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牵头制定!这一自动驾驶新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第一财经· 2025-07-07 20:42
自动驾驶国际标准发布 - 中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34505:2025正式发布 主要规定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的评价流程与试验方法 明确测试场景暴露率 复杂度 危险度等评价指标的判定要求 并定义测试用例生成的一般性方法及其必要特征 [1] - 该标准项目于2022年9月立项 由中国和德国专家联合牵头 填补了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生成测试用例环节的国际标准空白 [1] - 新标准有助于形成从概念设计到建模与仿真 从场景库建设到实际测试场地搭建的整套场景应用框架 为自动驾驶系统的仿真开发和试验评估提供基础性标准 [2] 自动驾驶行业发展 - 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 IDC预测2025年全球网联汽车销售规模为7830万辆 2026年全球自动驾驶车辆销售规模为8930万辆 5年复合增长率达14 8% [1] - 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商业化规模化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是法律合规性 [1] - 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正在加快制定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技术法规 采用"多支柱"方法验证自动驾驶系统相关安全要求的符合性 测试场景是评估自动驾驶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基础 [2] 行业影响与未来规划 - 新国际标准的发布对中国汽车走向世界和自动驾驶技术获得国际认同有重要促进作用 [2] - 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公司表示 新标准将提供更统一的基础性标准 满足国内外城市测试和全球化车型研发的需求 [3][4] - 工信部将组织相关单位深度参与汽车领域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 提升中国在汽车国际标准法规协调中的参与度与贡献度 [4]
瞭望 | 人工智能治理:刀锋之舞
新华社· 2025-07-07 16:21
参观者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人工智能 +"展示区域参观(2025年6月20日摄) 鞠焕宗摄 / 本刊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钱沛杉 作为引领本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已显现出其改变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经 济格局的巨大潜力。我国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一个涵盖基础软硬件支撑、关键技术研发、 行业应用落地的完整产业生态体系正在加速形成,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新动能。数据显示,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 人工智能的双刃剑效应同样突出。在驱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人工智能给世界带来了更复杂、难以预知且 可能系统性扩散的风险挑战。这源于其区别于传统技术的四大核心特性: 系统性——人工智能并非孤立工具,而是深度嵌入经济社会运行的复杂系统网络,其影响波及广泛,牵 一发而动全身; 跨域扩散性——一项在特定领域应用的技术缺陷或伦理失范,可能迅速扩散至其他领域,引发连锁反 应; 价值敏感性——当前,人工智能决策主要依赖于数据与算法,蕴含在算法"黑箱"中的隐性规则,可能在 重要领域引发价值失范; 动态适应性——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持续学习和进化迭代能力,可能超出开发者初始预 ...
现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行情怎么样了?都有哪些方案?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07 14:47
最近有很多同学咨询我们自动驾驶产业到底怎么样了?有哪些职位和方案,今天为大家盘点下当下的一些情况! 所有内容出自AuotRobo求职星球,自动驾驶、具身智能、AI类求职聚集地!这里有最专业的面经和岗位分享~ 自动驾驶分级与应用 主要功能:行车,泊车,座舱,V2X 核心系统构成:芯片,软件,传感器 技术趋势一览 1)传统自动驾驶pipline 2)端到端自动驾驶 3)VLM方案 4)VLA方案 主机厂和自驾公司 1)主机厂 新势力:小鹏,理想,蔚来,华为,极氪,小米,零跑,岚图,深蓝(长安)等; 老牌车厂: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星途),长城,上汽(智己),广汽(埃安)外企:奔驰,大众,现代 等; 2)供应商 已经上市:地平线,小马智行,黑芝麻智能,文远智行,知行汽车等; 未上市:momenta,轻舟智行,元戎启行,卓驭,大疆大厂:百度,滴滴等,京东; 其它:商汤绝影,毫末智行,四维图新,经纬恒润等; 职位与方向一览 1)传统方案 定位建图: 1. 定位匹配 2. 建图(nerf,splatting) 感知层次: 1. 障碍物,红绿灯,地面元素 2. BEV算法,OCC ,mapfree 后融合:静态后融合、 ...
