 企业战略从贸易思维转向全球化思维,践行“全球化思维,本土化实施”,由产品出口向产业出口转型 [28] - 在亚洲市场采取深耕式布局,如上汽集团以泰国为区域核心,长安汽车投资100亿泰铢建厂 [30] - 在欧洲市场进行差异化突破,如比亚迪在匈牙利建厂,小鹏汽车借助奥地利麦格纳工厂实现本地化生产 [30] - 展现出惊人的敏捷性和应变能力,能够迅速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战略方向 [32] 产业角色根本转变 - 实现了从技术输入方向技术输出方的角色转变,外国制造商开始与中国制造商建立合资企业以获取电动汽车技术优势 [32] - 用三十年时间走完西方百年发展历程,从1985年不到6000辆产量发展到2024年超3100万辆,完成量变到质变 [32]
吉利的英伦赌局
华尔街见闻· 2025-10-30 16:24
公司战略与市场进入 - 公司选择吉利国际EX5作为登陆英国市场的首发车型,起售价为31990英镑(约合人民币30.34万元),是国内同款车型(银河E5)售价的三倍 [1] - 公司计划在2030年于英国市场实现年销量10万辆以上的目标,并计划在2025年底将英国销售网点增至40家,至2026年底建立100家销售与服务网点以实现全境覆盖 [2] - 公司制定了庞大的欧洲"五年规划",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向欧洲推出15款新车型,并构建超过1000家经销与服务网络 [2] - 公司采用"传统经销商合作模式"进入欧洲市场,旨在快速铺开网络并降低初期资本消耗,同时计划将供应链和人才资源本地化以深度扎根当地市场 [4] 产品与竞争优势 - 吉利国际EX5是一款已在全球33个国家上市的纯电SUV,并在巴西、希腊等多个市场取得细分市场销量第一的成绩 [1] - 与比亚迪ATTO3、特斯拉Model 3等竞品相比,吉利国际EX5的定价在英国市场具备竞争力 [1] - 公司在欧洲的优势源于其庞大的"隐形帝国",包括对LEVC的投资、助力路特斯转型以及遍布欧洲的研发布局(如英国考文垂设计中心和中欧研发中心CEVT) [4] - 领克品牌此前已通过"订阅模式"在欧洲建立客户基础,未来星愿、星舰7等车型也将陆续进入欧洲市场 [3]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英国汽车市场呈现增长趋势,2023年和2024年新车销量分别为190万辆和195.28万辆,2025年前三季度新车注册量累计达到约157.82万辆 [2] - 英国汽车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前五名品牌市场份额合计约占32%,为公司跻身市场前五提供了机会 [2] - 欧洲市场对中国车企至关重要,其平均售价和单车利润远高于国内市场,海外销售的单车利润可达国内市场的三倍左右 [3] - 欧洲市场被视为中国车企成为全球化企业的必争之地,有助于摆脱对竞争激烈的中国单一市场的依赖,并提升品牌形象以获得更高的估值 [3] 挑战与未来展望 - 公司在欧洲市场将面临大众、雷诺等本土巨头以及比亚迪、上汽名爵等中国同行的激烈竞争 [4] - 中国车企的全球化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研发、制造、供应链及品牌上深度嵌入目标市场,而不仅仅是产品出口 [4] - 对中国车企而言,核心挑战已从"能否走出去"转变为"能否在壁垒最高、竞争最残酷的成熟市场活下来并打上去" [5]
科博达 | 2025Q3:业绩符合预期 新产品、新客户持续突破【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10-29 23:34
公司2025年三季报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0.0亿元,同比增长16.5%;归母净利润6.5亿元,同比增长12.1%;扣非归母净利润7.1亿元,同比增长57.1% [2]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7.3亿元,同比增长11.8%,环比增长3.6%;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微降0.1%,环比下降11.1%;扣非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下降11.3%,环比下降13.8% [3] - 第三季度收入同环比增长主要因智驾子公司并表带来增量;利润同环比下降主要因智驾子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2025年第三季度亏损约1,780万元,以及2025年上半年实现汇兑收益约5,395万元而第三季度相关收益较低 [3]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3.5%,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7个百分点,同环比下降主要受科博达智能并表影响 [3]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8%、0.2%、4.7%、11.3%,同比分别变化+0.4、-2.1、+1.0、+4.7个百分点 [3] 公司战略转型与业务布局 - 