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试验场服务

搜索文档
中汽股份:整车厂自建汽车试验场并不会对公司业务造成实质性的冲击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3 17:17
公司业务优势 - 公司作为第三方汽车试验场具有独特优势 场地道路设施类型丰富 技术水平较强 服务能力较好 [1] - 公司能够覆盖特定及多样化的试验项目开展要求 确保试验项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1] 市场需求分析 - 整车厂自建试验场可能存在场地道路设施类型相对有限的情况 难以满足所有试验需求 [1] - 当整车厂内部试验任务饱和无法安排更多试验车次时 需要外部专业试验场保障研发进度 [1] 行业竞争地位 - 整车厂自建试验场不会对公司业务造成实质性冲击 [1] - 公司凭借独特优势在汽车试验场服务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持续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1]
调研速递|中汽股份接受民生证券等13家机构调研,透露多项业务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8-29 12:08
业务驱动因素与业绩表现 - 收入端保持20%以上增速 主要得益于智能网联汽车试验验证需求从自愿性测试向强制性合规测试升级 汽车行业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加速带来研发测试需求增加 以及产能释放与新客户拓展成效显著[1] - 二期项目上半年收入约2600万元 基本实现盈亏平衡 产能释放节奏与行业政策及标准法规推进深度相关[2] - 极限检验中心2025年1-4月实现营业收入7134.38万元 净利润1526.65万元 为去年全年两倍 主要因1-4月高寒试验季节性集中开展 净资产收益率达15.08% 并表后将提升公司利润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2] 行业趋势与公司布局 - 智能网联辅助驾驶强制标准明确多项测试需在封闭场地完成 公司长三角智能网联试验场已建成相关测试环境 未来有望承接L3/L4级自动驾驶业务增量[3] - 公司参与或牵头多项汽车行业国际国家及团体标准制定 承担起草验证工作 为多个标准化委员会成员 依托试验场支撑智能网联国家标准验证[3] - 通过并购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呼伦贝尔)有限公司 业务延伸至"四高"测试领域 打造一站式服务体系 未来将探索多种合作模式构建全国性场地试验技术服务网络[3] 产能与海外布局 - 一期试验场产能利用率存在提升空间 二期处于爬坡期 公司通过优化道路调度机制 动态调整测试车辆间距 推行错峰测试等精细化管理手段提升产能利用率[4] - 随着车企海外设厂 公司将探索海外布局可行性 并纳入十五五战略规划[5] 新兴领域与应收账款管理 - 在飞行汽车测试领域搭建道路测试场景与飞行监管平台 参与工信部课题研究 目前相关业务对收入影响较小[6] - 应收账款管理整体健康 回款风险小 虽水平较高但与业务模式和规模相关 主要客户信用资质良好 长期看若"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政策落地将提升回款效率[6]
中汽股份(301215) - 301215中汽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9
2025-08-29 11:30
财务表现与增长驱动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24% [2][3] - 二期项目上半年收入约2600万元,基本实现盈亏平衡 [4] - 极限检验中心2025年1-4月净利润1526.65万元,净资产收益率15.08% [4] 产能与设施建设 - 湿圆环、湿操控路和长三角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已投入运行 [3] - 二期项目产能处于爬坡期,释放节奏与政策法规推进深度相关 [4][10] - 通过优化道路调度和错峰测试提升产能利用率 [10] 政策与行业标准影响 - 智能网联强制性标准落地推动测试需求从"自愿性"转向"强制性" [3] - 公司参与国际/国家/团体标准制定,为智能网联国家标准提供验证支持 [8] - L3/L4级自动驾驶强制标准出台后,封闭场地测试将升级为"合规必需" [7] 客户与业务拓展 - 新开发轮胎企业、商用车及智能网联领域客户成效显著 [3] - 极限检验业务季节性显著,1-4月高寒试验集中开展 [4] - 主机厂因市场竞争、用户需求及出口全球化重视极限环境检验 [6] 战略布局与区域扩展 - 并购呼伦贝尔公司拓展高寒、高温、高原、高腐蚀测试业务 [9] - 探索华北、华南区域布局,可能采用轻资产整合或合资模式 [9] - 海外布局纳入十五五战略规划,核心逻辑是跟随车企出海步伐 [10][11] 新兴领域与技术储备 - 长三角试验场超宽跑道满足飞行汽车2B类起降标准 [12] - 部署5G-A网络基站搭建低空飞行监管平台 [12] - 参与工信部低空经济课题研究及产业联盟 [12] 应收账款与风险管理 - 应收账款增长主要源于半年度营收规模扩大24% [12][13] - 客户均为头部企业,信用资质和抗风险能力较好 [13] - "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政策有望提升回款效率 [13]