谷歌:Waymo 有望在 2040 年实现巨大发展,耐心终将回报
美股研究社· 2025-07-02 19:39
虽然 Waymo 现在可能 深陷亏损 ,但到 2040 年,其估值有可能达到 5000 亿美元(或更 高)。 当然,如果情况不太好,估值跌很多也有可能。毕竟 在新兴市场中运营,竞争日益激 烈,甚至存在像特斯拉这样的潜在主导者,这造成了巨大的长期市场不确定性,这是必然趋势。 鉴于此,如果您正在考虑投资谷歌,不要指望 Waymo 会很快改变该公司的股票总回报率,但在 未来,Waymo 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回报 。 作 者丨Bay Area Ideas 编译 | 华尔街大事件 谷歌( NASDAQ: GOOG ) ( NASDAQ: GOOGL ) 那种暴涨的日子好像已经过 去了, 但除了人工 智能,Waymo 或许是长期来看最有上涨潜力的。 根据计算,在中期(2030 年)牛市情况下,Waymo 的估值有望达到 2000 亿美元。这将是该公 司 2030 年近 4 万亿美元市值的 5%。谷歌目前的市值约为 2.15 万亿美元。到 2040 年,分析师 认为 Waymo 最终可能会占到 谷歌 总估值的 10% 左右(或更多)。 Waymo 采用的是激光雷达、雷达、摄像头和高清地图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可靠性确实不错,但 特 ...
福特CEO:特斯拉很好,我选别人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02 07:03
自动驾驶技术路径分歧 - 福特CEO吉姆·法利公开支持Waymo基于激光雷达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认为激光雷达在摄像头失效时仍能提供精确探测能力 [2][4] - Waymo第六代系统配备13个摄像头、4个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及音频接收器,特斯拉则仅依赖8个摄像头实现360度视野 [3][5] - 马斯克坚持纯视觉路线,称激光雷达"很蠢",认为其成本过高且人类驾驶仅需视觉,特斯拉通过优化摄像头与AI简化制造并降低成本 [4][7] 技术路线对比与成本差异 - Waymo系统成本高昂,激光雷达单件成本达数万美元,特斯拉FSD系统因摄像头集成设计使整车售价维持在4万-6万美元区间 [7] - 马斯克估算特斯拉汽车成本仅为Waymo的20%-25%,主要因后者产量低且传感器昂贵 [7] - 激光雷达在暴雨、低光照等极端场景提供冗余安全,纯视觉路线依赖AI模拟人类驾驶但被质疑安全性不足 [4][5] 商业化进展与竞争动态 - Waymo当前运营1500辆无人车,覆盖旧金山等4城,计划2025年扩展至2000辆并新增亚特兰大等3城 [16] - 特斯拉Robotaxi在奥斯汀试点10-20辆Model Y,运行时段为6点至午夜,避开复杂路况,Cybercab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 [9][14] - Waymo早期聚焦自动驾驶叫车服务,现与丰田/现代合作进军消费级车型;特斯拉从量产车转向Robotaxi服务,两者路径趋近 [9] 福特战略调整 - 终止Argo AI项目(与大众联合投资10亿美元),放弃自研L4转向外部合作,重点开发BlueCruise系统(支持13万英里高速公路脱手驾驶) [18][19] - 未来或集成激光雷达以提升城市自动驾驶安全性,可能增加成本但强化电动车安全保障 [19] - 法利强调福特品牌需谨慎对待新技术,激光雷达被视作安全关键组件 [17][18] 行业分化趋势 - 技术路线分歧体现安全性与成本的权衡:Waymo/福特选择多传感器冗余,特斯拉押注纯视觉降本 [4][5][19] - 监管复杂度影响扩张速度,特斯拉需应对加州严格审查,Waymo已通过多城市运营积累数据 [14][16] - 早期试乘反馈显示特斯拉Robotaxi操控性获分析师满分评价,但NHTSA正审查其异常驾驶事件 [13][14]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自动驾驶如何实现“眼观六路”?