公司是国内稀缺的汽车电子供应商,兼具软硬件能力,精于电控系统、ECU等末端执行器,产品横向延伸能力极强 [4] - 公司正从灯控向域控转型,成为平台型汽车电子供应商,电动智能变革加速整车电子电气架构集中化,催化域控制器业务发展 [4] - 公司前期战略布局域控,已获得智驾域、车身域等定点,并于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科博达智能60%股权的收购,成为能同步整合中心控制器到末端传感器、执行器的平台型供应商 [4] - 2023年公司车身域控制器、底盘域控制器产品已陆续量产并实现供货,并稳步推进首个境外日本工厂落地,加速全球化布局 [4] 客户拓展与全球化战略 - 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从绑定大众到新势力全面开花,基本完成国内外新能源车头部企业的市场布局 [5] - 公司市场已覆盖大众集团MEB和PPE平台、比亚迪、特斯拉、理想、蔚来、小鹏、吉利、长城、长安、东风等客户的不同新能源车型 [5] - 随着2025年捷克IMI公司100%股权收购落地,公司从全球销售正式进入全球化生产阶段 [5]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4.7亿元、98.6亿元、122.0亿元 [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亿元、12.5亿元、16.6亿元 [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23元、3.10元、4.12元 [6] - 以2025年10月27日80.7元/股收盘价计算,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6倍、26倍、20倍 [6]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未来奇瑞海外市场的营收贡献会远大于国内
中国经营报· 2025-10-20 14:38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董事长提出全球化战略不能只追求规模和速度 关键在于可持续性 需以用户可承受的价格、可信赖的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建立中国汽车安全、可靠、高端的新形象 [2] - 公司强调要拥有国际化思维 当好全球企业公民 成为各国政府的座上宾 为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中国方案 [2] - 公司计划全面提升企业治理与经营水平 标准对标世界500强企业和全球化上市公司 [3] - 公司董事长宣布将重点建设全球化创新体系 并称之为继新能源和智能化之后的又一重点战略方向 [3] 公司经营业绩 - 公司在全球累计销售超过1300万辆乘用车 业务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公司2024年海外销量为114.46万辆 同比增长21.4% [3] - 公司所在集团2025年9月单月出口汽车137,624辆 同比增长26.2% [3] - 公司所在集团2025年1月至9月累计出口量达936,428辆 同比增长12.9% [3] - 公司目前在海外市场的营收已接近总收入的一半 预计未来海外市场营收贡献和海外员工数量将远大于国内 [3] 行业挑战与机遇 - 中国汽车行业集体加速出海过程中面临新挑战 包括品牌水土不服、安全质量问题、本地化配套不足引发政府和用户抱怨等问题 [2] - 行业需建立真正全球化的创新体系 以支撑技术、标准、质量安全、用户体验 使其能经得起全球不同市场和文化的考验 [2]
奇瑞尹同跃:全球化不能只追求规模和速度,要建立中国汽车新形象
贝壳财经· 2025-10-18 21:26
校对 卢茜 尹同跃说,奇瑞"出海"的关键,在于奇瑞是否拥有一个真正全球化的创新体系,支撑奇瑞的技术、标 准、质量安全、用户体验,经得起全球不同市场、不同文化的考验,得到全球用户的喜爱和信赖。 编辑 袁秀丽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林子)10月18日,奇瑞举办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 事长尹同跃在现场表示,全球化不能只追求规模和速度,关键要可持续,要以用户可承受的价格、可信 赖的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来建立中国汽车"安全、可靠、高端"的新形象,要拥有国际化思维,当好全 球企业公民,为各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拿出中国方案,做出中国贡献。 他提到,最近一段时间他走访了欧洲、北非等地。"每当在海外街头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尤其是新 能源车,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随着中国汽车集体加速'出海',一些新的挑战也 浮出水面"。他提到,有的品牌"水土不服",有的品牌在安全质量上栽了跟头,有的因本地化配套不足 引发政府和用户的抱怨,损害了中国品牌的整体形象。 ...
