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化产品

搜索文档
汽车智能化主线6月投资策略
2025-06-02 23:4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汽车智能化、电动汽车 - **公司**:小鹏、地平线、理想、华为、比亚迪、吉利、德赛西威、伯特利、金鸿控股、小马智行、金威股份、润科技、兴领科技、文远知行、特斯拉、新湖智动、普路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投资建议**:汽车智能化是 2025 年及未来三年重要主线 不仅带来新车销量还改变商业模式 价格战是底部布局窗口 6 月智能化板块或有波动但长期乐观[1][2] - **关注标的**:港股首选小鹏 还有地平线、理想、普路通;A股关注华为系(德赛西威、伯特利、金鸿控股)、金威股份、润科技、兴领科技;美股关注小马智行[1][4][5][14][18] - **消费者买单意愿**: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买单意愿随电动车渗透率提升而增强 2025 年城市 GENOVA 在电车中渗透率 28% 高速 37% 前四月从 15%增长到 19.5% 预计下半年加速增长[1][6] - **内需市场及政策影响**:2025 年内需市场受以旧换新政策影响预计增长 4% 2026 年政策不明朗 四季度或有抢补贴效应 传统车企中低价位跟进效果待察[1][8] - **市场表现**:消费者观望情绪或一月后消退 预计 2025 年电动化渗透率超 60% 同比增长 33% 周度已达 56%左右[9] - **库存及价格战**:电动汽车价格战消化阶段性高库存 自主品牌市占率成交额口径达 70.81% 出口口径 64.6% 单纯降价提升份额难需更强产品力[10] -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7 月进入新一轮迭代 一梯队华为、小鹏、理想等竞争力强 5 月理想升级芯片和雷达 小米标配雷达并发布新品[11] - **终端市场关注度**:5 月自动驾驶终端关注度超预期 A 股表现突出 出租车领域有合作 无人配送物流车订单增加 特斯拉有新测试[12] - **系统版本及供应链**:7、8 月自动驾驶系统大规模迭代 今年激光雷达装机量增长快 小米事故后加速 关注小米 NPD 光机 HD 应用[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具体车型数据**:华为智选车型智能化渗透率超 70% 小鹏 Mola Max Lite 版本订单占比超 70% 理想高速 NOA 比例约 50% 华为 M8 交付量、小鹏新车型等预计推动数据上升[1][7] - **新湖智动**:整体渗透率稳步提升 2026 年关注 ENBIO 产品变化 投资策略调整 整车找黑马 供应链找优秀公司[14] - **地平线**:在自驾红利中扮演重要角色 类似半个车企 市值空间有望达 2000 亿甚至更高[15] - **理想汽车**:即将推出纯电新车 有望实现销量和利润匹配 是整车板块核心标的之一[16][17]
2024年财报解读:四维图新拿到了智驾终局的船票
中金在线· 2025-04-26 15:01
核心观点 - 2025年是"全民智驾元年",智驾渗透进入加速期,智驾能力成为车企竞争关键 [1] - 四维图新在智驾领域崭露头角,2024年营收35.18亿元同比增长12.68%,扣非净利润亏损收窄21.69% [1] - 公司智云、智芯、智驾业务全面突破,其中智云业务增长28.96%,智芯业务增长10.92% [1][2][4] - 公司通过"极致性价比"战略实现智驾平权,形成覆盖入门级到中高阶的完整产品矩阵 [6][7][9][11] - 公司加强生态协同,整合"地图+芯片+算法+数据"全链路能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性价比优势 [12][13][14][1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5.18亿元,较2023年31.22亿元增长12.68%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较2023年收窄21.69% [1] - 智云板块营收22.54亿元,同比增长28.96% [2] - 智芯业务营收5.66亿元,同比增长10.92% [1] - 预计2025年实现大幅度减亏 [5] 业务进展 智云业务 - 数据合规业务推动增长,建立基于GDPR的个人信息管理体系 [2] - 数据合规需求提升将带动业务收入进一步增长 [3] 智芯业务 - 新一代中高阶智能座舱域控SoC芯片AC8025获多个项目定点,将在2024年下半年和2025年量产 [4] - 杰发科技SoC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8600万套,MCU芯片达6500万颗 [4] 智驾业务 - 2024年初至2025年一季度获基础行车产品300万套及舱泊产品60万套新增定点 [1][4] - 订单预计最快2025年三季度起体现在收入上 [4] - 提出舱行泊一体化概念,提升整车智能化集成度 [9] 战略布局 性价比战略 - 推动核心芯片国产化,域控制器国产化率超70%,实现降本至少20% [9] - 采用毫米波雷达+轻量级高精地图的重视觉方案,适合10万-20万车型 [10] - 利用数据优势,积累大量道路数据和拓扑图 [9] 生态协同 - 增资南京四维智联1亿元,吸收滴滴智慧交通300人团队 [12] - 成立新智驾公司,为长城提供智能前视控制模块产品 [12] - 与轻舟智航合作研发中高阶智驾解决方案 [12] - 与火山引擎、卓驭科技、航盛电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3] - 火山引擎在公有云大模型服务市场份额达46.4% [13] - 卓驭科技继承大疆在性能和成本平衡方面的能力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