新华网· 2025-07-01 16:50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 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搭载6大类34个传感器,包括9颗激光雷达、14颗摄像头、4颗毫米波雷达,覆盖360度盲区和最远650米范围检测[4] - 系统配备最新一代域控制器,基于车规级芯片的L4级全场景无人驾驶解决方案,通过软件算法优化实现算力使用效能提升3倍[5] - 自动驾驶(L4级)对车辆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要求极高,不同于需要驾驶员"兜底"的辅助驾驶(L2级)[6] 广州自动驾驶测试环境 - 广州市南沙区是广东省首个全域开放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区域和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混行试点区[6] - 广州市累计开放测试道路1340条,单向里程2601公里,包括南沙港快速等10条高快速测试道路,测试道路总里程全国领先[6] - 自2018年启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以来,南沙区持续进行制度创新,全力打造自动驾驶高地[6] 用户体验展示 - 记者体验自动驾驶汽车行驶过程平稳,可通过屏幕实时查看行车状态、路况、周边车辆及红绿灯等信息[2] - 系统通过多传感器协同工作实现"眼观六路",将路况信息清晰传递给车辆"大脑"[2][4]
特斯拉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马斯克愿景或将实现
财富FORTUNE· 2025-06-29 18:34
图片来源:Eric Gay—AP Photo 早在2019年,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便承诺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将于"次年"上路,然而此承诺未 能兑现;一年后,他再度许诺次年推出,可依旧未能兑现。 尽管屡屡许下空头承诺,他仍在继续画饼。去年1月,马斯克宣称"明年必定能推出超百万辆自动驾驶出 租车"。 要是仅有10辆或12辆,你能接受吗? 马斯克似乎即将实现其自动驾驶出租车愿景,上周日,一支规模较小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车队在得州奥斯 汀启动试运营。不过,达到百万辆规模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但若奥斯汀的演示成功,这位亿万富 翁今年理应能够拓展服务版图。 此事风险极高,挑战也同样艰巨。 当马斯克仍不断抛出"明年"实现目标的承诺时,竞争对手Waymo已另辟蹊径,凭借不同技术路线在洛杉 矶、圣迭戈、奥斯汀等城市布局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该技术助力其更快抢占市场,近日刚完成第1000 万次付费乘车服务。 多年来,特斯拉股东始终力挺马斯克,因为他逆势而上,成功打造了一家独立的电动汽车公司(暂且不 论自动驾驶汽车相关承诺),且在此过程中为股东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十年前,特斯拉股价约为18美 元。上周五收盘时,股价为322 ...
登陆纳斯达克仅7个月,小马智行入选金龙指数
南方都市报· 2025-06-25 23:17
成分股调整与市场影响 - 小马智行首次入选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 成为指数中唯一代表L4级自动驾驶的前沿科技公司 [2] - 此次调整后指数共纳入73家中国企业 涵盖电商、新能源车、互联网等领域头部企业 [2] - 市场预计纳入将带来数亿美元量级被动资金配置 显著提升流动性与估值中枢 [2] - 公司从IPO到纳入核心指数仅用7个月 刷新中概股时间纪录 [2] - 消息公布当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3.3% 公司股价飙升16%领涨成分股 [4] 技术降本与商业化进展 - 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通过100%车规级设计 硬件成本较前代下降70% 其中计算单元降80% 激光雷达降68% [3] - 与丰田、北汽、广汽合作开发量产车型 计划2025年下半年在一线城市投放千台车队 [3] - 2024年Robotaxi业务收入同比激增200% 注册用户环比增长超20% [3] - 公司预计车队规模突破千台时将实现运营成本与收入动态平衡 [3] 全球化战略布局 - 与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达成战略合作 分阶段推进全无人Robotaxi商业化运营 并与当地轨道交通接驳 [7] - 已在韩国首尔、卢森堡启动路测 与新加坡康福德高联合开发出行服务 [7] - 获阿布扎比投资局、沙特新未来城基金等中东主权财富基金注资 [7] 行业趋势与定位 - 市场投资逻辑从"模式创新"转向"硬科技驱动" 自动驾驶赛道获资本认可 [4] - 公司形成"技术-资本-市场"三角闭环 推动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 [5]