继吉利后,奇瑞也将与雷诺“牵手”在南美生产汽车? 雷诺中国:确有沟通
经济观察网· 2025-10-09 17:11
合作概况 - 奇瑞汽车与雷诺汽车正洽谈在南美开展制造和销售合作,谈判聚焦于哥伦比亚和阿根廷的合作计划 [2] - 合作模式为雷诺提供当地工厂设施和销售渠道,奇瑞投入资本并提供产品设计 [2] - 奇瑞计划利用雷诺在哥伦比亚恩维加多的工厂生产燃油车,大部分挂雷诺车标销售,少部分使用奇瑞品牌 [2] - 在阿根廷科尔多瓦工厂,奇瑞考虑投资插混皮卡生产线,由雷诺负责总经销 [2] 合作战略意义 - 南美洲因市场潜力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空白,成为众多中国车企的出海热门地 [2] - 凭借雷诺在南美深厚的根基和现有设施,奇瑞能以轻资产模式运作,避免重资产投入,降低进入市场的时间与成本 [3] - 合作有助于奇瑞进一步打开南美市场,奇瑞去年在拉美市场销量同比增长42%,但主要集中在墨西哥和智利 [3] - 对雷诺而言,合作可借助奇瑞在技术及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优势,加速开拓南美市场,短期内拓展产品线、降低成本 [5] 双方业务现状 - 奇瑞汽车2024年海外销量达114.5万辆,同比增长21.4%,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3] - 2025年1-8月奇瑞汽车已销售新车172.7万辆,同比增幅超14%,出口汽车79.88万辆,同比增长10.8% [5] - 2025年9月25日,奇瑞汽车在港交所上市,募资规模91.4亿港元,成为年内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5] - 雷诺集团2025年上半年共售出117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3%,电气化车型占比从不足30%跃升至44% [5] 行业合作模式 - 中国车企出海进程中,与国际车企合作已成为新模式 [4] - 吉利汽车已与雷诺达成合作成立合资公司,2025年6月计划在巴西生产车辆,8月签署备忘录合作开发混合动力车型 [4] - 零跑与斯特兰蒂斯在海外也采用类似合作模式,双方成立合作公司推动全球化布局 [4] - 奇瑞与雷诺的合作不会影响雷诺与吉利的现有项目 [5]
长城汽车魏建军强调用户满意度是唯一KPI,主张全动力发展全球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11:27
公司战略 - 公司核心竞争力基于客户满意度和长期主义理念 坚持用户满意度为唯一KPI指标 [1] - 公司实施全动力发展战略 涵盖燃油 混动 电动 氢能多种技术路线并行推进 不偏科不冒进 [1] - 公司全球化战略强调技术 生态和产业链全面融入 通过长期投入建立全球信任 [1] 行业定位 - 汽车产业被定义为关乎安全 产业根基和国家荣誉的重要领域 [1] - 中国汽车行业需要通过全球化竞争提升国际话语权 实现汽车强国目标 [1] - 企业需要坚持稳健发展路径 耐得住寂寞才能在国际市场立足 [1] 品牌宣言 - 公司董事长提出中国汽车人的自信宣言 代表行业发出全球化发展主张 [1] - 企业全球化不仅是品牌输出 更是全面体系能力的国际化 [1] - 汽车全球化不能偏科成为公司核心发展标签 [1]
比亚迪汽车:比亚迪8艘汽车运输船全部投入运营,引领中国汽车迈向全球市场的全新阶段
新浪财经· 2025-09-28 15:12
公司动态 - 比亚迪8艘汽车运输船已全部投入运营 [1] - 公司通过自有船队强化全球汽车运输能力 [1] 行业影响 - 此举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进入全球市场的新阶段 [1] - 行业通过自主物流体系提升国际供应链控制力 [1]
海外创新中心,正重新定义中国汽车的全球化之路
观察者网· 2025-09-28 12:26
中国汽车出口成就 - 2023年中国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1] - 电动化产业赋能推动中国汽车出口自4年前开启新一轮增长[1] 中国汽车全球化挑战 - 当前出海模式以整车出口和海外建厂为主 品牌价值展现和技术本土化仍待深化[1] - 需要从产品输出转向体系化能力全球接轨[5] 吉利全球研发体系布局 - 在全球拥有5大造型中心和5大工程研发中心及众多实验场地[1] - 瑞典哥德堡研发中心位于欧洲创新中心Uni3内 具备北欧交通枢纽地理优势[3] - 园区汇聚40多个国家2000余名工程师 毗邻林德霍尔姆科技园生态圈[3] 吉利技术研发成果 - 瑞典研发中心拥有超过2000项专利 涵盖智能驾驶/动力技术/动态控制/安全体系[5] - 开发CMA/SEA/GEA等覆盖燃油到纯电的整车架构 应用于吉利/领克/极氪/沃尔沃等多品牌[5] - 极氪9X车型车身扭转刚度达41600N·m/deg 配备十宫格门槛梁等专利安全设计[5] 安全技术突破 - 基于沃尔沃安全理念打造全域安全体系 通过50km/h正面柱碰和105km/h后碰测试[5] - 开发失效安全方案和现代加密算法网络安全保护系统应对智能化时代需求[5] 中国汽车全球化转型 - 行业从单纯出口转向深度全球布局 比亚迪/长城/奇瑞均在海外设立研发生产设施[6] - 在新能源和智能驾驶领域从技术跟随转向共建甚至领跑角色[6] - 海外中心整合全球人才并深化市场需求理解 推动向技术共创者和标准塑造者转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