海外自动驾驶专题报告:真L3加速推进与L4多场景爆发,海外自动驾驶投资风口
西南证券· 2025-06-25 17: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发展现状仅实现L2+大规模上车,真L3技术有望年内落地,L4限定场景商业模式有望跑通,头部企业有望2025年年内盈利 [3] - 技术方向催化方面,L3技术关注VLM技术量产上车和头部车企VLA模型落地,L4技术关注Robotaxi和Robovan场景,L2+、L3、L4技术需求利好核心零部件销量 [3][141] - 相关标的包括L3技术方向的全栈自研车企,L4技术方向的技术解决方案公司,以及L2+、L3、L4技术方向的核心零部件企业 [3][14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自动驾驶的分类和定义 - 自动驾驶分为L0 - L5共6个阶段,L0为人类手动驾驶,L1可辅助驾驶,L2可部分自动驾驶,L3可脱眼,L4可脱脑,L5为无人驾驶 [6] - 国际和国内高级别自动驾驶分级基本一致,但在责任定义上存在差异,国际标准强调企业主导,中国标准强调安全优先 [11][12] 自动驾驶的历史今生 - 自动驾驶经历早期探索、初步发展、技术突破、高速发展等阶段,未来理想引入认知模型,小鹏预计2025年年内实现L3上车,特斯拉计划2027年量产无人网约车 [14] 自动驾驶技术路线 - 技术层级包括感知端、决策段、执行端,感知端有以激光雷达为主的多传感器路线和纯视觉路线,决策段从规则算法到端到端算法,执行端从传统执行系统到线控执行系统 [20] - 算法架构从2D CNN到BEV+Transformer再到端到端算法,经历多次变革,端到端算法有显式和隐式两种落地形式 [22][36] - 端到端2.0结合生成式AI技术,特斯拉的World Model和理想的VLM认知模型可应对长尾场景,VLA正成为2025年头部车企竞逐焦点 [55][71][76] - L3和L4技术路径差异由目标场景的安全要求、责任归属和商业化逻辑决定,L3看重成本和安全权衡,L4对安全要求高 [86] 自动驾驶商业模式 - 自动驾驶技术变现方式为卖产品、卖服务、卖技术,国内外L3/L4双线并行发展,产业链相关企业均有望受益 [91][94] - L3级由全栈自研车企主导,2025年是商用元年,政策、技术和成本推动其向大众市场普及 [96] - L4四大场景包括Robotaxi、Robotruck、Robobus、Robovan,市场空间、技术壁垒、盈利情况各有不同,运营模式分为To C、To B、To G [101][113] 必争之地Robotaxi - 行业生态由技术提供方、平台运营方、整车提供方组成,营运模式有自运营模式和金三角模式 [122] - 接管频率、日均订单量、累计里程数是重要指标,Waymo接近商业化技术拐点,萝卜快跑和小马智行已实现单车盈亏平衡,萝卜快跑安全性与人类持平,Waymo超越人类 [125][126][133] 相关标的 - L3技术方向关注全栈自研车企,L4技术方向关注技术解决方案公司,L2+、L3、L4技术方向关注核心零部件企业 [3][141]
【深度研报】Robotaxi对美股不同板块的⻓期影响
再次,Uber、Lyft等出行平台在Robotaxi时代将面临战略转型,它们需要通过合作和技术布局来融入无人驾驶出行生态,同时应对来自科技公司的新 竞争。 与此同时,中国的Robotaxi企业(如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百度Apollo等)正凭借技术积累和政策支持迅速提升全球竞争力,不仅可能在国际市场 占据重要份额,其崛起也将通过供应链合作和市场格局改变对美股相关企业产生间接影响。 最后,Robotaxi的普及还将对电池与能源、云计算、仿真测试、网络安全等新兴板块产生明显的外溢带动效应,进一步催生这些领域的创新与产业 增长。 特斯拉:产业角色转变与估值重构 导语:Robotaxi将决定特斯拉未来产业角色的走向——从制造业公司进化为"交通即服务"的平台公司,其长期估值亦将因此被重构。 Robotaxi的成功将从多个层面深刻影响美股市场和全球产业格局。首先,作为行业引领者的特斯拉将迎来角色转变,其商业模式和估值体系可能因 Robotaxi业务前景而被重构。 其次,围绕自动驾驶的上下游产业链(如无人驾驶芯片、激光雷达、自动驾驶系统集成、高精地图/定位服务等)有望因Robotaxi规模化而获得巨大 机遇。 特斯拉被视为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